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13305000000043

第43章 脾胃病症诊治精要(2)

中医对口疮的认识较早,在《素问·气厥论篇》中就有记载:“膀胱移热小肠,膈肠不便,上为口糜。”《素问·气交变大论》云:“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民病口疮。”《素问·五常政大论》云:“少阳司天,火气下临,肺气上从,白起金用……鼻窒口疡。”《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少阳之夏,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呕逆。”口疮与口糜均为口腔黏膜病变,但有所区别,清·吴谦《医宗金鉴》云:“口糜,满口糜烂,甚于口疮”;“大人口破,亦名口疮”。关于口疮的病机认识,《内经》云:“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脾开窍于口,上唇属脾,下唇属肾,舌为心之苗,心开窍于舌,舌尖属心肺,舌背中央属脾胃,边缘属肝胆,舌根属肾,颊及齿龈属胃与大肠经,故口疮与心、脾、胃、肝、肾诸脏腑密切相关。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唇口病诸候》云:“腑脏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宋·赵佶《圣济总录》云:“口疮者心脾有热,气冲上焦,重发口舌故作疮也”。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口舌》云:“口疮,连年不愈者,此虚火也。阴津亏虚,虚火上炎,或因阳虚致无根之火上浮,腐蚀肌膜而溃烂。”明·薛己《口齿类要》描述其症状“口唇生疮,口内无皮状,口舌糜烂,唇舌生疮,口臭牙龈赤烂,口苦而辣,口苦胁胀每怒口苦发热,每怒则口苦兼辣,头痛,胁胀,乳内刺痛”。明·陈实功《外科正宗》卷四:“虚火者,色淡而白斑细点,甚者陷露龟纹,脉虚不满;实火者,色红而满口烂斑,甚者腮舌俱肿,脉实口干。”对口疮的虚实表现有较明确的描述。

【病因病机】

口疮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局限性浅表性溃疡,周围充血,灼热疼痛,乃火热炽盛的表现,火热之邪既可从外感受,亦可由内伤而发。

(1)心脾积热:思虑过度,或郁怒忧伤,致使心脾积热,口疮生于口舌。《内经》在论述口舌与脏腑的关系时有“心气通于舌”、“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唇舌者,肉也”、“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等阐述。因为舌为心之苗窍,诸痛疡疮皆属于心;脾开窍于口,脾脉挟舌本,散舌下,故口疮之患,与心脾之关系最为密切。

(2)饮食失节:暴饮暴食、过食肥甘厚味等损伤脾胃,内蕴化热,循经上蒸而发为口疮。

(3)情志失调:内伤七情,肝郁失达,或脉络病变导致气机失调,血脉不充,血液凝滞,则出现气滞血瘀,不通则痛,则可出现口腔黏膜糜烂、增生、溃疡等病理改变。《灵枢·经脉篇》记载“肝足厥阴之脉……过阴器……连目系……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说明口舌疾病与肝有密切关系。

【诊断要点】

(1)症状:临证中以口舌表现为主,伴见全身症状。发病急,病程短,疮面红肿突起,数量多,疼痛剧烈,咽痛口干、口苦口臭、心烦、胃脘嘈杂、便干溲赤。以实证为多见;发病缓,病程长,时轻时重,或时发时止,疮面大小不等,周围微红微肿,数量少而分散,疼痛较轻,气短乏力、纳差便溏,以虚证为多见。

(2)口腔检查:口腔黏膜溃疡较表浅,圆形或椭圆形,表面有淡黄色分泌物附着,溃疡周围黏膜大多充血。

(3)血清检查:血清中可检测到抗口腔黏膜抗体。

(4)病理活检:溃疡面上皮变性,纤维渗出,假膜形成,少量组织坏死和水肿:固有层毛细血管扩张,淋巴细胞和多核白细胞及组织细胞浸润,乃非特异性炎症。

【辨证论治】

一、肺胃邪热

主症:突然发生口腔溃点,较多甚者融合成片,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数。

兼症:发热鼻干,口渴喜饮,溲赤,便秘。

病机:邪热内蕴,肺胃津伤。

治法:清热解毒,消肿止痛。

方药:凉膈散加减。

连翘15g,黄芩10g,栀子6g,薄荷6g,黄连6g,姜蚕12g,姜黄10g,生地30g,麦冬20g,石膏30g(先煎),生大黄6g(后下),生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心肝火旺者加龙胆草、栀子、桑叶;咳嗽咽痛者加桔梗、生甘草、山豆根。

