俗语说:“大智若愚。”糊涂是一门大智慧,是心中有数却不动声色的涵养。古往今来,无数圣贤智者在参悟人生后,都发现了糊涂的影子。
功高不能盖主
对于许多聪明人来说,人生的最大害处不在外部,而在自己。
一旦做出一番事业,就难免要居功自傲,而这样做的下场往往比无所作为的人更惨。
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知道居功之害。因此古人很注意,不论做任何事,都要守住自己的本分,绝对不可以功高盖主,否则轻则招致他人怒恨,重则惹来杀身之祸。
汉代时晁错自认为其才智超过文帝,更远远在朝廷诸大臣之上,暗示自己是五伯时期的佐命大臣,想让文帝把处理国家大事的权力全部委托给自己。这正是功高盖主的表现。唐宣宗初即位,看到功高权重的李德裕,心里忌惮,很不平衡,以至头发被汗水浸湿了,这与汉大将军霍光为汉宣帝护卫车乘,而宣帝严惮心畏,像有芒刺在背有什么区别,功劳高了,人主震慑,这样的功臣当然不会有好下场。
自古以来,如果能与别人共同拥有完善名节,就可以避免意想不到的他人的加害。事实证明,只有功成身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才能防患于未然。
王浚是三国末期西晋名将。公元280年,他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结束了三国分裂的局面,国家归于统一。没有想到王浚刚刚取得战争的胜利,就被人诬陷。安东将军王浑以不服从指挥和抢劫珍宝为由,要求将他交有关部门论罪。
这让王浚非常畏惧,他想起了邓艾的悲剧:当年,消灭蜀国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得胜归来之后被谗言陷害而死。他唯恐自己也得到和邓艾一样的下场,于是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却遭人诬陷,便伤心不平,每次面圣,都一再诉说他伐吴之战中的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
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您的功劳固然很大,可惜却不会韬光养晦,难怪受人排挤!”王浚听后问他:“此话怎讲?”范通说:“当您胜利凯旋之后,应当闲居家中,也不要总提你以前的功劳。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圣明,诸将努力,我并没有什么功劳!’这样,你就能避免灾祸。”
于是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也没有了。
爱慕虚荣,喜欢被奉承,是人性的弱点。作为一代帝王更是如此。有功归上,王浚正是迎合了这一点,才破了谗言。谁不愿意功劳卓著呢?尤其是作为君主,自然更不能容忍臣下的功劳超过自己。
秦末韩信从项梁、项羽起义,为郎中。其献策屡不被采用,投奔刘邦,被萧何荐为大将。楚汉战争时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出奇兵占领关中。后来,刘邦与项羽相持于荥阳、成皋间,他被委为左丞相,领兵破魏、代,平定赵、齐,被封为齐王。后与刘邦会师于垓下,击灭项羽。汉朝建立,改封楚王。因受人诬告谋反,降为淮阴侯。陈平叛乱时,有人告韩信与其同谋,欲起兵长安,被吕后诱杀于未央宫。韩信可谓功高盖世,但因为其声名显赫、位高盖主,最终下场可悲。
这种功高盖主的功臣,如果再有什么居功自傲的表现,恐怕就得不到安宁了,弄不好反而招来灾祸。
如何使自己避免功高盖主以求自保呢?
