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说话艺术大全集
12984100000047

第47章 开玩笑的分寸(2)

在生活中,适度、得体地开个玩笑,可以使周围的人轻松自在,并能营造出轻松活跃的气氛,因此,幽默的人很受欢迎。如果玩笑无度,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反而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开玩笑需因人而异

比如,有的人是小心眼,如果你说话不注意,就会惹人家不高兴;有的人是急性子,说话讲究干脆,可你却啰啰唆唆,他就会反感,以为你不相信他而生气;有的人把自己的脸面看得很重,自尊心太强,任何时候别人都冒犯不得,他们只爱听好话,不喜欢有人说他们的缺点,一旦有人说他们的不足,就像捅了他们的“马蜂窝”,他们会不顾一切地和你大闹起来,与你为敌。

有一位干部很骄傲自大,常常吹自己没有不认识的字,而且常常还纠正别人。可是有一天,小孔发现他也读错了一个字,就当场指了出来,还开玩笑说:“自称是大文豪的人,居然也念了白字!”大家哄堂大笑,这位干部脸红得说不出话来。他用憎恨的目光白了小孔一眼,从此不再搭理小孔。

就这样小孔把他得罪了。原因很简单,就因为小孔让他当众出了丑。

人们都有喜怒哀乐。当心情好的时候,交往成功的希望就大得多。因为在这时候,人们的心情好,兴致高,接受和包容性强。哪怕是刺激性较强的言行,也能容忍,不去计较。可是,当人们心情不好,心事重重,十分烦躁时,他们对于外界信息的接受就会带有明显的倾向性和选择性,对于那些反面的信息就会持排斥反感的态度。

这样,在交往中,首先,应了解对方的心境,有所体谅,并由此出发来选择话题,选择适当的讲话内容和表达方式,这样才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某学校在分配住房中,一位青年教师“谎报军情”,本来没有登记,填表时却写上已登记,结果取得了分房排队的资格。

到分房子的时候,有人揭穿了他,使得他被当场取消了分房资格。

当天,这件事情就传开了,这天晚上,一位同事遇到他,关切地问了一句:“听说你这次分房,遇到了点儿麻烦?”

实际上,这句问话已经很“委婉”了,字句中还略带诙谐,因为并没有直接说出“作弊”之类的话,而只是说“麻烦”什么的。可无论如何,这样的问话显然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只能使对方陷入尴尬的境地,并由此而恼羞成怒。

因此,哪壶不开提哪壶是极不明智的,也许你出于关心,但是绝对不会有好的效果的。

像遇到上边那种情况,比较合适的做法是说点别的什么,或者什么也别说,点个头、打个招呼也就可以了。

性格不同,决定开玩笑的内容、方式和情境也各不相同。一般情况下,对于性格开朗的人来说,玩笑即使过火,他也能够接受,不会斤斤计较,可一旦碰上交往对象性格封闭,非常在意他人说话的用心时,你采取如下做法,无疑是非常明智的:控制自己,不乱开玩笑。另外我们也知道,性格开朗的人也会有烦恼的时候,而性格内向的人有时也会“人逢喜事精神爽”,所以要是分别遇到这两种情况,对前者就不可以再说玩笑话,免得惹他变脸;而对后者,恰如其分地开个小玩笑,是无大碍的。

最后,我们一同来确认一下,跟哪些对象交往时,不要随随便便开玩笑:

1.不跟长辈或晚辈开男女感情方面的玩笑;

2.跟普通的异性朋友单独相处时,不要随便开玩笑;

3.在残疾人跟前,开玩笑一定要注意避讳;

4.跟别人谈正事时不要乱开玩笑。

百人百姓百脾气。有些人在与他人打交道时,不了解对方就随意行动,这样很容易冒犯人。

开玩笑要注意场合

一般来讲,在庄重、肃穆的场合,不能开玩笑。而在喜庆的场合,则要注意自己所开的玩笑能否给喜庆的环境增添喜悦的气氛。如果因为你的玩笑,而闹得不愉快就不好了。而在工作时间也不宜开玩笑,以免影响正常工作……总的来说,开玩笑一定要先看清楚场合,搞清楚状况。

1.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

有一位很有知名度的老干部在作报告,一开始,报告人先客气了一番,无非是说些自谦的话,紧跟着,他又说出了这么一句:“我只不过是一个骚达子。”“骚达子”是东北口语中表示“跑腿的”“听人指使的”“无足轻重的小人物”等意思的词,含有较强的戏弄或蔑视意味。但是在这样一个正式场合,用了这么一个“不登大雅之堂”的词,使人感到很不协调。