二、心脾积热

主症:口疮鲜红微肿,局部灼热疼痛,舌红、苔黄腻,脉数。

兼症:心烦,口渴,或舌尖碎痛,溲赤,便秘,

病机:心脾积热,熏蒸于口。

治法:清热泻或,导热下行。

方药:导赤散加减。

黄连6g,藿香12g,生地10g,木通10g,竹叶15g,车前子15g(包煎),生甘草10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口疮糜烂者加苦参、黄柏。局部痛甚者加金银花、公英、连翘。口舌干燥裂口者加沙参、麦冬;口渴者加芦根。

三、阴虚胃热

主症:散发一个或多个溃疡面,长期反复发作,溃疡周边淡红,口干牙痛,舌质红,苔黄厚,脉数。

兼症:口唇干裂、心烦气急。

病机:热伤胃阴,阴虚胃热。

治法:清热滋阴。

方药:滋阴降火汤(王道坤教授经验方)加减。

石膏(先煎)30g,熟地黄10g,龟板(先煎)15g,知母20g,地骨皮10g,麦冬15g,牛膝10g,川牛膝12g,姜蚕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口苦口干较甚加黄连、天花粉;小便黄加竹叶、灯心草;心烦气急加栀子、淡豆豉。

四、脾肾阳虚

主症:长期反复发作型口腔溃疡,溃疡面大而深、疮色淡红,表面灰色,日久不愈,舌苔厚腻、脉弦滑。

兼症:形寒肢冷,不欲饮水。

病机:脾肾阳虚,浮火上炎。

治法:温肾补阳,引火归元。

方药:封髓丹加减。

黄柏12g,砂仁(后下)10g,生黄芪15g,当归10g,儿茶12g,川牛膝12g,肉桂6g,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如脾虚重者配伍四君子;阳虚重配伍理中汤;肾阳虚者配伍金匮肾气丸。

五、气血两虚

主症:口腔溃疡反复发作,进热食或辛辣食物疼痛加重,缠绵日久,伴面色咣白,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兼症:头晕耳呜,失眠多梦。

病机:气血两虚,口舌失濡。

治法:滋阴养血,气血双补。

方药:八珍汤加减。

当归15g,白芍10g,熟地20g,川芎10g,党参15g,茯苓10g,白术15g,儿茶12g,大枣8枚,炙甘草6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分服。

加减:头昏失眠者加远志、酸枣仁;口腻苔腐者加菖蒲、佩兰。

【临证发微】

口疮的主要临床特征是口腔黏膜局限性浅表性溃疡,周围充血,灼热疼痛,乃火热炽盛的表现,火热之邪既可从外感受,但多半由内伤而发。《内经》:“诸痛痒疮,皆属于火”,《素问·气交变大论》:“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素问·至真要大论》:“少阳之复,大热将至,火气内发,上为口糜”,已有四时六淫之邪可致口内生疮糜烂。外感六淫之中主要以燥、火两邪为主,燥邪干涩,易伤津液,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燥火外受、津伤火炎、口疮乃发。如饮食不节,过食膏梁厚味、辛辣之品,习饮醉酒,以致运化失司,脾胃积热,热盛化火,循经上攻,熏蒸口舌;情志不畅,思虑过度,心烦不寐,五志化火,心火上炎;或肝郁气滞,失其疏泄,冲任经脉不调,经行不畅而致心胃之火上炎;寒体阴虚,或久病阴分受损,气血不足,复加劳伤过度,以致阴液亏损,虚火上炎。或劳倦思虑太过,脾胃中气受损、阴火内生。凡此种种均属内伤之火。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应酬、熬夜、饮酒、吸烟等导致生活规律被打乱,引起脏腑内伤而致口疮患者日益增多,也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致病因素。

