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4卷
13374300000056

第56章 钓饵

林华玉

轻工局王局长为官几十年,一向清正廉明,从不接受别人的贿赂,想送点礼求他办什么见不得光的事,对不起,开门送客,礼品拿走。曾经有一个人不信邪,说宁愿相信这世上有不吃腥的猫,也不相信会有不收礼的官。他就带了一份厚礼去王局长家行贿,临走时,将那份礼放下就走,心说:还说不收礼呢,这不就送下了。结果这个人走下楼后,却傻了眼,原来他的那份礼早就被王局长打开窗户扔下楼去了。因为这,又加上他面皮较黑,人送雅号“王黑子”。

王局长平日里也没什么爱好,不抽烟,不喝酒,不爱看球赛,只有一样,就是迷恋钓鱼。每到节假日,他都要骑上那辆半新不旧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还是他在一次垂钓大赛上的奖品呢,扛上钓竿去离家十几里的东湖去垂钓。

这天,王局长正悠然自得地端坐东湖边,看着那随涟漪起伏的漂子。这时身边来了一人,只见他三十几岁的样子,穿着一身普通的牛仔服,扛着一杆极平常的鱼竿,夹着一个小马扎。东湖的钓友王局长大都认识,但这人看着脸生,像个初来乍到的新手。

那人张开小马扎坐了下来,往鱼钩上挂了一块黑乎乎不知是什么的鱼饵,然后将鱼钩甩入水中,然后很悠闲地啃起了面包。不到两分钟,那漂子竟然动了,而且拉得老深,王局长心里一惊,凭经验他知道那是一条大鱼。待那人拉起一看,果然,是一条约有两斤重的大红鲤鱼。王局长羡慕地看着那人将鱼装入网兜,又看了看自个网兜里的那些小鲫鱼瓜子、小鲢鱼窠子,心里酸得不行。可还没等他醒过神,人家又将一条大白鲢鱼拉出水来。

王局长对那个人刮目相看了。他默默数了数,只有一个时辰左右,那人就钓了五条大鱼上来,里面竟还有一条三、四斤重的大黑鲶鱼,而常钓鱼的人都知道,这鲶鱼生性狡猾,不会轻易咬钩,最为难钓。

王局长钓龄也有十几年了,所阅钓界人物无数,但像那人钓技这么高的,还是第一人。当那人又将一条大鱼拖出水面后,王局长忍不住了,他试探着问:“这位小哥,能否请教一下,你的钓技如此出神入化,是不是有什么绝招?”那人一边往钓钩上挂鱼饵,一边说:“其实这钓鱼的技巧不在钓具,不在技术,功夫全在饵上,钓什么样的鱼要配什么样的饵。我的鱼饵都是自己配的。在配制之前,我仔细研究过各种鱼的特性,所以我配的饵鱼都爱吃。”那人拿起几块鱼饵让王局长看:“你瞧,这黑的,是鲤鱼最爱吃的。这红的,鲢鱼见了就上钩。还有这绿的,专钓黑鲶鱼……”那人一番高谈大论说得王局长连连点头称是。那人见王局长一副虔诚的样子就拿出一块黑色鱼饵送给了他。

果然,片刻,王局长也钓到了一条大鲤鱼。

此后二人就成了亲密的钓友。那个人姓李,尽管王局长比他年长许多,却喊他李师父。王局长还用小恩小惠讨好他,送他一瓶好酒了,给他带一顿午饭了——其实他是想让小李把鱼饵的配方告诉他。但他一旦牵扯到这话题,小李就转移话题,弄得王局长心里猫抓狗咬的。

“鱼不吃饵,那是因为饵不对它的口味!”王局长想起了小李说过的话:

我仔细研究过各种鱼的特性,所以我配的饵鱼都喜欢吃。王局长也开始细细研究起这条“鱼”来。

一日,他终于打听到小李竟在自己管辖内的一个小厂里做普通工人……

此后不长一段时间,小李就从一个普通工人一下子被提拔为副厂长,令身边的人大吃一惊,有朋友问起他“一步登天”的秘诀,他似答非答:“我只是善钓而已,懂得什么样的鱼喜欢什么样的饵……”朋友一头雾水。

此时,王局长正端坐东湖边,一边看着身边满兜的活鱼,一边得意地想:

“一个小小的副厂长位子就换来了这么棒的神饵,太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