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13372000000015

第15章 征服的铁蹄

无论做什么事,内心绝不承认有失败的可能性。只要想着自己的长处,而不是短处,想着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问题。

——拿破仑

(一)

1806年1月26日,拿破仑离开维也纳回到巴黎,受到无数狂欢民众的欢迎。为了庆祝自己在奥斯特里茨战役中取得的辉煌胜利,拿破仑下令建造“凯旋柱”。

经过近5年的修筑,这个凯旋柱终于于1810年建成。该柱是用拿破仑从战场上缴获的敌方大炮炮身熔铸而成,高约44米,直径达3米。柱身上精细地雕刻了螺旋形状的花纹,角上装饰着4只展翅飞翔的雄鹰,柱子的顶端雕有拿破仑叱咤风云的图像。

此时,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拿破仑的死敌、英国首相威廉·皮特去世了,英国要求与法国签订和约。

威廉·皮特是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创立者和鼓吹者,他一直希望联盟能够阻止法国向英国进攻。然而,奥斯特里茨一战令这个联盟土崩瓦解,议员们纷纷指责皮特,并要求他下野。皮特经受不住这种精神上的打击,不久便病死了。随后,格兰维尔继任英国首相,任命同情法国大革命的福克斯为外交大臣。福克斯一向反对皮特的外交政策,他希望英国能与法国和平共处,因此主动派亚尔默思勋爵前往法国和谈。

拿破仑向亚尔默思勋爵表示:如果英国能同意他提出的条件,他愿意将汉诺威重新归还英国。

消息传到普鲁士,在普鲁士全境引起轩然大波。当时,普鲁士是用两个侯国与法国交换了汉诺威,而现在拿破仑不顾与普鲁士的约定,公然将汉诺威作为筹码与英国谈判,普鲁士自然十分愤慨。在柏林,反法情绪高涨。

7月,当英法谈判还在争论不休时,英国外交大臣福克斯突然去世。随后,英法谈判宣告结束。而此时,法国与俄国已签订了法俄和约的初约,因沙皇一直在观望英国对法国的态度,迟迟不肯批准这项和约。现在,英法和平已经无望,沙皇也拒绝批准法俄条约了。

普鲁士一直都与沙俄暗中来往,现在见沙俄与法国和谈失败,马上积极与沙俄交往起来。7月24日,普鲁士与俄国就同法国作战问题达成秘密协议,规定:一旦普鲁士与法国交战,俄国将积极给予武力支援。

而英国由于中止了与法国的和谈,也开始向普俄联盟靠拢,甚至怂恿普鲁士对法宣战,自己为普鲁士提供英镑支持。至此,以俄、普为中心,由英国提供经费的第四次反法同盟雏形渐显。

8月9日,在民族情绪高涨的情况下,普鲁士国王宣布对法战争总动员。8月25日,普王威廉三世召集了一个军事会议,决定成立两个军团,分别由布伦瑞克公爵和霍恩洛尔亲王指挥,还有一个独立军由吕歇尔将军指挥,兵力达13万人。9月底,普军分三路,集结在一条宽70英里的正面上。

对于普鲁士的备战,拿破仑早已获悉。8月份,拿破仑已命20万大军开赴德意志南部。9月25日,拿破仑离开巴黎,亲赴战场。

10月8日,法军右路的苏尔特军前卫与普军左路陶恩齐恩的萨克森师在霍夫遭遇。萨克森师抵挡不住,被迫退向北面20英里的施莱茨,在那里又遇到了贝尔纳多特的前卫。在法军的前后夹击下,萨克森师损失惨重。

此时,费迪南德亲王指挥的普军已南进到萨尔费尔德。在这里,普军与法军左路纵队遭遇,结果这支由10个步兵营和10个骑兵营组成的部队被法军一举歼灭,年轻的亲王也被击毙。

(二)

