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8卷
13381600000018

第18章 生命是朵不知何时盛开的花

清 心

自生下来,她就是个笨女孩。认识她的人都说,见过笨的,没见过像她这样笨的。

她两岁仍不能站立,三岁尚不能说话,同龄的小朋友都是七岁上一年级,她因自身条件差,到了十岁才上学。由于个子比同学高出许多,她一直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她学习非常用功,每天清晨5点起来背书,晚上强忍倦意一直复习功课到午夜。但即便如此,考试时她的排名仍然总是倒数。由于拖了班级的后腿,她经常遭受同学的白眼,被老师罚站更是家常便饭。

许多家长,孩子考试低于九十分就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她的父母却不会。他们从不因为她考得不好而批评或者打骂她。在她一脸沮丧的时候,他们总是不疾不徐地说:“别着急,慢慢来。”

以她的成绩,高中自然无法考上。那个暑假,刚刚下岗的父亲四处奔波,只为给她凑够“买分”钱。深夜,躺在自己的小床上,她听到父亲压低声音说:“所有的亲戚朋友都借遍了,还差5000元呢。”母亲叹口气说:“把咱俩的摩托车卖了吧。”她趴在门缝处,看到昏黄的灯光下,父亲的眉头皱成了一个深如沟壑的“川”字:“先把我的卖了,你的腿不好,你那辆先留着。”

母亲坚持道:“还是卖了吧,蕊蕊读书要紧。现在汽油这样贵,有车我也不舍得用啊!”父母的话,锤子般敲着她的心。泪刷刷往下淌,她情不自禁地哭出声。

父母听到啜泣声,推门进来。母亲关心地问:“蕊,身体不舒服吗?”

她泪如泉涌,索性大声哭起来……父亲递了块毛巾给她。她抬起迷茫的眼睛,问:“爸,我这么笨,我的坚持,你和妈的期待,最终会不会成为泡影呢?”

父亲疼惜地摸摸她的头,若有所思地说:“听说,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由于太过普通,在许多游人眼里,它不过是一株不起眼的小草而已。但在某个朝霞四射的清晨,它会突然绽放出光彩夺目的花朵。那是何其美丽的一朵花!它似乎要占尽人世间所有的色彩,真是炫目极了!孩子,你知道,它开一次花要多长时间吗?”她迷茫地摇头,目光里满含期待。

“依米的花期只有两天,两天后它就会随着母株一起枯萎。而为了等待这一天,它整整付出了一生的时间。女儿,任何守望都有一定的距离,抵达需要足够的毅力和耐心,花是如此,我们的生命,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父亲的话,似暗夜的火把,瞬间照亮了她前进的方向。是啊!自己努力了这么多年,不就是为了让人生接近内心的理想吗?她暗自发誓:一定要像依米花那样,为生命的盛开,奋斗一生!

父母还是把车卖了,她捧着所有的钱上了重点高中。她近乎拼命地学习,课本都被她翻得不成样子。第一年高考,只考了三百多分,连专科分数线都不够。然后补习,再考,仍是三百多分。于是再补……年龄一天天大了,她比班里的同学,年长六岁还要多。大家都劝她别补了。人生的路有许多条,又何必非吊死在大学这根独木桥上呢。她却微笑着说:“我一定要考上重点大学!”

然后仍是从容淡定地埋头学习。

也有人劝她父母,说:“孩子疯了,你们也跟着疯了吗?都24岁了,就是考上,读完大学也快要30了,还是做份临时工,找个合适的人嫁了吧。”父亲憨憨地说:“孩子愿意补,就让她补吧。”

终于,在26岁那年,她考上了武汉航空学院。四年后应聘到首都航空公司工作。31岁时,她在北京成了家,丈夫是某医院外科医生。今年,33岁的她生下了一对健康可爱的双胞胎儿子。大家看到,一路下来,她其实什么都不曾耽误。

有记者问父亲:“你女儿的经历真是奇迹!只是,你怎么知道她一定能考上大学呢?”

爱如潮水,自父亲的眼睛里汹涌而出,他说:“我一直认为,生命是朵不知什么时候盛开的花。对女儿,其实我并没做什么,我只是用耐心去培养她,用爱去灌溉她。我始终坚信,只要不放弃,总有一天,她会把自己开成最芬芳的那一朵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