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13305000000015

第15章 总论(14)

12.胃气上逆胃气上逆为胃失和降证的进一步发展,可见于呃逆、嗳气、呕吐、反胃等疾病中。脾胃居于中焦,人体气机升降赖以其转枢,故称中焦脾胃为枢纽。脾升胃降,是人体气机和畅的关键之一。胃主降,以降为和,若有它邪,影响于胃,则会出现胃之为病,轻则胃失和降,重即为胃气上逆。如朱肱说:“足阳明之气下行,今厥而上行,故为气逆”。

【原因】引起胃气上逆的原因有多种,如外邪扰胃,饮食停滞,痰饮内阻,胃火上冲,或因胃阴不足,脾胃虚寒,或因其他脏腑功能失常影响到胃和降的功能,如肺失宜肃、肝气横逆,还可见于生命垂危时,元气大衰,气机失摄,虚气上逆等,均可导致胃气上逆或呃或呕等。

【临床表现】纳呆,腹胀,或食后加重,嗳气,呃逆,呕吐,朝食暮吐,暮食朝吐。

胃气不降,可见纳谷不行故见纳呆;食存胃中,气机不畅,故见腹胀,或食后加重;胃气不降浊气上逆,即为嗳气;胃气上逆动膈即为呃逆;胃气上逆,带出食物或痰涎,即为呕吐;胃气不降,食不下行,停留胃中,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即为反胃。症状可能很复杂,但总属胃失和降,胃气上逆。

三、大肠病病机

大肠是机体对饮食物糟粕中的残余水分进行吸收,并排出糟粕的脏器。大肠接受经过小肠泌别清浊后剩下的食物残渣与水液,再吸收其中残余的水液,形成粪便,传送至大肠末端,经肛门而排出体外,所以《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若大肠的传化糟粕功能异常,则出现排便异常如便溏、泄泻、便脓血、大便秘结等症。大肠的传导变化作用,是胃的降浊功能的延伸,同时也与肺的肃降有关,与肾的气化也密不可分。

1.大肠气虚年老体弱,或久病,导致大肠之气不足,推动槽粕排出的能力下降,从而使大便难以排出。《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云:“大肠之所以能传导者,以其为肺之腑。肺气下达,故能传导。”脾虚则健运无权,化源不足,故面色淡白,神疲气怯等。

【原因】肠道气虚,大肠蠕动功能障碍。大肠气虚多起于肺脾功能受损。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则大肠亦传送无力。

【临床表现】大便难以排出,面色淡白,神疲气怯等。

平时虽有便意,但临厕须竭立努挣方可出,或不出,而大便并不干硬。肺卫不固,腠理疏松,努挣则汗出短气。

2.大肠液亏大肠受承胃之营气,除滋养本腑外,还上行于上焦,通过肺脏,输布于皮毛,然后充润腠理,供其所用。如若大肠受盛胃腑饮食津液不足,或严重腹泄,或热结阳明大肠,耗枯肠津等均可引起大肠之津亏损,而生变证。

《脾胃论》载:“大肠主津,小肠主液。大肠小肠受胃之营气,乃能行津液于上焦,灌溉皮毛,充实腠理。若饮食不节,胃气不及,大肠小肠无所禀受,故津液涸竭焉。”

《兰室秘藏·痔漏论》云:“夫大肠,庚也,主津,本性燥,清肃杀之气,本位主收,其所司行津,以从足阳明,旺则生化万物者也。”“以手阳明大肠司其化焉,既在西方本位,为之害蜚,司杀之府。”大肠主津,输布津液。

《杂病源流犀浊·大便秘结源流》中云:“津液盛,则大便调和”。

【原因】素体阴亏或热病伤阴,或久病伤阴致肠道津液不足,肠失濡润,以致大肠失于传导所形成的病理状态。

【临床表现】以大便干燥难于排出为主症。兼有口臭、头晕,舌红少津,脉细涩。

津液亏损,肠道失濡,以致粪便干结,常三、五日,甚至十余日。阴伤于内,可见口咽干燥。大便日久不解,浊气不得下泄而上逆,致口臭头晕,阴伤则阳亢,故舌红少津。津亏脉道失充,故脉来细涩。大肠津亏常为大肠病机中最常见的一种。

