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13305000000041

第41章 敦煌医书中脾胃病方证规律研究(10)

【配伍】本方所选药物,为一派大苦大寒之品,苦寒直折,可清热泻火,解毒除湿,其中大黄苦寒,又可荡涤肠胃,导积热外出,止血消瘀。然本方配伍特色在于随着季节的不同,而调整方中药物的剂量,《黄帝内经·素问·宝命全形论篇》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因此,季节不同方中剂量不变会影响疗效。通过调整方中药物的剂量,方中药物君臣佐使凸现,证治亦有所侧重,如冬三月,黄芩重用为君,以清肃上焦,以防外寒引发冬温。

【按语】此方亦见于《千金翼方》第十九卷.杂病中消渴第一“三黄丸主治男子妇人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并妇人带下,手足发寒热者。春三月:黄芩(四两)、大黄(三两)、黄连(四两)。夏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一两)、黄连(七两)。秋三月:黄芩(六两)、大黄(二两)、黄连(三两)。冬三月:黄芩(三两)、大黄(五两)、黄连(二两)。上三味,随时加减,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每服五丸,日三服。不去者,加七丸。服一月病愈。尝试有验矣。”比较二者,不难发现,其主治、组成、用法十分接近,几乎雷同,但《千金翼方》之三黄丸则更具体,但二者剂量有所不同,特别是敦煌遗书三黄丸夏三月的药物剂量残缺不全。二者谁传抄在先,值得进一步考证。因此,可否根据《千金翼方》之三黄丸补缺敦煌遗书三黄丸夏三月的药物剂量,还需慎重。

另外,本方虽可看作由《伤寒论》之大黄黄连泻心汤变化而来,但更接近敦煌遗书《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之小泻心汤。

(四)大三黄汤(《疗服石方》)

【组成】黄连二两、大黄一两、黄芩一两、芒硝二两(炙)

【用法】上件三味呋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复内芒硝,令沸,分再服,令小便利。

【方证】三焦热盛之石发证。症见脘腹胀满,便秘尿赤,口干烦渴,目赤等。(原文:疗石发动上气,热实不除,腹胀心满,小便赤,大便难,痞逆冲胸,口中焦燥,目赤。)

【分析】本方方证为服石后使热毒积于脏腑。胃肠热灼津伤,在上则见口干烦渴,在下则见便秘尿赤。热壅肠胃,腑气不通,故脘腹胀满,痞逆冲胸亦为腑气不通,胃气不能下行而上逆所致。肝热循经上扰,则见目赤。

【治法】泻火通便

【配伍】本方方证脏腑积热,主要集中体现在中、上二焦。若单纯清热泻火,则积滞难以祛除,若单纯通便祛积,则在上的热邪不能解除。故法当泻火通便同用,才趋完美。方中大黄苦寒,既可清泻积热,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泻火通便,两擅其功,为方中君药。臣以黄连、黄芩苦寒入中上二焦清热泻火,与大黄相配,泻火之力增强;佐以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既增强了全方的泻火之力,与大黄合用,通利大便之力强,可急下存阴。全方四药合用热实得除,阴津得复,腑气通利,痞逆可散。

【按语】《千金要方》卷二十二第四篇有此方,但多出甘草一味药。此方即为《金匮要略方论》三黄汤加芒硝。也可以看作《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黄芩与芒硝。

(五)小三黄汤(《疗服石方》)

【组成】大黄一两、甘草一两(炙)、桅子十四枚、豆豉三升(好者)

【用法】上件三味绞,呋咀,三味以水六升,煮令数沸。然后以袋盛豉,内汤中更煮,取二升,分再服。

【方证】胃肠积热之石发证。症见脘腹胀满,便秘尿赤,口干烦渴,目赤等。(原文:前疗除同,煞石胜前方。若除实,不如前方。)

【分析】敦煌遗书原文本方在大三黄汤后,方证与大三黄汤一致,但“煞石胜前方”,煞为结束,止住之意,即言本方防止石发的作用较前方为胜。其病机也在于服石后使热毒积于脏腑。

