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13174600000063

第63章 特殊家庭的独生子女教育问题(1)

第一节 单亲家庭独生子女教育问题

一、性别角色教育

单身家庭一般是指单纯由父亲或母亲单独与孩子组成的家庭。近年来,单亲家庭的孩子各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这是性别角色教育造成的问题。

在一个单身母亲家庭(由于离婚或丧偶或者其它原因,致使母亲必须单独与儿子在一起生活的家庭)中,儿子由于自幼缺乏父亲的形象影响以及来自父亲的教育,会致使儿子缺乏男子气概,性格上带有明显的女性化倾向。这种性格倾向,一般表现为敏感、多疑、胆小、自卑、依赖性强等等,直接影响到孩子的人格塑造及性心理的健康发展。而且,因为没有父亲的配合,单身母亲在对儿子进行性教育的问题上,更显得十分困难。

而在父母双全且父亲稍比母亲强的家庭中,儿子从小受到父亲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便会形成自己的角色认同:自己和父亲是一样的。并且,儿子会和母亲,即异性家长,保持良好的关系。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自己在家庭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应该怎么样和同性相处,又怎么样和异性相处,怎么样去解决一些家庭成员之间的冲突,同性与异性之间的冲突,等等。

因而,单身母亲在平时的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儿子的男性角色性格。我认识或接触过的大多数母亲,在教育儿子的时候,通常是首先把他看作是自己的儿子,然后才将他当作一个独立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或者,甚至可以说,有些溺爱孩子的母亲,从来就没有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男子汉。

单身母亲们普遍都有补偿心理,为了补偿孩子缺失的父母,更加倍的溺爱孩子。这是很不好的,因为,对孩子过分的支配和保护,一味要求孩子顺从自己的意愿,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很不利,顺从,其实仅仅只是依赖、怯懦的另一种说法。

所以,单身母亲如果要让孩子形成果断、勇敢、自信的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性格,就要有意识地,对儿子采取内细外粗的方式进行教育,使教育的过程及内容更加符合男性的性格特征,以免培养出一个满身脂粉气的“贾宝玉”。

需要注意的第二个问题,是要让儿子多与男性长辈相处,为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男性角色性格的交际环境。

在单身母亲家庭中,儿子因为缺少父亲,和母亲相处的时间就增加了。儿子在幼儿园里,接触的又几乎都是女老师,这样,就会使他在今后的人际交往上,产生很大的障碍。所以,单身母亲应该经常安排孩子与爷爷、舅舅或自己的男性同事、朋友相处,以弥补因为父爱缺失而造成在同性交往上的障碍。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因为受到其它男性的形象影响,儿子会有意识地模仿他们身上的那种男子汉气概。这些,都是母亲所不能给予的。

单身母亲给儿子的母爱要适度,过分的母爱,会使孩子在心理上永远也不能“断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