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中医脾胃理论与临床应用研究
13305000000008

第8章 总论(7)

饮食物的温度寒凉不可多食。如《素问·调经论》云:“因寒饮食,寒气熏满,则血泣气去,故曰虚矣”,强调过食生冷,损伤中气,可令脾胃虚寒;《保命歌括·卷之五》云:“有寒物者,冰水、瓜、桃生冷之物是也,菜果多有之”。《兰室秘藏·卷下·泻痢门》对“因伤冷饭水泻,一夜走十行,变作白痢,次日其痢赤白,腹中绞痛,减食热躁,四肢沉困无力”者,以茯苓汤治之;《内外伤辨惑论·卷下》云:“伤生冷硬物,不能消化,心腹满闷”“因一切冷物、冷水及钟乳酪水,腹痛肠鸣,米谷不化”;《医学正传·卷之二·内伤》亦指出:“秋冬伤寒冷之物,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痛,膈噎不通,食饮不下”,《类证治裁·霍乱》篇在论及霍乱的病机时指出:“霍乱多发于夏秋之交,……饮食生冷失节,清浊相干,水谷不化”。

另外,素喜冷食者,其胃肠必多积热,热者嗜寒,过则易损脾阳,以致寒湿内生,亦可见呕吐、纳呆、腹痛、腹泻等。由于小儿脏腑薄弱,脾胃消化能力不强,若过食生冷,易伤脾胃,使乳食停于中焦,阻滞气机升降,更易引起腹胀、腹痛、厌食、呕吐不消化食物、泄泻等,故《原幼心法》云:“过餐生冷、坚硬之物,脾胃不能克化,积滞中脘”。

②饮食过热:饮食过热,是指饮食物的温度过热和饮食物的性质过热。

饮食物的温度过热不可多食。如《诸病源候论·卷十三·食热饼触热饮水发气候》:“夫食热,皆触动肺气,则热聚肺间,热气未歇而饮冷水,水入于肺,冷热相搏,气聚不宣,为冷所乘,故令发气”。

脾胃喜暖而恶寒,故饮食宜温热熟软,以利于消化吸收。但是,饮食温暖,决不能等同于热食甚至是烫食,因饮食物过热,不仅易耗津而生热,且能刺激和破坏消化道黏膜,甚至引起癌变,《养性延命录》中即有“热食伤骨,……热物灼唇”之说。若《医学正传·卷之三·呕吐》“多食煎煿、烧饼、热面之类,以致胃脘当心而痛,或呕吐不已,渐成反胃”。《内外伤辨惑论·卷下》亦指出:“伤热食痞闷,兀兀欲吐,烦乱不安”,“伤湿热之物,不得施化,而作痞满,闷乱不安”。《内科摘要·卷上》载:“一儒者四时喜极热饮食,或吞酸嗳腐,或大便不实,足指缝湿痒。此脾气虚寒下陷,用六君加姜、桂治之而愈。稍为失宜,诸疾仍作,用前药更加附子钱许,数剂不再发”;《景岳全书》云“素喜热食者,内必多寒,……寒者嗜热,多生内热”说明冬月伏阳在内,若过食辛热炙傅之物,热郁于里,与伏阳相搏,则易使人春生目痛,秋生热厥。小儿脏腑薄弱,肝常有余,脾常不足,若过食肉、蛋、奶酪等高热量、高营养的食物,或因乳母食用动火热物,皆可因食积郁热而引发口臭、口疮、疗疮疖毒等疾患。

饮食物的性质过热不可多食。《保命歌括·卷之五》云:“所谓热物者,如膏粱、辛辣、厚味之物是也,谷肉多有之”,严用和在《济生方》中告诫人们:“多食炙煿,过饮热酒,致胸膈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焉”,清代·王孟英在《随息居饮食谱》如:“羊肉甘温暖中,补气滋营,壮阳开胃,御风寒,生肌健力,利胎产,愈疝止痛,然过食则能助湿、生痰,令人发疮疖;鲢鱼性温,补中益气,多食则令人热中发渴,亦可发疮疥;虾性热,有补肾壮阳之功,多食亦有发疮之弊端;蚶甘温补血,润肠生津,健胃暖腰,息风解毒,治泄痢脓血,痿痹不仁。