《景岳全书·秘结》中云:“秘结证,凡属老人、虚人、阴脏人及产后、病后、多汗后,或小水过多,或亡血失血大吐大泻之后,多有病为燥结者,盖此非气血之亏,即津液之耗。凡此之类,皆须详察虚实,不可轻用芒硝、大黄、巴豆、牵牛、芫花、大戟等药,及承气神芎等剂。虽今日暂得通快,而重虚其虚,以致根本日竭,则明日之结,必将更甚,愈无可用之药矣”。

3.大肠阳虚久泻无不伤及脾肾,久泻无火。《景岳全书·泄泻》篇指出:“肾为胃关,开窍于二阴,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今肾中阳气不足,则命门火衰,……阴气盛极之时,即令人洞泄不止也”。

【原因】多由久泻发展而来。其他如年老下元亏损或素体阳虚,或过食寒凉之物等皆易导致大肠阳虚之象。

【临床表现】以大便艰涩,排出困难为主症,兼有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沉迟。

阳气虚衰,寒自内生,肠道传送无力,可有大便艰涩,排出困难。肾司二便,脾肾阳气不足,也可致肠道滑脱,下利不止。阴寒内盛,气机阻滞,故腹中冷痛,喜热怕冷。阳虚温煦无权,故四肢不温,腰膝酸冷,小便清长。并可见面色淡白,舌淡苔白,脉沉迟的阳虚内寒之象。

4.大肠血虚血虚津少,不能下润大肠,造成大肠传导功能障碍的病理。

【原因】劳倦饮食内伤,或病后、产后以及年老体虚之人,皆可导致血液亏损。血虚大肠失濡,可见大便秘结。

【临床表现】血虚不能上荣,故面色无华,心失所养则悸,血虚不能滋养于脑,故头晕目眩,并有舌淡,脉细涩等阴血不足之象。

气虚与血虚的便秘,有时单一出现,有时相兼而至,治法应两者合参,按其气血偏虚的程度而区别用药,不可执一论治。

5.大肠湿热大肠属阳明,位置虽居下,但其体为阳,故热证居多。又因大肠为传导槽粕之处,各种邪气也易杂聚于此,故湿热病机在大肠中颇为常见。

【原因】邪气来源多因感受外在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等因素,特别是嗜食辛辣肥厚之品,损伤脾胃,酿成湿热,使湿热之邪壅滞于肠中,导致大肠的传导功能障碍所形成的病理。

【临床表现】排便次数增多,或下利粘冻,或下黄色稀水与湿热内阻现象共见为基本病证特点。

湿热侵袭大肠,胶结不解,壅阻气机,故腹中疼痛,熏灼肠道,脉络损伤,血腐为脓而见粘冻脓血便;热蒸肠道,功能亢奋,时欲排便,故有腹中急迫而下注,可见便次增多或黄色稀水便。热炽肠道,则肛门灼热;水液从大便外泄,故小便短小黄赤等。

湿热为病,有湿重,热重之分,可从口味、二便、发热状态、舌脉等方面加以鉴别。

(1)热重者,一方面,伤及大肠之阴,致大肠津液津亏,无水舟停。另一方面,在病理变化中易出现热毒伤及气血,导致肠道脂络受损,血败肉腐,出现大肠下利便脓血,腹痛,也可热闭心包,出现神昏谵语,昏愦不语的神明失常证。

(2)湿浊重者,由于湿热蒙上特点,也易出现神志昏蒙,时清时昧之症。同时,湿邪较重易伤及阳气,致大肠阳虚,可发展为内伤虚损泄泻,与其他的神志病变在病机上应当区别。

6.肠络受损本证发生在外感热病中或由内伤饮食引起,导致热邪损伤肠络致血内溢形成大肠出血证。大肠出血,谓之便血,指从肛门排出体外,无论在大便前,或大便后下血,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均称为便血。正如《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便血证治》云:“病者大便下血,或清或浊,或鲜或黑,或在便前,或在便后,或与泄物并下……亦妄行之类,故曰便血。”

