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13375400000013

第13章 衣食与节日(2)

衮是天子与贵官的礼服。衮上绣有蜷曲形体的龙,后代的龙袍就是从衮演变而来的。褐是指一般平民百姓所穿的衣服。

汉服

汉服的主要特点是交领、右衽,不用扣子,而用绳带系结,给人洒脱飘逸的印象。这些特点都明显有别于其他民族的服饰。汉服有礼服和常服之分。从形制上看,主要有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裘、袍

这是古人御寒的冬服。裘是皮衣,古代穿皮裘毛朝外。但在行礼与会客时,则要在裘上加一件罩衣,罩衣古称裼衣。袍,最初是絮有乱麻或缊的长袄,是穷困者之服。汉代以后,出现了绛纱袍、皂纱、要比袍,袍即成为朝服了。

衣、衽、衿

衣指上衣,有方领、交领之分。古代中原汉族人的上衣都是右衽。衽即衣襟,指缀在上衣,留下燕尾形的两条,用来遮掩下裳中的开口处。两腿跪下后,两旁的腿露在外面,那么衽就垂下来遮盖着双腿。衿即上衣的交领。交领处有结,腰间系带,男用革,女用丝。

相关知识

【右衽】即y型衣领,即左边的衣襟长大宽松,向右掩,在外;右边衣襟较短,较紧窄,在内。右衽是汉服的关键性特点。

【左衽】即反y型衣领,前襟向左掩,异于中原汉族服装的右衽。故左衽成为异族的代称。

【袢】夏天穿的白色内衣。

【葛衣】用葛麻织成。《韩非子·五蠹》:“冬日麂裘,夏日葛衣,虽监门之服养,不亏于此。”

【褐】贫民所穿的由粗麻或兽毛制成的短衣。

【亵衣】指贴身上衣,又称“泽”或“私”。

袖子。敛袂(mèi),就是整理袖子,跪下称臣。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由于适应游猎放牧的需要,由短衣长裤和靴子组成。战国时代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政令,将胡服引进中原。

裳是下衣,在古代指裙。先秦时代只有裳没有裙。裳又分为裳和帷裳。裳的大体样子是由七幅布联结而成,前面由三幅连缀,后面由四幅连缀,腰部带褶,褶的多少大小,以裳的上腰部与穿着者腰身粗细为度。

帷裳

或称“帏”。古代朝祭时的服装,用整幅布制成,不加裁剪。帷即“围”。帷裳或帏,是裳的最初形式。

汉代始见的字。裙是把几幅布帛缝合起来成一筒状。裳流行在前,裙兴起于后,二者可能有过短暂的并行期,但很快裙代替了裳,那是汉代以后的事了。

深衣

即衣连裳。周代人服装。下摆不开衩,将衣襟拉长,掩住后面,大领、宽袖、长衫。此种形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初,今天的连衣裙也受深衣的影响。古代贵族平时穿深衣,为便服,而庶人以深衣为礼服。

又写做“绔”,就是今天的裤子,古代又称做“胫衣”。没有前后裆,只有两个裤筒,类似现在的套裤,只能穿在里面,不能穿在最外层。

黑色的布帛做成,加上红色的组缨,这是天子之冠。黑麻布做成的帽子,上面饰以布帛机头(布匹的首尾,有缨穗),这是诸侯之冠。还有皮弁冠,冠顶尖尖的,由象骨支撑,外部用鹿皮制成,根据地位高低、职位大小,所加鹿皮块数多寡不一。还有一种叫爵弁冠,这是仅次于冕的一种冠,一般宽8寸,长1尺2寸,前小后大,其色红中带黑,多用极细的葛布或丝帛制成。由于其形状似古酒器爵,或形如鸟雀,所以叫爵弁冠或雀弁冠。最后说“衮冕”,那是绘有曲折盘旋的龙花纹的冠,只有天子才戴。庶人在加冠时,就裹上头巾。

冠冕

冕,上古最尊贵的礼冠,系黑色,是天子、诸侯及众大夫在祭祀的时候佩戴的。冕的上面是一块长方形的木板称“延”或“”,延的前沿挂有一串串的小圆玉,称做“旒”。天子、诸侯、大夫冕上的旒各有等差。到魏晋南北朝后,只有皇帝用冕,故“冕旒(liú)”成为帝王之代称。冠,指贵族所戴的普通帽子,但其样式与用途均与后代的帽子不同。古代男子用发笄绾住发髻后,再用冠束住。那时的冠戴起来像一根带子,从前至后束在头发上,不像后世的帽子能将头全部覆盖住。