非正式场合中可以开的玩笑话,用在正式场合中就显得过分了。据报道,葡萄牙的环境部部长,因开玩笑不看场合而丢掉了乌纱帽。事情是这样的:葡萄牙的阿连特加地区,因水中含铝超标,已经导致16人死亡,医院里还有些同样的病人处于危险状态。政府决定彻底查清原因,采取防治措施。为此,环境部、卫生部的负责人、专家和有关医生在米纽大学举行讨论会。会后休息时,环境部部长指着那几个医生笑着说:“你们知道他们和阿连特加地区最近死去的那些人有什么关系吗?他们将那些人弄到回收工厂,从那些人的肾脏中回收铝。”

这当然是说笑话,怎么可能从人体中回收铝呢?但是,在这样的时刻和场合开这样的玩笑,实不应该。为此,这位环境部长郑重道歉,并引咎辞职。

这些事例充分说明,在正式场合与非正式场合说话的影响力是不同的。

在有些交际场合,人们的言行要与当时情景氛围相一致。比如,在喜庆的场合,人们的言行就应有更多的欢乐色彩,彼此在情绪上才能共鸣。在悲痛的场合,人们的言行应深沉、低调,更富同情色彩,才有助于感情的沟通。

一般情况下,人们不会有意识地讲一些与场景气氛相悖的话,比如,在喜庆的场合说悲痛的话,或者颠倒过来,在悲痛的场合说逗笑的话。

但是,确实有一些人在无意中说出了与某一场合中的悲喜气氛不相适应的话,从而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在悲痛、忧伤的场合,说不合时宜的话容易让人误会。

有这样两个老友,平时爱开玩笑,几天没见面,就说:“你还没‘死’呀?”对方马上说:“我等着给你送花圈呢!”两个人哈哈一笑了之,后来甲真的病了,住进了医院。乙到医院去看望。为让甲开心他就开玩笑:“你还没死呀?”甲的脸一下子拉长了,说:“你滚!”把他赶了出去。你看,在医院,对病人说这样的笑话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开玩笑不是任何时候都能给人带来欢声笑语的,因此,不要图一时口快,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一定要看清楚当时所处的场合。

交际场合有正式(公开)与非正式(私下)之分。一般来讲,在正式场合,所表达的内容及采取的形式应当是比较庄重的,而在非正式场合,可以随意一些。

切勿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一般来讲,人们开玩笑都想达到一种令人回味无穷的幽默效果,然而,有人开玩笑竟侵犯到了别人的隐私,实在不明智。其实,玩笑能否令人回味无穷,在于巧妙、含蓄的构思,精辟、深奥的哲理,浅显、滑稽的表现形式,幽默的引证,以及一定的情境,等等。用过分的语言去开玩笑,显得很没有内涵。

某茶馆老板和妻子结婚2个月,就生了一个小孩,邻居们赶来祝贺。老板的一个要好的朋友吉米也来了。他还准备了礼物——纸和铅笔,老板谢过了他,并且问:“尊敬的吉米先生,给这么小的孩子赠送纸和笔,不太早了吗?”

“不”,吉米说,“您的小孩儿太性急。本该9个月后才出生,可他偏偏2个月就出世了,我想他肯定也会很早去上学,所以,我才给他准备了纸和笔。”

吉米的话刚说完,全场哄然大笑,茶馆老板夫妇无地自容。

拿别人的隐私开玩笑,上例中吉米明显道出了茶馆老板妻子未婚先孕的隐私,使他俩处于尴尬的局面。

所以说,调侃时说出了他人的隐私,虽言者无意,但是听者却是有心的。他会认为你是有意跟他过不去,此后会对你心存芥蒂。他做的事别有用心,极力掩饰不使人知,如果被你知道了,必然对你不利。如果你与对方非常熟悉,你可以假装不知,当做没发生。

在现实中,正人君子有之,奸佞小人有之;既有坦途,也有暗礁。

在复杂的环境下,不注意说话的内容、分寸、方式和对象,往往容易招惹是非,授人把柄。而那些随便揭人隐私的人,会显得浅薄俗气、缺乏涵养而不受欢迎。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一些压在心里不愿为人知的事情。同事之间闲谈,哪怕感情再好,也不要去揭别人的短,更不能拿别人的隐私做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