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孔子趣味问答
13313600000044

第44章 孔子果真是个不喜女色的人吗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因品行高洁,被尊为万代师表,称为孔圣人。儒家思想是拒绝谈论女色与性的。这与孔子轻视女子,鄙弃女色,有很大的关系。如孔子就曾提出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论语·阳货篇》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论语·季氏篇》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孔子还曾说过:“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因为这些话,千古以来,孔子不知遭受到多少指责。那么,孔子内心里面果真是个不喜女色的人吗?

孔子喜欢年青貌美的女性体现了他一贯的审美原则:“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喜欢但不一定占有,可远观而不可亵玩。那么,孔子的一生有过令他销魂落魄,忘乎所以,一日不见三秋兮的恋爱对象吗?这是一个疑问,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因为有关孔子与女性交往的记载非常少,人们很难据实推测。但很显然的一点是,孔子在感情问题上是非常不如意的,甚至可以说比在仕途问题上还更不如意。

孔子有一个稳固的现实婚姻,但却是无爱的婚姻。因为孔子在他的男性意识尚未觉醒时,出于孝顺母亲的心理,而使这桩婚姻变成事实。所以,当他的男性意识真正觉醒,充分意识到“食色,性也”的自然规律之后,他的现实婚姻实际上成为他追求爱情的一大障碍。他并不爱他的妻子,但又不忍抛弃妻子,在这种两难的困境中,他疏远了妻子,也疏远了其他女人。

人们可以很清楚地发现,孔子爱学生甚至超过爱女人,爱家人。颜回和子路的死给孔子带来的打击,甚至胜过妻子和儿子的死给他带来的打击。孔子这种对弟子的强烈的爱心,也许正是他对女性的爱得不到真正实现的一种补偿。事实上,也有很多人在感情上受到挫折,而去事业中寻找慰籍的。孔子是一个感情充沛,善解人意的性情中人,但在现实中又不能够自由的去追求爱情。那么,他把爱女人的感情转化为一种爱学生的感情,也是非常合理而自然的。

孔子如何评价“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篇第一首诗,它在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对于古代诗歌的理解,学者多注重探求“作者本意”,“知人论世”,那当然是必要的。《毛诗序》解说《关雎》的主旨是:“《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忧在进贤,不淫其色;哀窈窕,思贤才,而无伤善之心焉。是《关雎》之义也。”

孔夫子评价这首诗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君子陪伴淑女一起时,快乐而不放荡;君子独居相思淑女时,哀愁而不伤痛。孔夫子对《诗经》总的评价是“思无邪”,就是说《诗经》表现感情思绪中正平和,喜怒哀怨都合度中节,控制激情,没有过分过度的地方。这和他在人伦政治方面要求“克己复礼”、追求“中庸”的理想是一致的。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中国古代儒家早就认识了这一点。孔子甚至说,“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言下之意承认人多“好色”。孔子“删定”的《诗经》把它放在开书第一篇,这样一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就是天经地义,“今古同怀”!这也就鼓励了青年男女们勇敢地去追求爱情,歌吟相思****。于是,吴歌、山歌、“信天游”、“蓝花花”流传下来,民歌中古往今来情歌一直传唱不绝,而中国文学史上,也留下了那么多优秀的爱情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