1.要守法
从历史上看,循吏最易保全。《史记·循吏列传》中,司马迁所说的循吏,就是遵循法规、忠实执行命令、能知时务识大体的臣子。后世人以为只有慈有仁惠、和善愉快,以仁义为准则的官吏,才称得上“循吏”,其实大错特错了,首先是遵守法令,严格地约束自己,这才是循吏的作为。
2.不参与
不参与即不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自己所执掌的权力中去加以实现。《论语》中有“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即舜和禹真是很崇高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但一点也不为自己。把自己的私利参与在政事之中是很不廉洁的举动,似乎可得一时之利,但最终为人们所厌恶,他的功劳再多,苦劳再大也终会抵消。
3.不长久
古人说:“日慎一日,而恐其不终。”身居高位时一天应比一天更谨慎,如同行走在危险的高崖之上,但即使自己注意了,能得到善终的人也太少了。所以,位置越高,权力越高,怀疑猜忌的人越多,不可不防,不可不早做撤退的打算。
4.不胜任
古人说:“懔乎若朽索之驭六马,栗栗危惧,若将殒于深渊。”即身居高位所面临的危险惊心动魄得就像以腐朽的缰绳驾驭着六匹烈马,万分危惧,所以千万不要居功自傲,要时时谦让,功成身退,可得善始善终。
5.不重兵
在古代,功高的臣子如果能够主动交出兵权,那么对君主的威胁就减少了,所以“不重兵”,就是自我裁军,以求自保的意思。
6.多请教
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作为你的上司,他必然有其独到之处,所以在做事之前一定要主动向你的上司请教,探听他的意见,这样在办事时就有所凭借,既能保全自己,又显示了自己的谦虚。
不要表现得比别人聪明
聪明反被聪明误,却是世上常有的事。
不要锋芒太露,否则就会有“枪打出头鸟”的危险。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有能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你必须熟悉这一事物特殊的地方,了解它的特点,用明智的思维来对待它,否则,你只能慨叹“英雄无用武之地”了。与人交往,有些规则是明显的,也是我们应该遵循的,但如果仅仅按照规则办事是远远不够的,很多潜规则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却是需要我们尤为注意的。比如,传统的观念认为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但是在我们往往不能这样做,而是应该和大多数人保持一致,不要锋芒太露,否则就会有“枪打出头鸟”的危险。
三国时的杨修是曹操的主簿,有着非常聪明的头脑。关于他的聪明趣事,《三国志》有这样的记载:
有一次,曹操建一所花园,竣工后去视察,不置褒贬,只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别人都不解其意,杨修说:“门”内一个“活”字,是“阔”字,说明丞相嫌门修得太阔了。手下人将门重新改造后,请曹操来验收。曹操见了,心里高兴,一问知道是杨修解的字,表面上大加称赞,心里却很嫉恨。
又一次,人送一盒酥糖给曹操,曹操提笔在盒上写了“一合酥”三字,杨修当即将酥糖给大家分吃了。曹操故意问他为什么分吃酥糖,他答道:“丞相下了亲笔令:‘一人一口酥’,我等岂敢违命?”
后汉时,浙江上虞14岁的女子曹娥,因投江寻父尸被淹死,人们称其为“孝女”。当时的上虞长度尚请13岁的神童邯郸淳作了一篇十分出色的诔辞,刻成石碑,即《曹娥碑》。
当时著名文学家蔡邕特地去看这个碑,感慨之下,于碑后题写了八个大字:“黄绢幼妇外孙 臼。”人们谁也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据《世说·捷悟》载:后来杨修随曹操经过曹娥碑时,曹操弄不懂蔡邕的题词,问杨修,答道:“黄绢,色丝也,丝旁一个‘色’字,是‘绝’;幼妇,少女也,女旁一个‘少’字,是妙;外孙,女之子也,女旁一个‘子’字,是‘好’; 臼,捣蒜的钵子,是受辛之器,受辛二字合一,是‘ ’字( ,现同‘辞’或‘词’),这是蔡邕称赞碑文是‘绝妙好辞’。”曹操听了,暗暗佩服杨修的聪明。这个隐语后来为人们所引用,以“黄绢幼妇”隐含“绝妙”之意。
