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海权
13367300000037

第37章 中华民族海洋之路:辉煌与耻辱并存(6)

进入21世纪,中国船舶工业能力突飞猛进。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党组副书记谭作钧介绍说:中国船舶工业经过艰苦卓绝的拼搏,产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辉煌成就。2007年,全国造船产量突破2000万吨,占世界市场份额27%;手持船舶订单176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35%,居世界第二位;承接新船订单超过1亿吨,占世界市场份额43%,居世界首位。中国造船企业国际竞争力实现跨越式提升。目前,以长江口、珠江口、环渤海湾三大区域大型造船设施建设为标志,中国船舶工业生产能力已跃居世界前列。其中,2007年完工的船舶中万吨以下的中小船仅占139%,其他均为大型、特大型船舶,目前中国已有25万吨级以上船坞14座。更主要的是,今天的中国已经能够自主设计和建造几乎所有类型的船舶,出口船舶中90%以上为自主品牌船型。中国不仅成功地自主设计批量建造了好望角型散货船、30万吨级油轮、8530TEU集装箱船等超大型主流船舶,而且在高技术船舶领域和海洋工程建造领域也取得了重大突破。2008年4月3日,中船集团公司建造的中国第一艘LNG船胜利命名交船,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成功摘取船舶工业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2008年4月28日,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座有海洋工程中“航空母舰”之称的3000米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在中船集团公司开工建造,中国船舶工业在海洋工程建造领域实现重大突破。

上述情况,一方面可喜,中国船舶业具有强劲的发展势头,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可忧,中国还没有把日本、韩国等传统造船大国远远地甩在后面。船舶被称为“移动的城市”,是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的产业,很适合中国国情。一条出口船舶价值上千万美元,“一船出口,千家受益”。不管是喜是忧,中国应当坚定大力发展造船业的意志和信心,特别应当把握好时机。中国古代兵法特别强调把握、捕捉、创造“战机”,即把握、捕捉和创造有利于我而不利于敌的作战时机。笔者不谙道,但总觉得商场与战场有许多同理。如同冰激凌再好吃,寒冬腊月里总不会有多少人去买它;大碗茶再不好喝,烈日炎炎之时也能卖出个好价钱。

另外,随着快速航船的出现和发展,海洋运输业必将进一步突飞猛进。这也给我们两点启示:一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上航行技术不断提高,将使海上贸易更加便捷和快速,发展海上力量大有可为;二是中国人的眼光应当瞄准“未来的快速航船”,走“科技强船”之路。如果说中国目前在造船能力上与强国有一定的差距的话,那么在“科技强船”的问题上与强国并不一定就不是处于一个起跑线上,以科技制胜或许是发展中国造船业的一支“奇兵”。

海洋·未来·市场·劳动力就业

“人多力量大”,但“大有大的难处”。资源、市场重要,劳动力就业更为重要。开发和利用剩余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中国来说具有巨大的战略意义。“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固然有着广阔的就业机会,但海洋的就业前景更为可观。走向海洋的劳动力不仅可以吃饱肚皮,而且还可以获取资源、开辟市场,何乐而不为!

中国经济面临新的挑战:“市场不足”+“需求紧缩”+“生产过剩”

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很长时间内,中国经济所以能够达到两位数的增长率,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充足,消费者需求旺盛。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城市消费者基本购齐了他们所承受得起的各种高价商品。目前,90%以上的城市居民已经拥有了洗衣机、彩电、冰箱等,相当一部分家庭都有了自己的“私家车”、“自家房”,农村消费者也基本上拥有了较好的生活条件。有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传统消费观念的中国人,在一个时期内是不会轻易更换这些高价商品的。“需求紧缩”是中国一个客观存在的现实问题。

