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13305000000017

第17章 总论(16)

(二)急则治其标

急则治其标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紧急危重的证候,影响到病人的安危时,就必须先行解决危重证候。如脾虚所致的鼓胀,则脾虚为本,鼓胀为标,但当鼓胀加重,腹大如釜,二便不利,呼吸困难时,就应攻水利尿,使水去病缓,然后再健脾固本。

(三)缓则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是指一般病情变化比较平稳,或慢性疾病的治疗原则。如阴虚胃痛,则胃痛为标,阴虚为本,在热势不甚,无吐血、便血等危症状时,当滋阴润燥以止痛,阴虚之本得治,则胃痛之标自除。

三、治病宜早

治病宜早有两层意思:一是早期治疗,轻病防重,即疾病的早期应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发展。一般情况下,疾病的发展总是由轻到重,由比较单纯到错综复杂。疾病的早期,机体正气比较盛,及时地予以早期治疗,容易收到较好的疗效,能尽快地解除病人的疾苦。随着疾病的发展,病情复杂多变,虚实互见,寒热错杂,给治疗带来许多困难,甚至产生严重的后果。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素问·八正神明论》又说:“上工救其萌芽,……下工救其已成,救其已败”,即不仅早期治疗视作应该遵循的基本治疗原则,也可将其作为衡量医生服务态度和业务水平的一个标准。

二是预治其疾病将影响的脏腑气血等,即治疗“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温热经纬·外感温热篇》),这一精神又称“治未病”。脏腑经络是相互联系的,疾病也是不断变化的,机体某一部位发生病变,必然要向相邻的部位或有关脏器发生传变。这种传变一般是有规律的,如《素问·玉机真藏论》指出:“五脏受气于所生,传之于其所胜,气舍于其所生,死于其所不胜。”

治未病的原则,就是要求医生根据疾病的传变规律,从全局的观点、动态的观点,对可能受到传变的脏器和可能受到影响的气血津液,采取预防性的治疗措施,阻断和防止病变的转移、扩大和传变,把病变尽可能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以利于病变的最终治愈。如《金匮要略》“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的治法,即体现了这一治疗精神。

四、脏腑补泻

疾病无论外感病还是内伤病、躯体病还是脏腑病都是以脏腑为中心的病变,因此扶正祛邪离不开脏腑补泻,补即是扶正,泻即是祛邪。脏腑补泻的治则,有直接补泻法,即直接对某脏腑进行补泻,如胃火旺则泻胃火,脾阴虚则补脾阴。间接补泻法,是充分利用脏腑间的生克表里、阴阳消长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机理对脏腑进行补泻,如肺病采用补脾、泻肝的治法。大体有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壮水制阳,益火消阴;泻表安里,开里通表,清里润表等治则。

(一)泻表安里、开里通表、清里润表

这是将脏腑的表里关系运用于治疗上的治则。适用于脏与腑之间表里俱病的情况。如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当阳明实热,大便燥结而致肺气壅阻时,只从肺治很难见效,就可采用凉膈散泻表(大肠)而安里(肺)。又如肺气壅阻不宣,致大便燥结者,只从大肠施治,亦难见效,在治疗上就可采用瓜蒌桂枝汤加减以开里(肺)通表(大肠)。再如肺阴虚而生燥,津液被耗所致大便秘结,在治疗上就可采用二冬汤加减以清里(肺)润表(大肠)。

(二)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

虚则补其母是指当某脏虚衰时,除直接补益该脏外,应注意补益其母脏,使母能生子,该脏得到尽快的恢复。如肺气不足,经常感冒、汗出、咳嗽等,除直接补肺外,重视补脾,使土能生金,则肺虚能尽快得到康复。

实则泻其子是指某脏之病因子实引起时,除直接泻该脏外,泻其子脏也是重要的治法。如肝火偏盛,影响肾的封藏功能,而致遗精梦泄,在治疗上就应清泻肝火之实,使肝火得平,则肾的封藏功能也就恢复,遗精梦泄可随之而愈。

