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每天一个好寓言大全集
12984200000021

第21章 友情寓言(1)

友谊,真是一样最神圣的东西,不光是值得特别推崇,而且是值得永远赞扬的。它是慷慨和荣誉的最贤惠的母亲,是感激和仁慈的姊妹,是憎恨和贪婪的死敌;它时时刻刻都准备舍己为人,而且完全出于自愿,不用他人恳求。

——薄伽丘

真正的友情从不依靠什么事业、身份、金钱、名利、处境……真正的友情在本质上是拒绝功利的,他不是合同契约上的某种归属,只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呼应和认可,而拥有友情的人也必须是人格独立的人。

友情使人们独而不孤,互相了解,能够从对方身上解读出自己的存在意义。因此,所谓朋友,就是使彼此更加快乐温馨,自由自在地活着。友情因无所求而深刻,或许表层物质上的两个人有着不平衡,但在友谊中,他们的精神永远是对等平衡的。友情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有的只是一份默契。

友情是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情感,一个没有任何友情的人就不能算是在世界上活过。因为,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可成,为功业找友情则友情必亡。

因为物质功利的加入,友情有了许多概念,而大体分为两层:广泛意义的友情和严格意义的友情。广泛意义的友情让人们时刻被包围着,打开人际交往的世界;严格意义的友情刻入人们的灵魂,赶走内心的孤独。

友情是人们愿意为朋友付出一些或自己全部的思想,不论时间的长久,不论距离的长远,拥有友情的人们心总是在一起的,一辈子都不曾变过。巴金在《神鬼人·神》中说道:“朋友,你想我怎么能够和神住在一起呢?何况在东京还有你们的友情来温暖我的心!”

友情真的是一种很美妙的东西,可以让人在失落的时候忽然高兴起来,在困境中奋然拼搏走出苦海。它是抽象的,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于生活的任何角落,是无法说出,可又能使人感到快乐无比的东西。人们可以把朋友封存在心里,保持一种距离,纵使偶尔在脑海中浮掠过,也是一种更深的铭记,一种遥远时空的聆听。

亲密的小动物

——要真心对待朋友

羚羊、老鼠、乌鸦和乌龟,它们生活在一起,团结亲密,是一个小集体。它们选择了一个不为外人所知的隐秘之处,作为自己的栖息地,但它们怎么可能逃得过人类的法眼呢?人们最终发现了它们的隐居地。

羚羊头脑简单,当它独自游玩时遇到了一只猎狗,羚羊开始逃命,狗一路尾随着。

到了吃饭的时候,羚羊还没有回家,老鼠对另两位说:“怎么回事,今天只有我们三位在一起用餐,难道羚羊已经忘掉了我们弟兄仨?”

乌龟听了这话马上伸长脖颈喊了起来:“哎呀,要是我像乌鸦一样有着翅膀,我就立刻动身,去看看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或者是谁把我们这位伙伴留住了。它不在,我们心里时刻记挂着它。”

于是乌鸦放下餐具展翅高飞,它从空中远远地看到莽撞的羚羊掉进了陷阱,正在使劲地挣扎。乌鸦马上回来向同伴们求救,两位同伴忙追问羚羊遇难的时间和原因,乌龟又像一位老学者似的作了种种猜测,结果大伙空话连篇,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三位朋友最后一致作出决定:时间紧急,必须马上前往羚羊出事的地点。

“这乌龟嘛,”乌鸦说,“因为它走得实在太慢,恐怕要在羚羊死后才能赶到!干脆让它看家得了。”这话说完,乌鸦和老鼠马上出发去救它们亲爱而忠实的伙伴去了。乌龟很想同其他两位一样迅速地赶往出事的地方,只可惜自己的脚短,还背着个沉重的包袱。

