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海权
13367300000049

第49章 走向未来的中国必须拥有海权(3)

邓小平曾经提出,“以关心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是中国人在认识和处理海洋问题上应当时刻牢记的一项原则。从思想上讲,就是应当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牢固地树立海洋国土观念、海洋利益观念、海洋防卫观念。“国家利益”,是相对“神权利益”、“君主利益”而言的一个概念。至于国家利益是什么,可谓众说纷纭。正如黑格尔所指出的:同样一块石头在7岁儿童和70岁老人的眼中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国家利益在不同的国家、同一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人的眼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利益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本动因。④中国作为一个意欲实现崛起的大国,在21世纪有自己特定的国家利益。笔者认为,国家利益是一个历史范畴、一个需要与时俱进的概念。今天的中国,虽然国家利益依然主要表现在生存权利、发展权利、国际影响三个方面,但发展权利所面临的威胁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这是我们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实现崛起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利益所在,同时也是当代中国最大的安全问题的根源。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国家安全观念上完成脱胎换骨的转变。

“海权”动机与“海防”观念

动机决定动力、动机决定效果,这是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般规律。存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存在,这也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一般规律。在海权与海防的问题上,不存在“二律背反”的问题,倒存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追求海权的动机、更新海防观念的问题。

从世界各国的历史看,虽然选择的都是发展的道路,但发展的动机却有所不同。因此,有发展速度快慢、持续发展能力大小之分。英国曾经发展为“日不落帝国”,一时间满世界都有其殖民地,满海洋都有其海军舰队、基地,但今天的“日不落帝国”,随着香港回归中国怀抱已经彻底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也只有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还能够稍稍看到那么一点点威风。英国衰落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重要原因之一是英国的发展动机多来自于个人,取得的成功多是个人独自努力或者自由合作的结果。回想两次大战前的德国、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他们所以具有很高的发展速度、较持久的发展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其发展的动机多来自群体意志,发展的力量多来自于群体行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崛起的德国曾经使世界强烈地震撼了两次,20世纪初崛起的苏联也曾经有过耀眼的辉煌,并曾成为世界两霸之一。可以说,是民族整体的意志和力量造就了这两个国家曾经有过的大国地位。然而,也正是这两个国家,前者出了个希特勒,后者出了个戈尔巴乔夫,由于这两个人的个人动机而葬送了整个国家。

中国追求“海权”的动机是什么?这是当代中国政治家、战略家必须面对和必须回答的问题。它不仅决定追求海权的路径和方法,更主要的是决定着中国需要不需要海权、能不能拥有海权的问题。