【治法】泻火通便

【配伍】方中用大黄泻火通便为君药;臣以栀子苦寒,泻火除烦,与大黄相配,泻火止痢增强,又可给热从下以出路。豆豉辛凉升散,宣散在上之郁热,给热从上以出路。甘草调和诸药,又可益气和中,防止苦寒药物伤中败胃。

【按语】此方实为《金匮要略方论》栀子大黄汤去枳实、加甘草。另《千金翼方》卷二十二第四篇,《医心方》卷二十有“小三黄汤”,但其组成无甘草,有黄芩。

(六)升麻汤(《疗服石方》)

【组成】升麻二两、大黄二两、当归一两、黄芩一两、甘草一两(炙)、芍药二两、枳实二两(去子,炙之)

【用法】上件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分三服便得,六肿自即消。

【方证】热壅中、上焦之石发证。症见皮肤肿结突起,疼痛发热。(原文:治石发热,热结生肿坚起,始作肿,宜下之。)

【分析】本方方证为服石后使热毒积于胃肠,热为阳邪,其性开泻,里热蒸腾,熏蒸肌肉,伤及血脉,瘀热互结,故见皮肤肿结突起,疼痛发热。

【治法】泻火解毒,和血消肿

【配伍】方中升麻辛凉,入阳明以升散阳明热毒,寓有“火郁发之”之意,为方中之君药,故名升麻汤。大黄、黄芩苦寒以清泻肠胃热毒,是为臣药,君臣相配,既可针锋相对清泻热毒,又可泻下、透散热毒,给邪找出路。当归养血活血,消肿止痛,芍药益阴散瘀,缓急止痛,二药合用,可补阴血,散瘀血,以达和血消肿,枳实理气散结,上述共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与芍药配伍,缓急止痛作用增强。纵观全方,重在清透肠胃热毒,兼可调理气血,消肿止痛。

【按语】《千金翼方》卷二十二“解石及寒食散并下石第四”载有升麻汤,与上方相同,故此方原文方证及方中升麻系根据《千金翼方》其补脱。

(七)麻子汤(《疗服石方》)

【组成】黄芩二两、大黄二两、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件三味呋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纹去滓,分三服。得下便愈,未下更服。

【方证】热壅中焦之石发证。症见脘腹胀痛,大便不通等。(原文:疗人虚热,下焦有热,骨节烦疼,肌急内虚,小便利,大便狱而少,吸口燥,少气,折石热,取一升半,腹胀头痛,腹逆疼,先有癖,每每不减。或饮热酒连醉不能食,内热时痛。)

【分析】本方组方用药与原文方证症候不尽一致,可能有古人讹抄之嫌。以方测证,其方证当为服石后,石发使热毒积于胃肠。热壅肠胃,腑气不通,故脘腹胀满,大便不通。

【治法】泻火通便

【配伍】方中大黄苦寒,既可清泻积热,又可荡涤肠胃,通利大便,泻火通便,两擅其功,为方中君药。臣以黄芩苦寒清热泻火,与大黄相配,泻火之力增强,炙甘草调和诸药,益气和胃,防止苦寒药物伤中败胃。

【按语】该方名为麻子汤,但方中无麻子,故认为其中应有脱文。《千金翼方》卷二十二有“解石方”。比较后,不难发现,麻子汤“麻子汤方……折石热取一升半”文字与其“折石热汤方”相近,于“折石热”后脱失方剂组成及部分制法文字。现将“折石热方”附录于后:“治虚劳下焦有热,骨节疼痛,肌急内痞,小便不得,大便数而少,吸骸口燥,少气,折石热汤方。大麻子五合去皮,豉二升绵裹。右二味研麻子碎,以水四升合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服三剂即止。”此外,麻子汤方三味药与《千金翼方)卷二十二麻黄汤治石发,困不可解者方之又方同。

(八)大黄汤(《疗服石方》)

【组成】大黄三两(炙)、麦门冬三两(去心)、桅子十枚、(擘)黄芩二两、芒硝二两、甘草二两(炙)

【用法】上件六味呋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绞去滓,然后内芒硝,分服六合,日三夜二。

【方证】热壅中焦之石发证。症见发热口渴,脘腹胀痛,便干溲赤,体表疗疮等。(原文:疗人石发烦热,心腹胀满及身生热疮。若体无石药,亦面有热疮,经载积日不愈,诸方不得痊瘥者,悉主之。)