(三)壮水制阳、益火消阴

壮水制阳是指采用滋阴壮水的治法,治疗一般寒凉治法不能控制的阳亢证,适用于因肾阴不足不能制阳引起的一系列阳亢证。如头晕目眩,舌燥喉痛,虚火牙痛等症,非因阳亢实证,须用咸寒之品如六味地黄丸之属滋肾水以制虚阳。滋水涵木以抑肝阳上亢的治法,也是由此治则而派生的。

益火消阴是指采用补益命门之火的治法,治疗一般温热治法不能控制的阴寒证,适用于肾之真阳不足所引起的阳虚内寒证。如畏寒怯冷,腰痛腿软,小腹拘急,小便清长或夜尿多,水肿等症,非因一般生冷寒凉所致的寒实证,须用温补肾阳之剂如金匮肾气丸之属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才能控制此类阴寒虚证。

五、异法方宜

异法方宜治则,指治疗疾病不能固守一法,对不同的个体、时间、地域等情况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方为适宜。这种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治病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一)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因地制宜”。如我国西北地区,地势高而寒冷少雨,故其病多燥寒,治宜辛润;东南地区,地势低而温热多雨,其病多湿热,治宜清化。说明地区不同,患病亦异,治法应当有别,即使患有相同病证,治疗用药亦应考虑不同地区的特点。如辛温发表药治外感风寒证,在西北严寒地区,药量可以稍重,而东南温热地区,药量就应稍轻。

(二)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的性别、年龄、体质等不同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称“因人制宜”。如不同性别,妇女区别于男性,有月经、怀孕、产后等生理特点,治疗用药必须加以考虑。年龄不同,生理机能及病变特点亦有差别,老年人血气虚少,机能减退,患病多虚证或正虚邪实,虚证宜补,而邪实须攻者亦应慎重,以免损伤正气。不同体质间有强弱、偏寒偏热之分,以及有无宿疾的不同,所以虽患同一疾病,治疗用药亦应有所区别,阳热之体慎用温补,阴寒之体慎用寒凉等。

(三)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根据不同季节的时令特点,以考虑用药的原则,称“因时制宜”。如春夏季节,阳气升发,人体腠理疏松发散,治疗应避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而秋冬季节,阴盛阳衰,人体腠理致密,阳气敛藏于内,此时若病非大热,应慎用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伤阳。

§§§第二节脾胃病的常用治法

脾为太阴阴脏,职司运化,喜燥恶湿,故凡寒湿外受或阳衰寒湿内生,每致太阴之阳受伤,不能运布中阳,俾阴寒窃踞、中焦滞钝而成湿邪壅塞、阳失斡旋之证,常见腹胀纳减,便溏形寒,肢冷面白光,舌淡脉细等症,甚则脾不统血而为黑便。中医认为治脾之药宜动宜刚则运,温补极是,大忌阴腻静药。可选用附子理中、建中、黄土等方。同时脾胃同踞中州,是升降运动之枢纽,脾虚则清气不得宣升生发,浊气凝于停滞下降,经曰:“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瞋胀”,治疗当崇李东垣“升阳”之学,强调脾阳之生发,临床可以“升麻、苍术”同用,以“升麻之轻而味之薄者,引脾胃之气上腾,复其本位,便能升浮行生长之令矣。”常配半夏、白术、茯苓、陈皮等品,胀甚则加檀香、砂仁、麦芽、枳壳。

胃为阳土,多气多血,故有阳明阳脏之称,胃为水谷之海,以纳食消谷为职,故凡饮食生冷,水湿内停,多伤胃阳,其在衰弱体质,老年病后胃阳不振者,尤为多见。诸多医家更重胃阴而忽视胃阳,叶天士提出“胃阴学说”。《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凡见水谷积滞胃腑,阻遏不通而致反胃、恶心呕吐、泛酸诸症,多责之于胃阳不振、浊阴潜踞所致。用药非温而通者,不得复其阳,非通而走者不能祛其寒,法当釜底加薪,温通胃阳,可用附子、毕澄茄、荜茇、吴萸、公丁香、半夏、茯苓、枳壳、川朴等品。

治疗方法则从属于治疗原则,包括在治疗原则指导下制定的对某一疾病的治疗大法和对某一证候的具体治法。如何使脾气升,主运化;胃气降,主受纳;阴阳相配,升降既济,现总结治法如下:

