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是人人都会遇到的。挫折只是命运的附带品,它绝不能决定命运。可是同样的挫折在不同的人身上会有不同的结果。对于甘愿平庸的人来说,挫折只需一击便可打倒这种人;而对于有雄心成大事的人来说,挫折只会激起他更大的斗志。他会检讨失败的原因,然后重新上路。
《塔木德》中有一则商人使用智慧的寓言:
有一个商人来到市镇,他知道几天之后有特别便宜的商品出售,就留在那里等大削价的日子来临。但是,他带着许多现金,放在身边很不安全。
于是,他悄悄来到一个无人的地方,挖了一个洞,把钱都埋藏在地下。可是,第二天回到原地一看,钱却不见了。他再三回忆,当时确实没有人看到自己埋钱,为什么会不见呢?他百思不得其解。
他无意中一抬头,发现远处有一间房子,房子的墙上有个洞,正对着他埋钱的地方。他想到,也许住在这间房子里的人,从墙洞中看到自己埋钱的情形,然后挖走钱的。他来到房前,有个男人在里面,他客气地问:“你住在都市,头脑一定很好。现在我想请教你一件事情,我是特地来本镇办货的,带了两个钱包,一个放了500个银币,另一个是800。我已把小钱包悄悄埋在没人知道的地方,但这个大钱包是埋起来比较安全呢,还是交给能够信任的人保管比较安全?”
房子的主人回答说:“要是我处在你的位置的话,什么人我都不信任。也许我会把大钱包埋在小钱包的地方。”
这个贪心不足的人看到商人一离开,便把挖来的钱包放回原来的地方。商人回头立刻挖起钱包,完整无缺地找回了自己的钱币。
商人第一次丢失了钱包,可以说是遇到了一次挫折,但是,他就是利用了这次挫折重新找回了钱包。这可以说是一个“利用挫折”的好例子。
成功的道路上充满挫折和机遇。每一次挫折都孕育着希望,机遇不因挫折而失色,在奋斗中寻找机遇,在奋斗中向成功进一步靠拢。
侯晓军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0年,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自己下岗了。这时,他的一位朋友给他提供了一个活。这位朋友手里有批积压的菊花牌落地电扇,让他推销,每卖出一台可收入10元。在国企呆惯了,哪会推销,但是不走出去咋办?尽管从没干过推销的活,但为了生存,侯晓军还是决定试试。他挨家挨户地上门推销,可大多数人还没等他把话说完就摆摆手拒绝了。半个月过去了,侯晓军没推销出一台电扇。直到七月下旬的一天,在解放路一家综合商店里,一位女经理询问了价格和进货渠道后,竟当场订货200台,并要求第二天送货。侯晓军几乎是一路跑回朋友处去提货。尽管因故他只提了100台,但也净赚了1000元,这比他当车间主任时400多块钱的月薪高出一倍多。
侯晓军怀揣这1000元钱只身来到深圳。由于在深圳没有一个熟人,年届四十,仅是高中毕业的侯晓军直到年末整整60天仍没找到一份工作,而身上的钱已所剩无几,“尽管没有挣到钱,可我从来没有放弃的念头,总想着会有机会的。”
6个月后,一家小型彩色印刷厂聘用他为“经营部经理”,实际上就是干推销。在这里,他拉到了很大一笔业务,印刷厂老板决定,让出厂里15%的资产作为侯晓军个人的股,并让他参与分红。这段痛并快乐的经历磨练了侯晓军的经营意识。他发现深圳的汽车装饰行业正在逐渐成为朝阳产业,眼皮子底下的一些小小的汽车装饰店很快扩展了规模。
后来,侯晓军回到西安。在深圳闯荡了一年多的侯晓军决定留在西安发展。当时在西安汽车美容装饰业刚刚兴起,顾客在买车后得开着车满城去找汽车装饰店,规模和服务都满足不了需求。
他多次连续数天守在汽车销售公司的门口,观察每天的销量。经过多次市场调查后,侯晓军决定放手一搏,把在深圳赚的5万元和向亲戚借的3万元钱全部投入汽车装饰公司。侯晓军的“陕西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第一家店开业了,公司连侯晓军在内仅有6名职员,不比其他店醒目多少,如何才能招徕生意呢?
