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13375400000015

第15章 天文与历法(2)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一日,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周为一月,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为一年。地球绕太阳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365倍多一点,相当于月亮绕地球一周的12次再加11日多一点;月亮绕地球一周是地球自转一周的29倍多一点,不同的计算方法就构成不同的历法。各种历法可分为三大系统,即阳历、阴历和阴阳合历。阳历系统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基础来计算,阴历系统以月亮绕地球公转的周期为基础来计算,阴阳合历则把两种周期加以调和后来计算。现在国际通用的历法是阳历,中国人又称之为公历,其纪年的起算为假定的耶稣降生之年。中国民间现还用农历,又俗称之为阴历,但它实际上属于阴阳合历。中国古代的历法基本上都属于阴阳合历。

农历

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又叫中历、夏历,俗称阴历。

二十四节气

古人根据太阳一年内的位置变化以及引起的地面气候的演变次序,设置二十四节气以反映四季、气温、物候等情况。每月月首有“节气”,月中有“中气”。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古四分历法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使用的历法。这一历法规定:19年闰7次,即19年中共有235个月(19×12+7)。古四分历的出现,标志着阴阳历完成了从不稳定的、带有某种随意性的形态向明确的、规整的形态的过渡。

岁首

夏历以正月为岁首,称“建寅孟春之月”;殷历以十二月为岁首,称“建丑季冬之月”;周历以十一月为岁首,称“建子仲冬之月”;秦历以十月为岁首,称“建亥孟冬之月”。汉初承秦历,汉武帝时改行太初历,以夏历正月为岁首。从此之后,中国历法就以寅月为岁首,一直沿用到现在。

知识链接

【三正】“正”指正月,三正为夏正、殷正、周正。秦汉以前各诸侯国的历法,大体相同,但因正月的不同确定构成三个系统。周正以十一月为岁首,殷正以十二月为岁首,夏正以正月为岁首。三种历法,三种正月,因此得名“三正”。

太初历(三统历)

汉武帝天初元年(前104),确定以落下闳、邓平等人的“八十一分律历”为新定历法,称为太初历。确定一月为29.53086日,一年设立二十四节气,每节气长15.21875日。恢复夏历以建寅之月为岁首。这一历法后经西汉末刘歆改造,成为三统历,这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历法。太初历仍然为十九年七闰,首次规定以不包含中气的月份定为闰月。

乾象历

东汉后期着名的天文学家刘洪(约135-210)经过20多年的潜心观测研究,在公元206年完成乾象历。乾象历计算出每年为365.2468日,又明确定出了月亮两次通过近地点的时距为27.5534日。一般认为,乾象历是我国古代历法体系趋于成熟的一个里程碑。

大明历

南朝宋科学家祖冲之(429-500)研究完成。规定每年长度为365.2428日,这是我国古代所用的最佳值之一。确定了十分准确的新闰周:391年144闰。这是我国古代得到的最佳闰周。

大衍历

唐代僧一行(683-727)所撰。《大衍历》结构合理、逻辑严密、体系完整,成为后世历法体例的楷模。它提出了许多新算法,把原先仅适合京师的历法,全面推广为真正的全国性历法。

授时历

元代郭守敬等人研究完成,这是中国古代创制的最精密的历法。授时历中考证了七项天文数据,又计算出五项新的数据。在数学方面,授时历的推算中使用了郭守敬创立的新数学方法。

癸卯元历

明朝徐光启和外国传教士受命,结合西方天文理论修订新历法,耗时10年而成。时宪历,在清朝建立后又作了修订。乾隆七年(1742)颁行,因以雍正元年癸卯为元,史称癸卯元历。此历以33年为周期来设置闰年,前28年每四年设一闰,第33年设一闰,共设8闰,折合一年为365.2424日,比现行的格里高利历还精确。1911年,中国官方开始使用公历,而民间使用的农历,仍依据癸卯元历。

帝王纪年

我国古代的纪年有多种方式,最简单的是帝王纪年,即以帝王即位之年为元年,依次为二年、三年,直到他出位为止。我国古文献中记载的最早的具体纪元时间是西周时的共和行政元年,即公元前841年。此后,每一帝王都有明确的纪元,如公元前770年为周平王元年,公元前206年为汉高祖元年。

年号纪年

汉武帝时开始使用年号,从此有了年号纪年。公元前140年即是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34年为汉武帝元光元年。古代文史书籍中年号纪年,是非常普遍的。要弄清楚某个年号对应的公元,可以查阅《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所附的《中国历史纪元表》。

干支纪年

干支纪年始于汉代,多与年号纪年并用。干支指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相互交错组合,构成60个复合符号,称为六十花甲或六十甲子。古代史书的纪年,年号与干支并用,如南宋淳熙元年(1174),又可以写做淳熙甲午,还可以写做淳熙元年甲午。