热壅血滞痰热互结是口疮重要的病理机制。《重订通俗伤寒论》谓:“邪热炽盛,郁火熏蒸,血液胶凝”。复发性口疮火热内盛、拂郁气机、令血行不畅;或火热煎熬,耗伤津液,令血液稠浊。尤其是本病病在心脾(胃),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热每致血分亦热,阴血受损,而致血热、血瘀、瘀热互结,腐化血肉而成溃疡。可以认为口疮的主要病理特点是:发作期以心脾(胃)积热为主,间歇期以阴伤正虚为要,而多表现为标实本虚,热壅阴伤互为因果转化,病程中存在热壅血滞、痰热互结病理的机制。

“火热”是口疮共同的病理因素。《诸病源候论》卷三十:“手少阴之经也,心气通于舌;足太阴脾之经也,脾气通于口。脏腑热盛,热乘心脾,气冲于口与舌,故令口舌生疮也”;《圣济总录》卷一七:“又有胃气弱,谷气少,虚阳发动而为口疮者”;《杂病源流犀烛·口齿唇舌病源流》:“脏腑积热则口糜……心热亦口糜,口疮多赤;肺热亦口糜,口疮多白;膀胱移热于小肠亦口糜;三焦火盛亦口糜;中气不足,虚火上泛亦口糜;服凉药不效,阴亏火旺亦口糜”;《圣济总录·卷一一七》谓:“口舌生疮者,心脾经蕴热所致也。盖口属脾,舌属心,心火者,肝土也。心火炽盛,传至脾土,两脏俱蓄热毒不得发散,致冲上焦,故令口舌之间生疮肿痛”,指出口疮由脏腑积热上攻所致,火热内盛,循经上攻,腐肉成溃。可见,口疮发病虽有脏腑虚实之分,但均有“火热”这一共同的病理因素存在。从口疮的临床表现来看,多数病人在口疮发作时,均有一些阳热证表现,如口干、口苦、口臭、心烦、发热、大便干结、尿黄等。可见,口疮虽表现在口腔,但主病之脏在于心、脾(胃)及肾。病性有实、虚之分,病程有长短之别,症状亦有轻重差异。一般来说,实证者起病急,病程短,局部疼痛较剧,溃点大且数目多,周围黏膜红肿突起,甚至融合成片;虚证者发病缓,病程长,局部疼痛轻微溃点小且数目少而分散,周围黏膜微红微肿,常有反复发作史。

附:口腔溃疡的中医治疗研究

口腔溃疡是最常见的口腔黏膜病,其发病率高达20%左右。轻者数月一次,重者慢性迁延,反复发作。口疮病因复杂,尚不完全明确,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目前临床上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认为复发性口疮是免疫功能异常引发的溃疡性疾病,其中氧自由基损伤、微循环障碍及微量元素缺乏可能在口腔溃疡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尽管现代医学对口腔溃疡发病机制已有了更深的认识,但由于其病因不能完全明确,因此目前临床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实践证明,中医药具有解决这一难题的优势。中医称“口疮”、“口破”、“口糜”等,认为其发病部位虽然在口腔黏膜,但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病变是全身病变的反映。脾开窍于口,心开窍于舌,牙龈属脾胃,肾经行于舌两侧,因此,口疮与心、脾、肾等经脉关系密切。口疮的主要特征是标实本虚,热壅阴伤,即火热内盛,上攻口舌。热壅血滞,瘀热互结是的重要病理因素,治疗以辨证论治为原则。

口腔是人体重要的组织器官,主要具有助脾胃而消水谷、通心气而辨五味、连咽喉而助发音等功能。口齿、唇、舌通过经络循行,直接或间接与五脏六腑发生联系,生理上相互关联,病理上相互影响,其中口腔黏膜疾病与脾胃的关系备受人们关注。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协调与否与口腔黏膜的生理病理及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

