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地里万千
13379800000031

第31章 地球资源与灾害(6)

那么,酸雨是否有方法防治呢?要防治酸雨,目前的措施是控制高硫煤的开采、运输和使用,同时,还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发展脱硫技术,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在酸雨的防治过程中,生物防治也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比如在污染重的地区栽种一些吸收二氧化硫能力比较高的植物,如洋槐、云杉、桃树、侧柏等。

相关链接——我国酸雨灾害的分布

世界上有三大主要酸雨区,分别是欧洲、北美洲和中国。

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集中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贵两广地区,当时酸雨区的面积可达170万平方千米。

而到了90年代中期,酸雨带来的灾害已经扩散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及四川盆地的广大地区了,酸雨面积也扩大到了100多万平方千米。其中,以长沙、赣州、南昌、怀化为代表的华中酸雨区,已经成为全国酸雨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了,区年降酸雨频率(酸雨次数占总降雨次数的比例)高于90%,几乎到了“逢雨必酸”的程度!而以南京、上海、杭州、福州、青岛和厦门为核心的华东沿海地区,也成为我国主要的酸雨区。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有酸性降水出现。可以说,酸雨在我国已经呈现出了燎原之势,其覆盖面积已占国土总面积的30%以上,令人堪忧。

温室效应带来的未来灾难

温室效应也被称为“花房效应”,是大气保温效应的一个俗称。地球上的大气可以使太阳的短波辐射到地面,但地表向外放出的长波热辐射线却被大气吸收,这样一来,地表与低层的大气温度就会增高。由于这种作用类似于栽培农作物的温室,因此也被命名为“温室效应”。

自从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向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吸热性强的温室气体逐年增加,大气的温室效应也随之增加,目前已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等一系列严重问题,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灾难。

导致“温室效应”的重要气体

在“温室效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温室气体”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也直接影响着全球的温度。据推算,如果大气中完全没有二氧化碳的话,那么地球的年平均气温就会下降30摄氏度,地球也会逐渐形成一个没有生命的冰封世界。反之,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上身,那么“温室效应”也会加剧,地球的平均气温将逐渐升高,地球也会变暖。然而令人担忧的是,目前“温室气体”的含量的确在逐年上升,而且上升的速度是愈来愈快。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由有机物分解、岩石风化等原因自然产生。据科学家推算,在大约100多年前,地球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是比较稳定的。但是,当时也是人类刚刚开始使用矿物燃料的时期,对煤和石油的大量使用都刚刚开始。此后,人类开始大量使用煤和石油等,各种燃具、飞机、汽车以及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向大气中排放了近4000亿吨的二氧化碳,使二氧化碳在大气中所占的比率增加了大约10%。

除了二氧化碳外,大气中含有的另外一些气体,如甲烷、一氧化碳等,也都属于“温室气体”。其中,甲烷属于一种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天然气、沼气和煤气的主要成分。虽然说甲烷在大气中的含量没有二氧化碳多,但它产生的温室效应却比二氧化碳高20~60倍。据估计,每年进入大气中的甲烷总量可达4~6亿吨,其中大部分都与人类活动有关。而甲烷主要来自于填埋垃圾、水稻根部厌氧微生物的分解,全世界煤矿、石油、天然气的开采和运输,以及生物质的燃烧过程等。

森林遭破坏,温室效应增强

我们都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可以消耗掉二氧化碳,海洋的表层也能吸收二氧化碳,这些对阻止温室效应都是有效的。但是,近年来人类大量砍伐森林,导致地球上的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也大大降低,因此也导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日渐增高。一些专家已经就此提出警示:到2057年,全世界的热带雨林可能会全部消失,那么在不到150年的时间内,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就会显着增加,温室效应作用也会愈加明显,气温的升高也是不可避免。

科学家推测,全球温度上升后,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将会是非洲,但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会不可避免的遭受灾祸。森林消失了,沙漠会逐渐扩大,那么中美洲和东南亚等地首先会遭受旱灾。而恶劣的天气也会逐渐增加,比如热带旋风等,它们将严重破坏城市,甚至会夺去人的生命。热带地区流行的各种疾病,也会向北部地区蔓延,并可能导致欧洲等地也出现流行性疾病。在地中海地区,还可能因为严重的缺水出现半沙漠化,积雪将在欧洲全部消失,亚热带植物也将会被北迁数百千米。而在英国,还可能出现肆虐的风暴,海岸上的防御设施甚至都会被海水淹没。

温室效应的加剧,会导致气候变暖,那么南北极已经高山的冰川就会被融化,融化的水会流入海洋,导致海平面上升。科学家推测,到本世界中叶,地球表面平均温度每上升1.5~4.5℃,海平面就会上升20~160多厘米。海平面的上升,会带来很多灾难性的后果,比如人口稠密的沿海城市会被海水吞没,像我国的上海、泰国的曼谷、美国的纽约等城市,以及地势低洼的孟加拉国、荷兰等,也会遭到巨大的灾难。而且,海平面的上升还会使海岸线缩短,大片陆地都将被淹没,其结果就是使5000万以上的人口从此无家可归……

这一幕幕的景象,也在警示着我们人类:应该立即减少乃至停止温室气体的排放,否则这种推测就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事实。

物种逐渐从地球消失

地球上的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要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与其他生物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共同生活。

对于一个生态系统来说,植物的存在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植物一旦灭绝,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大量的生物也会消失,环境迅速恶化,人类也会因此而遭受巨大的灾难。科学家们认为,地球上每灭绝一种植物,就会有20~30种依赖这种植物生存的其他生物跟着灭绝。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估算,目前全世界有大约6万多种植物正在遭受不同程度的生存威胁。在欧洲和中国,就有10%左右的高等植物属于濒危灭绝的植物。

近70年来,我国约有200~300种高等植物灭绝了,也有500种左右的野生动物处于濒危或受威胁状态。可是现在,大量捕猎、食用野生动物的现象依然存在,仍为杜绝。这种现象如果不能加以制止,大量的物种灭绝现象也会日益加剧。

相关链接——温室效应可使史前致命病毒威胁人类

科学家今年发出警告,由于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导致北极冰层溶化,被冰封了十几万年的史前致命病毒可能会再次出现,从而致使全球陷入疫症的恐慌,人类的生命也将受到严重的威胁。

美国科学家指出,早前他们曾发现一种植物病毒——TOMV。由于这种病毒在大气中扩散非常广泛,因此推断在北极冰层也可能会有它们踪迹。于是,研究人员就从格陵兰抽取了4块年龄由500至14万年的冰块,结果在冰层中发现这种TOMV病毒。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病毒的表层被坚固的蛋白质包围着,因此能给在逆境之中存活下来。

而这项发现也令科学家们相信,一系列的病毒,如流行性感冒、小儿麻痹症和天花等,它们的病毒可能都藏在冰块的深处,而现在人类对这些原始的病毒也缺乏抵抗能力。一旦全球气温上升,导致冰层溶化,这些埋藏在冰层千年或更长的病毒就可能会复活,引发疫情。科学家也认为,虽然目前还不知道这些病毒的生存希望,或它们再次适应地面环境的机会,但不能否认的时候,这些病毒是极有可能卷土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