③不可生食新鲜的蔬菜。《奇效良方》指出:九虫皆由“杂食生冷……或食瓜果,与畜兽内脏遗留诸虫之类而生”,《景岳全书》亦云:“惟生冷生虫为最”。虽然有利于保存其中的维生素,但有些蔬菜生食则有可能致病甚至危及生命。

(3)进食时间失宜:饮食不仅需定量,亦应定时。①进食时间应定时。《论语·乡党》云:“不时不食”,《吕氏春秋·尽数》亦云:“食能以时,身必无灾”;《彭祖摄生养性论》“夜饱损一日之寿”;《千金要方》“善养性者,先饥而食,先渴而饮,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寿世保元》“大渴不大饮,大饥不大食”。

饮食物下咽后,须经过胃的受纳腐熟、脾的运化转输、小肠的泌别清浊及大肠的传导排泄,清者化生精微,充养濡润脏腑组织;浊者变为糟粕排出体外。在这一过程中,胃肠虚实更替,遵循着一定的规律,若违反了这一规律,则会引起消化功能障碍,导致食积、腹胀、腹痛、呃逆、呕吐、泄泻等疾患。《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颐养补益门》“饮食欲相接而温和,宜谷食多而肉食少”;说明已认识到按时进食是养生防病的重要环节。《养生四要·卷之一》云“古人制食,早曰昕食,晚曰旰食,夕曰晡食,谓之三餐,三餐之外,不多食也”。

②食物的质和量要限定。明代医家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中论及“一日中饮食之调摄时指出”:早餐宜进“薄粥一、二瓯,以蔬菜压之,勿过食辛辣及生硬之物”;午餐,量腹而入,毋以食爽过多,毋求厚味、香燥之物,以烁五内。……忌食水团、粽子、油炸、坚滞、滑腻等食、“时乎晚餐,量腹饥饱”,一般应遵循:“早餐应吃好,午餐宜吃饱,晚餐须吃少”的原则。

2.进食失节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指出:“饮食不时,饥饱劳役,胃气不足,脾气下陷,气短无力,不能寒热,早饭后转增昏闷,须要眠睡,怠惰,四肢不收,懒倦动作,及五心烦热”。

(1)食量失节:与体质、性别、年龄、工作性质有密切关系。但不论饮食量大小,均需根据个体需要,按时有节,以保证脾胃功能的正常。反之,则容易致病。故《素问·太阴阳明论》云:“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阴受之则入五藏,……入五藏则膜满闭塞,下为飨泄,久为肠澼”。

①过饱:过饱,是指因进食量或饮食次数过多,以致胃脘胀满不适者。历代医籍中关于暴饮暴食而致病的论述颇多。如《保命歌括·卷之五》云:“或因喜食而多食之耶,或因饥而急食之耶,或因人所勉强劝而强食之耶,或因病后宜禁之物而误食之耶”。《脾胃论·卷上·脾胃虚实传变论》则指出:“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而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

《灵枢·百病始生》篇指出:“卒然多食饮,则肠满”;《素问·痹论》云:“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自倍者,即所食之量过于常度。《素问·生气通天论》亦指出:“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指出凡贪图馨香美味、暴饮暴食,超出了脾胃的受纳及运化能力,或饮食虽未超过平素之量,但因病导致脾胃运化功能减弱时,饮食水谷得不到及时的腐熟及运化,停蓄于中焦者,皆谓之过饱。未经消化的饮食停滞于胃腑,使中焦气机痞塞,升降失司而变生痞满、胃痛、呕吐、嗳气、呃逆等多种疾病。

《养生四要·寡欲第一》云:“食过常分则饱,饱则肠满,满则筋脉皆横,则解散不相连属矣。肠僻者,泄利也;痔者,积也。肠澼为痔,即便血也,近则为痢,久则为脾泄、为肠风、为脏毒矣”;《养生四要·寡欲第一》云:“肠胃者,水谷之所藏也。饮食多少,当有分数,苟过多则肠胃狭小不能容受,不能容受则或溢而上出,不上出则停于中而不行。水不行则为蓄水,食不化则为宿食,蓄水宿食,变生诸病”。

