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武侠多姿大唐
13305500000150

第150章 唇枪舌剑(1)

梵青慧微微变色道:

“‘邪帝’难道真要一意孤行,视世俗礼法,道德规范于无物吗?难道就真毫不在意‘她’人的感受吗?”

今日如果是其他魔道中人,又或其中没有牵扯到师妃暄,相信梵青慧是绝对不会再度问出这句话的!看来她与师妃暄之间的师徒之情确是极其深厚,勿庸置疑的!

可是,世事又岂能尽如人意;冥冥之中的恩怨纠葛,又岂能轻易化解?

正像四祖道信所说的那样,“因缘际遇,何能强求。”?

此时的师妃暄虽然亦勇敢的将依然清澈镇定的目光直视过来,可她眼底深处那微微荡漾的氤氲水雾又怎能瞒过自己这个有心人!?

“妃暄,妃暄。”

随着心中无力的呻吟和突如其来的一阵剧烈抽搐与疼痛,无可奈何的自己惟有再度痛苦的闭上双目,脑中瞬间划过一幕幕,一桩桩历代为人姬妾的可怜女子们的凄苦、无助,悲惨的命运。

《国语》:春秋时期鲁国大夫公父文伯去世,他的母亲警告他的姬妾:举行祭典有外人的时候,你们不准哭,也不准愁眉苦脸,更不准肿着眼睛给人看!可不能丢我儿子的脸,让外人说他居然与姬妾有情!

还有这样一段史实,唐朝乔知之爱上了自己的婢妾窈娘,由于她身份低贱,身为官员的乔知之不能娶她为妻,便甘愿不婚。结果后来窈娘被武延嗣强夺,带着乔知之的情诗投井自尽。武延嗣迁怒于乔知之,竟将他诬陷入狱,家破人亡。

假若不是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允许,假如乔知之能够娶窈娘为妻的话,也许事情就不至于到如此地步!

更加不公和不堪的是,在当时的世人看来,夺妻与夺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时人在指责武延嗣之外,更觉得乔知之竟为婢妾破家毫无意义。

光是不与姬妾有情,那倒也罢了,可,更多的男子,都把姬妾视作取乐之具、任打任骂。

明末清初,着名四公子之一的冒辟疆纳青楼出身的董小宛为妾,表面上又是一段有名的才子佳人组合,可实际上呢?

董小宛在冒辟疆眼里,也不过就是任打任骂之物而已。在李自成进京,清兵入关的战乱中冒家举家逃难,冒辟疆搀母扶妻,却斥骂董小宛拖他后腿,就是一个明证。

很简单,他心里早已认定,姬妾是可打可骂之物罢了。

后来冒辟疆三度病重,第一次下痢兼虐疾时,董小宛一边侍奉年迈的公婆及体弱多病的大妇,一边干脆将一张破草席摊在丈夫的床榻边作为自己的卧床,只要丈夫一有响动,马上起身察看,恶寒发颤时,她把丈夫紧紧抱在怀里;发热烦躁时,又为他揭被擦澡;腹痛则为他揉摩;下痢就为他端盆解带;从没有半点厌倦神色。

第二次,冒辟疆胃病下血,水米不进,董小宛顶着酷暑熬药煎汤,紧伴枕边伺候了六十个昼夜毫不停歇!

第三次,冒辟疆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董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就这样坐着睡了整整一百天。

这些对比后来顺治为了册封董小宛为贵妃而大赦天下;为了讨董小宛欢心而痛改前非,彻底同满洲贵族子弟那种好色纵之习绝缘的毅行,简直是一个地下,一个天上。

“长信宫中,三千第一。”,“昭阳殿里,八百无双。”,“六宫无色、专宠一身。”可惜两人情投意合,恩爱无边的甜蜜生活未能维持多久,体弱多病,早先积劳成疾的董鄂妃就红颜薄命,香销玉殒!

还有写出“十年生死两茫茫。”这首情真意切,催人肝肠,闻者伤心,见者流泪的千古名词《江城子》的苏轼苏东坡,他固然对待发妻王弗一往情深,可是他对待姬妾们的态度呢?

大才子苏东坡一生姬妾众多,风流韵事层出不穷,可姬妾们在他眼中,也仅仅是私人物品而已。

在他被贬官外放时,身边的姬妾基本都被他送人,而其中,竟还有两个已怀有身孕。

另,唐代笔记小说里,曾记有一位名叫霍小玉的女子,她的父亲是堂堂霍王,可是她的母亲却仅仅是王爷的“宠婢。”,因此,在父亲去世之后,她连女儿的资格都被剥夺,母女俩一起被霍王正式的妻妾以及正式妻妾所生的儿女赶出王府,沦为娼妓,最终遇上薄情郎郁郁而终。

严挺之宠爱妾玄英,其嫡子严武非常不满,趁玄英熟睡时用铁锤将其头颅击碎。他惩罚儿子了吗?

没有!他倒是对儿子年纪小小便有杀人的勇气赞叹不已!而可怜女子玄英的死亡,又有谁会去关心一下!

