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独生子女:就是要这样教
13174600000082

第82章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5)

没有父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成为这样的人,但是,大多数把金钱作为教育工具的父母,最初是不会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可是,等到孩子出了事,他们意识到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因此,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应该尽量远离金钱,尽量拿出多一点耐心,让孩子明白什么事应该做,为什么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又为什么不应该做。

也许,有些家长会问:既然我们要借鉴和学习美国人的教育方式,那么美国人不是用钱奖励孩子的吗?的确,美国人是经常用钱奖励孩子,但是,他们并不是用钱作为一种教育工具,而是作为激励孩子自力更生的动力。比如说,孩子帮忙父母做了一件事,父母将给他一美元,并教他把钱攒起来,以后买自己需要的东西。很多孩子喜爱的食物、玩具,就是用这样一美元一美元地攒起来的钱买的。这是一种适合孩子心理的激励机制,和用金钱作为教育工具有着质的区别。

家庭教育中的暴力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来自外界的暴力文化,一种是父母的暴力教育。

来自外界的暴力文化,一般是指一些暴力游戏、暴力电影及暴力书刊。孩子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很容易成为这些暴力文化的俘虏。要让孩子远离这些暴力文化,父母就要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监督,让孩子明白这些东西是不好的,不能接触的。同时,多花一些时间,引导孩子去读一些好书,看一些适宜青少年的电影。这样,孩子的注意力被转移,就会自觉地远离那些暴力文化。

至于来自父母的暴力教育,则是指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对孩子进行“棍棒教育”。一些父母对唯一的孩子寄予了极大的期望,在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下,如果孩子成绩不好或犯了错误,就会失望、愤怒,按住孩子就打。从一些社会新闻报导中可以看出,这种望子成龙的父母,绝不在少数,甚至有的会把孩子打得遍体鳞伤。

我曾经听说有母亲因为女儿不听话而把女儿毒打至死的事情。当时儿子惊恐地睁大眼睛问我:“妈妈,世界上有这么坏的妈妈吗?”我知道儿子为什么会这样问,因为在他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爱孩子的。为了不影响父母在他心目中的形象,我对他解释说新闻中的那位母亲,只是为了女儿好才打女儿,只不过因为下手太重了,才造成女儿死亡。但儿子并没有松开紧皱的眉头。在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父母不管以何种理由打孩子,都会对孩子造成一种心理上的伤害,处于逆反期的孩子,会在挨打之后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一点也不奇怪。尽管家长们解释说,这是对孩子的爱,因为爱他才管教他,可是,孩子不会买这个账。孩子甚至会心怀怨恨,变得粗鲁暴戾,很可能把打架斗殴当作寻常事。

还有一个问题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普遍存在,那就是溺爱。

唯一的孩子,当然要为他付出的所有的爱,但爱和溺爱,完全是两种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