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一本看懂中国史
12982700000041

第41章 明(1)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承元朝、下启清朝的朝代,是以汉族为主推翻蒙古族统治者而建立起来的汉族复兴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君主制王朝。

明朝是中国继周朝、汉朝和唐朝之后的盛世王朝,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个十分重要的朝代。明初实行有利于生产发展的政策,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中叶以后,落后的生产关系与先进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此时,出现了商业繁荣的城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萌芽。与前代相比,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矛盾的多样性和深刻性都开始表现出来。

明太祖:乞丐皇帝——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重八,后取名兴宗。二十岁时,朱元璋参加郭子兴领导的红巾军反抗蒙元暴政,公元1361年受封吴国公,公元1364年自称吴王。

公元1368年,在基本击破各路农民起义军和扫平元的残余势力后,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朱元璋统治时期被称为“洪武之治”。

朱元璋自幼贫寒,父母兄长均死于饥饿,因此朱元璋从小孤苦无依,后来入皇觉寺为僧,兼任清洁工、仓库保管员、添油工。入寺不到两个月,因荒年寺租难收,寺主封仓遣散众僧,朱元璋只得离乡为游方僧。

朱元璋边走边乞讨,他听人说哪里年景好就往哪里走,从濠州向南到了合肥,然后折向西进入河南,到了固始、信阳,又往北走到汝州、陈州等地,东经鹿邑、亳州,公元1347年又回到了皇觉寺。

在这流浪的三年中,他走遍了淮西的名都大邑,接触了各地的风土人情,见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社会生活经验。艰苦的流浪生活铸就了朱元璋坚毅、果敢的性格,但也使他变得残忍、猜忌。这段生活对朱元璋的一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其友汤和的一封信,朱元璋参加了起义军,投靠郭子兴手下,率兵出征,有攻必克。郭子兴死后,朱元璋统率郭部,担任小明王韩林儿的左副元帅。接着以战功连续升迁。公元 1356年,诸将奉朱元璋为吴国公。公元1364年,朱元璋即吴王位。公元1367年,吴王朱元璋命中书右丞相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平章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北进中原。北伐中发布告北方官民的文告,文告中提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的纲领,以此来感召北方人民起来反元。

在朱元璋称帝之前,所奉行的策略是朱升提出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高筑墙是指加强军事防备,巩固后方;广积粮是指发展经济生产,储备粮食,增强经济实力;缓称王则是指不要过早称帝,以免树敌过多。这三条建议极具战略眼光,是朱元璋发展初期的指导思想。

在争取民心的同时,朱元璋还不断网罗人才,特别是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在应天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接待他们。这些人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李善长、朱升。朱元璋十分尊重儒士,他曾在公元1358年召见儒生唐仲实,询问汉高祖、汉光武、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平定天下之道,这也表明朱元璋决心要开创一个新的封建皇朝。

公元1368年,朱元璋于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公元1368年7月,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27日进占通州。元顺帝妥懽帖睦尔率后妃、太子和大臣,开健德门逃出大都,经居庸关逃奔上都。8月2日,明军进入大都,元朝至此灭亡,蒙古在中国的统治结束,明朝取得了在长城以内地区的统治权。

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推翻了蒙元的暴政,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封建政权——明朝。明初,官僚机构基本上沿袭了元朝,朱元璋逐渐认识到其中的弊病,为了缓和尖锐、复杂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各集团之间的矛盾,实行了抗击外侵、革新政治、发展生产、安定民生等一系列有利于社会前进的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统治。

一、改革行政机构。首先是废除行省制。公元1376年,朱元璋宣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分别担负行中书省的职责,三者分立又互相牵制,防止了地方权力过重。

二、军事上加强军权。朱元璋废除了管理全国军事的大都督府,将其分为中、左、前、后、右五军都督府,并和兵部互相牵制。兵部有权颁发命令,但是不直接统率军队,都督府掌管军队的管理和训练,但是没有调遣军队的权力。这样,军权便集于皇帝之手。

三、废除丞相制。在中央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废除丞相制。明初中书省负责处理天下政务,地位最高。其长官为左、右丞相,位高权重,丞相极易与皇帝发生矛盾,明朝时以胡惟庸任相后最甚。于是于公元1380年,朱元璋以擅权枉法的罪名处死了胡惟庸和有关的官员,同时宣布废除中书省,以后不再设丞相。

四、清洗不服从者。朱元璋称帝后为了巩固统治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洗运动,对于朱元璋的滥杀,皇太子朱标深表反对,曾进谏说:“陛下诛戮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放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拣,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然而朱标却说:“有什么样的皇帝,就会有什么样的臣民。”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扔向太子,朱标赶紧逃走。