回顾中国历史不难看出,只要“看明白”了,中国人往往就能“整明白”。两千多年来中国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具有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不可比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这首经香港歌手唱出来的《我的中国心》,虽然已经十多年了,依然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道出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理念,是华夏子孙的共同心声。从古至今,一旦处于民族危亡的关头,都有许多志士仁人为祖国的存亡、民族的兴衰而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中国人民的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精神也是举世无双的。无论困难多大,条件多恶劣,都难不倒中国人,特别是在外来压力面前,中国人总是众志成城,虽然也会出现一些像秦桧、吴三桂、汪精卫那样的“汉奸”,但这些人只是为千百万中国人所不齿的极少数败类。如果今天的中国人知道海洋之重要,知道海权之重要,何愁众志成城,何愁再打出一个新的“两弹一星”!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百年中遭到数百次外来侵略,这一历史现状导致国人在战略思维上存在着总怕外来侵略的痼疾。特别是近代以来,中国所遭受的外敌入侵,多是来自海上,这又使中国的海防观念的内核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但随着中国的日益强大,目前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中国的“海防”观念,也必须随着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海军少将刘振环在《只有更新海洋防卫观念,才能适应海洋斗争的新形势》的文章中阐述了海防观念更新的问题。他指出:①海防的地域和空间观念需要更新。由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确认的国家主权和海洋权益,包括领土、领空、领海以及海底、底土及其一切资源,那么,中国人的海防地域和空间概念也应当大大扩展。中国的海上防御范围应该也必须扩展到整个国家管辖的海域,包括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外缘,在南海包括中国传统的海疆线的外缘,一直到曾母暗沙海域都将成为国家新的“海防线”。中国的海防战略边疆大大扩展了,由原来的12海里延伸到数百海里,超过原来数十倍。②海防的职能和内涵观念需要更新。中国海防的职能,不仅应当是抗击来自海上敌人的入侵,而且还应当包括保卫国家海洋岛屿主权和维护海洋权益。中国海防的内涵,不仅要以军事斗争为基本形式,而且还应当包括政治、外交、经济、法律和文化等各方面。③海防的时效观念需要更新。为了维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认定的中国的海洋权益,中国海军不仅要完成可能发生的作战任务,还要进行大量的日常海上勤务和海防管理。因此,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时效观,建立“天天建海防,日日用海军”的观念,在军事外交、抢险救灾、协助海关和公安边防缉私、打击海盗以及国际维和等“非战争行动”中发挥重要作用。④海防从属陆防的观念需要更新。近代以来,关于中国海防与陆防孰重孰轻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中,时代背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当前及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的陆地边境将不可能出现大规模的入侵事件,加之海洋斗争形势愈来愈复杂激烈,中国必须改变重陆轻海的倾向,突破传统的陆防为主、海防协同的观点。从海军的作战任务来说,不仅要重视协同陆上战区保卫大陆国土的作战,而且更应当重视独立地或者在其他军兵种协同下遂行保卫我国海洋岛屿主权、保卫我国“海洋国土”及其资源开发活动中的一些作战任务。当然,刘振环少将的“海防观”更多的还是防御外来侵略,但他的观点中已经透着一种对传统观念的突破的精神。这个观点在十多年前即已提出,本身就是十分难能可贵的了。目前,中国已经开辟了30多条远洋运输航线,通达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承担着国家对外贸易90%多的运输任务。另外,中国在海洋中还有许多科学考察、试验活动以及通过海洋走向南极、北极的活动,这些也都是国家利益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海防的重要内容。

今天的中国的海防,一是防御外来侵略,二是为“走出去”“保驾护航”。可以无需掩饰地说,中国“海防”的边界,就是中国利益在海上到达的地方!古人尚知疆土无价,不可尺寸于人。今人更应确立与时俱进的国防观、海防观,竭尽全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理论指导实践”是千古定律。列宁曾经讲过,“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但是,正如“技术决定战术”并非自然而然一样,理论对于实践的指导作用也不是自然而然的。马汉海权思想的著作完成后,曾一度连一个出版商都找不到,甚至到了1890年“海军内外没有几个美国人有资格评价这样一部技术性很强的专门研究”。海权对于一个濒海国家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巨大而深刻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已经广为人知,然而,似乎这些理性认识并没有成为今天中国实践的指导。百年耻辱最深刻的教训莫过于坐井观天、妄自尊大、保守和惰性成灾。难道传统的保守观念和惰性还要再遭遇一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才能使中国人再一次“起来!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军事等诸方面因素考察,目前的中国基本上具备了拥有海权所需要的各方面条件。问题的关键是需要新的海权意识统一全民的意志,对海上力量建设实施统一的领导,统一调动各方面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有目标、有计划、有重点、分阶段地逐步发展中国的海上力量。否则,中国人的海权梦将永远仅仅是一个梦而已。

向往和平、讨厌战争与惧怕战争、回避战争

战争与和平,是人类社会一个几乎和生命与爱情一样久远的主题。应当肯定地说,拒绝战争、拥抱和平,是人类社会自古以来的普遍认识和选择。和平较之战争,更能够给民族、给国家带来安全。但是,历史同时也告诉世人,战争总是与和平交织在一起,这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社会既没有永久的和平,也没有永久的战争。如同好人也自觉不自觉地干坏事、坏人也干好事一样,战争与和平所给予人类的,也是好坏皆有。在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上,应当坚定追求和平的理想,但也不能惧怕战争,更不能回避战争。

就当前的国际社会而言,虽然“和平与发展”是大势,但局部战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这些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有的是民族自治和民族独立要求引发的,有的是资源、边界、领土、水道之争所引发的,有的是主权国家内代表不同意识形态、不同阶级或利益集团矛盾所引发的,还有的是美国为建立“单极世界”或单独或以国际社会名义所发动的。虽然,没有一个国家公然宣称战争好,但也没有一个国家完全放弃战争,更没有一个国家认真地去阻止一场战争。不希望发生战争,是因为担心战争会伤害本国利益;不阻止战争,是因为谁都希望自己的敌人或者竞争对手在战争中被削弱。

