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理财穷爸爸富爸爸全集
1299000000057

第57章 富爸爸:理解财富的真谛 (2)

王永庆竭尽心力回报社会的行动,得到了大家的认同,在他的心中,善举其实也一种财富,只是这种财富是精神的财富,让人们的精神得到了一种快乐。同时他的善举也带动了一大批事业有成的富商人士慷慨倾囊兴办公益事业。

与社会共享你的财富

如果你研究过富人的创富过程,你会发现他们总是在和别人分享财富。

这些人对于他们的成功有着深深的感激,非常了解他们的责任。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说所有有钱人应该负责处理他们的钱,而是说所有幸福的有钱人,应该以负责的态度处理他们的钱。

有权利及有本事赚很多钱的人,也有义务关心那些收入较少的人。钢铁巨头卡内基有句话刚好切中要点:“多余的财富是上天赐予的礼物,它的拥有者有义务终其一生将它运用在社会上。”

当一个人的资本达到了一定数量时,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资本已不仅仅属于他个人,而是属于整个社会。

许多持有消极心态的人常说:“金钱是万恶之源。”但是也有人说:“爱钱是万恶之源。”这两句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含义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现实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承认,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金钱却又是万万不行的。在现代社会中,金钱是交换的手段。金钱可用于干坏事,也可以用于干好事。说到这里不能不提到下列这些人:亨利·福特、威廉·里格莱、约翰·洛克菲勒、安德鲁·卡耐基。

这些人建立了一些基金会,直到今天,这些基金会还有总计10亿美元以上的基金,基金会拨出的金额专用于慈善、宗教和教育。这些基金会为上述事业捐助的金额每年超过了2亿美元。

这些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能同别人分享他所拥有的金钱,这同时也就与社会分享了其他财富。

在20世纪之初,许多曾使美国工业蓬勃发展的大人物开始陆续离开人世,他们的庞大家产将落在谁的手中,不少人都极为关心。人们自然也以极大的热情关注着小洛克菲勒。

此时,在老洛克菲勒晚年最信任的朋友和牧师的建议下,克洛克菲勒已先后分散了上亿巨款,分别捐给学校、医院、研究所等,并建立起庞大的慈善机构。

这就给小洛克菲勒提供了一个机会,他同时又牢牢地把握住了这一机会。

1901年,小洛克菲勒应慈善事业家罗伯特·奥格登之邀,和50名知名人士一起乘火车考察南方黑人学校,回来后写了几封信给父亲,建议创办普通教育委员会。老洛克菲勒在接信后,就给了1000万美元,一年半以后,继续捐赠了3200万美元。在往后的10年里,捐赠额不断增加。

在洛克菲勒的慈善机构中,小洛克菲勒最关注并最有情感的是社会卫生局。

1909年,纽约市长竞选活动中一个主要的争论问题是卖淫问题,结果成立了一个大陪审团调查买卖娼妓的生意。被人们看作“好好先生”的小洛克菲勒,应邀当上了这个大陪审团的陪审长。

他接受任务后,就把全部精力都扑上去,不分白天黑夜地工作,搞出了一份详细报告。报告建议组织一个委员会来处理这个社会弊病,但纽约市长拒绝成立委员会,于是小洛克菲勒决定自己干下去。

1911年,他建立了社会卫生局,投资50多万美元。

小洛克菲勒最大的一项义举是捐出5260万美元恢复和重建了整整一个殖民期的城市——弗吉尼亚州殖民时期的首府威廉斯堡。那里的开拓者们曾经最早喊出“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

小洛克菲勒说:“给予是健康生活的奥秘……金钱可以用来做坏事,也可以是建设社会生活的一项工具。”

如果你是个富人,拥有无数的钱是你的资本,然而,你可以做出更加伟大的决定——与社会共享你的财富。这样,你会生活得更加的愉悦。

金色的祝福

钱不是罪恶,也不是诅咒,它在祝福着人们。长期以来,当整个世界都在一致认为金钱是产生罪恶的根源时,商人把金钱当作朋友,当作吉祥物,当作人生的一个重要目标。

在19世纪的时候,一些德国移民来到了美国。他们资金微薄,也没有什么技能,他们不得已四处沿街叫卖,依靠小本经营。来到北美的移民平均每人身上带了15美元,而他们身上却只有9美元。即使最为富有的一群移民人平均每人也不过只有30美元,一个观察家描绘了德国移民当年起家的状况说:“一个装备齐全的叫卖小贩,需要10美元的总投资:5美元办一个执照,1美元买个篮子,剩下的用来买货。为数不少的人往往为了逃避第一笔开销而尽量地压缩最后一笔支出。”可以想像他们当年的窘困之状。

在不过两三年的时间里,许多德国移民的家庭就从难民变成了富有的中产阶级。到了后来,这里面竟然产生了后来富甲一方、声名远扬的戈德曼、古根海默、莱曼、洛布、萨克斯和库恩等巨富。到20世纪的中期,莱曼、沃特海姆、罗森杰尔德、洛温斯坦、施特劳斯等家族已经在北美称雄了一个世纪。他们是依靠自己“推小车起家”或者“靠脚板起家”的,这些成为了德国移民的自豪和骄傲。

然而,这个时候,其他的移民却还是和他们刚来的时候境况差不多。在20世纪30年代,“当这批德国移民已经成为欧洲的商人和金融家的时候,这些人还在挥剑扶锄。”

