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13237600000027

第27章 难逃的劫数(6)

对于所有与“奥茨”冰人有关的离奇死亡事件,许多人都感到非常困惑。而这些事件根本无法用现有的科学来进行合理的解释,或许促成这些事件的是某种冥冥之中的力量,也或许这些不幸的事件就是纯属巧合吧,留待读者自己思索探求。

厄运难躲

1866年5月,俾斯麦亲王在下林登乘马行进。有一个名叫科恩·布林德的学生靠上来,从腰间迅速拔出左轮手枪,近距离向他开了四枪,其中有两枪击中了俾斯麦,一枪打在他的肩膀上,还有一枪击穿了他的胸部。然而这两枪并未击中他的要害。六天后,俾斯麦又再次露面,精神抖擞地骑马行进。那时布林德已经被捕,枪也被夺下了,那支枪被当成这一事件的纪念品送给了俾斯麦。

1886年的一天,俾斯麦和几位友人在屋中聊天。午餐后,俾斯麦夫人领着女士们参观各个房间,向她们展示房中的历史陈列物。俾斯麦本人和男宾则留在客厅里抽着汉堡雪茄。在首相的书屋里可以听到妇人们的讲话声。“看一看,这是什么”,一个声音说道,“是刺客布林德的手枪,他正是用这支枪来行刺首相的。”于是传来了一阵感叹声,紧接着发出一声巨响。 俾斯麦从椅子上跳起来,冲到隔壁房间里,但见女士们大惊失色地立在那里,不知所措,空气中缭绕着一股火药味。那支手枪掉在地上,还在冒烟。首相少有地大发雷霆地怒喝着:“你们怎么这么愚蠢,竟去动这支枪!这次没有人被击中真是个奇迹,以后我不允许任何人再去碰这支枪。”

1906年,一个名叫利奥波德的人同他的几个表亲住在腓特烈鲁。那是一个潮湿的午后,有几个年轻人来吃午饭。利奥波德让他们参观俾斯麦的书房。他从写字台上拿起那支手枪,说:“这是1866年布林德刺杀俾斯麦时用的手枪。20年前,当我的父亲在这儿的时候,有几位女士访问这里,其中一位拿起这支枪,愚蠢地扣动了扳机,就像这样……”话音未落,火光一闪,伴随着一声巨响,他们赶忙躲开,惊恐未定地面面相觑。姑娘们中有一位手上受了轻伤。利奥波德本人手指流了血,手被火药灼伤。那颗子弹,也是布林德手枪中的第六颗子弹,即最后一颗子弹,击中了利奥波德上臂的肌肉。

埃及少年幼王的诅咒

杜唐卡门是埃及少年幼王,死于公元前1300年左右。死后遗容被一个黄金面具覆盖着。这个面具做工精细,是纯金制成的。他的皮肤看上去很光洁,两只深澈明亮的眸子是由黑宝石装制而成,而瞳孔好像无比神秘,像海洋一般深不可测。眉毛、嘴唇、鼻子全然是经过细心雕琢,因而,这面具似乎就是一张活生生的脸庞,英俊而充满生气。已经死去三千多年的的杜唐卡门,依然保留着少年国王的翩翩风貌和威严。

杜唐卡门的发掘,是本世纪人类最大的考古成就之一。然而,发掘时虔诚的埃及农民纷纷传说:“安宁的日子不会再有,可怕的事情就要发生了。”据说陵墓的入口处有这样一句可怕的咒语,上面写着“死神奥西里斯的使者亚奴比斯,将会用死亡的翅膀接触侵扰幼王安眠的人。”杜唐卡门的陵墓被掘开时,一位埃及农民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他们将会看到黄金,但是,他们同时也将遇到死亡。”

结果,死亡的阴影真的降临了。第一位牺牲者就是投资发掘的卡纳邦爵士。卡纳邦爵士接获到“发现杜唐卡门幼王墓”的电报后,赶紧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埃及。 他在离开伦敦前,一位相命闻名的预言家曾经对他说:“这次埃及之行对你来说异常凶险。”卡纳邦爵士对埃及学术颇有研究,因此他对古埃及玄秘的诅咒相当畏惧,上飞机时,不祥之感笼罩全身。

到达埃及之后,卡纳邦爵士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机器,天天赶往挖掘的现场察看。有一天,当他正要步入王墓的入口时,左侧脸颊忽然被“某种东西”叮咬了一下,顿时有一种疼痛的感觉。由于光线不好,没有看清是什么东西咬了他,感觉好像是一只小虫,回去之后,左面颊被叮咬处就肿了起来。