通过调查,侯晓军发现,买车人一般都到大的汽车销售公司,图的就是个信誉,要做汽车装饰,肯定也会比较相信这些销售点。另外要确保买主把买车和装饰、装修就近一次完成。
于是,侯晓军找到西安当时最大的汽车经销商长征机电公司,要求在机电公司的汽车销售点租赁一块地方,设立陕西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的业务点,汽车装饰公司向机电公司交纳租金,双方一拍即合。侯晓军这次真的把准了市场的脉,开店第一个月,收入就达到4000元。
随后,侯晓军继续通过这种方式进驻了陕西五大汽车经销点。稳定的客源带来了巨大的利润,短短一年多的时间,侯晓军的“猴王汽车装饰有限公司”与陕西省五大汽车经销商都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并成为陕西新车装饰装修行业中的老大。
在人生的道路上,一种谬误,一次挫折,往往会把自己推到进退维谷的境地,有时甚至会改变整个人生道路。其实,挫折往往是个戏剧性的环节,它很有可能变成人生的转机。有许多人因“倒霉”交上好运,或创业,或发财,或有所建树,其前提就是:善待挫折,巧寻转机。
机会其实敲打过每个人的门,当机会在门外的时候,你是否及时打开大门迎接它的到来?当机会呈现在眼前时,若能牢牢掌握,十之八九都可以获得成功;而能克服偶发事件,并且替自己找寻机会的人,更可以百分之百地获得胜利;没能把握机会的人,则没有权利怨天尤人。
善于把握机会,利用机遇创造成功
有一种说法认为:“机遇可遇而不可求。”其实,机遇的产生也有其内在规律。如果我们有足够的勇气,睿智的脑袋,敏锐的观察力、判断力,机遇也可以被“创造”出来。善于把握机会,利用机遇完成创造是聪明的人,而好多伟人在这种聪明的基础上创造机遇,让机遇为我所用,这样的人则更是聪明一等。
在日本一个偏僻的山区里,有一个小山村因山路崎岖,几乎与世隔绝,几十户人家仅靠少量贫瘠的山地过日子,十分落后,生活极为贫苦。全村人虽然也想脱贫致富,却一直苦于无计可施。
一天,村里来了一位精明的商人,他立即感到这种落后的本身就是一种可贵的商业资源,便向村里的长者献了一条致富计策。于是,长者马上召集全村人,对村民们说:“如今都是什么年代了,咱村的人还过着和原始人差不多的生活,我们深感内疚和痛心!不过,大都市里的人过着现代化生活的时间长了,一定会感觉乏味。咱不妨走回头路,干脆过原始人的生活,利用咱的‘落后’,定会招来许多城里人。咱们呢,也可以借此机会做生意赚钱。”这一计谋博得全村人喝彩。从此,全村人便开始模仿原始人的生活方式,在树上搭房,披兽皮,穿树叶编织的衣服。
不久,那位商人便向日本新闻界透露了他发现这个“原始人”的小部落的秘密,立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轰动。从此,成千上万的人慕名而至,参观者络绎不绝,众多的游客为部落带来了可观的财富。有经营头脑的人来了。他们来这里修公路,造宾馆,开商店,将这里开辟为游点。小山村的人趁此机做各种生意,终于富裕起来了。
没有人不想成为机会的宠儿,机会并非垂青每一个人。在前进中,只有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才能占据最有利的竞争制高点,帮助我们通向成功之路。
罗冬香的裁剪生涯是从1986年的车祸后开始的,那次在乡办造纸厂工作的罗冬香一条腿骨断成了三截。但是,罗冬香没有自暴自弃,她相信天无绝人之路。在住院期间,一位朋友无意中给她捎来几本裁剪书,罗冬香开始学习裁剪。住院几个月,她足足剪掉半人高的旧报纸。出院后,罗冬香又回原来的工厂上班,由于她的腿成了畸形,厂领导特地把她安排到库房工作。活儿虽轻松,但工资收入却很低,很难维持生活。