【分析】服石后石发,使热毒积于脏腑。热壅肠胃,灼伤津液,燥屎内结,腑气不通,故见发热口渴,脘腹胀满,便干溲赤。积热内结,蕴蒸肌肤,则见体表疗疮。

【治法】清热泻火,增水通腑

【配伍】方中以大黄为君,以泻热通便。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与大黄同用,泻热通便之力增强,以荡涤胃实热积滞,桅子、黄芩清热解毒,三药共为方中臣药。佐以麦门冬滋阴增液,与芒硝同用,增液润燥,防止热灼津伤,以增水行舟,同时又可制约苦寒化燥之弊。炙甘草调和诸药,又可和中调胃,缓和大黄、芒硝泻下之峻性,为使药之用。纵观全方,是以泻热通便为主,辅以滋阴增液,则热结去而津液存。

【按语】《千金翼方》卷二十二大黄汤与本方大体相同,仅药量稍有出入,其组成为:大黄三两(炙)、麦门冬一两(去心)、桅子十四枚(擘)、黄芩、芒硝、甘草炙各二两。

(九)石发前胡汤(《疗服石方》)

【组成】前胡二两、甘草二两(炙)、黄芩二两、大枣二十枚(去核)、大黄二两、芍药二两、秦艽二两。

【用法】上件六味呋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若心胁坚满,加获番三两。若胸中寒者,加枳实二两。连胸中冷不用食者,加生姜三两;若虚乏口燥者,加麦门冬二两;若加药者,亦须加水一升,即得。

【方证】热壅中、上焦之石发证。症见头胸疼痛,胸膈满闷,口中糜烂,或寒或热,甚则手足逆冷,恶心呕吐,口噤气绝,难以饮食。(原文:疗石发头痛,心痛,胸上肿满,或寒或热,手足冷,或口噤、口中燎烂,或呕恶,中食气,或气上欲绝,进退经时不瘥方。)

【分析】本方方证为服石后使热毒积于胃肠,火热蒸腾于上,故见口中糜烂,为阳邪,热毒壅滞,中上二焦阻滞不通,则见头胸疼痛,胃失和降,气机上逆,故恶心呕吐,口噤气绝,难以饮食;邪热壅滞中焦,阳气难以外达,以“温分肉,肥腠理”故见或寒或热,甚则手足逆冷。

【治法】清疏热毒,通腑泄热

【配伍】方中用辛苦寒之前胡为君药,以疏散上焦之热毒,此乃“火郁发之”之法。臣以黄芩清几上焦热毒,与前胡配伍,清疏结合,以祛上焦之热毒;大黄清热泻火,导热下行,使中上二焦热毒从下而走,釜底抽薪;秦艽辛苦寒,辛散与前胡配伍,疏散热毒,苦泄与大黄配伍退热除蒸,上述共为方中几之臣药。佐以芍药滋阴养血,防止热毒灼伤阴血。然方中一派苦寒之品,易伤中败胃,故以甘草、大枣益气和胃,甘草又能调和诸药,共为佐使之用。纵观全方,清疏结合,釜底抽薪,泻火不伤正。

(十)大黄甘草汤(S.3347)

【组成】大黄四两、甘草二两(炙)

【用法】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服。时已

【方证】中焦食热燥结,胃气上逆之反胃呃逆。症见食谷欲吐,脘腹胀满,便干不畅等。(原文:疗反胃)

【治法】清泻热结

【分析】本方原文方证“反胃”,与《金匮要略》大黄甘草汤在组成、方证方面接近。反胃亦称“胃反”,“翻胃”。《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胃反候,荣卫俱虚,其血气不足,停水积饮在胃脘则脏冷,脏冷则脾不磨,脾不磨则宿谷不化,其气逆而成胃反也。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心下牢,大如杯,往来寒热,甚者食已即吐。”方所治以中焦食热澡结,胃气上逆为宜。

【配伍】方中用大黄清热泻火,通腑导滞,腑气通,则胃气降,反胃自止,为方中主药。甘草缓和大黄峻下之力,又可调补脾胃,和中平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