那肿块不但没有变小,反而越长越大。几天之后,卡纳邦爵士正小心翼翼地刮胡须,虽然他尽量避免碰到肿块,可是手上锋利的刮胡刀却并不听使唤,像着了魔一样往肿块处滑动,最后竟将肿块割破。一般说来,这种事情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刮胡刀划破脸是常有的事。然而这次却非同小可,这一创伤竟然导致败血症。卡纳邦爵士全身发烧,被送进开罗医院。他全身肌肉疼痛,并且内心时常感到恐惧。据说,他在医院的床上不停地念叼着:“杜唐卡门 ……”“法老王……”“原谅我……”等等。一天早晨,陪侍的护士突然听见卡纳邦爵士提高嗓子呐喊:“我的生命到此已经走到了尽头,因为我已经听到呼唤声音了……”之后不久,大约凌晨两点,开罗市发生了5分钟原因不明的停电。当惊慌的护士重新奔回病房时,卡纳邦爵士早已气绝身亡,人们发现他的面部表情非常痛苦。

卡纳邦爵士死后不久,传言四起。人们传说卡纳邦爵士是被神圣的蛇蝎叮咬而死,虽然是传言,但至少里面包含着一种象征性的含义。

有一个奇妙的事实不容忽视。当一位学者用X光检查杜唐卡门幼王的木乃伊时,他在幼王的左脸颊上发现了一个疮伤。这个伤痕的位置竟然与卡纳邦爵士被“某种东西”叮咬的部位完全相同。

6个月后,卡纳邦爵士的同父异母兄弟奥布里·赫巴德上校,因“精神分裂症”而自杀身亡。在开罗医院照料他的护士,也不明不白地死去。南非的一位名叫袭尤的大富翁,刚刚从陵墓挖掘现场参观完杜唐卡门的黄金面具回到游艇后不久,竟然掉到风平浪静的尼罗河里淹死了。

美国铁路大王杰艾·格鲁得,在走进杜唐卡门的陵墓后不久,突然莫名其妙地发起高烧来,在身体状况没有其他任何异常的情况下,猝然而死,后来查明死因是鼠疫。

神秘的死亡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开罗和伦敦的报纸笼罩着一种恐怖的气氛。报纸上牺牲者人数不断增加。

曾经是卡特得力助手的亚博·迈斯,在挖掘工作完成3年之后,因肺病不幸去世,享年52岁。卡特的另一位助理查得·凡赛尔,也于1929年猝然死亡,年仅45岁。而试图用X光检查木乃伊的亚齐伯尔特·理查德教授,也在工作进行数日之后全身发起了高烧,回到英国后不久便突然死去。

此外,直接接触木乃伊的道格拉斯·李德博士,发现刻有“杜唐卡门”字样的一位学者,以及其他参加挖掘或调查工作的专家们,也都在近期一个接着一个地离奇死去,人数多达17人。另外,卡纳邦爵士的家人及亲戚也没能幸免灾难。1929年,卡纳邦爵士妻子的母亲伊莉莎白夫人被虫子叮咬后也猝然死亡。

那么,人们丧命的原因真的是“杜唐卡门的诅咒”造成的吗?果真如此的话,那么“主犯”卡特为什么能够平安无事呢?卡特在挖掘工作16年后,也就是1939年,以65岁逝世。卡特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嘲笑“诅咒”,他认为自己能够平安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便是对这个“诅咒”最好的否定。更何况,参与挖掘的人员并未全部丧生,有好几位都没有受到“诅咒”的伤害。

为什么卡特能被“诅咒”宽恕呢?关于这一点,各方说法不一。“卡特最宠爱的金丝雀,有一天被来历不明的眼镜蛇咬死。”暗示金丝雀代替卡特受“诅咒”而死亡,可等待他的还有比这更糟糕的命运。那就是卡特的爱女(曾经也踏入了杜唐卡门的陵墓)——伊布琳·怀特之死。

伊布琳在父亲去世后不久便上吊自杀,留下了一封谜一般的遗书:“这个诅咒让我心里时时刻刻都感到恐惧,我再也无法忍受了。”伊布琳的抑郁症在父亲生前就已经开始,卡特看到爱女抑闷忧郁,逐日消沉,而自己却一点忙也帮不上,心中异常痛苦。

一连串的事情终于结束了,但“杜唐卡门的诅咒”却并没有终结。几年后,当“杜唐卡门”展即将在巴黎举行时,意外事件又再次发生了,埃及政府的文物管理官穆罕默得·伊布兰姆曾经强烈反对把遗物带出埃及。但是当他向政府妥协,同意政府决定后不久,他的女儿便在一次交通事故中丧生;而他本人也在女儿死后几天内被汽车撞倒,头盖骨受重伤,住院3天后死去。

在伦敦举行的“埃及古物展”上,也发生了让人不可思议的事件。筹备这次展览的加麦尔·梅弗烈兹博士,一向相信“世界上没有诅咒”,对所谓“杜唐卡门幼王的诅咒”不屑一顾,他相信自己的健康状况良好,根本不会出现意外。然而世事难料,博士签订展览会协议书后一个星期,便猝死在伦敦的家中。

事情并没有就此完结。两位飞行员在把黄金面具以及杜唐卡门的其它遗物空运伦敦不久,相继死亡,后来查明两人都是因为心脏病突发而死。为什么刚刚把东西送到后,他们的生命就终结了?另外,这些空运是军方的一项秘密任务,机上人员并不知道里面装了什么东西。那么,毫不知情的飞行员为什么会惨遭厄运呢?没过多久这个疑问便解开了。