【原因】湿热缘自外感湿热邪气,内传肠胃,或饮酒嗜辛,湿热内蕴,下移大肠,灼伤血络所致,其下血多为点滴而下;便血色黑者,多由脾胃虚寒,不能统血,血溢脉外,渗入肠中,可伴有脾胃虚寒病机证。

【临床表现】大便带血,其色或黑或暗或红,血色鲜红者,多为湿热,另外,瘀血停留,气血阻滞,可见少腹、下腹、脐腹等部位胀满拘急硬痛。

大肠出血有湿热、虚寒之分,有近血、远血之别。如《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中云:“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也”,“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景岳全书·血证》载:“血在便前者,其来近,近者或在广肠,或在肛门,血在便后者,其来远,远者或在小肠,或在于胃”。

《伤寒论》则对肠道瘀血证进行了描述,如第一百零六条所载“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及阳明篇二百三十七条中说:“阳明证,其人喜忘者,必有蓄血。所以然者,本有久瘀血,故令喜忘,屎虽硬,大便反易,其色必黑者,宜抵当汤下之”,均说明了肠道瘀血的病机及证治。

7.湿饮停肠《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中载:“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伤寒论》载:“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即是说明水气停留在肠的表现。

【原因】外感寒湿之邪或饮食生冷,暴饮过量冷水,遏伤脾胃之阳,阳虚不能温化水液,致水液停留。

【临床表现】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甚至湿饮停聚致腑气不通,也可出现不大便等。若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致水气下注大肠则自利,腹痛等。

8.食滞大肠饮食积滞,阻于大肠,导致大肠传导功能障碍的病理。

【原因】饮食过量,宿食内停;或过食肥甘,呆胃滞脾;或多食生冷,误食不洁之物,皆可损伤脾胃,使传导失职,升降失调。

【临床表现】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食滞大肠,腑气不通,可发生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如食滞化热,则有嗳腐酸臭。伤食停滞,脾胃受损,则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

四、小肠病病机

小肠是一个相当长的管状器官,位于腹中,回环迭积,其上口与胃之幽门相接,下口与大肠相接,其交接处称为阑门。小肠与心有经脉互相络属,故与心互为表里。它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输布其精微,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小肠主受盛,即接受,以器盛物的意思。说明经胃初步消化之饮食物被小肠吸收,在小肠内必须有相当时间的停留,以利于进一步彻底消化,将水谷分化为精微与糟粕两部分。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小肠又能泌别清浊,泌,即分泌;别,即分别。清,即水谷之精微;浊,指食物之糟粕。所谓泌别清浊,即指经过小肠消化后的饮食物,分别为水谷精微和食物残渣两个部分,将水谷精微吸收,把食物残渣输送到大肠,小肠在吸收水谷精微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液,故又称“小肠主液”。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还与尿液的量有关。若小肠的泌别清浊功能正常,则二便正常;如小肠的泌别清浊异常,则大便变稀薄,而小便短少。小肠的这些功能,与脾胃升清降浊功能密不可分,因此,在某些情况下,小肠病多伴有脾胃功能障碍的病机。

1.小肠虚寒小肠虚寒,以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常,及阳虚失温,水谷不化,筋脉失养为主要病理。

【原因】小肠虚寒是由于体内阳气不足,如脾阳的亏损、肾阳的衰微等,以致小肠失去温煦,或外受寒邪,寒邪过重,伤及中阳,导致小肠失温失养,发生其功能障碍的一种病理改变。

【临床表现】小腹隐痛,冷痛,或绵绵作痛,喜温喜按,遇寒加重,得温则减,腹满肠鸣,大便溏泄或久泻不止,小便频数清长,甚至下利清谷等。

脾主大腹,小肠居腹中位置广泛,因而小肠虚寒与脾阳的盛衰关系较密切。温健脾阳,散寒祛湿等治脾之法,即可达到治疗小肠虚寒的目的。

2.小肠气滞小肠较长,位置较广,许多脏腑与其密切相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中所说的:“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时窘之”。

