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
13013200000001

第1章 全本红楼梦之谜

刘心武:

先一块来听一首诗:“莫问金姻与玉缘,聚如春梦散如烟。石归山下无灵气,纵使能言亦枉然。”很显然,是一首写《红楼梦》的诗。写诗的人很显然呢是看了一个全本《红楼梦》。《红楼梦》里面有一个“金玉姻缘”的故事。他就说了不要再问了,不堪回首,为什么呢?他既看到了故事里面“金玉姻缘”“聚如春梦”的那些部分,那么他也看到了“散如烟”的部分。他看的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我看下面有人皱眉头,说您说这诗。这个人读了《红楼梦》有头有尾写首诗,这有什么稀奇啊?我就读过《红楼梦》,我读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就有头有尾。那么你先要知道写这首诗的人,可不是当今的人,是一个古人,是乾隆时代的人。这个人叫富察明义,字我斋。他是乾隆朝初期的一个不太得意的贵族,他是贵族的后裔,但是到他这一代,他不太得志,他得到一个小官,什么官呢?在清宫的上驷院,就是养马的地方,也就是御马苑,当一个“执鞭”的这么一个小官。御马苑就是为皇帝养马,给皇帝备马,皇帝要用马的时候,派人跟着,这样一个机构。他在这里面当这么一个小官,始终一辈子就没升过,但是这个人喜欢读书,喜欢写诗,他自己把自己写的诗,编成一个集子,叫做《绿烟琐窗集》,当然自己手抄的。他的诗水平也不是太高,也没有很多人欣赏,估计是自个儿抄出来编出来,就是自我欣赏,或者在自己的亲友之间,小范围流传一下。但是这个《绿烟琐窗集》很重要,对于研究《红楼梦》来说是一个重要资料。这本手抄的《绿烟琐窗集》穿越了沧桑的岁月保存下来了,就在北京图书馆里藏着,你可以去借阅、去研究。这个《绿烟琐窗集》呢里面有关于《红楼梦》的诗,还不止一首,它是一组,有二十首。总题就叫《题》,刚才我念的就是这二十首之一。可见富察明义他当时在乾隆朝读过一个有头有尾的《红楼梦》。为什么我说它不是你现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呢?经专家考据,这个《绿烟琐窗集》,它里面的诗是按照年代往下排列的,最后的那些诗可以考据出来是完成在乾隆四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81年。

《题〈红楼梦〉》这二十首诗,排在诗集的当中,可见比刚才我说的这个时间要早。可是这个我们大家现在所熟悉的一百二十回的这个本子,它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呢?乾隆五十六年,也就是公元1791年。排在《绿烟琐窗集》当中的《题〈红楼梦〉》二十首诗,很显然还要早于乾隆四十六年,所以明义所看到的完整的有头有尾的《红楼梦》的这样一本书,这样一个文本他不可能是看的,我们现在大家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这样一个本子,他不可能看到高鹗的续书,因为高鹗那个时候还没续书呢!续出来的书还没印出来呢,他怎么可能看到呢?因此他看到的应该是另外一个完整的有头有尾的一个《红楼梦》。

那么有人肯能就会问了,我获得的这个信息呢是说曹雪芹的《红楼梦》只有八十回,不完整,是残缺的。你现在抛出这么一个材料啊,让我吃了一惊,究竟怎么回事?那么刚才那首诗呢还不足以说服我,您能不能在举一首,好,我就再举一首。二十首。刚才那一首是它这个组诗的第十九首。现在我们就来看看他第二十首是怎么写的。

它说:“馔玉炊金未几春,王孙瘦损骨嶙峋。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什么意思呢?他说这个书里面,写贾氏宗族的生活,是“馔玉炊金”,他们的馔,是他们吃的饭可以比喻成玉,他们做饭的动力,可以比喻成金,他们馔玉炊金,过的是豪华不堪的生活,但是在书里面描绘了,这样的生活没有持续很久,未几春,没有经过几个春天。我们立刻就回忆到,我们所读过的《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面说得很清楚,“三春去后诸芳尽”,“勘破三春景不长”,就是说书里面写荣华富贵的生活也就是三年时间,显然富察明义他看到了前八十回里面这样一些预言,看到了这个经历三年春天的锦衣玉食的生活,但是呢他不仅看到了前八十回,他还看到八十回之后,看到了什么呢?看到了小说里面的主人公--王孙公子贾宝玉,最后是什么形象呢?“瘦损骨嶙峋”,最后瘦得不成样子了,瘦成皮包骨头了。“嶙峋”原来是形容石头带棱带角,那么形容拿人瘦,没有一点脂肪了,甚至肌肉都已经耗尽了,整个皮包骨头了,那么也就是带棱带角了。他看到了完整《红楼梦》的后半部的故事里面的贾宝玉,这个王孙就瘦成了一个怪样子,潦倒不堪。