一、清热法

清热法,是运用具有清热作用的寒凉药物,以治疗热性病证的一种治疗方法。“热者寒之,温者清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清热法具有清热、泻火、解毒、保津、存阴、凉血、解暑等作用,故清热法广泛应用于因温热病邪所尽的发热、脏腑功能亢进、烦躁、出血斑疹、疮疡等病证。

(一)临床应用

苦寒清热法,主要运用味苦性寒的药物,治疗热势炽盛的病证,以达其泻火、解毒、凉血的目的。

1.清热解毒法主要用味苦性寒而解毒作用较强的药物,以解除热毒深重的各种实热证,如热毒炽盛的瘟疫、丹毒、斑疹、肺痈、肠痈、痢疾下脓血、尿毒尿赤及疮疡阳证等。本法以黄连解毒汤、普济消毒饮等为代表。

2.滋阴清热法主要用性味甘寒的药物以解除热盛伤阴的虚实夹杂之证,如肺痨阴虚发热,或温病后期,邪留阴分,夜热早凉,骨蒸潮热等,宜选本法滋阴以退热,代表方为青蒿鳖甲汤、秦艽鳖甲散之类。

3.清热泻火法主要运用味苦性寒而泻火作用强的药物,以解除热邪。临床见高热、澹语、神昏或咳喘、便秘、胁痛等病证,皆可选用清热泻火法。例如心烦懊侬、身热不眠、心火炽盛者用桅子豉汤;心胃火盛、迫血妄行、口舌生疮者选用三黄泻心汤;身热舌痛、口苦目赤、耳聋肿痛、肝胆火盛者选用龙胆泻肝汤等,均是苦寒清热泻火之代表。

4.清热生津法温病患者出现高热烦躁、汗出蒸蒸、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洪大等症,是热入气分,法当清热生津,常用白虎汤之类;如汗多伤津,则宜用白虎加人参汤,温病后期,余热未尽,津液已伤,胃气未复,用竹叶石膏汤之类,皆是清热生津之法。

5.甘寒清热法主要运用性味甘寒或咸寒的药物,治疗热病因阴虚所致之证或热病伤津耗液的病证,以达解热、保津、护阴之目的。

6.清热化湿法本法主要用苦寒清热燥湿药,与苦温燥湿、芳香化湿或淡渗利湿药物配伍,治疗以湿热互结所引起的发热性病证,如身热不扬、脘痞困倦之湿温病及痢疾,淋证、湿疹、黄疸等病证。代表方如治湿温初起之甘露消毒丹,治疗痢疾之黄芩汤,治疗淋证之八正散,治疗疮疹之二妙散,治疗黄疸之茵陈篙汤等。

7.清营凉血法主要用苦甘咸寒的药物,治疗热扰营血致夜热不寐、烦躁、神昏、谵语、发斑、吐血、衄血等。例如营分热盛者用清营汤,血分热盛者用犀角地黄汤、化斑汤等。

(二)注意事项

(1)苦寒太过易化燥伤阴,甘寒咸寒太过易壅脾碍胃,寒凉药多伤阳气,故应用本法时清热不应伤正,养阴不应害脾。

(2)本法只适用于热邪所致或阴虚所致的发热,不可一见发热便用清热法。发热若因寒袭肌表,当选用发汗退热法;若因瘀血阻滞,当用化瘀退热法;若因气虚发热,当用甘温除热法等。尤其真寒假热证,更须忌用清热法,而应急用引火归原之法。

(3)清热的各种方法,不应孤立应用,临床应根据病情需要,将各种方法互相配合运用。

二、温里法

温里法又称温法,主要是使用温性的或热性的药物来振奋阳气,祛除寒邪,以治疗里寒证。“寒者热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温法具有散寒、通阳、回阳救逆等作用,故温里法广泛应用于因寒邪所致的呕逆泄泻、肢冷畏寒、拘挛疼痛等里寒病证。

(一)临证应用

1.回阳救逆法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而见四肢逆冷、畏寒踡卧、下利清谷、冷汗淋漓、脉微欲绝等证。本法多选用大辛大热之品回阳救逆,常辅以益气固脱药物,代表方如四逆汤、参附汤、回阳救急汤等。