这年冬天,一位湖北的裁缝来到仙源乡开办缝纫培训班。罗冬香闻讯后,就到朋友那儿凑了些钱,跟着一群小姐妹报了名。两个月的学习结束时,罗冬香连夜赶做了一件中山装,交给师傅检验。师傅看到衣服后,私下里对别人说,这小姑娘将来要抢我的饭碗。
1992年,罗冬香应聘到温州“华士”服饰公司,开始了人生的又一次飞跃。在“华土”几个星期后,她就被调到设计部工作。同部门有七八名设计人员,都是名牌大学的毕业生。于是她除了向老师傅虚心求教,还利用业余时间学习了大量的专业书籍,并参加了中国纺织大学的函授,硬是攻下了全部的课程。她所设计的欧式西服投放市场后,马上成为一种时尚。由于在几次重大的技术革新中,她提出的设计方案均被采纳,年底她受到了公司的嘉奖。
1995年10月,罗冬香辞职回家养病。一个月后,罗冬香再次回到温州。此时恰逢一家名叫“名绅”的服饰企业在筹办,经朋友介绍,罗冬香加盟“名绅”。
筹建之初,罗冬香成了实际上的主管,从车间设备安装到员工培训以及各项制度的完善,她都要一一去落实。
罗冬香出色的工作赢得了老总的首肯,他放心地把企业交给她去管理。一年后,“名绅”西服就拿到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一等品的殊荣,并被浙江省消费者协会授予“消费者质量信得过产品”。
慕名而来请罗冬香“出山”的浙江东阳市的青年企业家斯朝龙,是东阳市朝龙服饰有限公司总经理。2001年初,他听到罗冬香当年在温州叱咤风云的传奇经历后,决定以年薪60万元聘请罗冬香这位打工妹,担任生产技术厂长。
由此可见,机会不是等来的,在很多时候还得靠自己去发现,去挖掘,甚至还得靠自己去创造,并且创造机会比等待机会更为重要。因为现成的机会毕竟不多,等待机会显得过于被动,而创造机会却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把握甚至改变事情的发展趋势。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风险孕育着机会,敢于冒险就意味着成功的可能。
歌德年轻时希望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画家,为此他一直沉溺于那变幻无穷的画技而难以自拔。40岁那年,歌德游历意大利,看到了真正的造型艺术杰作后,他终于恍然大悟过来:放弃绘画,转攻文学。虽然他知道自己这样做是一种冒险,但他认为自己已无退路。经过不断的学习和摸索,歌德日后成为一名伟大的文学家。
纵观古今中外名人的成才史,大多数人都有过冒险的经历,马克思曾经是诗人、鲁迅曾去日本学医、安徒生曾是演员,但他们比常人高明的地方在于:他们不怕冒险,能及时地调整自己的方向。
从冒险到成功需要一个过程,甚至是一个付出了艰辛代价的探索过程。歌德曾感慨道:“要发现自己多不容易,我差不多花了半生光阴。”他又说:“这需要很大的神智清醒,它只有通过欢喜和苦痛,才学会什么应该追求和什么应该避免。”
机会只属于能够积极发掘机会并敢于冒风险的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果风险小,许多人都会争先恐后地追求这种机会;如果风险大,许多人就会望而却步,甚至连想都不敢想,这是少数敢于冒风险者获得最大利益的好时机。所以,也可以说,时机就是对人们所承担的风险的相应补偿。