那么大家想一想,如果他只看到了八十回,贾宝玉会是这样一个形象吗?我们可以回忆一下,在前八十回的后面,比如说七十八回,还写道了贾宝玉的形象,大家可以回忆一下,有没有这样一个细节?写贾宝玉在大观园里面行走,跟着两个丫头,一个丫头是麝月,一个丫头是秋纹。当时大观园已经被抄检过了,贾宝玉最心爱的丫头晴雯,已经给撵出去,而且已经死掉了。贾宝玉当时身心受到了很沉痛的打击,但是在曹雪芹的笔下贾宝玉是什么形象呢?是“瘦损得骨嶙峋”了吗?不是。他写当时在大观园里行走的时候,贾宝玉觉得热,就把大衣服脱了,脱了就露出底下穿的大红裤子,这个大红裤子是谁给他做的呢?谁给他缝制的呢?是晴雯的针线活。所以已经是人亡物在,秋纹和麝月也很感慨,这时秋纹就有一句话,她来形容贾宝玉的形象,她说这个大红的裤子,配你那个松花色袄儿,就越发显得你是靛青的头,雪白的脸。靛青的头,就是说这个头发很黑;那么雪白的脸,说明脸是很丰润的、很白皙的。哪里是“瘦损骨嶙峋”呢?八十回里贾宝玉没有这样的形象,所以肯定富察明义所看到的《红楼梦》,他是看到了后面贾宝玉的形象是这样一个形象。

那么在高鹗的四十回续书里面,贾宝玉也没有“瘦损骨嶙峋”,有吗?也没有。所以很显然富察明义所看到的全本《红楼梦》,跟你现在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是不一样,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就是不是曹雪芹没有把《红楼梦》写完,不是曹雪芹他写道八十回他写不下去了,他就停笔了或者他想写可是力不从心他就死掉了,不是的。曹雪芹虽然死得比较早,四十岁的样子就死了,但是他是把他的《红楼梦》大体上写完了。他有一个有头有尾的一个稿本。可能呢还没有完全统稿,有些部分还缺少一些部件,比如说第七十五回,还缺几首中秋诗,还有一些地方前后有点儿矛盾,他还没有来得及剔除那些前后矛盾的毛刺,没有把整部文稿完全润色成功,如此而已。但是呢就人物的命运发展来说,故事情节的推演来说,他已经完成了他的这部著作。有过这样一个原本的《红楼梦》,完整的《红楼梦》。

当然有人可能还是不服,说你光这么说,我觉得还是挺玄虚的。这个富察明义,他看的这个会不会不是曹雪芹的这个《红楼梦》呢?他看到的这个稿本哪儿来的?他哪得了这么部书啊?那么我现在告诉你,这个富察明义他的二十首《题〈红楼梦〉》的诗很珍贵,诗珍贵还不说,二十首诗前面它有一个小序,这个小序不得了,这个小序每一句话都很珍贵。这小序第一句是什么呢?:“曹子雪芹出所撰《红楼梦》一部。”这话你想想,

首先他告诉你这个书是曹雪芹给他的。过去古人对人表示尊重,特别是对男子表示尊重,在姓氏后面要加“子”,孔子、孟子、老子、韩非子;到了宋代,朱熹,朱子;到了清代,富察明义他很崇拜曹雪芹,读了曹雪芹的著作以后,他就称曹雪芹为曹子雪芹。出,就是出示、出借,这个书的来源出处就是曹雪芹本人,他看到的有头有尾的《红楼梦》文本,就是曹雪芹本人提供的。那么这个是谁写的呢?曹雪芹提供而且他告诉你“所撰《红楼梦》”一部,撰就是著述,说明这个著作权就归于这个人。这个作者本身叫曹雪芹,他把自己所写的《红楼梦》他出示了,他借给了富察明义了,很明确,而且他借的是半部还是一部啊?借的是一部。所以《红楼梦》究竟是不是曹雪芹写的,我觉得看了这句应该没有疑问了。而且我要告诉你,富察明义这个人,他出生得比曹雪芹要晚,但是呢他生出来以后,曹雪芹还活着,当然曹雪芹去世以后,他又继续生活了一段,因此他跟曹雪芹应该说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个人的生命有过一段共时空的那么一个阶段。就是说有一段曹雪芹活着,他也活着,曹雪芹生活的空间主要是北京,北京郊区、北京地面,那么富察明义他生活的空间也是这样一个地方,这两个人啊很可能是有来往的,从他这句话看的出来,即便曹雪芹不是直接把《红楼梦》的完整的稿本给了他,也是给了跟明义关系非常密切的亲友,所以明义才能读到这个东西。因此这个话是非常可信的。