曹操当时出兵汉中,本来是想攻灭刘备,却落了个进退两难。撤退吧,又丢不起面子。正在犹豫之际,厨师端来一盘炖鸡。吃到鸡肋时,大将夏侯前来请示夜间口令,曹操随口说出“鸡肋”二字。
杨修知道了,就叫随从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有人问他,他说:“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可见曹丞相要撤兵了。”曹操知道了,大发雷霆,说他扰乱军心,罪不可赦,借故把他杀了。
杨修自作聪明,锋芒毕露,终因说出“鸡胁”的隐含意义,被曹操以扰乱军心之罪处死。人人希望聪明,个个厌弃愚蠢,这似乎无可辩驳。然而,事物总有它的两面性。杨修的死,正好应了那句:聪明反被聪明误,害了卿卿性命。
就“鸡肋”一事来谈,如果杨修不恃才傲物,能从曹操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能够注重到曹操的需要,以适当的情绪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建议,照顾到曹操的自尊心,那杨修的命运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著名科学家玻尔是一位极其尊重他人但又非常坚持真理的人。当他对别人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时,他常常预先声明:“这不是为了批评,而是为了学习。”这句话后来成为一句名言被人印在一期物理杂志的封面上,作为献给玻尔的生日礼物。
一次,有人发表学术演讲,效果非常糟糕,玻尔也认为这个演讲“完全是瞎扯”,但他仍然热情地对演讲者说:“我们同意你的观点的程度,也许比你所想象的还要大!”玻尔同爱因斯坦展开过一场为期近三十年的学术大争论,两人的观点完全相对立。但爱因斯坦认为,在反对他的观点的阵营中,玻尔是最接近于公正地处理他所代表的学术观点的人。
玻尔的这种态度及为人方面的其他杰出表现,不但有助于他取得巨大的学术与教育成就,而且使他深受人们爱戴,使他的为人甚至比他的科学教育成就更为人们所仰慕和歌颂。
人生确实需要锋芒,否则一味地甘当陪衬,不思进取,最后只能是一事无成。因此有锋芒是好事,也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但是物极必反,在某些时候,锋芒也是双刃剑,刺伤别人也刺伤自己,所以运用时要加倍小心。不要让过分外露的聪明和才华,阻碍自己走向成功。
大智大谋者,小事糊涂
小事装糊涂,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
交际中太“精明”容易把应该纯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弄复杂,使人感到刁钻奸猾,敬而远之。
人一生不应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该糊涂时糊涂,该聪明时聪明。有句成语“吕端大事不糊涂”,说的正是小事装糊涂,而在关键时刻,才表现出大智大谋。中国古代这样的大智若愚者是很多的。
宋代宰相韩琦以品性端庄著称,遵循着得饶人处且饶人的生活准则,从来不曾因为有胆量而被人称许过,可是在下面两件事上的神通广大,实在是没有第二个人可比。这才是“真人不露相”的注脚。对于这样的老好人谁会防范呢?
当宋英宗刚死的时候,朝臣急忙召太子进宫,太子还没到,英宗的手又动了一下,宰相曾公亮吓了一跳,急忙告诉宰相韩琦,想停下来不再去召太子进宫。韩琦拒绝说:“先帝要是再活过来,就是一位太上皇。”韩琦越发催促人们召太子,从而避免了权力之争。
担任大内都知职务的任守忠很奸邪,反复无常,秘密探听东西宫的情况,在皇帝和太后间进行离间。韩琦有一天出了一道空头敕书,参政欧阳修已经签了字,参政赵概感到很为难,不知怎么办才好。欧阳修说:“只要写出来,韩琦一定有自己的说法。”韩琦坐在政事堂,用未经中书省而直接下达的文书把任守忠传来,让他站在庭中,指责他说:“你的罪过应当判死刑,现在贬官为蕲州团练副使,由蕲州安置。”韩琦拿出了空头敕书填写上,派使臣当天就把任守忠押走了。
要是换上另外的爱耍弄权术的人,任守忠会轻易就范吗?显然不会,因为他也相信一贯诚实的韩琦的说法,不会怀疑其中有诈。这样,韩琦轻易除了蠧虫,而仍然不失忠厚。所以大智若愚实在是一种人生的最高修养,也是一种做人的谋略。大智若愚的人总有更多的成功的机会。