当时机组人员兰法菲德中士曾经作出如下的证明:“那次的飞行任务非常顺利,我们一边哼着歌儿,一边打牌消遣。事后我想起,原来被我们在飞机上当成桌子的是杜唐卡门的棺木,并且我们还轮流在那上面坐过。”兰法菲德中士也没能摆脱厄运,4年后因心脏病突发而猝死。

吃野鸡致死

1682年,意大利传教士达索伦多在非洲刚果传道时,曾经听到过这样一个因迷信禁忌而恐惧致死的离奇事件。

有个黑人青年外出旅行,到了晚上无处住宿,于是就近投宿到了自己的一个朋友家中。这个朋友十分好客,不但准备了丰富的晚餐,而且还为他提供了一张舒适的大床。于是那天晚上,黑人青年休息得特别好。

第二天早上,朋友依旧热情地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早餐。可是,当青年准备吃饭的时候却发现有一个盘子里的食物似乎是野鸡,因此他就问朋友早餐是不是野鸡。朋友很好奇地问他为什么会这么问。那个青年回答到,在他们的部落习俗中,有一条规定是严禁年轻人吃野鸡的。他的朋友听后,笑了笑说,早餐不是野鸡。于是他便放下心来,高高兴兴地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并且一个劲儿地称赞早餐的美味。

数年后,当黑人青年与这位朋友再次见面时,那位朋友问他还想不想再吃一次野鸡。青年惊恐地回答说他根本从来就没有吃过野鸡,因为巫师郑重警告过他绝不可以吃野鸡的。可是朋友听后哈哈大笑,并且接着告诉他那次早餐吃的正是野鸡。青年得知真相后,当场全身缩成一团,然后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便死去了。

被毒咒的女婴

1946,乔治亚州有个接生婆应召到奥克芬诺基沼泽区替三名产妇接生。不知她出于何种目的,竟一一诅咒那3名由她亲自接生的女婴。她诅咒第一个女婴不能活到16岁,第二个不能活到21岁,第三个不能活到20岁。结果,前两个女孩都分别在她们15岁和21岁生日之前在两宗不同的意外事件中死亡,于是第一、第二项预言都一一应验了。

1969年,第三个女孩要求进入巴尔的摩市一家医院,并且大叫说她注定会在3天后的20岁生日前死亡。虽然医生仔细检查后确定她并没有患重疾,但由于她所表现出的莫大的精神压力,于是获准其留院接受观察。

然而次日上午,即她生日前两天,护士前来巡视时却发现她死在了病床上,显然这个女孩是因为那个接生婆的咒语而丧生在20岁生日前的。

母亲的诅咒

俄克拉荷马州有个男子由他专制的母亲抚养成人。在他长大后,他的母亲又出资帮他开了一家夜总会,而且还一直协助他管理业务。

在他38岁成家立业后不久,他便决定转让夜总会。但是他的母亲坚决反对他这么做,并且诅咒他:如果将生意出让,便会遭遇不幸。

结果在他母亲说完这句话两天后,这个身体一向健康的男子竟然开始有点哮喘了,但他还是依然照原意把夜总会卖了。次日,他将此事告诉了母亲。于是他的母亲再次警告他说:“你没有听从我的劝告,不幸将会降临在你的身上。”他听后哮喘迅速恶化,最后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经过医生的精心治疗,男子的病情开始有所好转,但是他明白自己的病情与母亲的警告有关。于是康复后,他开始计划另一项生意,而这次并没有他母亲的份儿。不久,他又将此事告知了母亲。虽然母亲并没有阻止他的行动,但是却叫他准备接受“更可怕的后果”。结果,他打完电话不到一小时便因哮喘发作死了。

神秘的澎湖“百慕大”空难巧合

2002年5月9日下午3点8分,台湾中华航空公司民航班机CI611从台北国际机场起飞飞往香港。3点36分,当航班飞到澎湖列岛上空马公外海时,突然与地面失去了所有联络。4点36分,台北区空管中心发布消息,华航CI611班机疑似在马公外海十海里处坠毁。

据悉,此班机为波音747-200型飞机,机上乘客连同机组人员一共有206人。事件发生后,民众十分关注事态的进展。所有华航高层主管都赶往公司,共同处理这起意外事件,并请求警方全力搜救。飞行安全委员会也派人了解飞机消失前的轨迹图。从相关雷达资料来看,当飞机在雷达上消失的时候,大概在马公外海十海里处。

一个月后,台湾行政院“飞安会”公布了出事的华航CI611班机的另一个黑匣子——飞机航行资料记录器的解读内容。黑匣子的记录否定了是机师失误和外力导致的飞机失事。“飞安会”透漏,客机的一部引擎似乎有点失常,这可能是导致飞机失事的直接原因。目前调查可认定的是CI611确实是在空中解体,从飞机残骸和乘客遗体可看出没有火烧的迹象,因此看不出有外力的介入。在事前保安检查方面,也无任何异状,既没有乘客携带危险物品,也没有乘客突然投保巨额保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