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贝多芬的故事
13205900000017

第17章 不朽的爱人(2)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作曲家,维也纳,住在‘橡树园六十二号’。”

“7月6日早晨”,贝多芬才开始写第一封信,信中的语气好像是答复对方的来信。而信写完后,贝多芬才发现他错过了清晨的邮班,因此他在晚上再次写信时说:

“你在星期六晚上之前不会从我这里得到最新的消息。”

由此可见,贝多芬知道两地的距离应该是大约不到两天的路程,而且在信中,他还用一个字母“K”来代表对方的地点。根据这个推断,“K”这个字母应该是代表“克隆巴”(Korompa),在那里有一座勃朗斯维克别墅。

由此看来,这封写给“不朽的爱人”的信是1812年7月6日与7日在波西米亚的台波里写的。根据这点来推断,贝多芬的情人在7月6日那天应该在克隆巴,或者即将抵达那里。

此外,贝多芬在1812年的日记首页上,还写了这样一段可能与这位“爱人”有关的话:

除了你,除了你自己之外,除了在你的艺术里,世界上不再有任何幸福。神啊,赐给我力量,来克服我自己吧!既然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留恋生命,跟A在这样的情形里,一切都完了。

日记中的这个“A”,也很可能就是指代这位“不朽的爱人”。

(三)

要解开这个谜底,必须有个先决条件,就是这个“不朽的爱人”在当时与贝多芬应该十分熟悉,这样才有可能发展起恋爱关系,并且在1812年的7月初已经达到了顶峰。

其次,这名女子在7月6日前的一两周应该见过贝多芬,并且说过话,那么应该就是在布拉格或者在维也纳。而且,她在1812年7月6日的那一周一定是在克隆巴。

除此之外,就是贝多芬用来代表他可能爱上的女子的姓名缩写,例如1812年的“日记”中提到的“A”,1816年“日记”中提到的“T”,以及0804年和1810年之前在一张便条上写下的“M”等。可以推断,这名女子的名字中必须有“A”与“T”。

以上这些,就是确定这位“不朽的爱人”的身份所需要的条件。人们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许多曾一度被考虑进来的女子也都被一一去除了。

但其中有一个女子却几乎完全符合以上所说的几个条件。虽然这名女子在贝多芬的文献中是为人们所熟悉的,只是以前从没有将她当做是贝多芬“不朽的爱人”来考虑。她就是安东妮·冯·勃格斯多克。

安东妮一家在1809年秋就搬到维也纳定居了,一直到1812年秋天才离开。1810年5月,她在堂妹贝蒂娜的介绍下,认识了贝多芬。

在此后的两年中,她和贝多芬之间产生了一种亲密的友谊。贝多芬曾经向朋友表示过,她是他“世界上最好的朋友”。

安东妮1780年出生于维也纳,是一位著名的奥地利政治家及艺术家的独生女。1798年,安东妮嫁给了法拉克福一位比她年长15岁又很体贴的丈夫。婚后到1806年,她先后生下了四个子女。

在结婚的最初几年,安东妮给宾客们的印象是一位美丽的威尼斯淑女,一位教养良好的女主人。但也有人觉得,她的神情看起来并不幸福,就像是“一座俯瞰着莱茵河的独立孤堡,看尽了人间的浪漫故事,而她自己全然沉浸在孤独与游离当中”一样。

安东妮的抑郁不久就从种种生理现象上显示出来。她常常有头痛的毛病,因此也容易发怒。在1808年写给朋友的一封信中,她说:

我的胸口疼痛得几乎让我无法呼吸。在床上我总是睡不安稳,一直要等到痉挛性的哭喊,才能把这可怕的病痛解除。……我的健康恐怕只有恶化而没有改善的可能了。

接着,她又写了一句不详的话:

“一种死亡的寂静霸占了我的灵魂。”