2.温中散寒法应用辛热的或辛温的药物,温散中焦之寒,治疗寒邪直中脏腑,或阳虚内寒,证见身寒肢凉、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舌淡苔润、脉沉迟等,如厚朴温中汤、良附丸或理中汤、大建中汤等均是温中散寒的代表方。

3.温经散寒法应用桂枝、细辛等辛温药物,温散凝滞于经络的寒邪,治疗寒邪凝滞;血脉不通的四肢冷痛、肌肤僵硬、肤色紫暗、筋节不利、疝瘕疼痛等病证,如当归四逆汤、黄芪桂枝五物汤、乌头汤、天台乌药散等,都是温经散寒的代表方。

(二)注意事项

(1)注意辨别寒证真假,若为热深厥深,真热假寒证,切不可误用温法。

(2)温法所用之药,性多辛燥温热,易伤阴动血,故素体阴虚、咽喉干燥者,或有吐血、衄血等出血史者,应慎用。

(3)为保护阴津,应用温药不宜太过,中病即止。若纯因寒邪致病,当专用温剂散寒;若因虚而生寒,则宜甘温与温补并用。

三、攻下法

攻下法是通过通泄大便以攻逐邪实,荡涤肠胃,排除积滞的治疗方法。“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其实者散而泻之”(《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攻下法具有通便、下积、泻火、逐水等作用。故攻下法广泛适用于有各种里实证的患者,如燥屎秘结、食积、虫积、蓄血、痰饮之邪阻于肠胃者;内热壅盛、痢疾初期、食物或药物中毒等病证者。

(一)临床应用

1.温下法适用于阴寒内结、腹满疼痛、大便秘结、四肢逆冷、脉沉迟的里寒实证。常以泻下通便药与辛热温里药相配伍,达到温下之目的,代表方如三物备急散、大黄附子汤等。

2.逐水法水饮停聚体内,或胸胁有水气,或腹肿胀满,用分利小便法治疗后效果不佳,且脉证尚实者,可选逐水法使水饮从大便而泄。代表方如十枣汤、控涎丹、甘遂通结汤等。

3.润下法老年体虚、久病津亏、产后血虚、热病伤津等,由于津血不足引起的便秘及习惯性便秘,适于润下通便。常选用滋润滑肠的药物,如麻仁、当归、生首乌等。代表方如五仁丸、麻仁丸、济川煎、润肠丸等。

4.寒下法里实热证之大便燥结、腹满疼痛、高热烦渴、神昏谵语者;或积滞生热之腹胀而痛者;或肠痈为患、腑气不通者;或湿热下痢之里急后重者;或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者;或风火目赤、口舌生疮、龈肿齿痛者,均宜寒下。常用寒性泻下药物有大黄、芒硝、番泻叶等,代表方如大小承气汤、大黄牡丹皮汤等。

(二)注意事项

(1)注意掌握攻下之峻缓轻重。病重药轻不能达到泻实之目的,病轻药重又伤正气,攻下之峻缓轻重总以祛邪为度,中病即止,切忌过量,以防正气受损。一般不宜连续攻下,如有必要,当间隔一定时间再用或佐以扶正药物。

(2)注意把握攻下之时机。俗有“伤寒下不厌迟,温病下不厌早”之说,其实攻下之法意在祛邪,既不宜迟,也不宜早,总以及时为要。

(3)若邪尚在表或半表半里,下之则过早,易伤正气,发生变证;若邪热已入里,以大便未结而不敢攻下,则攻下过迟,津血为热所搏,亦将变证迭起。

四、涌吐法

涌吐法是运用具有催吐作用的方药或以物探吐引导,引起病人呕吐,使有害病邪排出体外的治疗方法。其适用于痰涎、宿食、毒物滞留在咽喉、胸膈、胃脘等病证,如癫狂、昏迷实证、误食毒物、过餐酒食等。

(一)临床应用

1.探吐法以鹅翎或手指探喉以催吐,或助药物涌吐之势,本法简便易行,能及时、迅速减缓毒物、痰食的有害作用。

2.缓吐法用于虚证催吐。虚证本无吐法,但若痰涎壅塞非吐难于祛逐者,只有用缓和的吐法,邪正兼顾之,以参芦饮为代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