那么刚才我介绍富察明义的第二首诗剩下两句我还没说,细心的听众会提醒说你把那两句再说说啊。能不能够加强你的论点呢?那我就把后两句再说说,它能够加强我的论点。“青娥红粉归何处,惭愧当年石季伦”。“ 青娥红粉归何处”是对书里面的所有这些青春女性的一个总括。那么他就告诉你他所看到《红楼梦》的,后来书中这些青春女性怎么样呢?“归何处”说不清她们的去向了。整个贾氏宗族最后就家亡人散各奔腾了。这些女性命运都很悲惨。他来不及细数了想起来心里很沉痛的。那么最后一句他用了典故,古人作诗爱用典故,那么他用的什么典故呢?他叫做:“惭愧当年石季伦。”石季伦是西晋时的一个人,他名字叫石崇,他字季伦。这个人是一个大富豪,在权力分割当中,也获得一定的权力。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人。但是这个人最后的命运很悲惨,在权力的角逐当中,在财富的比拼当中,最后是败者。他的政治对手,就拿着皇帝的命令来杀他。他很富有。他除了有豪华的住宅以外,他还有一个很大的园林,叫做金谷园,里面有很多亭台楼阁。当他的政敌追呼啸而至追杀进来的时候,他家里面有一个侍妾,就是伺候他的侧室或者说是小老婆,叫做绿珠,这个绿珠就采取了一个行动,表示反抗,表示不服,也表示对石崇的忠诚,就跑到楼上一个自由落体,就坠楼而亡了,就死掉了,那么就成为历史上一件有名的事情,叫绿珠坠楼。这个石崇是个挺糟糕的人,说老实话没有什么值得同情的,绿珠的这个行为,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也没有什么太值得歌颂的,可能石崇对她不错,她忠于自己的主子,她就通过坠楼来殉情、殉葬了,但是富察明义他读完整本《红楼梦》以后,他就有一个对比,就想到书里面描写的贾氏宗族,贾氏宗族有很多问题,有罪恶、有错失、有不光彩的一面,但是不管你怎么说贾氏宗族跟石崇比起来,还要好得多。可是他看到《红楼梦》的结局悲惨到什么地步呢?就连一个绿珠这样的人物都没出,这些青娥红粉就没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或者得以想站出来,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站出来去做出这样一个反抗的举动,没有。所以他觉的如果石崇地下有知的话,他说石崇在地下一想人家比我好,人家最后覆灭的时候都没有一个绿珠来表示点反抗,有点响动。我不管怎么糟糕我还有个绿珠,所以我很惭愧,这个诗是这么一个意思。这就更说明富察明义他所看到的这个《红楼梦》是一个悲剧大结局的《红楼梦》。是一个贾氏宗族贾府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红楼梦》。他看的应该就是一个曹雪芹原笔原意的《红楼梦》。他真有眼福。那么说到这呢有的红迷朋友就会来跟我讨论了,说曹雪芹的《红楼梦》既然他已经写完了,也挺完整的,富察明义都看见了一个完整的悲剧故事,怎么到后来只剩下大体八十回了呢?八十回以后都哪去了呢?

那么有一个红迷朋友,他跟我讨论这个问题时候,他介绍了一个信息,他说他听到一个说法,什么说法呢?就说八十回以后的《红楼梦》之所以没有了,是因为曹雪芹本人对他写出来的内容不满意,他自己把它销毁了,或者是为了逃避文字狱,害怕,胆小了,就把它销毁了。我说你哪儿听来的?有没有文献资料作根据呢?他说没有,道听途说。那么现在我就在这儿跟大家说明我的一个看法,这种道听途说听不得。没有任何文献资料证明,是曹雪芹自己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把自己写成的《红楼梦》的八十回后的文稿销毁了。没有任何材料支撑这样一个观点,这是不成立的。而且恰恰相反,我们都知道在古本《红楼梦》里面有很多批语,这些批语有的没有署名,有的有署名,署名不止一种,其中出现最多的是两个署名,一个叫做脂砚斋,一个叫做畸笏叟,那么这个脂砚斋和畸笏叟究竟是谁?是男是女?跟曹雪芹是什么关系?有的说是夫妻,有的说是叔侄,有的说是兄弟,有的说是父子,在红学界一直有争议。