知识点扩展

六十甲子表

1.甲子2.乙丑3.丙寅4.丁卯5.戊辰6.己巳

7.庚午8.辛未9.壬申10.癸酉11.甲戌12.乙亥

13.丙子14.丁丑15.戊寅16.己卯17.庚辰18.辛巳

19.壬午20.癸未21.甲申22.乙酉23.丙戌24.丁亥

25.戊子26.己丑27.庚寅28.辛卯29.壬辰30.癸巳

31.甲午32.乙未33.丙申34.丁酉35.戊戌36.己亥

37.庚子38.辛丑39.壬寅40.癸卯41.甲辰42.乙巳

43.丙午44.丁未45.戊申46.己酉47.庚戌48.辛亥

49.壬子50.癸丑51.甲寅52.乙卯53.丙辰54.丁巳

55.戊午56.己未57.庚申58.辛酉59.壬戌60.癸亥

岁星纪年

岁星(木星)绕太阳公转一周约12年(实际为11.8622年),古人把岁星运行的轨道(称之为“黄道”)划分为十二等分,称为黄道十二宫。自左至右将此十二等分命名为星纪、玄枵(xiāo)……析木等。木星每运行一次,大约相当于地球公转一周,如木星运行到析木的这年,可记为“岁在析木”,这叫岁星纪年。

太岁纪年

由于岁星纪年有较大误差,只在春秋中期使用过,后来为了修正这一误差,又发明了太岁纪年法。此法与干支纪年可直接对应,如寅为摄提格,甲为阏(è)逢,“阏逢摄提格”就是甲寅年的别名。《资治通鉴》第一卷说“起着雍摄提格,尽玄黓(yì)困敦”,是说起于戊寅年,止于壬子年。具体对应方法见于《尔雅》。

干支纪月

由于十二地支正好与十二相配,古人把冬至所在之月(十一月)称为“子月”,次月即为“丑月”,正月为“寅月”。若用干支纪月,则有个规则:逢甲或己的年份,正月为丙寅,二月为丁卯,以此类推;逢乙或庚之年,正月为戊寅;逢丙或辛之年,正月为庚寅;逢丁或壬之年,正月为壬寅;逢戊或癸之年,正月为甲寅。

干支纪日

古人纪日只用干支,如《旧唐书·太宗本纪》记唐太宗驾崩的时间为贞观二十三年(649)五月己巳。古代文献所记载的日子与公元对应哪天,可以查阅陈垣先生所编的《二十史朔闰表》(中华书局1999年重印版)。此书记载了自汉高祖元年(前206)到1940年间每年每月每一个朔日(即初一)的干支。

十二时辰

古人将一天分为十二时辰,每个时辰为两小时,用十二地支命名,分别为:子时,又名子夜、中夜,相当于北京时间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相当于1时至3时;寅时,又称平旦、黎明等,相当于3时至5时;卯时,为日出时,又名日始、破晓等,相当于5时至7时;辰时,古人称为早食或朝食之时,相当于7时至9时;巳时,又名隅中、日禺,相当于9时至11时;午时,又名日中、日正、中午等,相当于11时至13时;未时,又名日昳(dié),相当于13时至15时;申时,又称日晡、夕食,相当于15时至17时;酉时,又名日落、日沉、傍晚,相当于17时至19时;戌时,又名日夕、日暮、黄昏、日晚等,相当于19时至21时;亥时,又名人定、定昏等,相当于21时至23时。

五更

又称五更、五鼓。古时,由于平民百姓家没有精确的记时仪器,晚上掌握时间很难,为解决这一问题,古代设立了打更制度。更夫根据官府标准的刻漏时间,用打梆子或击打更鼓的方式宣告时间。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打一更时为19时至21时,三更时为23时至次日凌晨1时,五更时为3时至5时。“三更半夜”一词就由此而来,但“更阑”或“更深”的说法,不是精确的时间概念,只是夜深的文雅说法。

相关知识

【初阳】约在农历十一月,冬至以后、立春以前的一段时间。此时阳气初动,故称“初阳”。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做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做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朔】每月初一称为朔。这时的月亮叫新月,仅露一线。

【晦】每月的最后一天叫晦。晦为月尽之意,这天夜里看不见月亮。

【望】每月的十五称为望日,这天天空出现满月。次日称为既望。

【上弦】月亮和太阳成九十度角叫弦。月亮在太阳东面九十度时的月相叫上弦,上弦指每月的初七或初八。这时,月亮一半明亮,明亮的一半朝西方。

【下弦】月球在太阳西面九十度,明亮的一半朝向东方。下弦指22日或23日。

【社日】古时候人们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民俗中有春秋两祭,称为春社和秋社。

【社鼓】即指社日祭祀土地神的鼓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