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已有20多年没有枪炮声了。虽然有大使馆被炸、撞机事件之惊,但始终没有实战之险。当然,这绝不是战争或武装冲突的威胁与可能已经完全消失了,而是中国有意识回避了许多本应该发生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或者说是回避了许多本不应当回避的战争或武装冲突。比如,南海附近一些国家变本加厉地侵犯中国的主权与权益、钓鱼岛问题、中印边境问题始终没有解决,等等。实事求是地讲,今后三五十年内针对中国的大规模入侵确实不可能发生,但针对中国的分裂行径、侵权行为过去有,现在有,将来也不会没有。中国已经忍耐了30多年:领土被蚕食,中国忍了;岛屿被侵占,中国忍了;管辖海域被他国“管辖”,中国忍了;大使馆被炸、飞机被撞,中国都忍了。为了一个“忍”字,中国付出了传统文化中最珍贵的东西——“面子”。当然,这也是“没有肚子”所不得不承受的代价。今后一个时期,虽然“肚子”饱了的中国依然需要善于守拙、还是要“忍”,但不能因为“忍”而淡化了战争威胁,进而淡漠了战争意识,忽视了战争准备。不要说要实现国家和平崛起,只要中国不想分裂、不想丢失主权与权益、不想仅仅满足于“老婆孩子热炕头”,要继续谋求发展,就至少应当念念不忘战争的威胁。

对于战争,应当有一种“宽容”和“大度”。19世纪法国著名社会主义思想家维克多·孔西德朗就说:“战争是一种必需的坏事。”⑤近代德国军事家卡尔·毛奇也讲:“战争是所有解决纷争手段中最好最快的一种。”⑥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战争是一种常态。这种常态,从根本上讲源于人类的动物本性,源于人类生存与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对抗。从这个意义上讲,回避战争就是回避生存与发展,害怕战争就是害怕生存与发展,无论好事儿还是坏事儿,往往是“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战争亦不例外!

“和平有利于发展,战争不利于发展”,这是人类历史的基本结论。但是,并非所有的战争都不利于发展。美国20世纪初参加了一战,40年代参加了二战,50年代打了“朝战”,60年代至70年代打了“越战”,自90年代初至21世纪的10多年间,平均不到三年打一仗,并没有影响美国的发展。从人类历史看,有时候战争还有利于推动科技乃至社会发展、拉动经济建设、凝聚民心士气、重塑或确立国家形象、促进民族融合等。问题的关键,是选择什么样的战争、选择什么时候进行战争、对什么人进行战争、怎么进行战争。

“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中国的祖训。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建设成就令世人叹为观止。但不能否认的一点是,中国军队在忍耐中落后了,中国的民族尚武精神、民众凝聚力也在忍耐中削弱了。有人说,今天的中国太需要一场战争了!哪怕是一场败仗,一场惨痛的败仗。虽然,这要付出极大的代价,但它将有利于中国的长远发展。否则,民族精神、国家凝聚力、军队战斗力、执政党形象,甚至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都将在灯红酒绿、歌舞升平中雌化、弱化、消化!

惧怕战争是一种有害于民族精神的心态。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越害怕鬼,越容易撞上鬼”。必要的“小战”有益无害。尚武精神是民族生存的灵魂,其实质是自强不息。只有具有尚武精神的国家和民族,才有和平可言。尚武精神不是要打仗,而是不怕打仗,爱好和平不是用“和亲”换取和平,而是用武力遏制战争、争取和平。把“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运用到国家战略层面,也可以理解为“以小战止战”。

回顾世界历史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一定规模和程度的局部战争或武装冲突虽然有一定伤亡、有一定损失,但总的看是利大于弊。比如,可以打出一个有利的周边安全环境和国际战略态势。中国的抗美援朝战争、炮击金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抗美援越等,都为建立良好的周边安全环境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抗美援越之后,不仅冲破了美国对中国的战略围堵,而且使国际战略格局出现“大三角”的形势。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从此不能漠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作用,尼克松来中国谈台湾问题、越南问题、东亚问题、苏联问题和世界战略格局问题,英国、法国、德国、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头头脑脑也争相跑到中国,一向不被世界重视的中国,似乎一夜之间就成了满世界的“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