初战即败的消息传来,沉重地打击了普军高涨的士气,同时也让布伦瑞克惊慌不已。他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大军向维尔茨堡推进,正好将自己的左翼和后方暴露在法军的优势兵力之下。于是,他立即退至马格德堡和易北河谷,以保证普军与柏林的交通线不被切断。同时,他命令右翼的吕歇尔军退至魏玛。

但是,这位总司令又烦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没有命令霍恩洛尔不惜代价守住萨勒河上的渡口!因为他的失误,法军可以毫无障碍地在整个萨勒河以东地区长驱直入。

10月11日,法军右路纵队到达普劳恩,中路纵队进抵奥马以北,拉纳的第五军也进入萨尔费尔德,同时拿破仑也到达奥马。拿破仑的意图是以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军进逼耶拿,渡萨勒河,在16日进攻普军主力。与此同时,缪拉的骑兵、贝尔纳多特的第一军和达武的第三军应夺取萨勒河在多恩堡和柯森的渡口,切断敌军向莱比锡或易北河谷的退路。

13日下午3时,拿破仑在距离耶拿不到14英里的地方收到拉纳的一个报告,称他已占领了该镇,并将一支1.2万人的敌军逐往魏玛方向;另有一支3万人的敌军驻扎在耶拿以西3英里靠近魏玛的大路上。拿破仑马上率兵赶往耶拿,与拉纳军会合。

10月13日夜间至14日凌晨,大雾弥漫,这对法军来说真是幸运之至。在大雾的掩护下,法军的内伊、苏尔特和奥热罗的部队整晚都在从耶拿奋力往高原上调动兵力。拿破仑本人在午夜时亲临现场进行监督。

14日清晨,在奥尔施泰特东北4英里的哈森豪森村附近,普军前卫遭到法军纵队达武军的一支先头部队,遂展开激战。受到法军活力的猛攻,奥军几无还手之力。战斗随即全面展开。

此时,拿破仑也已集中了7.5万人在耶拿对付霍恩洛尔的4.7万人,并亲自指挥督战。普军作战虽然顽强,但动作迟缓,法军步兵在机动性和主动性方面均远胜普军。法军炮兵的运用也比普军更为有效,与步兵的协同也较普军密切。

下午3时左右,普军已溃不成军。法军取得了奥尔施泰特和耶拿两次大捷,沉重地打击了普军,使普鲁士陆军作为一个战斗实体受到致命重创。

在这两次大捷中,法军缴获的战利品是十分可观的:俘获的普军有2.5万人,野炮200门,军旗60面。此后,普军方面几乎再没有什么抵抗了,而拿破仑终于在开战3个星期之后,耀武扬威地进入了柏林。途中,他在波茨坦逗留了3天,从逍遥宫拿走了弗雷德里克大帝的宝剑和军功章,并将它作为战利品送给了巴黎残废军人院。

进驻柏林后,拿破仑命令部队继续追击普军,法军胜利、普军投降的消息也不断传来。法军的穷追猛打令普鲁士人闻风丧胆,法军所到之处,更是如一阵龙卷风一样,没有任何东西能够抵抗它的威力。一个月前,普鲁士境内到处都是“让科西嘉的小矮子尝尝厉害”的声音;而现在,这种呼声早就听不到了,许多普鲁士城堡一听法军骑兵的铁蹄声,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了。

到11月10日,普鲁士最后一个要塞马格德堡投降,普法战役全面结束,几乎所有的普鲁士城市都被控制在法军之下。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自诩为欧洲最强大的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彻底打败了。

1806年11月中旬,普法谈判正式开始。作为胜利者,拿破仑提出了休战的苛刻条件。普王虽然心有不甘,但普军根本无力对抗法军,因此也只好全部答应拿破仑的条件。

(三)

胜利的荣誉无限地扩张了拿破仑的自我意志力,他要对大洋彼岸的英国示威了。1806年11月22日,拿破仑在柏林颁布了着名的“大陆封锁令”,强迫整个大陆屈从于自己的意志,同英国在经济上展开一场殊死战。

