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大宋英雄传
133000000080

第80章

定川寨大败,宋军皆大哀,叶享于父亲灵堂前守灵三日。一代边陲名将,舍身为国,血染疆场,怎不让人热泪盈眶。叶享眼泪已经哭干,短短几日,物是人非,几位亲人相继离去,长歌亦不能消心中之痛。目睹叶享的悲伤,唯有一女孩子长陪于左右,那人就是种玉

三日后,叶享向舅舅范仲淹请求,携父亲灵柩返还故乡石桥镇。范仲淹惊道:“享儿,此回石桥镇,不远万里,如何能回?”叶享道:“舅父放心,享儿一定要完成父亲的遗愿,享儿也一定能带父亲返回家乡。”范仲淹垂泪道:“享儿真是孝心可嘉,真要携父归家,也让你娘亲见最后一面。”他想起云青妹子,如闻芝春血染疆场,真不知会伤悲到什么程度。叶享道:“谢舅父。”范仲淹道:“享儿携父归家,舅舅当鼎力相助。只是享儿如何带父魂归家?”叶享道:“享儿已造好马车,将亲护父亲灵柩,一路向南。”范仲淹道:“既如此,让纯佑一同前往,另加派士卒二名,助汝之需。”

叶享道:“边关战情危急,纯佑弟委实不能去。”范仲淹道:“那就让纯佑送至长安。”叶享含泪道:“谢舅父!只是舅父多多小心!”范仲淹道:“放心!我心中自有百万雄兵,谅元昊莫敢侵也。”又叹道:“我与你父亲情同手足,他足智多谋,却壮志未酬。他之离去,我也万痛于心,然幸得你父所留之书,宋朝边境可保也。”

叶享早将父亲所留之书,亲交范仲淹,这封信是叶芝春于定川寨亲笔所留。原来定川之夜,芝春自知宋军必败,巩自己不能生还,便书写此信,弥留之际未忘向国献忠言。信中尽述宋军几战失败之因,以及多年来守边心得。芝春在信中详解练兵布阵之道,主张积极防御和主动出击。直陈朝廷诸多弊端,说明宋军现存缺点,骄傲自大,一意孤行。兵不知将,将不知兵,将士各自为政,不懂用兵之道,缺少统一行动的意识。范仲每读此信,热泪盈眶,真是忠烈之士,至死不忘报国。

叶享道:“谢舅父,舅父也要安养身体。”范公还修书三封,一封寄往朝廷,说明芝春连年报国事迹,定川大战,为国捐躯,请求加封。另述其子叶享千里携父魂归乡,何等忠孝!第二封给予叶享,让叶享给予云青。第三封让叶享携带,是为沿途通关之需。叶享谢过范公。

次日,阳光惨然,白云留步。叶享与范纯佑及两士卒,将灵枢搬上马车,上铺黑布,灵柩前立一牌位,上书“边陲名将叶芝春灵位”,为范仲淹亲笔所书。出镇戎城时,军中将士闻之,俱出城相送,挥泪而别。

叶享亲驾灵车,往南而行,所过州郡,男女老少,官商大吏,皆立于路旁肃立相送,涕泣有声,或于道旁燃禾超度亡灵。及至长安,早有万人于城头迎接,抚棺相送。仁宗早接范仲淹文书,知叶芝春为国捐躯,想起叶芝春在宫中点点滴滴,亦暗自流泪。芝春乃天圣年间武状元,精忠报国,是为可嘉。及看其子叶享独携父魂,千里返乡,仁宗直叹世上竟有如此忠孝之人,着文彦博亲迎于长安城中,极尽抚慰,仁宗还下旨追封叶芝春为兵部侍郎,叶享接其父志,任淮南马步军都指挥使。

过长安,与范纯佑挥泪别过。即往南阳,过信阳,叶享一行风餐露宿,踏霜顶雨,翻山过岭,百折不挠,半个月后,黄州府极目在望,大别山啊,我的母亲啊,我回来了!巍巍群山,魂魄归来兮!潺潺碧水,忠魂昭昭兮!叶享手抚灵柩轻轻道:“爹,我们到家了!”眼中泪水早已夺眶而出。

石桥镇中,叶享抚泪四望。但见大罗山上,层林尽染,草木含悲,苍天垂泪,白云却步,哀伤莫过如此也。灵车缓缓驶进石桥镇,道旁百姓尽穿白衣,抚棺顿足,哭声动天。叶享面色惨白,双眼无神,及见亲娘,泣不成声;孩儿无孝,未能保爹爹平安归来。又见二娘,痛不欲生。三年相离别,可怜魂魄归,常念夫君至,竟也化青山。大娘、二娘肝肠寸断,晕倒于地,及醒,长抚棺不起,哭泣无处,悲情三日,看者无不掩面。三日后,芝春归葬于石桥镇九口塘汪滋基凤形地。七日后,三娘因悲伤过度,惨离人间,她还未来得及细看兄长之信,却永离于世,信中原劝她节哀顺变。一年后,大娘亦因悲伤过度,病痛缠身,撒手人寰。大娘二娘合葬于芝春之旁,万世相伴。短短一年,叶享失去所有亲人。

墓上青青草,墓旁森森柏,前有青鸟啼,后为碧罗山,千里还故乡,只因忠魂在。英魂永与青山同在,忠烈永与日月同存。叶享常于墓前凭吊,父亲一举一动,父亲一笑一怒,如在眼前,愿父此去黄金台,安息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