那么在这我不参与这个争论,我只是想告诉大家争论各方在有一点上看法是一致的,就是写批语的这个人署名脂砚斋也好,署名畸笏叟也好,和曹雪芹关系十分密切。他不是说一个不认识曹雪芹的人看了书以后就写批语,而是关系十分密切的人,一边讨论这个书怎么往下写一边写批语。曹雪芹一边来著述,他一边来编辑,一边来写批语,他参与《红楼梦》全书的创作,所以脂砚斋的批语是很重要的,是我们研究《红楼梦》的很重要的一个资源。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就有很多关于八十回后的人物命运、人物结局、故事情节发展的一些线索。脂砚斋经常在评八十回前面的时候,他提到八十回以后的一些故事情节,一些人物命运发展的轨迹,一些人物命运最终结局,甚至于他干脆就在他的批语里面把八十回后的一个回目完整地告诉了我们。他就说八十回后有一回的回目是什么呢?叫做“薛宝钗借词含讽谏,王熙凤知命强英雄”。

那么大家想一想,在现在所看到的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里面,前八十回有这个回目吗?是没有的。在所有古本《红楼梦》的前八十回里面也没有这个回目。那么在高鹗的续书的后四十回里面,有这个回目吗?也没有这个回目。但是脂砚斋告诉你,曹雪芹那个完整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有一回就是这个回目。里面没有任何地方通过他的批语透露出来,说曹雪芹本人或者是作为一个合作者,(他们)认为八十回后写的不好或者认为八十回后这些文字不应该存在,应该主动把它销毁,一点这个意思都没有,更值得注意的是在脂砚斋的批语里面,他还多次提到八十回后有的内容丢失了,被借阅者迷失表示痛心,他不愿意遗失。但是却要面对一个遗失的后果,比如说他提到里面写一个王孙公子叫卫若兰,这个人有个行为叫射圃,究竟什么叫射圃我们在这儿不展开讨论,但是脂砚斋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后面有卫若兰射圃这样的情节,在这个情节里卫若兰身上还戴着一个金麒麟,这个金麒麟恰恰是前八十回里面所写到的,史湘云和翠缕在大观园里面拣到的那个金麒麟,他告诉你八十回后有这样的故事,他还告诉你八十回后可能不止一回写到狱神庙的故事,狱神庙是过去监狱里面的一个小的空间供了个狱神,当时允许犯人到狱神庙里面去对着狱神祈祷,希望狱神给自己一个较好的命运。那么在八十回后会写到王熙凤啊、贾宝玉、他们都被捕入狱了,他们在狱神庙里面见到谁了呢?脂砚斋就给你透露见到了茜雪,见到了小红,那么脂砚斋提到这样一些内容,显然都没有认为不好,不应该存在,销毁了才好。没有这样的意思。他对借阅者把这些篇章这些书稿遗失痛心疾首。所以呢,曹雪芹完整的《红楼梦》这个文本是很珍贵的,首先是曹雪芹本人和他的合作者脂砚斋都很珍视的,

那么就派生出一个问题,有人就说能不能把曹雪芹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找到呢?第一个办法,就是能不能够想尽办法找到现在还存在世界上的残稿。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个人到目前为止没有彻底灰心,我觉得还是有可能的。虽然我们经过那么多的社会动荡,很多书稿、文稿都被销毁了,但是保不定哪一天,在某一个地方就能够发现一部完整的曹雪芹的《红楼梦》手抄本。更何况,从1840年以后,中国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很多外国人劫走中国文物的时候,也劫走了很多中国的书籍,包括手抄本,包括印刷的。据我所知,在一些西方国家,一些图书馆里面,它有东方部,就存有这样一些书,因为那边懂中文的很少,只进行了简单的检索和编目,没有仔细地翻阅。那么在他们所保存的这些书稿里面,也有可能挖掘出来曹雪芹八十回后的《红楼梦》文稿。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那么在曹雪芹的八十回《红楼梦》后面的文稿没有浮出水面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完全就没有事情可做呢?我们是不是只能是频频地在这儿哀叹呢?我想不是的,在红学里面,很早就有一个分支叫做探佚学。就是把丢掉的东西找回来叫探佚。红楼探佚学,就是要把曹雪芹的存在过的完整的《红楼梦》八十回后的内容找回来。找回来我们是有资源的,起码拿我来说,我做这项工作,做这项研究,我有四个资源。第一个资源就是前八十回。首先你进行探佚,就要熟读前八十回。因为曹雪芹他的《红楼梦》文本特点就是设置很多的伏笔,有大伏笔有小伏笔,有总伏笔,有分伏笔,充满了伏笔。所以仔细钻研前八十回的话,你就可以梳理出来,八十回后他的思路是什么,他笔下这些人物的命运发展轨迹是什么,人物最终的结局是什么,包括情节发展总的运行的轨迹是什么,会有什么样的新的高潮产生,情节会有什么样的交错,会有什么样的终结。乃至于八十回后会有些什么样的场面?什么样的场景?什么样的细节?人物之间会有什么样的对话?作者描写这个环境时候会有哪些语言?这些在前八十回里面都是有伏笔的,有线索的。因此探佚本身也是精读《红楼梦》的一个过程,细读《红楼梦》的过程。