一、脾与口腔黏膜

《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灵枢·忧患无言》篇曰:“口唇者,音声之扇也。”《灵枢·脉度》篇谓:“脾气通于口,脾和则能知五谷矣。”由此可见,生理上,口唇可反映脾主运化功能的盛衰。脾之精气健旺,上输于口腔则口唇红润;正常的味觉也有赖于脾气和调;精气上输于舌下金津、玉液二穴,得以泌津液,故脾在液为涎,主濡润口腔。病理上,脾气虚弱,脾失健运,水谷精微失运则口唇萎黄不泽,饮食乏味;湿邪困脾则口中甜腻,口唇发生糜烂、水肿、渗出诸疾患,此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涎,涎为唾液中较清稀者,具有保护口腔黏膜、润泽口腔等作用。若脾虚湿盛,不能统摄,则导致涎液分泌急剧增多,甚则口涎自出。由上可见,临床治疗口腔黏膜病时,可根据脏腑与局部的内外相应关系来辨证,如急性日光性唇炎,表现为口唇肿胀、水疱、糜烂,辨证多责之于脾。

二、胃与口腔黏膜

口腔为胃系之所属,生理上,胃与口腔共同完成消化食物的功能。如《血证论》云:“口者,胃之门户”。胃经食管、咽直通于口。口迎粮,舌辨味,胃纳食,脾运化,诸器官互相协作,共同完成纳饮食、化水谷以输精微的生理功能,故口腔黏膜与胃同样存在十分密切的关系。病理上,胃阳虚则口干唇燥,舌红光少苔;胃火炽盛,燥热内结,胃失和降则舌苔燥厚,消谷善饥,大便干结;若胃火循经上炎则易生口臭、齿龈肿胀、口疮;胃经风火湿热上蒸,可导致牙痛、龋齿、口舌糜烂生疮、唇肿裂及唇风等多种口腔疾病。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协调与否与口腔黏膜的生理病理及口腔黏膜疾病的发生存在密切关系,如气血津液之化源不足,口腔黏膜就会失去濡养。而且脾主升清,胃主降浊。升清与降浊失和则会使口腔黏膜失去滋润,从而影响正常的生理功能活动。脾胃为后天之本,心血的生成依赖于中焦脾胃的运化,脾脏生清散精,上输心肺,在肺吐故纳新之后,灌注心脉化赤而为血。心气、心阳的功能也以水谷精微为物质基础。如果脾胃功能异常,化源不足,心脏功能受到影响,同样也会出现血运不畅、皮肤黏膜不荣、色泽晦暗等表现。

脾胃为仓廪之官,主持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人受水谷于胃,脾运化水谷,输布精微,灌注经络,长养百骸,故而脾胃功能正常,则口腔黏膜得以正常滋养而可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临床上,许多口腔黏膜病如复发性口腔溃疡、慢性非特异性唇炎、光化性唇炎、盘状红斑狼疮、天疱疮等,临床表现为口腔黏膜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有糜烂渗出倾向,应属于水湿浊邪为患之属,与脾胃功能失调有直接关系,因脾主运化水湿。正如张景岳所说:“未有表湿不连脏,里湿不连腑者。”内湿外湿相引为患,同气相求,是导致口腔黏膜病缠绵难愈、容易复发的直接原因。脾胃为“后天之本”理论在充分预防口腔黏膜病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如李东垣在《脾胃论·脾胃盛衰论》中所说:“百病皆由脾胃生也”。故在日常生活中不仅要注意饮食营养,而且要善于保护脾胃,用药时也要顾及脾胃。平素须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不要暴饮暴食,少食油腻食品及刺激性食物。饮食偏嗜亦可引起某些营养物质缺乏,导致口腔疾病发生。平素应多食蔬菜、水果及粗谷杂粮,少食辛辣煎炒类食物及肥甘厚味之品,戒烟,少饮酒,避免食物过冷过热对口腔的不良刺激。如此,则可有效防止口腔黏膜病的发生或使已经发生的口腔黏膜病早日康复。

三、中草药及其方剂治疗复发性口疮

1.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中草药及其方剂

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已发现多种单味和复方中草药具有免疫作用,如具有增强免疫作用的人参、冬虫夏草、六味地黄丸(熟地、山茱萸、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及玉屏风散等;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甘草、金钱草、肉桂、益母丸(益母草、当归尾、川芎、白芍、广木香)、葛根汤等。因中草药对机体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又无严重的毒副反应,被视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一类药物。例如,雷公藤已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是一种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中草药。在口腔黏膜病防治方面,目前多采用雷公藤配合复方丹参片及锌、铁制剂治疗,可明显调节及恢复机体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的功能作用,使疾病得到缓解。

2.抗氧化作用的中草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