一种比较尊贵的冠,又分为“皮弁”与“爵弁”两种。皮弁由白鹿皮制成,顶呈尖形,类似后代的瓜皮帽。在皮块相接处缀有许多五彩玉石,称做“綦(qí)”。爵弁是次于冕的冠,又称雀弁。它的颜色是红中带黑色的,用细葛布或丝帛制作而成,形状如雀头,为大祭时士人与乐人所戴。

一种在佩戴弁、冕时加于发髻上的用具。笄较长,横插于髻上,并穿过发髻,然后将冕、弁别在髻上。笄后代又称做“簪”,女子由于不戴冠,只用笄、簪固定发髻。为了区别起见,固定冕弁之具称做横笄,固定头发的称做发簪。

古代庶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帻。帻就是包发的巾,平民百姓所戴之帻一般是黑色或青色的,因此称百姓为黔首(黔即黑色),是从头衣颜色来区别的。

陌头

又称绡(xiāo)头、络头、帕头。就是从前包至后,在前额上打结,与今天陕北农民以羊肚手巾包头相类似。后代改称为

幞(fú)头。

据说是没有冠冕之前的头衣。古时的帽只是一种便帽,后来帽则成为一种正式的头衣。以上的称长襦,到腰的称短襦。

足衣

鞋、袜的统称。鞋古称履,又称舄(xì)。后加以分别,单底的称履,复底的称舄。舄一般在履下再加木底,可走湿地。起初为帝王大臣所穿。鞋原是上系带子的,革制。鞋常写做鞵(xié)。上古鞋分革制、丝制、麻制、草制四种。统治阶层穿革履丝鞋,贫士穿芒鞋。芒鞋,即草鞋,又称(jué)。下层劳动者则只能跣(xiǎn)足,即光着脚,不穿鞋袜。袜,原写做袜,或做韈、,音均

为“wà”。

上古时的鞋一般称“屦”。屦是用草、麻皮、丝制成的。草屦为夏天穿用,冬天穿的则是皮屦。

木鞋,类似现在夹趾的拖鞋,不过古代的屐前后有齿。谢灵运常穿木屐,上山时去掉前齿,下山时则去掉后齿。后人将这种屐称为“谢公屐”。

鞮(dī)

皮鞋。又称络缇,就是后代的靴,是从西域少数民族传入的。先秦的履头略微高起,并向后卷,到了汉代变为岐头履。战国末期,由于赵武灵王提倡胡服,变履为靴。后代纷纷仿效。

袜(wà)

古代的袜子。一般是用布帛、熟皮缝制的,穿袜时要用带子系住。古代所谓丝袜、罗袜也是剪裁丝织品之后缝的,不是织的。

佩饰,也做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礼器。形状像璧的一半,玉制。

玦、环

佩饰。环是环形玉,玦也是环形的,但有缺口,常佩戴在身上。而且玦还用来比喻决断之义。

佩巾

又称帨、纷帨。佩巾既是装饰品又是日常使用的物品,是用来拭手、擦汗、去垢用的。一般也都佩戴在身上。

香袋

又称容臭、香囊,内中多置放各种香草香料。

翠眉

眉本来是黑色的,为了美观起见,妇女往往进一步描抹,使之加黑。先秦至汉代均用黛来描眉,偶尔也描翠眉。到了南北朝时开始画翠眉。翠眉又称绿眉。唐代时,翠眉开始流行起来。

额黄

魏晋南北朝时,妇女开始在额头涂黄粉,这种风气到了宋代仍然很流行。

花钿

又称花子、媚子,是施于眉心的一种装饰。花钿的材料有金箔、纸、茶油花饼等,颜色有红、绿、黄三种,以红色居多。绿色的又称翠钿。

四节日

中国古代的节日实际是古人群体活动的主要时机,古代的有些节日如花朝节,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而多数节日今天仍然保留着。只是这些节日原先是怎么过的,节日内容有哪些,这是很多人所不知的,还是了解一下吧。

元旦

古代的元旦为新的一年的开始,犹如太阳初升,因此得名。元旦也叫元日、元朔、元春、元正、三元、三朔、三始、三朝、正朝等许多名字。元旦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祭是神农氏时代的“岁终大祭”。每当一年农事完毕,为报答神恩,便于十二月举行腊祭,实际上是对神灵的报恩,也是人们自己的庆功节、狂欢节。我国采用公元纪年后,将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古时候的农历元旦改称春节。

人日

指正月初七日。古代书中记载:“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如果这一天天气晴朗,那么这一天的生物就茂盛;如果阴天,就意味着有灾难。在这八天里,人们最重视的还是人日。人日这天人们剪纸人贴在屏风上,或者是将人像形首饰戴到头上,这叫华胜或花胜。因为人像形首饰叫人胜,所以人日又叫人胜节。

