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外音:
在中国儒家文化中特别提倡孝道,孔子认为孝做人的根本道德,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但是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是否还是那么重要,在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里儿女和父母之间,由于生活环境的不同,认知事物的不同,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代沟、发生矛盾和冲突时难免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做才为孝?孔老夫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他有关孝道的准则在我们现代社会中还能够适用吗?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理解孝道呢?
于丹:
大家好,我们都在说我们这个民族有一种美德是孝敬,但是什么是真正的孝?可能每一个儿女都有自己的做法,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做“百善孝为先”,一切从孝开始做起,因为这是自己最深刻的亲情,我们人人不可回避。而在孝顺这件事民间还有一个说法叫论心不论迹,因为不一定每一个孝子都有充分的钱财,很高的地位,能够按照他的梦想,把他的爱折合成一种物质条件给他的父母,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个很深刻的心愿,但是做出来是一件朴朴素素的小事,小到微乎其微。
很多学生曾经问过孔子什么叫做孝?子游问孝,“子曰: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去问老师什么叫孝啊?老师说:是谓能养,有很多人说能养着自己的老人。我们今天经常说赡养自己的老人,这是孝吗?孔子接着反问:至于犬马,你看动物皆有本心,我们知道羊羔是跪乳的,乌鸦是反哺的,也就是说所有的动物都有这样的心,犬马也知道养它的长者,那这就叫做孝吗?所以孔子提出一个很深刻的命题,他说:不敬何以别乎,如果你只是让父母做到衣食无忧了,你如果心中对他没有那种深刻的尊敬,没有你的心在里面这能叫做孝吗?所以中国人一说起来叫做孝敬,孝敬,孝为行敬为心,关键是我们的心中对父母有这份深深的敬吗?
不同的学生问过孝。子夏问孝,子曰:“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夏问老师什么叫孝?孔子又说了一种现象,他说:有事弟子服其劳,凡是有一些要做的事情,杂物,外在的能干的事情孩子们都会抢着去干,晚辈们去做了。有酒食,在一个物质条件不是很丰富的情况下,那有吃的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标准。先生馔,你的长者比你年长的人先请他们去吃,这样算孝吗?曾是以为孝乎,又反问一句,你觉得这是孝吗?
我们看子游问孝,子夏问孝,老师都铺陈了一些大家普遍认为是孝的行迹,去好好的做事养着父母,有什么事礼让父母先做,有什么劳顿自己可以先担当,这些事情大家都认为是孝了。但是孔子都要问一句这是孝吗?我很喜欢《论语》里面孔子用的这几个反问句,也就是说做到的这些真的叫孝吗?孔子是个宽和的人,他不是特别的要求所有人必须怎么做,包括他最看重的那些礼仪。
有一次宰我去问他说:老师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好像太长了,你想想一个君子难道他三年不为礼乐,他不出去干点事吗?孔子就问他说:如果你服丧一年之后,你就吃精米白面你就穿绫罗锦缎你自己觉得心安吗?宰我说我心安没什么不安,孔子就告诉他六个字:“今女安则为之”你自己觉得心安的话你就可以这么做,没有什么不必特别的刻意,宰我就走了,他出去以后老师就很感慨,孔子说一个孩子他出生以后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之怀,对吧,一个小孩子出生以后我们都手里头抱着抱到三岁,有的父母很惆怅说孩子要长大了以后我就抱不着他,很少有父母说抱到孩子一周岁就烦了,说我抱你什么时候到头?我还要抱你三年太烦了吧。这种父母心很少都是抱不够,所以孔子说这个天下通丧都是三年,它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孩子要三年才能免于父母怀抱。
画外音:
在中国古代时期,父亲或母亲在世时要孝敬,去世后还要服丧三年。这三年里要清心寡欲,粗茶淡饭,不能嫁娶,不能为官,不能做生意,此为孝道。虽然这种服丧三年的规定并不适用于现代社会,但由此可见中国古时对于孝道的重视。那么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为什么如此注重孝道?又为什么说百善孝为先呢?