第二个资源呢,就是刚才我提到的,脂砚斋、畸笏叟,他们那些宝贵的古抄本里面的批语。这些批语量很大,牵扯到后八十回的内容也挺多,是很宝贵的资源。像刚才我提到的比如说卫若兰射圃,八十回后就有这个情节;狱神庙,会有茜雪会有小红出现,我们通过脂砚斋批语也可以知道,我现在仅举几个例子,它是很丰富的一个宝库,提供很多的线索,这也是我们对八十回后进行探佚的一个重要资源。

还有一个资源呢,就是跟曹雪芹大体上同时代的一些人的诗啊、文章啊、等等。像刚才我介绍给大家的富察明义的《绿烟琐窗集》,这里面《题〈红楼梦〉》二十首诗,包括他宝贵的小序,都是我们对八十回后《红楼梦》的真故事探佚的宝贵资源。由于红楼探佚实际上不是从现代开始的,过去有很多的研究者积累了很多这方面的学术成果,也可供我们参考。那么现在也不是我一个人对“红楼探佚”感兴趣,也有一些专家,他的研究重点就是进行“红楼探佚”,有专门的著述,有一些研究成果可以借鉴。所以你看,我们对曹雪芹的八十回后真故事的探佚,我们是有资源的,那么当然就有人他有这样的疑问了,说你现在讲这个,我总觉得,你现在有点跟对一百二十回《红楼梦》挑战,你有这个意味,我就喜欢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它已经有头有尾了嘛,又流传了那么久,而且现在我们所接触到的本子,基本上都是一百二十回的《红楼梦》,我看惯了,包括现在北京电视台通过《红楼梦》选秀,录制了一个大型的连续剧,据报道这个《红楼梦》连续剧就是完全根据一百二十回来录制的,这是很主流的一个认知,一个做法。你现在再讲这个这合适吗?我觉得你喜欢一百二十回《红楼梦》你就继续喜欢它。我这个讲座有可能促进你更喜欢它,因为我通过探佚以后会给你提供一个参照,我告诉你,根据我的探佚心得,曹雪芹在八十回后他是会这样去写的,你可以对比现在高鹗(续写的)后四十回,可能对比的结果,你的结论是你讲这个,只是供我参考而已,我觉得不可信,或者虽然可信,可是我还是不喜欢,我觉得还是高鹗的后四十回好,那不是促进你去阅读一百二十回的通行本吗?我觉得没有坏处。

更何况我在前面的《红楼梦》的讲座里边,我一再跟大家强调,我之所以敢于到这儿来讲《红楼梦》,因为我心中有两个人讲的两句话,一个就是先贤蔡元培,蔡先贤他所说的“多歧为贵,不取苟同”。他提供了一种博大的学术襟怀。还有就是另外两句,实际上是两句诗,清朝诗人袁枚他写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现在是一个中华文化大复兴的时代,我们的传统文化重新得到了从老到少的,我们中华民族成员的这种热烈的拥戴,我们对他感兴趣,我们就要参与。所以说呢,虽然我们是小小的苔花,我们可以像牡丹一样努力把自己开放出来,把自己胀圆。那么话说到这儿问题就来了你可能就要逼问我了,说行了行了,您说到这儿就齐了,我明白了。说了归齐,你不就是觉得高鹗的后四十回续得不好吗,你觉得曹雪芹本来就有了一个八十回后的内容,你进行探佚了是不是,那咱们先别多说,你先说说那八十一回吧,高鹗的八十一回叫做“占旺相四美钓游鱼,奉严词两番入家塾”,你就说说看,怎么不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你觉得他不对,那么曹雪芹的八十一回应该是什么内容呢?那么就请您听我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