当然冒险不等于莽撞,冒险需有谨慎的态度。有了谨慎的态度,跌的跤肯定会少一些。当然,在复杂多变的现代社会,更多的人过分谨慎,他们不敢去做前人未做过的事情,不敢去攀登前人未曾攀登过的高峰,当然就无从体验冒险的刺激与成功的喜悦,结果只能是永远也不会有什么作为。
卜保罗·格蒂是石油界的亿万富翁、一位走运的人,但早期他走的却是一条曲折的路。他上学的时候认为自己应该当一位作家,后来又决定要从事外交部门的工作。可是,出了校门之后,他发现自己被俄克拉省马州迅猛发展的石油业所吸引,那时他的父亲也是在这方面发财致富的。搞石油业偏离了他的主攻方向,但他想试试自己的运气。
格蒂通过在其他开井人的钻塔周围工作筹集了些钱,有时也偶然从父亲那里借些钱(他的父亲严守禁止溺爱儿子的原则,他可以借给儿子钱,但却从不白送钱给儿子)。年轻的格蒂是有勇气的,但却从不鲁莽。他头几次冒险都失败了,但是在1916年,他碰上了第一口高产油井,这个油井为他打下了幸运的基础,那时他才23岁。
是走运吗?当然。然而格蒂的走运是应得的,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没有错。那么,格蒂怎么会知道这口井会产油呢?他确实不知道,尽管他已经收集了他所能得到的所有资料。
“机会总是存在的。”他说,“你必须相信这种机会的存在。如果你一定要求有肯定的答案,那你就会捆住自己的手脚。”
走运的人一般都是大胆的。除了个别的例外情况,最胆小怕事的人往往是最不走运的。幸运可能会使人产生勇气,反过来勇气也会帮助你得到好运。
抓住机遇,乘风破浪
研究那些成功者的人生轨迹都可以看出,其中很多人都是敢于向生命挑战的勇士。他们的一生也许会出现各种难以预测的风浪,但风浪来时,也带着机遇。谁能乘风破浪呢?那就是能驾驭生命的成功者了。他们能使许多包含着相当困难的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他们敢于想别人不敢想,善于做别人不能做的事……
卡内基是一位成功的创业者。他以自己非凡的天赋、聪明才智和善于抓住机遇的应变能力,使自己的事业从小变大,由弱变强,成为名震天下的大富翁。
一天,宾夕法尼亚铁路西部管理局局长斯考特先生突然问卡内基:“喂,卡内基,你能筹集到500元钱吗?”卡内基面露难色,十分尴尬。因为他父亲刚刚过世,为支付丧葬费、医疗费,他全部的积蓄仅剩50元。斯考特见他困窘的样子,便说:“我的一位朋友过世后,他太太将遗产的股份卖给了友人的女儿,现在这位女子急需用钱,想转让股份,是亚当斯快运公司的10股股标,恰好500元。红利是一股1元……”
“这么大一笔钱,我实在是筹集不出来。”卡内基一脸无奈的样子。
“那好,我先替你垫上,无论如何也要把它买下来。”斯考特先生坚持让卡内基一定要做成这笔生意。
第二天,斯考特先生却犹豫起来,他问卡内基:“对不起,人家非600元不卖。还要吗?”
卡内基却一反前日的暖昧,坚定地说:“要,我一定要,请代我先付600元。”由于斯考特先生昨天对他的坚决支持,使他的自信心坚定起来,毅然决定去拼一把。
1856年5月,卡内基用借据和股票作担保写了一张600元的借据,半年利息10元,交给了斯考特先生。
半年后,卡内基母子俩节衣缩食、向亲戚借款,以房子为抵押品,千方百计总算还清了所借的债款。不久,一封装有10元钱红利支票的信寄到卡内基手中,他将其交给斯考特先生作为利息。卡内基像完成了一项伟大的事业那样,心中充满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