于丹:
今天我们总在说孝敬是一种美德,但是它不是一种本能,但是我们反过来说一个命题,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有人说过那是美德吗?那是本能。有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就在一棵大树旁边玩儿,这大树长得很高,硕果累累,是一棵大苹果树,又漂亮,又有很多甜美的果子。这孩子天天围着树,有时候爬到树上摘果子吃,有时候在树底下睡觉,有时候捡树叶,有时候他也拿着刀片瓦片在树身上乱刻乱划,这大树特别爱这孩子从来也不埋怨他,就天天陪他玩儿。玩儿着,玩儿着孩子长大了,有一段他就不来了,过了很久他再来的时候已经是一个少年了,大树很想他说孩子你怎么不跟我玩儿了?这孩子的表情里面就开始有忧伤,而且很冷漠,他有点不耐烦了,他说我已经长大了,我不想跟你玩儿,我现在需要很多高级的玩具,我还得念书,我还得要学费呢。
大树说真对不起,你看我也变不出玩具,这样吧你可以把我所有的果子都摘了,然后你去卖了你就有玩具有学上了,这孩子一听就高兴了,他就把果子都摘了然后他就欢欢喜喜走了,这样每年他匆匆忙忙就是在摘果子的时候来,平时都没有时间来玩儿。这样等到他读(完)书以后,他又有很长时间不来了。再过一些年这孩子已经长成一个青年,他再来到树下的时候大树就更老了,大树说你这么长时间不来你愿意在这儿玩儿会儿吗?孩子说我现在要安家立业了,我哪儿有心思玩儿啊,我连我安家的房子还没有呢,我也没有钱盖房子呀。大树说孩子你千万不要不高兴,你把我所有的树枝都砍了就够你盖房子了,这孩子就高兴起来了,他把树枝都砍了自己就去成家了。这样的话又过了很多,年这孩子再来的时候心事重重徘徊在树下,这孩子说我得在世界上做大事,可是这世界的海洋这么浩瀚,我要去到远方我连个船都没有我能去哪儿啊?大树说孩子你别着急,你把我树干砍了你就可以做船了,这孩子一下就高兴,所以他砍了树干做了一条大船就出海去了。又过了很多很多年这个大树就剩下一个快要枯死的树根了,这个时候这个孩子回来了,孩子这个时候年纪也大了,他回到这个树底下的时候,大树跟他说,孩子啊真对不起,你看我现在也没有果子给你吃了,也没有树干给你爬了,你就更不愿意在这儿跟我玩儿了,这孩子跟大树说其实我现在也老了,有果子我也啃不动了,有树干我也不能爬了,我从世界上回来了,我现在就是想找个树根守着歇一歇我累了,他说我就是回来跟你玩儿的,这个老树根那个高兴,这个时候他又看见孩子小的时候。其实这个故事我们想一想这就是我们的父母和我们自己的一生。
画外音:
父母对于孩子的爱就像这棵老树一样,是无私的、是全部的、是永远的、是不计回报的。天下有多少父母为孩子耗尽了毕生的心血,而孩子们是否能够理解父母的这一片心呢?
于丹:
这个故事听起来好像很残酷,但其实儿女的一生,不就是从父母身上获得那么多的机会吗?父母付出的就是他用生命的提携。于丹心语:父母付出的就是用自己的生命对子女的提携。
有一个美国的小故事很有意思,说有一个小男孩,他从小是得了脊髓灰质炎,所以他很小的时候腿就瘸了,而且这个病还导致他长了一口参差不齐的牙齿,也不好看。所以这孩子从小就倍受冷落,小伙伴们都觉得他又瘸长得又不好,所以就都不跟他在一起。他的父亲呢有一天拿了一把小树苗回来,跟他很多个儿女说你们一个人拿一棵树苗,然后看看你们谁的树能种得最好,谁的最好我就给他买礼物,这个小男孩就跟他的哥哥姐姐一起都拿了树苗种下去。这个孩子呢由于老受冷落心里就有一种自暴自弃,所以他给那个树苗浇了一两回水以后,他心里就有一种很阴冷的想法,他想我不管了还不如让我那棵树早早死了,就像我反正是不受人喜欢的,我再想要礼物我那个树也不会替我办到的,所以他就再也不给那个树浇水了。可是后来他就发现一天一天的他那棵树就是长得比别人好,那个树长得特别快,树叶长得特别鲜亮,就是一棵特别茁壮的小树,所以他父亲不断地说,天啊,儿子你长大会成为一个植物学家的,说儿子你真是天才,你的树怎么这么好呢?所以到了一定的时候父亲说大家都看见了,在这些棵树苗中只有这个孩子种得最好,我的礼物得买给他,就给他买了一个他特别喜欢的礼物,这孩子后来就越来越受到鼓励,他就想这是天意,所以有一天半夜他睡不着觉,他想书上说植物都是在半夜生长,我夜里就给我的树再浇点水,他跑出来的时候他惊讶的发现,他父亲在那个树底下正在一勺一勺浇那个树,他突然明白他的父亲在每天夜里都在悄悄地为他养着这棵小树,这棵小树就是父亲在他心里种下的一个意向,让这个孩子信任自己。看见这一幕以后这个孩子的生命态度就改变了,后来他没有成为植物学家,他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富兰克林·罗斯福。其实我们想一想这是父母对儿女的爱。