中国是当今世界的“产能大国”,它也从侧面揭示了中国客观上存在着“生产过剩”的问题。当然,中国目前的“生产过剩”,并不是物资已经多得没有人需要了。按照经济学理论,判断一个社会、一种经济体制是否存在生产过剩,与其物资量、需求量有关。所谓“过剩”的实质,是在新生产周期到来之时,已经生产的产品尚未能够以生产部门所投入的边际成本和所预期的边际利润价格在市场上出售。结果,产品库存大量积压,以至于经历了若干个生产周期后仍然积压。由于流动资金被滞销的产品大量占用而凝滞,造成资金回流不畅,致使新的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来源困竭。

一提到“生产过剩”,有些人十分恼火,“我们还有几千万贫困人口,怎么能是过剩呢”?有些人不同意而且斥责这种观点。质问也好,不同意也好,“生产过剩”都是客观存在的。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看,这种“生产过剩”,最终很有可能爆发为使再生产难以继续进行的工业危机。不管这种“生产过剩”的程度、发展趋势如何,它都给中国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大批工业企业再生产难以为继必然导致大批劳动力闲置,这批劳动力与农村富裕劳动力、城市中逐渐成长起来的劳动力汇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庞大的待业、待岗大军。此次全球性金融危机虽然是一件坏事,但它也及早地给中国提了个醒儿——如果不能尽早从生产结构上、就业取向上采取有效措施,再遇到经济领域里的大风大浪,中国就有可能出现大的社会稳定问题。

人口多、资源少是中国未来发展的最大矛盾

据国内有关专家预测,如果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不作大的改变,到2020年中国人口将增至1483亿,到2030年将增至1519亿,直到2040年才有可能开始回落。而外国有关专家预测,到2050年中国的人口将突破16~18亿,如按其所言,形势则更加严峻。

专家预测,中国在人口达到16亿时才有可能实现零增长。“多则必滥”几乎是一切事物的规律。纵观世界各国的人口素质情况,“人口多=素质低”就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目前,中国的残疾人已经达到8000多万人,而且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弱智或者处于痴、呆、傻的状况。其中,除了生育本身的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后天教育的问题。由于人口庞大,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15岁以上人口中的文盲半文盲仍然高达12%。与庞大的人口成反比,中国的人均国土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全国人均耕地已由建国初期的3亩多下降到现在的112亩。另外,中国的人均淡水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4,人均森林资源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9,森林覆盖率是世界人均水平的1/6;水土流失量占世界水土流失总量的1/5,土地沙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76%;黄河断流、500多条江河多被污染,等等。

中国人口以每年上千万的速度增长,人均需要的粮食也就必然相应的增多,而耕地面积却在以高速度减少。据有关部门估计,到2020年总需求量为15万亿斤,人均1000斤;到2050年总需求量将达到18万亿斤,人均1200斤。有关专家预测,由于人口持续增长和耕地不断减少,到21世纪中叶中国将出现37亿吨粮食的缺口。

应当看到,庞大的人口,给教育、卫生、社会保障以及交通、住宅、就业、资源的利用、环境等带来的巨大压力,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严峻的难题。对国家政府来说,如要为今后持续增长的人口提供生存和发展的资源、资金和社会条件,既包括吃穿住行的基本需求,也包括教育、娱乐、文化等基本享受,任务是相当艰巨的。

总量高、人均量低标志着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艰难

当今世界,许多有识之士都在考虑或者谈论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对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21世纪的必然趋势已经形成共识。所谓“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它包括良好的人口环境、适量的经济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持久利用的自然资源、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等。其中,人口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资源和环境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

可持续发展既有一个总量问题,也有一个人均占有量问题,只有总量的增长没有人均占有量的增长,还不能说是真正的发展。因为,人均占有量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考察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本标准。目前,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不少产品产量从总体上看,已经位于世界前列甚至首位,但以人均计算则处在世界的后列。如,中国国内生产总值2008年已达44万亿美元,在世界上位列前茅,但与庞大的人口相比,人均占有量就少得十分可怜,在国际上只能排在第100位左右。

