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13237600000051

第51章 非主流巧合(2)

牛和渔船本是两不相干的事物,竟然在海上相遇。这种概率低得几乎可以忽略,但是它确实就发生了,这可真是太巧合了。

跳伞“杀死”其他飞机

跳伞运动已经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喜爱的运动之一了。这一运动具有很高的惊险性和挑战性,被人们称为“勇敢者的运动”。最早从高空跳伞的人是法国青年加勒林,他在1797年10月22日成功完成了跳伞。后来这项运动推广到军队,开创了现代军队的新兵种——伞兵。

美国人彼得斯就是一位跳伞爱好者,为了能够跳伞他取得了家人的支持,入伍参加过跳伞训练。或许是彼得斯准备充分或者技术过硬,在多次的跳伞中他都屡次成功安然无恙。他也在努力冲击跳伞高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每次跳伞成功以后,彼得斯都会举行一个纪念party,通过这个聚会宣传他的跳伞计划,募集足够的资金支持。所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彼得斯这个爱好跳伞的人,甚至连军方都知道了他的跳伞壮举。他俨然已经成了一位跳伞英雄。

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一直成功,彼得斯也不例外。最近一次,彼得斯决定再次刷新自己跳伞高度的纪录。这也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前来捧场,大家都希望看到彼得斯能成功。如果这次成功,他将再次成为吉尼斯世界纪录的保持者。彼得斯租用了一家小型飞机,在预定的高度跳下,似乎一切都很正常。彼得斯紧闭双眼以适应下降的速度,等到他感觉差不多的时候,用力打开伞包。他睁开眼睛看着天边的白云,心情非常轻松愉快。可是突然而来的气流使彼得斯改变了方向,降落过程严重偏离了预定的的跳伞计划。然而此时,在他的正下方有架小型飞机刚好飞过。不偏不倚地,彼得斯刚好撞上了这架小型飞机。疼痛使他几乎无法动弹,他觉得自己的一条腿几乎已经断了。

不幸的是,这架飞机遭到意外撞击,发动机出现异常,导致飞机失去控制,最终坠落在北安普敦的郊外。机上全部3名乘客当场死亡,驾驶员深受重伤,送往医院途中不治身亡。

事后,美国联邦航空局和全国交通安全局展开调查事故的原因。那架坠毁的飞机是从纽约飞往波士顿的,在马萨诸塞州时出现意外。当时,彼得斯不偏不倚正好撞在飞机的尾部,巨大的冲击力直接导致飞机动力失灵,并改变了飞行方向,撞向了地面。

如此巧合,让人们不得不感叹不已。天空有那么大的空间,竟然发生跳伞人员和飞行中的飞机相撞的事件,不是巧合又是什么呢?

最爱的手镯

如果有人在失散几十年后与亲人重聚,会不会觉得亲人的面孔非常熟悉。而如果与你失散的是你多年前的一件物品,当你再次见到它的时候会不会觉得非常熟悉呢?如果这件东西碰巧已经成为别人的物品了,你又会怎么做呢?这里有一个关于一只手镯的巧合故事,不妨说来听听。

芭芭拉·赫顿是英国一位富商的独生女儿,过着奢侈富足的生活。她的父亲经营着几十家大公司,在英国的富豪榜上排名前20位。毫不夸张地说,她们家的钱足够几代人的花销。芭芭拉·赫顿一直对珠宝饰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她经常到高档珠宝店购买各种珠宝饰品,但是都不太满意,从来没有穿戴太长时间,总是换来换去。几年间,她几乎逛完了伦敦所有的大型珠宝店,可是总也找不到能够让她满意的珠宝饰品。

后来,芭芭拉·赫顿已经不满足于在英国的珠宝店购买了。为了寻找更加时尚的珠宝,她不惜一周一次往返于纽约与伦敦之间。纽约豪华的珠宝店着实让她高兴了一阵子,可是她却总不能买到一款自己心爱的珠宝。此时,她的一个随身仆人建议她到一些古董店看看,说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她来到纽约最著名的的一家古董店,这里比起现代化的珠宝店似乎更有韵味。走进展列厅,芭芭拉·赫顿一眼就看上了一只手镯。这只手镯是17世纪印度制造的。赫顿曾在大英博物馆看到与它同时代的许多古董,但万万没有想到能在这里遇到和博物馆里非常相似的东西。这只手镯虽然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岁月,但是依然光彩照人魅力非凡。

她毫不犹豫就买下了它,并立即戴在手上。飞回英国后,她把手镯拿给父亲看,告诉他自己终于如愿以偿,找到了自己心爱的饰品。她的父亲自然也是非常高兴,毕竟能有一件让自己女儿满意的珠宝饰品了。

自从赫顿买到这个手镯,就一直戴在手上不舍得收起来。然而不幸的是,一次外出就餐,她一不小心将这只手镯冲下了卫生间的下水道。赫顿懊悔不已,雇了许多人到下水道里寻找,然而还是无果而终。赫顿为丢失的手镯懊恼不已,甚至神情恍惚寝食难安。后来,她不停地前往各种古董店,希望能再次碰到类似的饰品。可是结果总是让她失望。

