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女人明白要趁早之米字路口问答
13361000000013

第13章 隽永的减法——关于活法(2)

1.天然气质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比如说话的语气和音调、行走和站立的姿态等。拜托朋友给自己录一段自然状态的视频,然后尽量客观地审视一次自己,通常你会因为不满和羞愧开始刻意改变。

2.减掉赘肉,最低标准是藏起赘肉,让脖颈、手腕、脚踝看上去细腻消瘦,优雅就完成了三分之一。养护皮肤,最低标准是粉底均匀。优雅首先来自于节制之美,因为节制如此高级,优雅才一直备受推崇。

3.在优雅里,上述两点都是表面功夫,最难做到的是从容坦荡、游刃有余,这些只能来源于书本、经历和见识,还有在书本、经历和见识之后的思考习惯。多看书,多给自己经历的机会,如果能往前走,就往前走,如果能多听多看,就多听多看。

下面摘抄我的榜样梁凤仪在《潇洒的女人》中的一段文字,虽然潇洒和优雅两个概念稍有区别,我觉得也很值得借鉴:

老实说,女人一般不如男人潇洒。故此,潇洒的女人特别难得、可爱。以下十种情况做到八成,就算得上是真潇洒了。

一、只计大数目的钱,不拘泥一个、几毫。

二、选用名牌贵价货,不着意挑那些牌子外露的款式来买。

三、听了有关自己和别人的是非,一笑置之,根本不上心。

四、遇上旧情人,心无所动,既不炫耀今日的安泰,也不妄提往昔的恩怨。

五、知道情敌倒霉,毫无幸灾乐祸之心。

六、儿子爱老婆和老公疼老母,有甚于自己时,毫不介怀。

七、同辈女友出人头地,率先鼓掌。

八、施恩之后压根儿不再记住。

九、遇难时不叽呱鬼叫以示埋怨。

十、在失败之后,在下一分钟立即重新参战。

依我的观察,很少女人潇洒得来,但一旦潇洒的女人,则上述十项全能,起码勇夺八项锦标。

必修化妆术

傻妞一枚:潇洒姐,您好,作为一个25周岁即将毕业的研二学生来说,素颜还是化妆比较好呢?您觉得有必要化妆吗?

潇洒姐:化妆跟穿衣服、做新发型没什么区别,都是为了扬长避短、美化自身。我觉得是否应该化妆不需要讨论,只要你穿衣服除了遮挡也为装饰,那么你同样应该重视自己的脸。

有一拨人总是强调素颜最好,别听他们忽悠,他们说的是(好看的)素颜最好。而且这拨人不明真相,能让他们看见的美好素颜多半是不露痕迹的化妆结果。

你需要让别人看到的,是你通过修正形状、遮盖瑕疵,郑重对待了自己的面孔;不是危言耸听,我始终觉得穿戴、化妆、姿态和语音,直接关乎尊严。出来做事,在得到别人的尊敬之前,首先要靠自己支撑出风范。

养成化妆习惯很简单,日常有几点做到就够了。

第一,匀净的粉底。基础是好皮肤,那些真素颜也够美的人,都是因为皮肤够好。护肤功课要常年坚持。

第二,增加脸部对比度。我觉得眉毛的形状和眼线非常重要。眉毛的样子几乎直接决定了你的气质定位和神采,一定要花时间休整和精致描绘,找到最有风范的轮廓,练习之。日常妆有粉底和眉毛做基础就已经很精致了,可以直接出门。

第三,红唇。可以随着年龄和生活体验由浅入深去尝试,红唇的光彩让人过目不忘。找到你最适合的几个颜色。当你能驾驭大红唇的时候,你的美丽基本炼成。

“学好化妆术,拾掇好再出门。你自己会开心,别人对你会多点耐心,百利而无一害。”——《写在三十岁到来这一天》

是枷锁还是工具

羽凡:潇洒姐怎么看待穿高跟鞋这件事?

潇洒姐:你问的是不是:女性主义者为什么还要化妆、涂红嘴、穿高跟鞋,以及接受许多在男权社会里把女性物化的装扮,这不是自打脸吗?