我曾经看到有一个杂志上说,当天神把每一个小孩子派到人间的时候,总是给他们很多祝福,总是跟孩子们说你们去吧,到这个世界上创造吧,你们在这个世界上可以享受生命的成长,可以有着一生成长中无数的奇迹,你们可以去为这个社会创造辉煌,多好的人间你们去吧。这些小生命就很忐忑,他说都跟我们说世界这么好,那我们也听说人间有很多的丑陋,有很多的竞争,有很多的挣扎,我们真到了人间在成长过程中遭遇这一切的时候,不是在天上了没有天神保护了怎么办呢?然后天神说,放心吧,每一个小生命在下到人间之前,我们早早地已经都派下去了天使,每个小生命都有一个特定的天使在等着他,这个天使会终其一生,忠诚的对待这个孩子,在最黑暗的时候也会给他光明,在最寒冷的时候也会给他温暖,在所有风险来临的时候这个天使最后会拼着她的生命会保护孩子,孩子们一听就很放心了,说我们怎么才能找到我自己的那个天使呢?天神说很简单你只要叫一声妈妈她就出现了。
画外音: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说不完道不尽的,这也许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如此注重孝道的原因。那么作为儿女又应该如何对待给予我们生命,呵护我们成长的父母呢?
于丹:
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种孤立的现象,孤立的标准,我们都用自己的心去揣测它,如果我们能够这样换位去想,那么与其等到父母身后我们去说尽一年之孝,三年之孝,都不如父母在的时候我们再多做一分一毫。其实父母跟孩子这种关系,只要父母在一天孩子不会不挂在他心里,但是孩子跟父母经常说的话,就是妈我最近没回来看你,实在是太忙了。忙有的时候是可以忙忘的,有时候忙可以有取舍,取重而舍次,那么什么是重?在人权重的时候觉得事业是重的,自己朋友的快乐是重的,在这种时候父母往往是被忽略的。因为我们老是能听见父母对我们说一句话,说你去忙吧要是太忙就不一定着急回家来,打个电话就行了,让我知道你挺好就行了,而孩子们往往就真把这个话当成是真的,就真的会觉得父母只要他在家,我知道身体挺好就行了。
其实对父母应该是什么态度呢?有的时候这一生的成长中,孩子也会长大,孩子长大了以后也跟父母有矛盾、有冲突,孩子跟父母从小就有逆反心,他有代沟,而长大以后作为做人标准,也不是天下父母都正确。当父母做得不对的时候,孩子真跟他有冲突的时候,应该怎么做呢?孔子有这样的建议:“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事父母,作为儿女辈对待他父母的时候,如果有意见相左不合,甚至你觉得父母有什么错的地方,你可以去提建议要说这个话,但是叫做几谏,就是几乎的这个几,什么意思呢?就是你一定要有克制的,很轻微的,能够用一种柔和的方式去进谏。我们去说一个道理,道理本身是什么样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于丹心语:道理本身是什么不重要但是表达方式很重要。我们怎么样用一种最好的表达方式把一个很好的道理说得通,这件事情可能我们经常看人际交往准则的时候会说,你跟同事要怎么说话,你跟朋友要怎么说话,几乎没有一本社交宝典上面会教你跟父母怎么说话。因为大家都觉得父母是亲人,跟父母说话还需要方式吗?孩子们老想着,说我在外面受了气,有了埋怨,人在受到惊吓或者劳苦的时候往往就喊,哎呀妈呀,这个时候我跟我妈怎么不行,所以回家跟我妈还不能发发脾气吗?跟我妈还不能撒撒怨气吗?但是其实往往就是自己最亲的人就成了自己情绪垃圾筒,有的时候还会受伤。
其实孔子就说了一个简单的道理,说你最亲的人是最伤不得的。好话能不能好好说呢?几谏,轻微的柔和地说出来,这个结果有的父母会听,有的父母可能就没听,在坚持自己的想法,那就叫做见志不从,没听你的怎么办?又敬不违,做孩子还要心存尊敬,很多事情你就不一定要违背他,你心中可能对这事继续担心,甚至还有点怨恨这就叫劳而不怨,你对这个事情可以继续有忧思,有担心,但是孔子劝你不要有很深的怨恨,对父母没有什么怨的,你可以心有忧思为之劳,但劳而不怨,这就是儿女辈跟父母发生意见相左的时候,圣人所提供的一种建议。其实大家放心他从来不要求必须怎么做,宰我不愿意守三年,他说一年你心安则为之也没什么,他更不会要求我们两千多年以后的人,你必须怎么做,他只是提这么一个建议。但是这个建议对很多儿女来讲意味深长。
