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13313600000015

第15章 什么是“六十而耳顺”

孔子所说的“耳顺”,宋之大儒解为“声如心通,无所违逆,知之之至”,不思而得也。这里所谓“声”,是他人之言;所谓“通”,是己与他人相通。正所谓“但闻其言,即解微旨。”这种解释,多少有些是夸大之词。听人之言,就通人之心,是神化了孔子。虽然孔子研究易经,韦编三绝,也未必有如此神通。程氏《论语集释》认为,“耳顺”是说孔子能听出弦外之音、潜藏的声音,是孔子察言观色的工夫。这又小觑了夫子。我认为,孔子所说的“耳顺”,是个人品德修为的一种境界,是孔子人生挫折经验的总结。

“顺”字从川、从页。川,谓水流。页,即人面。川、页会意,是谓人面如水流,不可逆也。故而,汉语中由“顺”为词根组合的词,均有从势而下的意思。孔子所说“耳顺”,即用“顺”之本义。己耳所闻他人之言,无论怨言忿语,叱喝詈骂,均可恭顺自然,逆来而受之,脸上无一丝愤恨之色,让自己温顺处于下势,以此来化解矛盾,缓和冲突,化干戈为玉帛,以达到和而不同的境界。应该说,闻他人讥刺之言,而耳顺受之,却面无愠色,是个人品行修为的大境界。生途无丰富阅历,心灵不几经震撼,是难以成此境界的。

孔子也曾有过“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怒吼,只不过,挫折和失败教训了他,使他领悟出了人在社会现实面前,面对八面来风,耳听之为音,心受之为情,却不为之动容,行不露于色,内敛收藏,韬光养晦的大策略。

六十而耳顺,是孔子一生修为的结果。一般的凡夫俗子,几乎终生也难做到。但作为统治者,若无耳顺之德,就会给黎民百姓带来灾难。自古明君多纳谏。纳谏,是君主耳顺之德的具体表现。唐李世民在《帝范》中专书纳谏篇,其文有云,“倾耳虚心,伫忠正之说。言之而是,虽在仆隶刍荛,犹不可弃也。”李世民所说的倾耳虚心,即是耳顺之德。他认为,君主做到这一点,可使“忠者沥其心,智者尽其策。臣无隔情于上,君能遍照于下。”试想,统治者真可依此行之,自可君臣无隙,天下和谐了。

反之,若是昏暴君主,“恣暴虐之心,极荒淫之志,其为壅塞,无由自知,以为德超三皇,材过五帝,”拒谏专制,行一人之言,那么,天下百姓敢怒而不敢言,试想,统治者的龙椅还能坐稳吗?

所以“仁”的本质,是让人学会顺从,孔子认为做人,必须首先做到顺从于人。顺从什么人呢?制定规范的人。在他的那个年代,他认为周王室的“礼”都是圣人所制,所以后世人应当谨遵教诲,大家不需要有什么思想,只要把那些圣人讲的东西记牢、并在行动中认真贯彻,就可以了。他的学生中,颜渊学得最好,结果在穷困潦倒中早早夭亡。

老子也好,孔子也罢,他们在求道的过程中都讲了一个“顺”字,他们认为只有先“顺”,才能达到“和”的境界。

孔子对“诗经”所做的贡献

在孔子之前,中国早已有《诗》,它是古代奏乐时相配的歌词,乐与诗是密不可分的。本来只称为《诗》,汉代儒家将其列为经典之一,故改称《诗经》。《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的创作,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大抵是周初至春秋中叶的作品。它包括的时期共约五百多年,产生于今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及湖北等地。相传周王室有派专人收集民间诗歌的制度,称为“采诗”。主管音乐的太师必须经常地征集、编写和整理一些歌辞。好的歌辞被完好地保存下来,不好的被淘汰、删削。这样,久而成册,就是《诗》。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室哀微,宫失其守,礼坏乐崩,诗或有句而不能成章,或有章句而不能成篇,而且与音乐脱节,无法歌唱。另外当时各国口语不同,在转相传授、抄录中,错误在所难免,有些传本零落不全。不同版本中相重复的诗篇加在一起达三千余篇,这不利于孔子的教学工作。因此,孔子整理古代文献先从删定《诗》的篇章着手。

孔子参照各个抄本,进行校勘核对,辛勤地做了一番整理工作。首先删去了重复的篇章,经过删削后仅存三百零五篇,进而将这些篇章归类,分《风》、《雅》、《颂》三类。

其次,是把整理过的诗篇都配上乐谱,能够弹琴歌唱。全部《诗经》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完成了这项工作,孔子得意地说:“我从卫国回到鲁国以后,诗歌的乐谱才入了正轨,错乱的歌词才有了头绪。”(子曰:“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这一工作规模宏大,几乎涉及到当时全部流行的歌词和乐谱,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