五、惩治贪官。朱元璋参加起义时就发誓:一旦自己当上皇帝,先杀尽天下贪官。他登基皇位不食言,果然在全国掀起轰轰烈烈的“反贪官”运动,矛头直指中央到地方的各级贪官污吏。

第一,朱元璋对贪污六十两银子以上的官员格杀勿论。

第二,朱元璋敢于从自己身边的“高干”开刀。明初的中书省下属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由于大量留用元朝的旧官吏,以及一些造反起家的功臣,他们有恃无恐贪赃枉法。朱元璋大胆对这些官员进行惩处。

第三,朱元璋发明“剥皮实草”的残酷刑法处置贪官。一天,朱元璋在翻阅一批处死贪官的卷宗时突发奇想:百姓痛恨的贪官一刀斩首太便宜了他们,何不采取挑筋、断指、断手、削膝盖等酷刑。他还创造了“剥皮实草”刑法,把那些贪官拉到每个府、州、县都设有的“皮场庙”剥皮,然后在皮囊内填充稻草和石灰,将其放在处死贪官后任的公堂桌座旁边,以警示继任之官员不要重蹈覆辙,否则,这个“臭皮统”就是他的下场。这种触目惊心的举措震慑了一批官员,使他们的行为大为收敛。

第四,朱元璋对自己培养的干部决不姑息迁就。

第五,朱元璋制定整肃贪污的纲领——《大诰》。

六、思想禁锢。朱元璋首倡以八股文取士,使明代无数知识分子摇头摆尾,死攻八股,至死不悟,范进中举就是最鲜明的写照。以八股取士的制度极大地束缚了人们的头脑,扼杀了无数人的才华。这一制度后被清朝统治者继承下来,成为束缚人民思想的桎梏。

明惠帝:靖难之役

明太祖朱元璋十分重视对接班人的培养。他登上皇位的同时,就册立了长子朱标为皇太子,并请名儒宋濂等人做太子的师父,希望能将朱标培养成为一代明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公元1392年4月,年仅三十八岁的皇太子朱标英年早逝,史称“懿文太子”,这令朱元璋异常伤心。朱元璋制定的嫡长子继承制受到了考验,朱元璋不得不重新选择他的继承人。而若根据嫡长继承制度,应该将皇位传给太子的长子,也就是虞怀王朱雄英,但是雄英早在公元1382年就已经死掉,这样朱标次子朱允炆就成为太子的首选。

然而,朱元璋担心朱允炆儒雅仁柔,难以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从两位皇帝的年号来看,一个建文,一个洪武,就可以知道二位皇帝的性格截然不同。而且,朱元璋不愿立皇太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朱允炆像他的父亲一样过于柔弱,过于仁慈,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太严重,朱元璋恐怕他日后会吃大亏。

此外,朱元璋也曾考虑过从几个儿子中选择:二子秦王朱樉此时最年长,但他实在不是一块好器,荒唐成性;四子燕王朱棣文韬武略,有许多地方都与自己非常相似,是个不错的人选。一次,朱元璋对几个心腹大臣流露出立燕王的可能性时,翰林学士刘三吾认为不可,“立燕王,置秦、晋王于何地?且皇长孙四海归心,皇上无忧矣。”当时朱元璋已经分封了诸王,秦、晋、燕王,三人的封地都是边境重镇,而且手握重兵,一旦由于争储而出现内讧,后果将非常严重。朱元璋于是下定决心,9月,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生性“仁明孝友”的朱允炆就这样于二十二岁的时候被推上了权力的巅峰,承继了朱元璋开创的一统天下,改年号为“建文”。年轻的皇帝面前有两道难解的题目:一是如何改变太祖建国以来形成的动辄杀戮的严峻政治氛围;二是如何解决太祖分封宗藩形成的尾大不掉的局面。外表仁弱的皇太孙登基伊始就开始着手变革大明王朝。

建文新政

建文帝即位之后,一改洪武时期的紧张气氛,使中国大地吹过了一阵清风,他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文人,对先朝的政治实行改革。无论是对百姓,还是对官吏来说,都创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

一、建文帝实行惠民政策,减免租赋,赈济灾民,老弱病残者由国家抚养;他重视农业生产,兴办学校,考察官吏,任用贤能,派侍郎暴昭、夏原吉等二十四人充任采访史,分巡天下,以体察民情。

二、太祖朱元璋用武力夺得天下,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尚武的局面。洪武时,军事衙门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都是正一品,都督同知也是从一品,而六部尚书却只有正二品。建文帝有意结束其祖父尚武的政风,大力加强文官在国家政事中的作用。他即位后立即将六部尚书升为正一品,大开科举考试,并下诏要求荐举优通文学之士,授之官职。建文帝身边几个被委以重任的大臣也是饱读诗书的才子。因为建文帝所依赖的大臣多为这样的文人,所以时人称新朝廷为“秀才朝廷”。这种情况下,文人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政治地位。