当老鼠咬断了羚羊陷阱里的网结时,大家别提有多高兴了。就在这时候,猎人赶到了,他厉声喝问:“谁把我的猎物放跑了?”老鼠闻声马上躲进了洞里,乌鸦则飞到了树上,羚羊也早早地消失在树林丛中。猎人因为找不到羚羊失踪的线索,简直快发疯了。循着小路走,他发现了乌龟,气也就消了一半。他自言自语地说:“我没有白跑一趟,这乌龟就权当晚餐了。”

猎人把乌龟放进一个袋子里,乌鸦及时通知羚羊,只见羚羊故意从躲藏的地方走出来,假装瘸腿出现在猎人的面前,引诱猎人去跟踪它。猎人将沉甸甸的口袋扔到路旁追羚羊去了,这时候,老鼠趁机把口袋的绳结咬断,就这样,老鼠又救下了差点被猎人当做晚餐的乌龟。

寓言者说

朋友有难,一定要竭尽全力地去帮助,才能算是真正的朋友。只要付出了真心,友谊的力量能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打破的暖壶

——学会维护朋友的尊严

生活中许多人常常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或是因为自己被人误解而觉得非常委屈,有些人天天为大事小事而向相干但不相信自己,或相信自己但不相干的人解释,忙得团团转。其实,有时承受一些无关紧要的误解是最简单、最明智的选择。

主人为客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急急忙忙地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客人是父女两个。10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叭”的一声,一声碎裂声响了起来。

地板上的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事情就是这么巧:父女俩谁也没碰到暖瓶。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也并没有马上就倒。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他的手里还端着给客人的一盒方糖。一进客厅,主人下意识地瞅着热气腾腾的地板,脱口说了声:“没关系!没关系!”

那父亲似乎马上要做出什么解释,但是他欲言又止,还是什么都没说。

“太对不起了,”他说,“我不小心碰到它了。”

“没关系。”主人再次表示不要紧。

从主人家出来,女儿问:“爸爸,你真的碰到暖瓶了吗?”

“我离得最近。”爸爸说。

“可你没碰!那会儿我刚巧在瞧玻璃上你的影儿。你压根就没有动它。”

爸爸笑了:“那你觉得该怎么处理?”

“暖瓶是自己倒的,地板不平!李叔叔放下时就晃,晃来晃去就倒了。爸,你为什么不向李叔叔解释……”

“这,你李叔叔怎么能看见?”

“你可以把经过情形告诉他啊。”

“那样不好,孩子。”爸爸说,“还是说我碰的好。这样,既不会让李叔叔觉得没面子,我也不会因难于证明自己而苦恼了。毕竟一只热水瓶值不了几元钱,不是什么大事,我们又何必较真呢?”

寓言者说

维护自己的面子,保护自己的尊严,这是人性的正常反应。生活中,我们有时就像这个孩子一样较真儿,一定要弄清楚谁是谁非。最后搞得朋友没了面子,自己也很尴尬。其实,有些事情是无法分清谁是真正的责任人的。而这时如果能够替别人承受一些无关紧要的误解,既给他人又给自己带来方便。特别是当我们懂得去维护别人的面子时,我们也能从中感受到回报。

狮子的计谋

——做人要相互信任

从前,有三只牛生活在一起,它们形影不离,不论吃草还是做游戏,它们从不分开,彼此友爱互助,因此,谁也不敢欺负它们。

有只狮子,仗着自己是百兽之王,一直想对付这三只牛,可是它知道三只牛很团结,很难对付。于是狮子想了一个计谋。

狮子趁着三只牛分开吃草的时候,先走到花牛身边,表现很亲热地和它打招呼:“你好啊,花牛。我听说你们很厉害,但不知谁是你们当中最厉害的?”

“我们三个都一样厉害,不分高下。而且,我们从来没有打过架,怎么能比较出哪个更厉害呢?”

狮子听完花牛的话,故意装出不相信的样子,一本正经地说:“不会吧?我听说的,可不是你说的那样。”

花牛被狮子的话给弄糊涂了,它费解地问:“那你到底听说了什么?”