画外音:
儿女和父母之间无论在生活习惯上,还是在对待事物的看法上肯定有很多不同之处,发生矛盾和冲突是在所难免的,有的时候儿女出于好心为父母做了一些事,而父母非常不高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于丹:
中国民间有个说法叫孝顺,孝顺,孝顺,顺者为孝,很多时候我们的孝心就在于不违背。当然也有些儿女跟父母的冲突属于大是大非,但是我们每个人现在心里都做个统计,真正父母儿女之间所产生的冲突有多少是大是大非?关乎道德,关乎家国大义,这种事情毕竟是少,绝大多数的冲突,用我们老百姓的话讲都为了鸡毛蒜皮,而且有很多冲突父母觉得心里头不高兴,儿女心里头也委屈,因为他就是出自孝心。
我们做儿女很容易跟父母形成的冲突就是愿意他生活好,比如经常指着老妈说你看你攒的这瓶瓶罐罐,你看看你这剩菜剩饭都舍不得倒,看看你去买的全都是处理的菜,处理的水果,咱们家生活不至于这样,现在日子已经过好了,你还是过去日子过得不好的时候习惯,你就不能把日子过好吗?不能改掉吗?这种话我们都经常会说。我们有时候会指着老爸,说你看现在我带你去吃西餐,我带你外边去下馆子,你老舍不得吃,还老说吃不饱,非要回家来蹲在墙角吃你那碗面条,这都是你原来在农村时候的生活习惯,你现在就不能改改不能适应现在的生活吗?这也是我们数落老人的话。能说儿女不孝吗?其实这是我们自己的心,但是孔子说了一句话叫又敬不违。就是我们能顺着他吗能不违吗?每一个人走到今天都带着他所有历史的烙印,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习惯铸就的,如果没有老太太攒瓶瓶罐罐那段岁月,也许就没有儿女今天的生活,没有老爸蹲在墙角吃面条的那种节俭,不从那个村庄走出来是没有今天的楼房的。所以有的时候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真正爱自己的父母就意味着包容和尊敬他所有的习惯。
我们不是说大是大非的问题都一定要做儿女的放弃原则,但是非大是大非可以不计较的时候,儿女心对父母多一点懂得,多一点让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过一种快乐的日子也许就是最好的。
画外音:
无论是劳而不怨还是又敬不违,都是孔夫子关于孝道的准则,但是孔老夫子毕竟生活在两千多年以前,他有关孝道的全部准则在我们今天的现代社会中都能够适用吗?
于丹:
其实今天我们想想《论语》里面关于孝的很多描述,不见得它都符合今天的标准。因为它说的那个时代生活环境与我们不同,更重要的是社会基础,宗法制度不同。大家知道在《论语》里面曾经还提倡一种行为叫做,子为父隐父为子隐,就是家里人如果做了错事,小到偷只羊甚至比这更大的事,觉得要瞒着不能说出来,这种态度在今天就不值得提倡,但是要从事情推断背后的道理,有些道理对我们今天是仍然适用的。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今天的孩子都要少年壮志漂洋过海出去留学了,父母在的时候怎么能不远游呢?当然,那个时候也说了这句话叫游必有方,你真正有自己的志向,有自己要去做的大事是可以走的,但是走了之后要对父母有一个交待,也就是说不是守在父母身边就是真正的大志。
大家都知道,太史公司马迁他这一生用了很长很长的时间是在天下游历,但是在他父亲司马谈病重的时候,他在外漂泊十年终于回来,回来是为了接下这个史官之志,所以当司马谈跟他讲,现在这样一个时代发愁没有一个史官能够把历史真正传承下来,能够去体会那些哲学的义理,真正的把这样的一些事迹记载下来的时候,司马迁说小子何敢让焉,这个使命就落在了我的身上。所以其实司马迁之所以能够去写这样一部大作,他之所以能够完成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样一部《史记》,这是打通了文史哲啊,这里面不单纯他是对家国使命的担当,也有上一代史官司马谈的托付。所谓游必有方,这样的游历是人生见识的成长,这对他父亲的交待可以说是最大的欣慰,
画外音:
游必有方就是说,远游时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方向,在家侍奉父母是孝敬,但外出游历增加知识和本领也是对父母最大的安慰,司马迁正是因为在外游历十年,对社会有了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才能够继承父亲司马谈的遗志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史记》。