一次,芭芭拉·赫顿又失望地离开了一家古董店。刚出门口,她看到一位男子拿着一只手镯进来,并向店主打听这只手镯的估价。赫顿看到这只手镯,倍感熟悉,认出就是被自己冲进下水道的那一个。她不等店主开价,直接以高价把它买回来了。原来这个男子是一个下水道清理工,一天他在清理下水道时,发现了这只手镯。

天下真是无巧不有,一个人丢掉了心爱的饰品而寝食难安,这时候另一个人却突然地出现,并且就带着那件饰品。

人是否真的有前生

人是不是真的有前世来生呢?英国电视五台拍摄的纪录片《这个男孩活过》讲述了一个男孩前世今生的故事。而这个故事却真实地发生在英国的一个家庭里面。

这个神奇的男孩名叫卡梅伦·兰姆,家住苏格兰格拉斯哥市。在他刚刚会说话的时候,他就一边叫着爸爸妈妈,另一边则叫着巴拉岛。刚开始,他的母亲诺玛以为他是“自学成才”,这么小就能说出地名了。可是一直到六岁,他都会时常说起这个地方,甚至有一次他竟然说自己曾经是个巴拉岛的男孩。卡梅伦·兰姆告诉他的家人,他曾住在一个海滨的白房子里。更让诺玛感到寒心的是,卡梅伦经常提起他的妈妈——一个叫罗伯逊的妇女。卡梅伦不停地描述他曾在巴拉岛的快乐时光:白房子里有三个房间,还有一大堆的玩具,他在那里玩得十分开心。

巴拉岛是位于苏格兰的因弗内斯历史郡西部群岛议会区外赫布里底群岛中的大西洋岛屿,在南尤伊斯特岛西南约8公里处,面积不到90平方公里,岛上居民只有一千多人,是个毫不起眼的小岛。巴拉岛距离格拉斯哥市有200多英里,卡梅伦是如何得知有这样一个岛屿的呢?诺玛一家人也没有到过巴拉岛,甚至连她的丈夫和父辈们都未曾到过那里。

由于卡梅伦一直坚持要去巴拉岛,无奈的诺玛只好带他去那里看看,以为他不过是想去旅游罢了。飞机上,卡梅伦告诉诺玛从他家的白房子里能看到海景,每天都有海鸥在海边嬉戏。

他们到了巴拉岛,卡梅伦兴奋起来,好像重回故地一样。当看到海滨一座白房子的时候,诺玛确定儿子没有说谎。果然,这座海滨的白房子与卡梅伦描述的一模一样,诺玛不禁有些担忧。卡梅伦飞快地跑向白房子,并大叫“妈妈”。可是没有人应答,因为这是一座空房子,里面没有人,家具也都已经搬走了。他们一起参观了这座空房子,确实如卡梅伦所说,这里有三个房间,从房间里能看到海鸥在海上翱翔。诺玛打听到这座房子的女主人真的姓罗伯逊,这让她感到十分震惊。

回到格拉斯哥后,诺玛立刻请求一些专家和研究者的帮助。专家对卡梅伦进行了综合测试,得出结论称他并没有说谎。可是他生来就有记忆,这件怪事儿让专家们也做不出合理的解释。不过一些研究者发现,20世纪60年代巴拉岛的居民中,确实有位姓罗伯逊的妇女,他也有个儿子,只是度假结束后她的儿子就不见了。卡梅伦后来见到了这位姓罗伯逊的妇女,可是卡梅伦表示自己根本不认识她,或许是因为她已经很老了吧。

英国电视台播出这期节目后,引起了社会广泛的讨论。人们在讨论卡梅伦关于巴拉岛的记忆是不是他的前世,卡梅伦跟这个姓罗伯逊的妇女是不是真的前世母子等等问题。卡梅伦生下来就有记忆,并且这些记忆与事实分毫无差。难道世间真有如此巧合的事情,还是人真的有前生?

印度女孩的前生后世

上一篇故事中苏格兰男孩卡梅伦似乎有前世的记忆,他能准确回忆自己在巴拉岛的一切,令许多研究者都无法解释。然而印度女孩斯娃拉特的奇怪前生,则更加让人难以相信但又无可奈何。她竟然告诉人们她曾经两次投胎,可是科学测试又表明她的大脑完全正常,思维也很有逻辑。

1948年出生的斯娃拉特,家住印度的盘那。从刚会说话时起,斯娃拉特就说自己有前世,并且进一步说明前世生活在凯蒂利。在他的前世里,她已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了,丈夫姓帕沙克。盘那和凯蒂利相距几百公里,对于斯娃拉特现在的家庭来说,没有一个人曾到过凯蒂利,更没有人见过或听说过姓帕沙克的人家。