狮子心里暗自得意,却装着若无其事地说:“最近,我常听红牛对人说,你们三个中属它厉害,还说如果它不在,你们俩早没命了。”

花牛听了,心里很是气愤。狮子一看奸计得逞了,高兴极了,于是,它又用同样的办法分别到红牛和褐牛跟前搬弄是非。红牛和褐牛居然也都相信了狮子的话。

从此以后,三只牛变得不再和睦团结了,它们一见面就打架,谁也不服谁,闹得不可开交。狮子终于如愿以偿,一只一只吃掉了它们。

寓言者说

朋友之间要彼此互相信任,和睦友爱。不要随便轻信谣言,以免上了某些居心叵测的人的当,也伤害了朋友之间的感情。

勇敢的上尉

——帮人等于帮己

在战争进行得异常猛烈时,上尉意识到一架敌机正向阵地俯冲下来。人人皆知,发现敌机俯冲时,要毫不犹豫地卧倒。可上尉并没有马上卧倒,他发现距他四五米远处有一个小战士还站着,他不顾危险,一个鱼跃飞身扑了过去将小战士紧紧地压在了身下。此时一声巨响,飞溅起来的泥土纷纷落在他们的身上。上尉掸开身上的尘土回头看去,顿时惊呆了:自己刚才所处的那个位置已被炸成了一个大坑。

寓言者说

小战士无疑是幸运的,但更加幸运的是那位上尉,因为他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救了自己!在我们漫长的人生之路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但我们是否都知道,在前进的道路上,赶走别人脚边的拦路虎,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扫清障碍。

海洋中的小鱼和大鱼

——不要轻视弱者

浩瀚的深海里,住着数不清的鱼类,然而这里是大鱼的天下。大鱼们仗着自己健硕的身躯,牢牢地占领着深海地区,不让小鱼们进出。

小鱼们难过极了,心想:海洋是所有人的乐园,为什么不可以让我们随意游玩呢?大鱼们不过是仗势欺人。

有一天,一群小鱼又游进了大鱼们霸占的深海区,小鱼们刚想离开,一群大鱼从后面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嚷着:“你们这些小鱼,真是不知好歹,难道你们也配和我们相提并论吗?”

小鱼们缩成一团,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这时,天地间忽然一片昏暗,只听“砰”的一声巨响,海水中激起巨大的浪花,原来是渔民正在撒网捕鱼,把它们全罩在了网里。

网里的大鱼小鱼都惊慌失措地嚷了起来:“该怎么办才好呀!我们被网套住了。”“我们这次肯定死定了!”

大鱼们更是难受,平时在宽阔的海洋里自由自在,现在全都套在渔网里,你挤我、我撞你的,连转身都成问题。

小鱼们此刻全都冷静了,它们交头接耳地商讨着对策。它们开始在大鱼之间的缝隙中窜来窜去,一会儿就游到了渔网的边缘。小鱼们找到了渔网上网眼稍大一点的地方,一个个从里面挤了出来。

大鱼们看到小鱼轻易挤出了渔网,也像小鱼一样,在网眼处使劲往外挤,但哪里能挤得出来呢。

寓言者说

生活在社会大家庭里,人们应该学会和他人友好相处,不能以大欺小,以强凌弱。要知道,强者有强者的优势,弱者有弱者的智慧,谁都不要轻视别人,抬高自己。

列森先生的故事

——不要独享荣耀

当你工作出色受到了上司的肯定,千万要记住一点:别吃“独食”,否则这份荣耀会给你的人际关系带来障碍。

列森先生工作能力很强,他是一家出版社的编辑,并担任公司下属的一个杂志的主编。平时在单位里上上下下关系都不错,而且他还很有才气,工作之余还爱写作。有一次,他主编的杂志在一次评选中获了大奖,他感到十分荣耀,逢人便提自己的努力与成就,同事也纷纷祝福他,而且,单位有个不成文的规定,谁若是得到了什么奖励,那就要请大家吃一顿,以答谢大家。其实所请的人不完全是对自己有过帮助的,基本类似于单位部门的小聚会。但列森认为获得奖励是自己努力付出的结果,和别人没有关系,他就没有请同事吃饭庆祝。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发现单位同事,包括他的上司和下属,似乎都在有意无意地和他过不去,还经常躲着他。