【原因】感受寒邪,寒邪内积或寒邪直中,或饮食不节等,均可引起小肠气机郁阻,产生以小腹拘急引痛或攻窜疼痛,牵引上下为主症的病机改变。

【临床表现】腹满疼痛,大便不畅,呕吐泻泄,小腹暴急疼痛,下控皋丸,喜温喜按,舌淡苔白,脉弦紧。

饮食所致者,多责于脾胃纳运不能协调,升降不能相因,刚柔不能相济,致小肠腑气不能下降,可导致腹满疼痛,大便不畅等;因于寒邪者,可伤脾胃之阳,不能运化水谷,致呕吐泻泄。可伤足厥阴肝,肝经行于少腹,当小肠气滞时,往往肝经不利,寒邪凝滞肝脉、致使肝经气血运行不畅,逐致小腹暴急疼痛,下控睾丸,喜温喜按等。

小肠气滞日久,影响血的运行,可发生血瘀病变,从而导致积聚病变。气有余便是火,气滞日久可化生火热声形成小肠热盛病理。气滞影响三焦的通调水道功能,导致津液代谢障碍,从而形成痰饮水湿。

总之,小肠气滞,是小肠最常见的病理现象,它可以出现在任何一个其他病理过程中,因此,治病时,调理小肠气机,保持小肠腑气通畅,是重要方法,这种调理气机的方法运用,又需要考虑其他脏腑的关系。

3.小肠热盛小肠热盛的病机表现与膀胱热盛的病理表现有相似之处,即出现小便的改变。但小肠热盛与心的关系密切,因为心与小肠相表里,心经有热,下移小肠,往往导致本病发生。故小肠热盛常与心火上炎同时存在,以心火热炽及小便赤涩灼痛为辨证要点。

【原因】凡由实热蕴滞小肠及其经络,影响泌别清浊功能,引起以小便赤涩热痛为主证的病变,都属小肠热盛的病理。

【临床表现】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火热熏灼,迫血妄行,尿血,口渴,口舌生疮,舌红苔黄,脉滑数。

心热下移小肠致小肠分清泌浊功能失常,使水液入于膀胱,故小便赤涩,尿道灼痛,火热熏灼,迫血妄行,若热伤血络则可见尿血;心火内炽,热扰心神则心烦;津为热灼则口渴;心火上炎则口舌生疮等。

“足阳明胃经,行身之前,主腹满胀,大便难,宜下之,盖阳明化燥火,津液不能停,禁发汗、利小便,为重损津液,此二禁也。”

——《脾胃论·卷上·用药宜禁论》

脾胃病的证候规律研究

§§§第四章脾胃病的证候规律研究

脾胃共处中焦,脾主运化水谷,胃主受纳腐熟,脾气主升,胃气主降,两者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输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与胃经脉互为络属,具有表里关系。脾还有统血、主四肢肌肉的功能,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脾胃病都有寒热虚实的不同。脾病常见症状有腹痛腹胀,泄泻,浮肿,少气乏力。胃病多见脘痛,不欲食,呕吐、嗳气等症。究其辩证应从脏腑和八纲入手。

一、脾胃病的脏腑辨证

脾胃病的脏腑辨证主要以脾胃功能的变化,患者的临床表现及病证的性质,邪正斗争的情况为主。脾主运化水谷,转输津精,升举清气,故在病理条件下主要反映于水谷的消磨、腐熟、运化功能失常,水湿潴溜及清气不升或下陷方面。另外,脾统血,主肌肉,开窍于口,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故出血、消瘦、肥胖、口味异常以及沿足太阴经循行部位所出现的病证,亦可能系脾发生病理变化所致。故辨脾的证候常以消化不良、食后脘腹胀闷、大便溏薄、泄泻、口味异常、眩晕或内脏下垂、肌肉消瘦、四肢无力、出血等为指征。

胃与脾相表里,主受纳水谷,其气主降,病理情况下主要表现为食欲改变及胃气上逆的病证。故胃脘胀满或疼痛、食欲减退或消谷善饥、呃逆嗳气、吞酸嘈杂、恶心呕吐、牙龈肿痛、口臭、吐血、大便秘结等可作为辨胃病的指征。

(一)脾的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