三、宽刑省狱。建文帝在当皇太孙时就已经意识到太祖用刑过猛,因此登基后力图改变这种情况。他在做皇太孙时就向祖父请求更定《大明律》。建文帝即位仅一个多月,就下诏全国行宽政、平反冤狱。洪武时期的一些冤假错案得到了纠正,一批无辜的官吏得以恢复自由,被发配远方的人也得以回到家乡。

四、减轻赋税,锐意削藩。藩王拥兵自重、分踞一方的形势成为建文帝的心腹大患,使他常常难以入眠。建文帝知道,虽然自己贵为天子,但是以朱棣为首的藩王多是自己的叔叔,正挟重兵虎视眈眈,未必会把自己放在眼中。

他还清晰地记得,一次只有燕王和他在的场合,燕王以手拍他的后背,以开玩笑的口吻对他说:“不意儿乃有今日!”这情景恰巧被太祖朱元璋看见了,责问朱棣怎敢如此无礼。建文帝急忙为朱棣开脱,但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从那时就开始考虑如何处理宗藩问题了。

在改革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削藩,当时的藩王多是朱允炆的叔叔,而且手中都有兵权,他们在自己的藩地为非作歹,有的甚至摩拳擦掌准备造反,对建文帝造成严重威胁,燕王朱棣就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位。当时朱元璋的前三个儿子都已经亡故,朱棣成为了皇子中的最长者,而且随着朱棣在对蒙古作战的过程中不断壮大,他已经成为了皇权最大的威胁。建文帝削藩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周王。周王是燕王的同母弟,关系最为密切,因此建文帝先废周王,有去燕王手足的用意。随后,建文帝又先后废湘王、齐王、代王、岷王等四王,目标直指燕王朱棣。

靖难之役

建文帝并未意识到他的行动实际上已经打草惊蛇,燕王朱棣正发展势力,蓄势待发,一场大战迫在眉睫。

可以说,建文帝的削藩主要是针对燕王的。但建文帝的决策错误害了他,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这是他的第一个错误。他并没有先削燕王,而是先从燕王的同母兄弟周王下手,这样不仅引起了亲王们的岌岌自危,还打草惊蛇,使得燕王加紧做出准备。在建文帝决定对朱 天坛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棣下手的时候,为时已晚,燕王朱棣迅速扯起了靖难的大旗。

在最初的战斗中,建文朝廷的兵力占绝对优势,但由于大将李景隆的指挥不当,明军屡遭败绩。由于兵力所限,燕军占领的城市都是很快地放弃,因此双方展开了拉锯战。在此期间,明军中涌现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将领,他们的顽强抵抗给朱棣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但是朱允炆的软弱再一次在交战中显示出来,他的一道圣旨“我要活的叔父”使得朱棣逃过了多次劫难。建文帝的妇人之仁最终将朝廷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经过四年的拉锯战,燕王分析形势:只要建文帝在一天,地方军队就会抵抗一天,而且自己就是叛王;但自己一旦攻占了南京,赶走建文帝,那么自己就可以成为一国之君,相信也没有多少人反对——因为大家都是持观望的态度。

于是燕军绕过大城市一路南下。当时的建文朝廷已经乱作了一团,很多地方将领按兵不动。很快,燕军就攻到了南京城下,城内的亲王与某些将领又擅自开门投降,南京终于被占领。朱棣来到皇宫看见宫中熊熊大火,建文帝却下落不明,而且正如朱棣所料,地方上几乎没有人反对。至此,“靖难之役”宣告成功,朱棣顺利称帝,改年号为“永乐”,他就是大明王朝的明成祖。

应该说,建文帝在位的四年间,积极推行的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也是深得民心的。那又为何以失败而告终呢?这不得不说是与他削藩策略的失误有着直接的关系。

明成祖:篡位者创造“永乐盛世”

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的第三代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受封为燕王,后来发动靖难之役,起事攻打侄儿建文帝,夺位登基。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熜改为“成祖”,明成祖的统治时期被称为“永乐盛世”。明成祖是一位明君,在位时做过不少贡献,为加强统治也做过残忍的事。

疏通大运河

为了供应北京的物质需求,明成祖下诏疏通大运河。大运河始凿于隋,元代二次开凿,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黄河决口南灌,造成大运河全线断航。

明成祖命宋礼、陈喧治河,大运河全线贯通。从此以后,大运河成为一条繁忙的水道,对当时全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迁都北京

北平(北京)是朱棣兴王之地,他在此经营三十多年,统治比较稳定;另外,北平处于北方农业区与牧区接壤处,交通便利,形势险要,是汉蒙各族贸易的中心以及北方政治与军事要地。定都于此,不仅可抗击自北入侵的蒙古人,而且可进一步控制东北地区,有利于维护全国统一。因此,朱棣即位后,即开始准备迁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