在这一禁令中,拿破仑禁止欧洲大陆各国同英国有任何通商往来,宣布英国各岛被封锁,法国势力所到之处均不得与英国有任何来往。

“大陆封锁令”让英国第一次面临整个欧洲的挑战,可英国并不会就此束手就擒,而是要反击拿破仑。英国再次找到奥地利与沙俄,提出愿意给予金钱支持,以打击拿破仑。但由于奥斯特里茨的失败,奥地利至今都心有余悸;而沙俄则接受了英国的请求。

当普鲁士获悉沙俄要与法军开战时,精神为之一振。他们决定协助沙俄对抗法军,以雪国耻。

当时,俄国也急于与拿破仑一决高下,以洗刷奥斯特里茨失败的耻辱。为此,俄国派出两支大军,总计9.1万人,分别由本尼格森和布克斯霍夫顿率领,向法军逼近。

1806年11月,法军进驻波兰,并利用波兰人的独立情绪建立了一支波兰军队,号召他们拿起武器,与法军共同作战。11月底,拿破仑闻悉俄军抵达华沙,立即命令缪拉和达武前往迎敌。

12月19日,拿破仑来到华沙,在这里建立了法军大本营。26日,法军与俄军遭遇,开始了第一次激战,地点是在普尔塔斯克。激战的结果是俄军战败撤离。拿破仑命令法军继续追击俄军,但由于天气恶劣,未能成行。

1807年元月,拿破仑率军从华沙北进追击俄军。2月7日,缪拉指挥的骑兵军和苏尔特的第四军在一个小镇上追上了俄军,双方又爆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结果损失都很惨重。后因法军增援部队到达,俄军正面和侧面受到夹击,终于坚持不下去了,向哥斯尼堡撤退而去。

这一战役结束后,拿破仑利用休战时机重新整编了疲惫不堪的军队,并巩固了他在所占领的德意志北部的地位。

6月14日,双方又在弗里德兰展开了一场大战,结果双方都伤亡很大。但拿破仑的近卫军和维克托军的主力,除其炮兵外,都未参战,而俄军的80门大炮却落入法军手中。

连连战败的消息不断传入沙皇亚历山大一世耳中,他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很快,他又听到了在弗里德兰一战中,俄军三分之一的兵力都被法军消灭的消息,这更加让他惊慌不已。

法军已经打到俄国的大门口了,俄军总司令本尼格森请求马上休战,傲慢的亚历山大一世不得不答应了。

当亚历山大一世向拿破仑提出休战时,拿破仑立即接受了。因为此时他也无力再深入俄国腹地,他的交通线已经伸得很远了,给养也难以跟上。现在,除了涅曼河以北的梅梅尔地区之外,他已占领了整个普鲁士领土。同时,他也急于同沙皇亚历山大达成协议,以先发制人,对付奥地利可能采取的敌对行动。

6月25日,拿破仑同亚历山大在涅曼河中游一只设有帐篷的木筏上举行会晤。经过14天的谈判,双方于7月7日签订了《提尔西特和约》。两天后,拿破仑又与普鲁士签订了和约,和约对普鲁士极其苛刻。根据和约,普鲁士仅保留了4个省,其余领土均被割去,普国领土支离破碎。条约签订后,普鲁士失去了强国地位,沦为德意志的一个小国。

而对沙俄,拿破仑却极其宽容,不仅没有要求割让领土,拿破仑还将部分波兰领土让给俄国,同时给予俄国在瑞典和土耳其行动的权利。

《提尔西特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四次反法联盟的彻底失败。

7月27日,拿破仑返回巴黎,法国人民欢快地称呼凯旋归来的拿破仑为“大帝”。根据《提尔西特条约》,拿破仑重建了中欧和东欧。在普俄之间,他还建立了一个华沙大公国作为缓冲国,由萨克森的傀儡国王弗里德里希·奥古斯塔统治。

至此,法兰西控制的领域从比利牛斯山延伸到易北河,疆土直线距离达900余英里,向南则扩张至整个意大利版图,向东则抵达尔马提亚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