她渴望回到维也纳去住,不想继续留在法兰克福。于是在1809年6月,当得到父亲病危的消息后,她便赶到父亲去世前,带着子女迁居回维也纳。

不久,安东妮的丈夫也跟随妻子来到维也纳,并在维也纳设立了分支办事处。

1810年5月,在贝蒂娜的介绍下,贝多芬前往安东妮的住处拜访他们一家。当时贝蒂娜因为有事要离开维也纳几个星期,在这期间,贝多芬很快就与安东妮一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一直以来,安东妮都认为丈夫是个好人,她总是叫他“我的好法兰斯”,有时甚至叫他“最好的男人”。显然,她尊重丈夫的个性和地位,并深深感谢丈夫给予她的爱,但后来她也透露了这种关系的单面性质:

“我从来不想让我先生知道,因为他总是对我这样的爱惜和友善。”

总之,从安东妮的书信或回忆录中,人们都很难找出一句关于她爱她的丈夫的话。

在维也纳留居期间,由于本身身体不好,再加上父亲的去世,安东妮经常一病就是几个星期。安东妮在自己晚年的回忆录中说,由于长期卧病,她远离了所有的朋友,并且拒绝了一切访客,唯一例外的就是贝多芬。她和他发展出了一种“温柔的友情”。

在她生病期间,贝多芬经常前来,然后一个人一语不发地坐在她客厅的钢琴旁进行即兴的演奏。他在乐曲中向她倾诉一切,并且给她安慰。弹完之后,他就悄悄离开,根部不会注意到有无别人在场。

在安东妮的描述中,贝多芬这个“伟大而卓越的人”不仅仅是个艺术家而已。她在给朋友的信上写道“他温存的心,他热情的灵魂,他不良的听觉,以及他所充分实现的艺术家天职”,最后的结论是:

“他自然、淳朴而睿智,有纯良的意愿。”

贝多芬在安东妮的家中享受到了人间的温情,他热爱他们夫妇,几乎不能与他们分离。等到安东妮向他表白爱意的重大时刻来临时,他显然感到十分的苦恼。

由此可见,在这两年当中,安东妮与贝多芬之间应该有过比较密切的接触。

1812年6月底,贝多芬离开维也纳外出旅行,而这个“不朽的爱人”应该是位在7月6日那一周会到达克隆巴的女子。而安东妮是唯一符合这个条件,并且与贝多芬十分熟悉的人。

7月25日左右,贝多芬离开了台波里前往克隆巴。而他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与安东妮重逢。而且这件事情也的确发生了——根据警察局的登记簿记载,贝多芬在7月31日住进了安东妮与她的家人从7月5日后就住着的宾馆,并且一起在那里住到8月8日。

然后,安东妮一家人与贝多芬一起离开克隆巴前往法兰任斯巴德。在9月的第二周,贝多芬与安东妮一家人分手后离开法兰任斯巴德,独自前往克隆巴,随后不久他又返回了台波里。

关于这位“不朽的爱人”的名字缩写中出现“A”、“T”两个字母这一点,在贝多芬所认识的女子当众,安东妮的名字就缩写为“A”。而名字缩写为“T”的女子则有好几个,但其中也包括安东妮,因为她的小名是“东妮”(Toni)。这个小名,安东妮的所有亲戚朋友都晓得,也包括贝多芬在内。他在写信给安东妮一家人的信上,也使用这个小名,有时他就会用安东妮的全名或小名缩写。

不过在今天看来,“不朽的爱人”对于贝多芬来说可能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安东妮是第一个把他当作一个男人来接受的女人,也是第一个毫不保留地告诉他,他是她的爱人。终于有一个女人,愿意将她的爱给他,并且为了他情愿舍弃自己的丈夫和孩子,情愿接受社会的指责。

因此,这封写给“不朽的爱人”的信中所蕴含的力量,也是从最深厚的诚实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反应出贝多芬内心的一种冲突,他的内心在接纳与舍弃中不断地抉择着。

在写完第二封信后,贝多芬是否立即就将信寄出了,我们不得而知。可能他事后又写了一封比较仔细、也比较不矛盾的信来代替这一封,然后寄给安东妮,从而慎重地解决了他与安东妮之间的感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