按照渊源来分析,人们普遍认为高跟鞋与裹小脚相关,裹脚是摧残压制女性,高跟鞋只是缓和的变种。激进女性主义者认为,接受高跟鞋,意味着内心依然接受女性被审视、被处置的地位,依然在靠取悦男权世界而活。

任何一件生活琐事,都可以去研究其背后的推演,都可以从推演得到一个和你价值观背道而驰的理论。比如说,你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但如果你细心研究,会发现几乎你手边常用工具的发明人都是虔诚的有信仰者。你怎么办?要不要抵制?要不要先确认所有事物的渊源是否和你在一个轨道上,然后重新选择生活?

要做一个女性主义者,同时还是理想主义的现实主义者,还真难拿捏。

我理解的女性主义就是,自己知道怎么选择和奔向理想主义,选什么都不是被逼的,选了之后就算错了也只吸取教训不抱怨;现实主义就是,当下怎么选最有利于实现理想就怎么选;理想主义里面还有个理想形象,我心目中这个形象的确是穿着高跟鞋的——因为穿高鞋更显腿长。

无论是在男性面前、女性面前,还是在镜子面前,腿长就是腿长,是看上去的事实。我们追求的是进步的事实,就是因为事实进步了而高兴。全是因为我高兴,而不是别人高兴,这才是本质。

高跟鞋并不是人类明知有伤害但依然乐此不疲去做的唯一一件事。和吃零食、吸烟、玩网游、不运动比起来,高跟鞋是个美艳的天使。

升级朋友圈

A穿AJ的纪老太:潇洒姐,每个人都有成长速度,但他们确实还算是有感情的朋友(高中同学),应该如何处理与他们的关系呢?比如你只想和他们聚三个小时,可他们偏要在一些无聊的问题上纠结你八个小时,如何得体又不伤感情地拒绝呢?

潇洒姐:只要你在成长,你的朋友圈一定会发生改变。就像你的家庭环境和电子产品不断升级一样,朋友也会不断升级。

人和人交往的层次区别很大,那些深层次交往的朋友会影响你至深,你们的友情会深远地渗透进生活;浅层次交往的朋友也是你通往世界多样化之门。多样化用来观看和了解,但不是你选择的生活。

如果朋友支持和理解你,和你一起探讨的问题也是你最关心的,正向而热情,不纠结当下、怨天尤人,你会觉得生活特别舒服,成长特别美好。

但你会发现有些朋友不是这样,聊天内容微观而沮丧,充满无谓的八卦和抱怨,陪伴让人很有负担,相聚后比相聚前更累。你可以先试试引导和改变他们,如果效果不大,你肯定觉得这些时间不如留给自己正向积累。自私地说,你不能浪费自己的生命;高尚点儿说,你应该利用这些时间为世界创造新的价值。

其实,当你勇猛精进时,你的朋友也未必舒服,当大家的人生目标拉开差距,分道扬镳的时刻早晚会来。人各有志,这里面并没有对错,只能说人们骨子里都看重安全感,讨厌变化。而你就是变化本人,当你追求变化,你要为此付出代价,包括友谊。

我们尊重每一个人选择的活法儿和看世界的观点,可惜你的时间是有限的,你把时间无休止地分出去,就阻碍了自己的活法儿和看世界的观点。下一次,你可以在见面之初预先说出自己的时间安排,三小时后道别起身离开。三小时内可以在小团体里聊一切,三小时后你还是要面对远方和世界。

我们都在等待生活改变、机会来临。但如果不主动改变饮食、作息、思考方法、交谈对象,如果不挥剑刺破玻璃罩,那些改变和机会就永不会发生。

礼金的困惑

陈小乖子:近期我们已经筹备结婚事宜,但是我家里希望对方能多给一些礼金,从爸妈的角度看是不希望我受苦,而且我家这边礼金是当嫁妆办过去的。礼金多少是不是能够看出对方的诚意呢?如何才能做到双方都满意?好困

