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常识
13375400000026

第26章 音乐与戏曲(2)

相传晋桓伊以笛吹奏《梅花三弄》之曲,南朝至唐一直为笛曲,曲名或为《梅花落》,表现的基本为怨愁离绪的情感。明清移植为琴曲《梅花三弄》,多表现梅花凌霜傲寒、高洁不屈的节操与气质。曲中泛音曲调在不同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故称“三弄”。因梅花为中国文人生命情调的象征,此曲以音乐形式表现了这一内涵。

《夕阳箫鼓》

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流行于明清,最早为琵琶大套文曲,原名《浔阳琵琶》,是对白居易《琵琶行》意境的音乐转述。又有人将其改编为《夕阳箫鼓》。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合奏乐曲《春江花月夜》,吸纳了张若虚同名作品的意境。全曲音响富有高、低、浓、淡、厚、薄的变化,层次分明,格调优雅,情韵悠扬,既舒展自如,又充满内在的激情和无边的遐想。

《汉宫秋月》

最初为琵琶曲,又名《陈隋》。以歌舞形象写后宫寂寥,表现宫女幽怨悲泣的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现流传的演奏形式有二胡曲、琵琶曲、古筝曲、江南丝竹等。其中二胡《汉宫秋月》,由崇明派同名琵琶曲第一段移植到广东小曲,粤胡演奏,又名为《三潭印月》。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江南丝竹《汉宫秋月》采用的原为乙字调,由孙裕德传谱。几种改编形式都较好地体现了这一题材的深刻内涵。

《阳春白雪》

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原为琴曲,唐代显庆二年(657),吕才以此曲配上了歌调。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两曲。“阳春”取万物知春、和风澹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乐曲以清丽明快的旋律描绘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初春景色。

《渔樵问答》

古琴名曲,已流传数百年,表现隐逸之士对渔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摆脱俗尘凡事的羁绊。音乐形象生动、精确。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表现出一种飘逸洒脱的格调,上下句的呼应造成渔樵对答的情趣。主题音调的变化发展,并不断加入新的音调,加之滚拂技法的使用,至第7段形成高潮。刻画出隐士豪放无羁、潇洒自得的情状。

《胡笳十八拍》

原为一首长篇诗歌,蔡文姬作。东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她在塞外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用重金赎回文姬。文姬写下了着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唐以前就有了为蔡文姬诗配乐的《胡笳十八拍》琴歌,由18首歌曲组合的声乐套曲,由琴伴唱,表现了文姬思乡、离子的凄楚和幽怨。现代改编本以琴曲、管子独奏较有名。

《广陵散》

它的题材源于《聂政刺韩王》故事,讲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其子聂远以泥瓦匠身份行刺韩王失败,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练成绝技,再次入宫利用弹琴之机刺死韩王,以了心愿,但他也因此而被杀。后人根据这个故事,谱成琴曲。此曲慷慨激昂、气势宏伟,为古琴着名大曲之一。

《平沙落雁》

古琴曲,明朝此曲名为《落雁平沙》。曲调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近三百年来有近百种琴谱刊载此曲,除了曲调流畅、动听之外,还因为它的表现手法新颖、别致,容易为听众理解。

《十面埋伏》

琵琶大曲。明代后期已在民间流传。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之情景,运用了琵琶特有的表现技巧,表现古代战争中千军万马冲锋陷阵之势,十分生动。此曲是传统琵琶曲的代表作品之一。

四戏曲及其历史

为了与西洋戏剧相区别,中国古代戏剧一般称之为戏曲。下面将戏曲及其发展历史的有关知识介绍如下。

科介

又称科范,指演员的形体动作与表情表演。科介,即为模拟生活的虚拟表演。比如南戏《琵琶记》中,赵五娘去义仓请粮,久久未归。蔡公在家凝望,与她见面时,“外跌介。旦扶。外虚打旦介”。其中的跌倒和责打两个动作,在表演时都似虚似实。

戏曲角色

中国古代戏曲的角色,不同戏曲类型有一定的差异,但主要的角色名还比较相近。女角为旦,男角在杂剧中称为末,在南戏中则出现了众多不同的男角,男主角叫生,还有正末、副末,此外,还有净、外、丑等角色,形成了生、旦、净、末、丑的角色系统。这一直延续到近代。

中国戏曲四大声腔

在明代初期即有戏曲“四大声腔”之说,指昆山腔、弋阳腔、海盐腔、余姚腔。后来地方戏兴起,中国戏曲四大声腔之说也有了变化,如今比较通行的说法是指梆子腔、皮黄腔、昆腔和高腔。梆子腔以秦腔、豫剧、晋剧、河北梆子、滇剧的丝弦腔、川剧的弹戏等为代表。皮黄腔系主要有徽剧、汉剧、京剧、粤剧、湘剧、川剧、滇剧等。昆腔又名昆山腔、昆曲。昆曲又称昆剧,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高腔系主要有川剧、湘剧、赣剧、滇剧、辰河戏、调腔等。

百戏

汉代出现的“百戏”(又称散乐),实际上是汉代民间歌舞、杂技、武术、魔术的总称。汉武帝时,设置乐府,收集巷陌歌谣,推动乐舞的发展。丝绸之路的开辟,又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文化交流和各民族的艺术汇合。于是,百戏演出盛况空前,连宫廷也开始主持大规模的百戏集演活动。

角抵戏

角抵原是两个人角力以强弱定胜负的技艺表演,后世的相扑、摔跤即源于此。它有着很好的观赏性和娱乐性。但在角抵表演中,也逐渐出现向戏剧转化的倾向,成为角抵戏。角抵戏《东海黄公》演的是秦朝末年,一个能施法术的黄公到东海去降服白虎,可惜法术失灵,自己被虎所杀的故事。人物、情节、冲突、结局,都是预先排定了的,有明显的戏剧表演性质。有的戏剧史家视《东海黄公》为中国戏曲的雏形。

参军戏

唐宋时流行的一种戏曲表演艺术。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参军为被戏弄的对象,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参军戏的对话法,也对后世相声艺术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影响。

歌舞戏

约始于南北朝末期。其名称始见于唐杜佑《通典》,属于“散乐”。剧目和内容的记载,见于唐代数种着作。最重要的有《大面》、《踏摇娘》、《拨头》三种,但均无剧词和曲谱传世。

说唱艺术

广泛流行于民间的一种文学表现形式,可单口说唱,可多口说唱;可乐器伴奏,可无伴奏。中国的说唱艺术渊源已久。唐代寺院用边唱边讲的方式讲说佛经故事和世俗故事,称为“俗讲”或“转变”。至北宋中叶,又出现了诸宫调的形式,用以说唱长篇故事。金代,董解元的说唱诸宫调《西厢记》为说唱艺术的珍品。说唱艺术,对戏曲的正式确立有重要影响。

宋杂剧

宋代的杂剧是由滑稽表演、歌舞和杂戏组合而成的一种综合性戏曲。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南宋杂剧在“正杂剧”之后又增加“杂扮”。“杂扮”是由民间的滑稽戏演变而来的,作为杂剧之后的散段。后来,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元杂剧,南方的杂剧逐渐发展为宋元南戏。

金院本

金代戏剧的代表样式,每场四五人,有末泥、副末、装孤、副净、引戏等,后来增出装旦,形成比较完整的角色行当。院本的表演手段在说白与科范外,已有曲的因素。金院本为戏曲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金亡后,院本在舞台上渐次消失了,但它的艺术经验融化到新的北曲杂剧中。

元杂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