中国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其中,人口环境的不利状况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沉重负担。目前,发达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平均为2%,有的还呈负增长状况,中国的人口总量比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还要多3亿人,而且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还将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不同的内部环境和条件,决定了各个国家在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不同选择。发达国家可以把环境问题摆在可持续发展的首位,而中国则必须把解决耕地、资源不足与人口巨大的矛盾摆在可持续发展问题的首位。

劳动力过剩加之结构调整必然导致就业困难

人口多,必然带来就业难的问题。因为,人口数量与劳动力数量成正比,大批劳动力的存在,虽然可以创造财富,但同时也向社会提出一种就业需求,政府必须提供大量的固定资产、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当劳动力数量超过社会所需劳动力需求时,就业难的问题就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发生过两次失业高峰。第一次是1979年的大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返城;第二次出现在1989年治理整顿期间。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出现了第三次失业高峰。虽然,在金融危机冲击下返乡的农民工多有土地可以维持生计,没有找到工作的大学生多有父母可以“啃老”,但长此以往毕竟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实事求是地讲,结构调整所导致的失业问题,是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一种特殊的现象,是经济发展、社会变革的“伴行物”,也是时代进步大潮中的一个“漩涡”。传统产业生产能力过剩提出了物质资源与劳动力资源重新分配的客观要求。新中国成立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处于“短缺经济”状态,各种商品供不应求,因此全国上下开足马力解决这一矛盾,小棉纺厂、小机械厂遍地开花。随着“小生产”的发展加之30年改革开放,市场上的东西多了,传统产业生产能力出现了过剩的情况,小而全、大而全、重复建设问题日益突出,其中纺织、轻工、机械、化工等产业尤为明显。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家具陈旧了要更新换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产业结构落后了就要调整改革。当前,中国的国民经济已经进入了结构优化、升级的新阶段。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企业结构重新组合,物质资源和劳动力资源都面临着一个重新配置的问题。因此,大规模失业问题,是一个旧的经济周期向新的经济周期转变时必然出现的暂时现象。

工业化进程中增长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部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处于暂时分离的状态。当前,生产力发展的突变性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的重要特征。生产方式的变革必然影响劳动力资源的流动。因为,有的企业手工操作被电脑所取代,使一些工人失去了工作的岗位;有的地方发展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使部分工人失去了“饭碗”。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在加速向集约化方向转变。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含义,就是要提高资本、技术要素生产率和资源的利用效益,就意味着生产手段的改进对劳动要素的相对排斥。同时,买方市场格局的出现也必然逼迫企业必须走依靠质量、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售后服务等非价格竞争之路。虽然技术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那些在旧生产方式岗位上的职工可以向新生产方式岗位上流动,但这种转岗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

总之,由于历史的、体制的、结构的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下岗”也好,“隐形失业”变成真正的失业也好,都是不可避免的一种时代产物。它是前进中的“漩涡”,而不是河水的倒流。问题的关键,不仅在于正确地认识这一社会变革时代特殊现象的本质及其成因,而且在于正确地处理和解决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广泛的、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知识经济、虚拟经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不失机遇地发展本国的知识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为人类提供了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有利条件。荷兰是一个自然资源相对贫乏单一、人口稀少、市场狭小的国家,由于坚持走了一条“以狭小领域的高新技术产品占领广阔国际市场”的道路,从而使其国民经济始终跟上了世界经济演变的步伐;韩国提出建设“头脑强国”;新加坡在全国建立“终生学习”的体系,以提高人力素质,发展本国的知识经济;肯尼亚也已经踏上了信息高速公路。

知识经济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的就业机会,但是,必须看到,人类生存与可持续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仍然是物理空间、资源、市场、劳动力就业、环境等因素。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传统产业仍然是基础产业,农业、矿业、制造业、传统工具的运输业都不会消亡。科学和技术再发展,也不可能做无米之炊。因此,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讲仍然取决于自然资源的占有和配置,资源在人类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