惑啊。

潇洒姐:礼金与观念和传统关系大些,多数是长辈的要求,落实它也是为了让长辈安心。一辈子长着呢,礼金和嫁妆属于一时一隅的事,其实和未来生活的质量高低、幸福与否关联很小。

长辈说的“受苦”,是怕你在婚姻关系中得不到尊重和话语权。一般娘家越硬朗,你经济越独立,受苦的可能性越小。所以,你可以通过估量你未来的前景,来衡量双方出资的多少。

为什么用“出资”这个词?因为礼金和嫁妆,从某一个角度更加透彻地反映了婚姻的经济合作体和契约行为,很像两家人在合作前的出资占股比,谁出资多占股比大,谁就享有话语权。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让对方占股比小不是坏事。

如果你觉得有真爱就好,礼金不重要,为了尊重父母的感情和意愿,让他们决定就可以了。那本来是他们辛勤的收入,应由他们自己决定如何支配。对方父母亦然。

说到我自己,我觉得我爸给我最好的嫁妆,应该是出资帮助我注册了公司,这个胜过一时的礼金,可以持续增值;叶先生给我的最好礼金,除了求婚钻戒,就是他的长久支持。

死心时刻

Sarah零:您是如何做到对EX完全死心的?

潇洒姐:从小学、中学、大学毕业后,从一个单位离职后,你经常会缅怀过去、故地重游吗?反正我属于那种不爱缅怀的人,因为太着急想往前走。

EX和过去待过的地方、上过的课差不多,分手后他还存在这世间,并不意味着你们还有交集。他和那些地方一样,都是人生的某一篇儿,而你已经翻过去。

死心的程度在于压弯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多么不能忍受,是刺痛还是漫长的折磨;也在于你是否察觉自己已经在这过程中放弃和退让了很多。察觉的那一瞬间,应该是这样的——他的光芒突然都消失了,你会惊觉他竟然这么矮、这么多谎言、完全不帅、衣服没品位,之前被蒙蔽的一切突然都显现了。一个人在你眼中泯然众生,就是死心的那刻。

当然你还会有沉渣泛起的心动时刻,想起一个多年前的瞬间,并唏嘘物是人非。这很正常,其实你缅怀的是当时那天自己的感受,那感受往往随着成长永不再来,而他刚好在那个时期,陪你演了一下对手戏。

因为爱情

小鹿紫:潇洒姐,能给我讲个您最受震动的爱情故事吗?一个真实的故事。

潇洒姐:有些人是天生不羁的,对于他们来说,生活就是不停拥抱崭新,看无数路上风景。我的朋友H就是这样一个男生。他在美国电影专业毕业之后,开始环游之路,几乎去了我能想象的所有绝美地方,拍了许多令我们看呆的照片,照片里有各种各样的风景和人,更有很多美丽的女人。他好像一直在路上,不眷恋、不停留。

有一阵子,他回到了北京,好像是看望父母,总之他无法忍受无所事事,看到一个应征纪录片短期摄影师的招聘,就去了。面试他的是一个女导演。那场面试从下午持续到傍晚,他讲了他路上所有的见闻和对世界的情怀,她讲了她的纪录片梦想。

面试结束以后,他回到家,关好门,头抵着墙壁哭了一夜。他知道他的天涯羁旅从此断送,他之前的人生就停止在那天了。第二天,他洗干净脸,换上清香的衣服去女导演那里上班,从此以后就一直留在了北京。当然,他们后来结婚了。但这个故事最震动我的,是他头抵着墙壁哭泣的那一夜。

你的渺小和伟大

小孟孟:潇洒姐,您讲的那个头抵着墙壁哭泣一夜的爱情故事我很喜欢。您觉得认出灵魂伴侣是什么感觉?有什么标志吗?