列森做错了什么吗?好像没有,但又不全对。原来他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吃了“独食”。虽然他所获得奖项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但是既然单位的人都知道了,大家也想分享他的喜悦,没有请客的列森也许仍不知道,他不请客就是看不起同事,就是不把同事放在眼里,后果就不仅仅是落个“小气”的名声了。

寓言者说

当你获得荣耀时,对他人要更加客气,荣耀越高,更要以低姿态对人;另一方面,别老是说起你的荣耀,说得多了,难逃吹嘘炫耀之嫌,既然别人早已经知道你的功劳,那你又何必经常提起呢?

其实,不独享荣耀,实际上就是不要对他人的生存发展造成威胁,因为你的荣耀会让别人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而当你获得荣誉时,你去感谢他人、与人分享、为人谦卑,这就能让他人觉得安心,人性就是这么奇妙。

南霁云的故事

——要学会铁肩担道义

安禄山造反,派数万贼兵包围唯阳。守城的主帅张巡派好友南霁云到临淮去请救兵。到了那儿见到了守军节度使贺兰进明,进明向来妒忌张巡的名声和威望,生怕他会成功,根本没打算派兵驰援,但是他很看重霁云的才能,想把他留下来,就以隆重的宴会来款待他。

音乐响起,南霁云禁不住泪流满面说:“守卫唯阳的将士们已经断粮一个多月了,今天你贺兰大夫不派兵救援,反而大肆铺张,摆酒筵,奏音乐。我岂能在这独享,就是吃了也吞不下去。今天不能达成主帅派给我的任务,我要留下一个手指以示我的忠诚,以便回去报告张中丞。”

于是他拔下佩刀斩下一个指头,瞪着发怒的泪眼,一点东西也不吃。南霁云最后带着三十个部属,趁夜突围入城,和张巡一起,孤军死守唯阳城,英勇战死。

寓言者说

南霁云以生命维护信义,履行自己的职责,这种精神值得永远颂扬。

同生共死的朋友

——学会珍惜朋友

从前有两个患难同当,生死与共的朋友,可上帝不相信人世间存在这样一份坚不可摧的友情,便想考验他们。

有一次,这两个人在穿越沙漠时,饥渴难耐,奄奄一息,这时上帝指点他们说:“前方有一颗果树,上面结着两个苹果,吃了小的只能暂时缓解,吃了大的才能供给你们足够的力量走出沙漠、战胜死神。”

然而,两个人谁也不肯吃那个大果子,一直僵持到深夜。次日天刚亮,其中一人醒来后发现他的朋友不见了,他不解地朝前方的果树走去,却发现果树上只留下一个小小的苹果,朋友的无情使他失望透顶……

他吃下那个小果子后继续艰难地行走在沙漠中。走出不远,他发现他的朋友晕倒在前方,手里还紧握着一个苹果——比他刚才吃下的小了整整一倍。

寓言者说

真金不怕火炼,真正的朋友是经得起任何考验的,请珍惜身边真正的朋友吧!

两个好朋友

——友情是相互的

孙叔敖与沈尹茎是好朋友。

孙叔敖在京城郢都游历了三年,没有人知道他的音信,他的学识和德行也没有人了解。沈尹茎就告诉他:“如果要比谁能阐述政治理念,让人听从,推行切实的治国方案,让君王信服,我是不如你的。但如果要比谁更能适应社会,和世俗打交道,解释政治的道理,调和对方的理念,以适应领导者的心理,你便不如我了。因此你为何不先回去种地,让我为你的前途去游说。”

沈尹茎便在郢都交往游说五年,因为他擅长表达而逐渐变得有名起来,楚王想聘他为令尹,他推辞说:“在期思地方有一位乡下人,名叫孙叔敖,学识品性都好,可谓是个圣人,大王一定要任用他,臣不如他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