于丹:
所以在《论语》里面其实也说到了这些,什么叫真正孝敬的儿女?儿女不简单是侍奉父母,供养父母,更重要是弘扬父母之志。真正的孝敬更重要的是弘扬父母之志。能够把他的志向真正在天下行于大道,能够为社会去担当责任做一些有用的事。其实我想古圣先贤的很多教诲,可以让我们从远方让自己的灵魂漂泊而归,回到一个温暖朴素的地方,就是不忘记这些基础道理。其实这些道理为什么重要?为什么孝就这么重要呢?孔子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说君子务本,什么是本呢?大家看中国字,木头的木底下打这一点这是本吧,这个只是打的点是什么位置?就是树根,所以什么叫本?就是大树的根,人生可以长成枝繁叶茂的大树,但是一切源自于这个根系,所以很多东西要务本,本要是牢固树就可以长得好。孝在孔子的语录里就是作为这样一种根本的道德而存在。
我们今天已经远离了那样一种宗法封建的社会,在今天的社会中,父子这样的一种关系已经不存在跟君臣的对应,但是不是孝就过时了?是不是在今天这样一种法律平等公允的社会里,孝就不是做人的根本了呢?
画外音:
孔子认为孝为人生的根本道德,所以儒家文化提倡百善孝为先。但儒家文化的基础是封建制度,从父父子子,君君臣臣的封建社会发展出来的孝道,在我们今天的社会里是否还能够成为做人的根本道德?我们现代人又该如何理解孝道呢?
于丹:
其实走到今天我们回过头来静心而思,来考虑什么是我们的核心道德。一个人真正在自己跟亲人的处理上做好的话,也许对整个的社会不经意间,可以幅射出来一种强大的力量。所以走到今天也许社会制度在变,但孝在今天就不是为人之本吗?也许这个理念可以不变。孔子说君子务本,一个人永远去伪存真,能够在最朴素的地方见出做人的核心价值,那么在一片迷惑之中或许他不会走得太乱,我们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建立很多的辉煌,但是永远不能忘了脚下的起点,父母对儿女的心永远是儿行千里母担忧,对于孩子在今天这个世界上父母一会儿牵挂,他念书念得不好了,或者是为人做得不够正直了,惦记他没有钱买房子,惦记他的车不好被同事笑话了,惦记孩子的孩子再去受什么教育了,父母之心对儿女的牵挂不一而足,我们可以举出理由太多了。
但是做儿女的问问自己该让父母操这么多心吗?《论语》的微言大义往往就是用一句最简单的话告诉我们至深的道理。所以我们都知道,这一生步步行来点点滴滴,父母能做的往往是一些背后的小事一生相伴,父母从来不会为儿女说嫌烦,父母也从来不在儿女面前表功,翻翻《论语》有那么多关于孝的说法,其实说到最后我觉得有一句话是需要我们每个人记住的,那就是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其实就在这个时候我们为人儿女者都在心里问一句,我们父母哪天生日,他今年多大了,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说得很准确。我们有时候说老人不像孩子爱过生日,他觉得长一岁也没有什么好,这就叫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喜的是父母高寿得享天年,做儿女的现在还有机会孝敬他,但一则以惧是年事又高了一岁,又到了生命流光往前走的这个时刻,所以我们还有多少时间能够陪在父母身边尽孝呢?我们还能够有多少心愿真正来得及完成呢?可以说父母之年在我们的心里可能永远是惧大于喜的,因为我们能做得太少,父母能给的太多。所以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待。有一种至深的悲怆叫子欲养而亲不待。如果真正是到了那一天的话,那我们就是捶胸顿足,我们就是涕泗滂沲,再追悔父母在的时候少顶一句嘴多好,多做一件事就来得及啊,但是一切都过去了。所以其实只要有父母高堂还在,就是儿女的福分,天下儿女心就是在这个时刻,想一想父母之年,以及在来得及的年限中我们的心还来得及做什么,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天下儿女心,我们都记住这一点,也许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父母就快乐了,我们自己的心就安慰了。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