斯娃拉特九岁的时候,父亲耐不住她的请求,就带她到凯蒂利去看看她前世的家。到了凯蒂利后,斯娃拉特竟然不要任何人带路,一个人领着父亲准确地找到了帕沙克家。她见到这家的男主人后告诉对方自己是比亚,男主人十分惊讶,因为他死去的妻子就叫比亚。她还准确地叫出了两个儿子的名字,一个叫迈利,另一个则叫卡托。她的两个儿子现在都已经十几岁了,比斯娃拉特还要大。当斯娃拉特与儿子独处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

更让人们吃惊的是,斯娃拉特知道帕沙克与他已经死去的妻子的一个秘密。帕沙克曾向妻子借了1000卢比急用,可是却一直没有还她。斯娃拉特说出这个秘密时,帕沙克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这件事他们夫妇从没告诉过任何人。这一系列离奇的事情让所有的人都无法理解,只好求助于科学家。这件事也引起了美国维吉尼亚大学史蒂芬森教授的兴趣,他为此专程采访了斯娃拉特,并根据她的描述和对她的观察测试,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研究。

史蒂芬教授不仅对她前世的情况感兴趣,对她从比亚向斯娃拉特的转化更感兴趣。帕沙克的妻子比亚是1939年意外去世的,而斯娃拉特则出生在1948年,这中间的几年成了史蒂芬研究的重点。斯娃拉特告诉他,自己死后,曾先投胎到孟加拉国的一个家庭,可惜只活了九岁就夭折了,之后就来到盘那。而且,斯娃拉特还拿出了证据,她会唱孟加拉国的乡村歌曲,并一边唱歌还一边跳舞。在盘那没有一个人能够懂得斯娃拉特的歌曲和舞蹈。史蒂芬请来了几位孟加拉的教授来观看她的表演。这些孟加拉的教授懂得这些歌曲和舞蹈,并且将它们翻译和解释给史蒂芬教授。

史蒂芬教授拿着这些歌词找到了斯娃拉特所说的前世,果然是当地人喜欢的乡村歌舞。史蒂芬教授认为这是现代灵魂科学的典型案例,还将它发表在美国第26届精神学研究协会的会议专辑中。

斯娃拉特头脑清楚,并且十分聪明,19岁时就拿到了大学工程学士,21岁拿到工程硕士学位,两年后在印度高等院校任教,成为印度最年轻的大学女教师之一。史蒂芬教授认为这是现代灵魂科学的案例,可是却不能完全解释她转世的谜题。除了巧合,我们还能如何解释呢?

44年再见漂流瓶

我们知道,今天的漂流瓶是人们许愿的时候才用的。人们在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愿望,然后装进瓶子,同时放进彩色的许愿砂,最后扔进大海。然而中世纪的漂流瓶可没有今天的这么浪漫,它是人们海上交通运输时使用的一种通讯手段。密封在漂流瓶中的纸条往往包含着极为重要的信息,当然也可能是对亲人或朋友衷心的祝福。对于当时的水手而言,发现一个从未知领域而来的漂流瓶,或许会感到惊喜,也可能是神秘、期待或者伤心。另外,很多船只失事的原因都会被船上的人记录在漂流瓶内的纸条上。关于漂流瓶,最近还发生了这么一个离奇的巧合事件。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66岁的奥地利人舒华司。他在1956年的时候乘船到澳洲去参加墨尔本奥运会。这一天,舒华司在轮船的甲板上突发奇想,找来纸笔用英文和德文写了一张字条,然后装进瓶子扔到了大海里。2000年的某一天,有个人在海边散步时意外地发现前面的海水里漂着一个瓶子,远远地看上去像是一个漂流瓶。刚开始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后来从这个瓶子的外形看出它是很久以前的物品时才产生了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捡起了漂流瓶,发现里面居然还有纸条。他拿出纸条,看到纸条的内容是作者希望认识一个太平洋女人等等。当看到纸条上的日期时,他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为这个漂流瓶已经在海上流浪了44年。然而这还不算奇怪,更加让人感到意外的是,这个人就住在距离惠灵顿北部舒华司的现居处大约70公里的地方。这可真是一个奇迹啊,当年扔下的漂流瓶在44年之后,竟然又漂了回来,并且没有一点破损,还是当初的样子。

当地媒体还对这一事件进行了相关报道,报道详细介绍了漂流瓶被发现的整个经过,完整讲述了这个离奇的巧合故事。报道最后说,虽然舒华司的愿望没有实现,但现在的这件巧合事件的发生比实现他当年的愿望更加令他激动不已。

一个装有字条的玻璃瓶在44年前被人从船上丢进大海,竟然会在44年后在新西兰距离作者住处不远的地方被找到。这可真是一个再也离奇不过的巧合了。不过这也真是一个奇迹,一个瓶子在大海中漂流了将近半个世纪却没有破损也没有发生搁浅的意外,而是完整地找回到了作者的身边。

文章被风吹走却出版

这个大千世界每天都要发生许多事情。它们往往不受我们意志的支配,有时候甚至让我们感到匪夷所思。就在这个时间和这个空间里面,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不该发生的事情也发生了,尤其是后者,有时精巧异常,令人叹为观止。这里要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