立春

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以立春为春节,标志着春天的到来,人们开展各种活动,如挂春幡(又叫春胜、幡胜)做春盘、咬春等,来迎接春天的到来,还用鞭打春牛来表示催耕迎新。

上元

正月十五日。道家以正月十五日为上元,七月十五日为中元,十月十五日为下元。上元之夜称元夕、元夜、元宵。元宵有燃灯、观灯的习俗,故又叫灯节。这一天人们以食元宵为主要食品。

花朝节

此节现已不复存在。原在农历二月,具体日期,各地不一,或为二月二日,或为二月十二日,或为二月十五日。花朝节的风俗有三项内容,一为赏红,二为贺诞(据说这天是百花生日),三是扑蝶。又简称“花朝”。与花朝相对,又称八月十五为月夕,连称花朝月夕。

社日

我国古代农民祭祀社神、祈求丰年的节日。以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为春社,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秋社。古人在社日这一天,春祈丰年,秋报神功,因此又叫“祈报”。

寒食

清明前二日,又称冷节、禁烟节、百日节、龙歌节。在寒食节期间要禁火,门前插柳,头上戴柳,打球(qiú),荡秋千,造饧(xíng)大麦粥等。

清明

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清明节时值仲春,是人们出外踏青游玩的好日子。由于寒食节与清明只隔一两日,所以寒食节的活动便一直延续到清明。如寒食节的门前插柳、祭扫祖墓等活动,也成为清明节的主要活动。

上巳

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三国魏后固定在三月三日,故又叫三月三、重三。每逢此时,人们便去水边,用浸泡了的香草水沐浴,以除疫病和不祥。

端午

农历五月五日。是仲夏第一个午日,因此叫端午,又名午日、端阳、蒲节等。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屈原因遭谗言被楚怀王流放到江南,于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而死,人们便在这一天以赛龙舟、吃粽子来纪念他。而且还有在门上插艾蒿、挂五彩线、斗百草等习俗。

七夕

农历七月初七。民间传说牛郎织女这天晚上在天河相会。每当这天晚上,妇女们陈酒脯瓜果于庭前,用五色线,对月穿七孔针,过者为巧,叫做“乞巧”。故七月七日又叫乞巧节。

中元

是指农历七月十五日,道家以七月十五日为中元。根据道家的说法,这天阎罗王聚集众鬼,分别善恶,而道家在这天日夜诵经,使众鬼解脱,免于众苦。所以,七月十五又称鬼节。人们在这天给死去的亲人烧纸、放河灯等。

中秋

农历八月十五。因为它是秋季三个月的中央,所以叫中秋(仲秋),又名月夕、清节。这天的月亮最明亮、最皎洁,因此又叫团圆节。中秋有赏月、吃月饼等习俗。

重阳

农历九月九日。古人以九为阳数,因而又叫重阳。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有登高、佩茱萸、饮菊酒等。

腊日

腊是岁终祭祀百神之日。南北朝时以农历十二月初八为腊日,因此腊日又叫腊八。传说释迦牟尼在成道之前苦修多年,饿得骨瘦如柴,后遇一个牧女送他乳糜,幸免一死。此后他坐在菩提树下沉思,在十二月初八日得道。因此,寺院在这天煮粥来供佛,这粥被称做腊八粥。此习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祭灶日

灶为灶神,民间称做灶王爷,传说是上帝派往民间的监护神。每年在十二月二十三日上天一次,向上帝报告人的善恶。所以民间就把十二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日定为祭灶日。

除夕

一年中最后一天晚上。“除”为除旧布新之意。一年最后一天叫岁除,这天晚上就被叫做除夕。除夕有吃团年饭、守岁、吃饺子的习惯。因为饺子是在除夕交子时吃的食品,故此得名“交子”,后谐音为“饺子”。

知识扩展

【钟馗】中国旧俗贴在门首以镇邪鬼的传说人物。相传唐明皇在病中,梦见一人破帽、蓝袍、角带、朝靴,捉小鬼食之,自称进士钟馗,考武举没考中,决心要消灭天下妖孽。明皇醒后,让画家吴道子画成图像,每年岁暮赐给大臣;而民间则把钟馗像贴在门首,以示驱鬼。以后开始流行,形成风俗。

【门神】中国旧俗门上贴的神像,起源很早。最早的门神画像是汉广川王去疾殿门上的古代勇士成庆。到了唐朝,是唐太宗时的秦琼和尉迟敬德的戎装画像。把画像挂于门首,成为镇邪的门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