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十一封烈士遗书
13026600000006

第6章 山洞的秘密

杨军第一个猫着腰进入狭小的山洞,山洞内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候,夕阳早已落下,夜幕降临,漆黑的夜幕在山洞内犹为明显。翻译适时打开矿灯,这些本是早已备好的道具,只是他在最需要的时候拿了出来。

山洞很是狭小,所以在短短时间内,空气流通中洞内的氧气足够使用,几个人毫无隐患的进入山洞之内。在山洞内,并排排列着的是十一具尸体,这些尸体在三十多年的风化中,肉身早已化为尘土,显眼的是十一具排列整齐的骨骼。

在这些骨骼旁边,还有十一把锈迹斑斑的钢枪。这十一把枪,代表的是十一名烈士曾经参与的不朽的战争历程。无论这个战争的历程怎样,这些战士都竭尽全力,付出自己所有,包括生命。为了心中最伟大的梦想,为了祖国安宁,他们为之付出年轻的宝贵的生命。为了心目中崇高的理想,为了最高荣誉,即使付出所有,也在所不辞。

这十一具烈士遗体的排列顺序,杨军依然清晰的记得。当时,在这些个战友一一牺牲的时候,作为唯一幸存者,杨军开始想法设法,掩藏战友尸体。

想尽了千方百计,在勘察周围环境之后,杨军选择把战友的遗体掩藏在这个地方。一个方面是这里容易找寻,再一个方面是山洞较小,没有战略价值。山洞被炸毁之后,没有人会在意。所以这些战友的遗骸就掩盖在这里,这一个秘密,一直到三十多年后才揭开谜底。

杨军走进山洞时候,凭着记忆中的印象,在其脚下,最近的一具遗骸,就是当时班中最年轻的战友李立吉。

李立吉,当年只有十七岁,当时李立吉入伍时间不到一年,恰好跟上自卫反击战。于是,这位年轻的少年,扛着钢枪,跨过河口,踏上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光荣历程。年轻人,有着毛手毛脚,沉不住气的缺点,在战争初期,确实犯下不少错误。但是随着战争进展,不经战事的菜鸟,迅速成长起来,一直到成为敌军闻风丧胆的尖兵。这一转变,李立吉只用了一个月。

一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具体是怎么看待。对于整天处于生死线上的李立吉来说,每一天都是岁月的煎熬。从听到枪声就索索发抖的菜鸟,到听到炮声就知道炮弹落点距离自己有多远的老兵,再到炮声齐鸣,知道该如何躲避的精锐,只要一个月时间。

短短的一个月,残酷的战争足以令菜鸟变成精锐,足以令所有菜鸟成长起来。李立吉就是成长起来的一员。奈何在最后一场攻坚战中,李立吉不幸牺牲,这一年,李立吉只有十七岁,距离其十八岁生日只有七天。

杨军蹲下身去,手指轻抚着李立吉的腿骨。奈何李立吉腿骨风化已久,即使杨军的动作再怎么轻柔,也是一触即化,化为灰烬。坚硬的头盖骨,在杨军手指拂过的瞬间,也化为灰烬。

“战友啊!战友!我看你们来了!我来带你们回家!”杨军盯着眼前李立吉的灰烬,默默说道:“三十多年了,今天我终于来到这里,带你们回家。回咱们的祖国,回咱们家乡!”

杨军唤过周梅递上袋子,没有让任何人帮手,独自一人装完所有遗骸。每一个袋子上面都标明数字,这些数字代表着不同的战友遗骸。

山洞正中间的石壁上,有一个凹进去的,巴掌大小的石缝。这个石缝里面存放的正是十一封烈士遗书。当时这些封遗书都被杨军用油布包好,存放在这里。杨军怕的就是万一自己不能回来,这里可以永久完整的保存下去。一直到它能重见天日,能大白于天下。如今这一天,终于到了。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一直到十一。”杨军慎重数完这些装着烈士骨灰的袋子后,方才率领众人,钻出山洞,踏上回去的路程。

这一晚,几个人没能回到祖国,而是在越南又住上一晚。在第二天凌晨,中越边境开启的那一刻,方才如愿回到祖国。

19号上午,在河口某宾馆冯大海房间内,三人齐聚。期间雇佣的翻译,在上午回到河口那一刻,已经分道扬镳。在冯大海房间内,三人开始商议下一步行动,到底先去那里,先送哪一个战友回家。

按照冯大海的思路来说,由近到远,既能节约时间,又能节约金钱,这一提议,得到两人赞同。由近到远,只是一方面思虑,也许在战友遗书中,还有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还有着难以解决的困难,这该怎么办?

周梅提议,这些遗书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也许其中许多当事人已经不在,应该由杨军一一看过之后,分清轻重缓急,再做决定。这个提议很是靠谱,也许在这些封遗书中,有着许许多多问题。三十多年过去了,如今送战友回家,让战友叶落归根,可是当初战友提及的问题不能完美解决,如何向战友的父老双亲交代?

“看!”杨军一锤定音,开始阅读战友遗留下的遗书。只是他却忘记掉很多问题根本不是凭着他个人能力能够完美解决的。

“不能解决的问题,我们共同解决!”周梅适时加上一句。殊不知这句话,在后来帮助杨军解决掉很多困难。

三十多年后的今天,社会的发展,根本不是你醒来之后,上上网,和周围人聊聊天就能掌握的社会。社会的复杂性,问题的多面性,不是当事人,根本难以了解。如今有了周梅的援助,有报社资助,似乎所有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杨军开始拆开第一封遗书,这封遗书正是李立吉所写。其实这封遗书并不是李立吉亲手写就,因为当时的李立吉并不识字。在当时所在的班内,在每一场攻坚战之前,每一个人都要留下一封家书。也许这封家书永远都用不上,但是你要做好准备,也许这封家书就是最后唯一的遗书。

李立吉的家书,或者叫做遗书,是由当时班内最负才名的副班长张亚飞所写。在这个班集体内,张亚飞是名副其实的才子。其人不但字写得好,关键是书读的多,字认识的多。所以当时班内几个不识字的战友书信,都是由张亚飞代笔写就。

那个昏黄的夜晚,在半山腰处,整个班十二号人,席地而坐,开始书写家书。不识字的,静等别人写过之后,由自己口述,亚飞代笔,完成每个人一封家书的基本任务。

每个人在家书写就之后,都明白这也许就是最后一封家书,这就是遗书。但是每个人都不在乎这件事,他们只是军人,最纯粹的军人。只要上了战场,除了胜利,再没有任何一件令他们关注的事了!

事实证明,这确实是最后一封家书,这确实是遗书。但是他们的牺牲,他们所作出的贡献,没有人会忘记。只要我们幸福的生活在新世纪,我们都会想起曾经为了我们如今的幸福生活,所作出伟大牺牲的革命先烈!

书信被杨军小心翼翼的打开,这是李立吉写给家人的最后一封书信。杨军打开书信,用沙哑的声音,读给众人听。

杨军开始念了,那沙哑的声音在读着烈士遗书的时候,有着一种特殊的魅力,令闻着落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