另一个晋代人谢万,是谢安的弟弟。曾经和蔡系争一个座位,蔡系把谢万从位子上推了下去。谢万慢慢站起来,拍拍衣服,边坐回座位上,边说:“你差点儿弄伤我的脸。”蔡系说:“本来就没有考虑到你的脸。”后来两人都没有把这件事挂在心上,当时人们都称赞他们。
这些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忍让的故事,受侮受损的一方都没有为自己的难堪和损失而大发其怒,记恨于心,相反地,都表现出宽宏大量、毫不计较的美德和风度。结果得到了大家的敬重,也使伤人者感到无地自容。
大智若愚,从一个角度来说,也可理解为小事愚,大事明。对于个人来说是一种很高的修养。所谓愚,是指有意糊涂。该糊涂的时候,就不要顾忌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学识、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权势,一定要糊涂。而该聪明、清醒的时候,则一定要聪明。由聪明而转糊涂,由糊涂而转聪明,则必左右逢源,不为烦恼所扰,不为人事所累,这样你也必会有一个幸福、快乐、成功的人生。
客观的经验告诉我们,在交际方面不要过于“精明”。交际应是人与人情感的沟通和交流。只要诚恳待人就足够了,难道还需要什么别的东西去掺杂吗?交际中太“精明”容易把应该纯朴真挚的关系,人为地弄复杂,使人感到刁钻奸猾,敬而远之。这样精明的结果,只能以自己成为孤家寡人而告终。
人和人的正常交往是平等的,如果你举止不讲究,言辞不考究,居高临下,只能孤立自己,招致他人的“不屑一顾”。
糊涂,是维护人际关系的一种质量颇高的黏合剂。糊涂的核心是:外表糊涂,内心不糊涂。这种糊涂,只是装糊涂,并不是真糊涂。
装糊涂本身,是一种大智慧。
学会隐藏自己的实力
过分地暴露自己的优点同样也是暴露自己的弱点。
把握好藏与露的分寸,最后才能露出真正的锋芒。
做人要含蓄,要低调,不要锋芒太露。锋芒除了能证明一个人的价值,同时还容易伤害别人,容易刺激别人的嫉妒心理,迟早会伤害到自己。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中也说过:“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韬光养晦,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使对方被假象所迷惑,而让对手忽略自己的存在,以免遭不测。
有道是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容易烂。锋芒外露,于交友、处世都不利。自恃满腹经纶,在人前口若悬河,人们难免将你视为狂妄自大之徒,当面对你“洗耳恭听”,转身却对你嗤之以鼻。在工作中要学会“夹起尾巴做人”,时时谦虚,事事谨慎,才能获得人脉与人缘。只有先当孙子,然后才能做老子。
聪明才智之人不足畏,唯沉潜入道、澄心观理者为可畏。
藏而不露,并非不露。易经上说:“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把握好藏与露的分寸,最后才能露出真正的锋芒。空空无迹,浩浩无垠,藏之愈深,发之愈溥。
正所谓:灵芝与众草为伍,不闻其香而益香,凤凰偕群鸟并飞,不见其高而益高。善藏者,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当时刘备落难投靠曹操,曹操很真诚地接待了刘备。刘备住在许都,以衣带诏签名后,为防曹操谋害,就在后园里种菜,亲自浇灌,以此迷惑曹操,放松他对自己的监视。
一日,曹操约刘备入府饮酒,议起谁为当世之英雄。刘备点遍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刘璋、张绣、张鲁、韩遂,均被曹操一一贬低。曹操指出英雄的标准是“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谁人当之?”曹操说,只有刘备与他才是。刘备本以韬晦之计栖身许都,被曹操点破是英雄后,竟吓得把匙箸也丢落在地上,恰好当时大雨将到,雷声大作。刘备从容俯拾匙箸,并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巧妙地将自己的惶乱掩饰过去。从而也避免了一场劫数。刘备在煮酒论英雄的对答中是非常聪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