由此可见,他们的赚钱能力是多么厉害,这让其他的移民大为惊异,他们对德国移民的赚钱能力半是羡慕半是讥讽。欧洲流行这样一个笑话:这批德国移民中一个职员在一家保险公司里干得很出色,公司的老板打算提拔他担任一个重要的职务,但是这个老板是个天主教徒,他希望这个职员能够放弃犹太教而改信天主教。于是,当地一个最著名的天主教神父被派去劝说这个青年,会晤安排在老板的办公室。3个小时过去了,两个人终于走出了办公室,老板迎上前去,问道:“尊敬的神父,在您的感召下,我想我们又增加了一名天主教徒,你是怎么说服他的呢?”“很遗憾,我们没有能够得到一位天主教徒,相反,他劝说我买下了5万元的保险。”

这样的笑话和幽默处处皆是,大家无不为这批移民们惊人的赚钱能力而佩服不已,这个小故事不过是大家以幽默的形式折射出他们的能力而已。

法国的思想家孟德斯鸠干脆这样评价他们这批移民的赚钱能力:“记住,有钱的地方就有他们。”

他们的思想是开放的,他们甚至没有国家、种族和地域等等的限制。他们为了自己能够生存和发展,走遍了世界的各个角落。这些都为他们天马行空地行走世界奠定了思想的基础,而这些便是现代商人的原型。处在那种自由的气氛中,当机遇到来的时候,他们就利用自己的技能,在没有资本,没有工具,也没有钱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经济上的自由,沿着社会阶梯向上攀登。在他们的眼中,金钱是对自己最好的祝福。

永远的财富是知识

曾有传统的一个民族的每个家庭里有个世代相传的规定:书橱只可以放在床头,不可放在床尾。这样的规定就是他们用来告诫自己,书是最神圣的,不能对书本有所不敬。

相传,古时候,在他们的墓园里常常放有书本。他们认为夜深人静时,死人会出来看书。当然这种做法有一种象征的意义:生命有结束的时候,求知却永无止境。

他们还有这样的规定:生活困苦之余,不得不变卖物品以度日的时候,你应该先卖金子、宝石、房子和土地,到了最后一刻,仍然不可以出售你的书籍。他们认为,世间的金银珠宝,房屋土地,都是可以变化消逝的东西,而知识则是可以长久流传的财富。

家庭中小孩最早期得到的关于书本的教育就是:书是甜的。

在每一个家庭中,当小孩稍微懂事时,母亲就会翻开圣经,点一滴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小孩子去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个仪式的用意不言而喻,书本是甜的。让孩子从小就养成与书接触的习惯。慢慢的,孩子们开始喜欢看书。小时候是因为蜂蜜,长大了则是从书的内容中体会到书是“甜”的。

他们把知识视为财富,认为“知识可以不被抢夺且可以随身带走,知识就是力量”。

他们热爱知识,因为在他们的眼里,知识是惟一的永远也夺不走的财富。在这个世界上世俗的权威不重要,财富和金钱不重要,只有知识才是最重要的。权威没有了人们的拥戴和支持就不能形成,财富和金钱也会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而知识是你生存和发展的可靠保证。

他们在历史上不断地遭人驱逐,被迫四处流浪,他们的财富可以被任意地剥夺,然而只要他们拥有了知识,他们依然可以凭借自己良好的教育、杰出的智慧、经商的经验,很快地再次变得富有。也是他们保证自己的根本,也是他们再度富有的知识和理论的根源。知识是他们在长期的流浪生活中重新振作起来的根本原因。

他们在经济运营、商业运作上的非凡成就,是与他们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求索精神分不开的。

他们求知精神的基点在于他们对知识有着深刻的,也相当实际的认识,知识就是财富,由此便产生了对知识这种财富近似贪婪的欲望。他们四处流浪,没有家园,居无定所,没有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他们所到之处,惟一的支撑点就是自己头脑中的知识,靠知识创造财富,从而由财富、金钱来为自己争得一条生路,一个生存发展的空间。物质财富随时都可能被偷走,但知识永远在身边,智慧永远相伴,而有智慧有知识,就不怕没有财富。这正是他们流浪数千年依然生生不息的原因所在。

也正基于此,他们才会认为没有知识的商人不算真正的商人。他们绝大部分学识渊博,头脑灵敏。在他们眼里,知识和金钱是成正比的。只有丰富的阅历和广博的业务知识,在生意场上才能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这是商人的基本素质。

这个民族的商人具有令人叹服的经商头脑,正是他们的民族尊重知识、酷爱学习、重视教育的必然结果。以知识武装起来的犹太商人,纵横捭阖,处变不惊,这就是“第一商人”的魅力所在!

以色列是一个小国,资源贫乏,既缺水,又缺能源,且沙漠比重大。但是,它却有丰富的人才。数十年来,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移民到自己的祖国,他们带来了资金,也带来了知识、技术和特长,他们将这些知识用于国家建设,以色列迅速崛起。这个国家独创了举世闻名的农业技术,靠贫瘠的土地养活了自己,还大量出口农产品;这个国家拥有世界上一流的工业技术。创造这些奇迹,靠的就是知识。

在世界上任何地方,他们凭借着自己拥有的“可以随身带走”的知识,跻身于知识要求高、流动性强的各种行业,特别是金融、商业、教育、科技、律师、娱乐和传媒行业。在华尔街的精英中近一半有这个民族的血统,律师中30%是他们;科技人员中一半也是这个民族的,他们执掌着《纽约时报》、《华盛顿时报》、《新闻周刊》、《华尔街日报》和美国三大电视网ABC、CBS、NBC的帅印,时代华纳公司、米高梅公司、福克斯公司、派克公司也都是他们开拓的。在美国前400名巨富中,他们占了近三成,我们不得不感叹这个民族神秘的知识力量。知识在这个古老民族中竟然能焕发出如此巨大的力量,是知识拯救且复兴了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