南宋时名将杨政,杀妾更是家常便饭:“姬妾数十人,皆有乐艺,但小不称意,必杖杀之,而剥其皮,自首至足,钉于壁上,直俟干硬,方举而掷诸水。”

历朝历代,女子的最大不幸就是成为男人的姬妾,她们不停的以鲜血和屈辱抒写出的人间惨事,实在是举不胜举,数不胜数。

“不。”

随着一声不可遏制的悲啸出口,剧烈的精神波动瞬间充斥整个空间。

霎时,厅中莫名其妙的人们顿时感觉自身正深深沉浸在一股浓浓的悲郁、激愤和哀伤之中。

梵青慧曾详细了解过“大石寺精神力比拼。”一事,但如今身临其境,仍禁不住心弦颤动,骇异非常!

更加令她忧心的是,精神力逾是强大,就标致其人的心志,定力愈是坚韧不拔!

石之轩人格分裂地惨剧,就是因其佛魔同修之后,因碧秀心一事而自怨自艾,悔恨交加,且心志不够坚韧所致!

现在,这样地历史再不会重新上演,她梵青慧又怎能不感到头痛?

“阿弥陀佛!”

随着四大圣僧和了空齐声高唱佛号,平和、安宁的气息宛如旭日之下的春风般轻轻拂去笼罩在诸人心田之上的浓浓抑郁和阴霾!

为结束这传承久远的残酷姬妾制度而打出第一枪,现在正是时候。只是,妃暄,以你远胜常人的超卓智慧和高尚情操,能够理解你面前男人所做决定的艰难和痛苦吗?

面具后再度张开的双目又是一片坚毅和执着,只是腮边仍悬挂着早先溢出的泪水这一巨大反差,给人的感觉实在有够突兀。

轻轻的放开李秀宁,我昂然步入大厅中央,语声低沉而又绝决的道:

多少可怜的女子因为成为他人的姬妾而命运多蹇,凄苦悲惨;多少天赋才情,完全不下于,甚至超过男人的女子,因这该死的制度而被埋没,被压制,空活百年,郁郁而终;多少子女又因为其母亲的身份之故,而惨事不断,坎坷终生。

可以梵斋主的超然身份,高洁情操,为何还要成为大男子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卫道士,为其保驾护航呢?

哈,这究竟是怎样一个颠倒乾坤的世界,请德才兼备的诸位有以教我!”

微顿一下,又转而对李世民道:

“一旦少帅军最终一统天下,笑某必将在适当时机彻底打破这一世代加诸在可怜女子身上的沉重和不人道的枷锁,还她们一个男女平等的朗朗乾坤。而世民二哥,你,佛道两派全力支持的不二人选,有想过改变这一切吗?”

“笑某的妻子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她们都是笑某的挚爱,只要我笑行天但有一口气在,褪窃谙轮了啦挥宓男〗科蓿。

“耶!”

随着这道发自内心深处的热切欢呼,一朵无暇白云凌空瞬移数丈空间,直飘过来,素衣赤足的精灵如山岳起伏般曼妙绝伦的香软,毫无隔阂的挨挤过来,一双藕臂更是肆无忌惮的攀缠、收紧。

霎时间,

泱泱大厅中央,

众目睽睽之下,

“爱你缠你,一生一世!”

随着女方的樱唇转移至男方的耳际低低絮语再转回拥吻之中,惊世骇俗的离经叛道行为攀升至生命最波澜壮阔的紫金之巅,浓浓的温情持续不断的向四周扩散,荡漾。

对如此刺激浪漫的情景,男方的一众未婚娇妻们,包括一直静默不语的尚秀芳在内,美目中俱都流露出深深的感动、灼热的羡慕和些微的酸意,因为,激情缠绵的女方不是她们自己!

可是,如此大胆直接,一往无前的行为,她们却也只敢存在于相象之中,真要付诸实施,她们,还没有这个胆量!

“哼,简直是伤风败俗之极!”

崇尚儒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男女授授不亲。”等思想的王通这两日就始终处于郁闷之中,现在被冲破道德底线的他终于忍不住厉声出言斥责!

绱酥燎橹列缘穆室庑形诖笕逋跬ㄑ壑形抟煊凇鞍字缧保獾阕约河衷跄芟嘞蟛怀觯靠墒牵杂谡媲榱髀兜约耗芄欢惚堋⒕芫穑。

王通是一代大儒,是当代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人物,甚至被后世儒者推崇为“圣人。”

如唐末皮日休说,“孔孟之后可继孟氏者,唯文中子王氏,文中之道,旷百祀而得室授者,唯昌黎文公焉。”

北宋初,“理学三先生。”之一的石介更认为王通是“圣人。”,“存厥道于亿万世。”,“名不朽也。”

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千有余年,诸生皆诵孔子,而独荀卿、杨雄、王通、韩愈号为道鸣者。”

王通聚徒讲学,固然传授弘扬了经学思想;续编《六经》,对经学亦作了充实补葺;开创了隋唐儒学改革先河,成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

后世,

南宋,

儒家思想集大成者的朱熹,其将先前历代凌乱的思想和点滴的论述加以总结和概括,形成思想理论化和条理化,使人一看就懂,一读便明,为儒家思想的进一步推广起到了巨大作用!

就像汉末,三国时期的诸葛孔明深受老子的“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影响一样,儒学的发展史上,如果没有王通,也许后世的朱熹完善,发扬的理论就不会是那个样子,“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也许影响就不会那样深远和广泛!

但是,破坏三纲五常的恰恰就是统治者本人,最不孝,最不悌,最不忠,最不恕的就是中国的统治者,杀父、杀母、杀儿子,统治者,为了争夺王位,不惜把自己的兄弟和父亲杀死,这是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