《金匮要略》提出了多种与饮食过量有关的疾病,例如,“阳明病,脉迟者,食难用饱,饱则发烦,头眩,小便必难,此欲作谷瘅”;“病人脉数,数为热,当消谷饮食,而反吐者,何也?师曰:以发其汗,令阳微,膈气虚,脉乃数,数为客热,不能消谷,胃中虚冷故也。脉弦者,虚也;胃气无余,朝食暮吐,变为胃反”。以上论述说明,无论是超出正常食量的绝对过饱,还是因脾胃运化不及而致的相对过饱,皆可壅塞中焦而致病。

《千金要方·卷二十六·序论第一》云:“食啖鲜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济生方》云:“善摄生者,谨于和调,使一饮一食,入于胃中,随消随化,则无流滞之患”。《千金要方·卷十一·坚癥积聚第五》云:“卒食不消,欲成癥积”;“饮食大饱之后,胃中冷,则不能消化;不能消化,便烦闷,强呕吐之,所食之物,与气共上冲蹙,因伤裂胃,口吐血,色鲜正赤,腹绞痛,白汗出,其脉紧而数者,为难治也”(《千金要方·卷十二·吐血》)。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一·食伤饱候》云:“夫食过于饱,则脾不能磨消,令气急烦闷,睡卧不安。寸口脉盛而紧者,伤于食;脉缓大而实者,"伤于食也”;若《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二·霍乱候》“冷热不调,饮食不节,使人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于肠胃之间,则成霍乱”;《诸病源候论·卷十二·谷疽候》“谷疸之状,食毕头眩,心怫郁不安而发黄,由失饥大食,胃气冲熏所致”。

《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阴证阳证》云:“脾胃以受劳役之疾,饮食又复失节,耽病日久,事息心安,饱食太甚,病乃大作”,此因盛食填塞于胸中,气机窒塞所致。

元代·罗天益指出:“食物无贪于多,贵在有节,所以保冲和而遂颐养也。若贪多务饱,饫塞难消,徒积暗伤,以召疾患”;《卫生宝鉴》“食不下而上涌呕吐,以泄真元;或饮食不消,而作痰咯唾,以耗神水;大便频数,而泄谷气之化生;溲便滑利,而耗源泉之浸润;至于精清冷而下漏,汗淋漓而外泄,莫不由食物过伤,滋味太厚”。

《医学正传·卷之一医学或问》亦云:“遇食大嚼,过饱益甚,是以大伤胃气。轻则吞酸、恶心,重则恶寒发热,而为内伤等证者,多矣”;《万氏妇科纂要》云:“如肥人及饮食过多之人,责其湿痰壅滞;若瘦人能食消谷善饥,则其中焦火盛”。

《症因脉治·卷三·内伤不得卧》认为“胃强多食,脾弱不能运化,停滞胃家,成饮成痰,中脘之气,滞塞不舒,阳明之脉,逆而不下,而不得卧之证作矣”;若饮食过多,饥饱失节,则脾气受损,失其健运,亦可导致脾痹(即肌痹),临床表现为四肢怠惰,胃脘痞塞,隐隐而痛,大便时泄,面黄足肿,不能饮食,肌肉痹而不仁等。《症因脉治·卷四·食积疟》云:“饮食过饱,停积中宫,或痰或饮,相互交结,偶遇六淫之邪,内外交争,而食积疟之症成矣”。

《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七》云:“小儿食,不可过饱,饱则伤脾,脾伤不能磨消于食,令小儿四肢沉重,身体苦热,面黄腹大是也”;“小儿丁溪病者,由哺食过度,而脾胃尚弱,不能磨消故也。哺食不消,则水谷之精减损,无以荣其气血,致肌肉消瘠,其病腹大颈小,黄瘦是也”。

《幼幼集成》云:“谷肉果菜,恣其饮啖,因而停滞中焦,食久成积”;《幼科指掌》在论述食积之因时,亦云:“食后即乳,乳后即食,以致凝滞不化,或恣食生冷、面食、肥腻、硬物,停聚而成”。食积既成,易化热、伤津、酿痰,痰热蕴结于里,一方面易招致外邪的侵袭,引发食积感冒、食积咳嗽、食积哮喘、食积惊风等;另一方面,则会因乳食停聚中焦,影响气机的升降出人及脾胃腐熟、运化水谷的功能,导致口臭、口疮、食痛、小儿夜啼、厌食、腹胀、腹泻及营养不良等症。