潇洒姐:“我想之所以永远有这么多人在忙着得到爱失去爱抱怨爱唠叨爱,除了伟大的化学反应,还因为爱情是成本很小、‘进入门槛’很低的戏剧。如果要以做成一个企业 、创作一个艺术品、解决一个科学难题、拯救一个即将灭绝的物种……来证明自己 ,所需才华、意志、毅力、资源、运气太多,而要制造一场爱情或者说那种看上去像爱情的东西,只需两个人和一点荷尔蒙而已。于是爱情成了庸人的避难所,于是爱情作为一种劳动密集型产品被大量生产出来。说到底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太难,改变别人更难,剩下的容易改变的只是自己和别人的关系。在一起,分手,和好,再分手,第三者,第四者……啊,枝繁叶茂的爱情,让一个可忽略可被替代可被抹去而不被察觉的存在,看上去几乎像是生活。”——摘自刘瑜 《兔子跑什么跑》

借用以上我钟爱的段落,我也想说:爱情和灵魂伴侣并没有直接的关系。灵魂伴侣不必一定存在爱情里,灵魂伴侣间也未必拥有世俗爱情。既然这样,如果我们非要追求爱情对象是灵魂伴侣才行,那就有点儿类似于工作必须追求理想,目标确实远大,但落寞的可能性很高。只有爱情也是好的,有片段苍白的爱情也是好的,都是体验的一部分,体验让人因积累而丰富,至少让体验者本身拥有了灵魂。

再说认出灵魂伴侣是什么感觉。那应该就是“懂”的感觉。张爱玲所说:“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只有文学意识流的方法可以描述的——让一个人褪去苍茫宇宙中孤独的——瞬间。那一瞬间,你觉得只有TA知道你要去哪儿,为何出发,看到你的渺小和伟大。

看来这个问题,只能用形容词和摘抄来回答。

如果有人问:找到一个灵魂伴侣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会回答:最重要的是,你自己得先有灵魂。

找到一个仅次于爹妈的亲人

虫子:潇洒姐,和男友交往到什么程度可以结婚呢?有什么具体的“指标”吗?

潇洒姐:这里有几个我觉得适用的参考指标,你可以借鉴一下:

1.你们已经成为仅次于爸妈的亲人, 好事坏事都交流,并接受彼此的弱点。

2.你们都确认喜欢的是当下的对方,而不是未来期待中的彼此。

3.谈到未来时,你们都充满希望,并且表示要为之努力。

4.开诚布公谈过钱的问题,并在支出管理上达成了共识。

5.明知许多年后你可能会变成他的样子,沾染他的习惯,但你不介意。

6.如果你们是战友,在炮火中坚守最后一个战壕,你坚信你们会互相保护。

当然,最理想的契合就是三观的契合, 我个人的经验和标准可以参考我的书《女人明白要趁早之三观易碎》中的章节。

一个不会后悔的决定

啊啦~青青:潇洒姐,我知道您很少回答感情问题,但我真的希望您可以用理性和方法论帮我理出思绪,做一个对得起自己不会后悔的决定。我的现男友着急结婚,可我父母对他的硬件、个人学历和性格不看好。而我自己爱他,同时也知道父母说得有一定道理。所以,我犹豫,不知道是继续还是分开,怎样才是对彼此真正的好?

潇洒姐:咱们来换位思考。如果我的女儿想要结婚,而她的目标结婚对象硬

件、学历和性格不太好的话,我大概会这样展开分析。

硬件

这说明环境没有提供给他基础,目前没有迅速积累的能力。未来的潜在积累能力不可知。这个条件会决定我女儿的生活质量,我会关心女儿未来是否会为基本生活所累,这种累会让她没有能力和心力去做更多选择,她的一生会受限。作为父母,当我明确知道一个人会限制我女儿一生的命运格局,我会忧虑。

学历

我从不看重学历,但我关心是什么造成了他学历不好。如果是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自我管理不力造成的,他的综合能力依然堪忧。就像一个玩笑说的:“他挺聪明的,只是学习方法不好。”不知道学习方法,那不就是笨吗?作为父母,我会担心我的女儿和一个综合能力不强的人生活在一起。我希望我的女儿可以成长到不需要保护,她需要一个不比她弱的战友。

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