若因病胃气受损,或大病、久病之后,正虚未复,胃气不足,即使摄人正常食量,但因脾胃功能不及,难以正常腐熟、消化水谷,亦可使水反为湿,谷反为滞而变生它病,或导致病复。故《千金要方·卷十·劳复第二》:“凡热病新瘥及大病之后……若食饼饵、粲黍、饴哺、繪、枣、栗诸果物、脯修及坚实难消之物,胃气尚虚弱,不能消化,必更结热”,“病新瘥后,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虽思之,勿与之也”;“病新瘥,遇美饮食,食过多”者,易致劳复。

因此,凡患病初愈者,一方面,应注意饮食清淡、易消化;另一方面,则应严格控制食量,以免加重脾胃的负担,引起旧疾复发。若《卫生宝鉴》云:“节满意之食省爽口之味,常不至于饱甚,即顿顿必无伤,物物皆为益津液内蓄,精华和凝邪毒不能犯,疾疹无由所作矣”。

《养性延命录·食诫篇第二》早就认识到“人不要夜食。食毕,但当行中庭如数里,可佳”,《养生四要·寡欲第一》“善养生者,不欲饱食便卧”,“饱食讫即卧,成病背疼”,“夏月戒晚食者,以夜短难消化也”。故由于饱食即卧,饮食积于胃中,不得腐熟运化,则易阻碍气机,神不归舍,可使失眠多梦,故有“胃不和则卧不安”之说,而饮食积于胃中,不能及时消磨运化,则易成宿食、积聚、腹痛等证。

《症因脉治·卷四·腹痛》中指出:凡饱时强食,或临卧多食,易使气食相凝,而成食积腹痛之证,临床表现为胸腹胀满,痛不欲食;嗳气作酸,痛而欲利,利后稍减;或一条杠起,手按则痛等。

明·敖英《东谷赘言》将多食之患概括为五:“一者,大便数;二者,小便数;三者,扰睡眠;四者,身重,不堪休养;五者,多患食不消化”。凡此种种,皆说明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由此可以看出,饮食过饱,不仅损伤脾胃,影响气机的升降出人,使脏腑失和,还可令营卫不利,抗邪能力减弱,使外邪易于入侵而变生它病。而“善养生者,凡进食之后,胸中微觉不快之时”,应“即服消导之剂,以助脾之传化,不可隐忍,久则成积矣”(《养生四要·寡欲第一》)。

②时饱时饥:由于胃肠的虚实更替是饮食水谷消化、吸收、排泄的必要条件,所以,有节制的饮食,有助于人体消化、吸收功能的正常进行。《素问·六节脏象论》云:“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

《闲情偶寄·颐养部》“饥饱相搏,而脾气受伤,数月之调和,不敌一朝之紊乱矣”也就是说,饮食物的受纳、腐熟、消化、排泄,是在脾胃、大肠、小肠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饮食水谷入胃,经胃的腐熟和初步消化,下传于小肠做进一步消化,其中的精微物质,经脾的转输,化而上升;糟粕浊物,下归大肠,由大肠吸收其多余的水分,使食物残渣变为粪便,经大肠由肛门排出。若饥饱不时,脾胃及大、小肠等脏腑不能“转味而入出”,必然使人体阴阳失衡、气血失调而导致疾病。

《格致余论·养老论》云:“饮食尤当谨节,夫老人胃虚脾弱,阴亏性急,内虚胃热,则易饥而思食;脾弱难化,则食已而再饱;阴虚难降,则气郁成疾”;《内外伤辨惑论·卷上·辨阴证阳证》云:“大抵人在围城中,饮食不节,乃劳役所伤,不待言而知。尤其朝饥暮饱,起居不时,寒温失所,动经三两月,胃气亏乏久矣。一旦饱食太过,感而伤人,而又调治失宜,其死也无疑矣”,故老人尤需饥饱有度。

③过饥:过饥,是指进食量的绝对和相对不足。清·李渔在《闲情偶寄·颐养部》指出:“饥过七分而不得食,遂至九分、十分者是为大饥”。由于进食量的减少和不足,使气血生化无源,正气不足,脏腑功能减退,不仅容易感受外邪,而且易致劳伤、虚损等多种疾患。故《育婴家秘·卷之三·诸疳》云:“水谷稍减者病,水去谷亡则死”之说。虞抟《医学正传·卷帙一医学或问》云:“饥而即食,渴而即饮,此造化自然之理也。饥不得食,胃气已损,脾气已伤,而中气大不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