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道路是漫长的,苦苦奋斗的人要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真是不那么容易。也许你每天都想得到期待的结果,然而每天结束时却是期待之后的失望。有的人在该笑时能笑,在没办法时也能笑,甚至在走投无路时也能开怀大笑,这种人无疑是坚强的、快乐的和不可战胜的。
一、成功就在“苦”中孕育
自古英雄多磨难。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辉煌的事业,但成就大事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过一番磨炼,才可能获得豁然开朗的境界和功成名就的业绩。
一个平凡人成为一个领域的英雄或者成为一个时代的英雄,是挫折和磨难使然,因为英雄和平凡人的区别就在于,英雄在逆境中抓住了逆境背后的机遇,在绝境中创造了奇迹。而平凡人在逆境中选择了随波逐流,在绝境中选择了放弃。成大事者不会在任何困难面前屈服,他们的生活理念是永远热情地工作,在每天的工作中锤炼心智。
成大事者能从生活中的小事情里挖掘自我。挖掘自我在某种意义上也是重新塑造自我,因为每个人都想实现自己的某种愿望,也许人的一生就是为了这个愿望而活。挖掘自我、实现自我就是使人的雄心得到最大的满足。正是这种雄心才使得人追求成功,得到了完美意义上的人生。
全球着名功夫影星成龙出身于一个贫寒的家庭,父母是普通的打工族。成龙自幼不喜欢读书,直到成名以后文化程度仍然很低。一次为影迷签名,影迷要求他写上“小莉,祝新婚快乐!”一句话,成龙非常为难,因为他只会写“小”和“快乐”三个字。就是这种文化程度,成龙居然成为集编、导、演才能于一身的世界电影巨星,这是成龙在漫长的时间里摸索和挖掘自身优势的结果。
成龙小时候的理想并不是当演员,他的最大兴趣是练一身好武功,当个大武术家。在他的软磨硬泡之下,八岁时父亲就不得不把他送到香港着名武师、京剧武生于占元的门下。
进了于占元办的中国戏剧学校,成龙的兴趣完全不在学戏上,只一心想学武功,为此经常受到师傅于占元的严厉体罚。但成龙毫不在乎,只要能学武,他什么代价都愿意付出。十年的工夫,成龙练就了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并且锻炼出了坚强的体魄和意志。
成龙八岁时因和师傅到夜总会表演特技开始进入电影圈。他从十岁开始当小童星直到20岁,倒是演了不少角色,但是始终毫无名气。
成龙揽镜自照,认为自己属于那种“在别人面前晃一千次也晃不出印象的人”。他对自己在这一行业里究竟有什么优势,究竟该怎么走也不是很清楚。
成龙失望地告别影坛去了澳大利亚。在那里,他白天当建筑工,晚上当调酒员。
后来,成龙在朋友的推荐下,在名导演罗维的《精武门》一片中担任主角,影片上映后,赚了350万港元。但成龙还是没有红起来。此后成龙在罗维的公司拍了九部影片,一直扮演冷面凶悍的“硬汉”形象,可是也一直没有走红。导演罗维很奇怪:“成龙功夫好,身手又漂亮,凭哪样不走红?”
就在罗维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香港思远影业公司的名导演袁和平看中了成龙,让他主演喜剧影片《蛇形刁手》。袁和平认为成龙身材魁梧,性格粗犷,但没有那种冷峻、刚烈的肃杀之气,不适合演那种叛逆型的悲剧英雄,也不适合演英俊潇洒的正面英雄形象。袁和平从成龙偶尔的展颜一笑和克敌制胜的得意神情中发现了成龙的憨厚、调皮、可爱等因素,他认为成龙扮演喜剧型的人物一定会成功。
就从袁和平对成龙进行一番分析的这一时刻起,成龙终于发现了自己是一棵什么“树”。袁和平慧眼识才,功不可没!《蛇形刁手》成为成龙从影生涯的转机,奠定了他日后走红的基础。即使以今日之眼光重新审视这部影片,仍不难发现其中的可圈可点之处。成龙在《蛇形刁手》中,一改冷面凶悍的“硬汉”形象,而代之以明朗、诙谐、和善、快乐的面孔,随和、亲切一如邻家之子,深得广大观众之心,受到普遍欢迎。
换个角度看成龙,成龙十全十美:功夫佳,演技好,天生的幽默细胞。原来不被圈内人看好的成龙,转眼炙手可热,成为走红运的影星。犹如平地一声雷,《醉拳》的上映,迅速掀起了一阵狂飙!观众如潮水一般涌向影院,争睹成龙的喜剧武打片!成龙大红特红了,成绩直追李小龙。很具戏剧性的是,人们称他为“李小龙第二”!
这真是太有意思了。成龙成名前拳打脚踢演武打片,想成为“李小龙第二”,却不被承认。如今他在袁和平的帮助下,立志成为自己,却被人称为“李小龙第二!”真有些令人无所适从!其中深含的道理,又岂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
幸运的是,成龙自跟袁和平拍了《蛇形刁手》后,便对自己今后的方向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那就是要做自己,学别人、靠模仿是没有出路的。即便是自己很佩服的李小龙,他也不会再去盲目跟从。成龙就是成龙,成龙的鼻、眼、手、脚,都是长在自己身上的。成龙又自导自演了《笑拳怪招》,19天票房高达544万港元。他彻底走出了“李小龙”的阴影,奠定了自己在影坛的地位。
成龙在演《蛇形刁手》之前,已经在电影圈打拼了16年,就是这16年成龙结交了一批文化高、有见识的朋友,给自己出谋划策,弥补了自己文化不高的缺点。然后在一次次的演艺实践中,在一次次失败中发现了自己的种种“不可能”,逐步缩小与成功的距离,终于发现了自己的优势。
一个人成功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挖掘和发挥自己的潜能,并实现自己的雄心。成龙就是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他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克服了失败,走向了成功。
可见,一个人“持之以恒”的奋斗过程,应当是一个发现并且塑造自己优势的过程,而不应当是一个简单机械的“铁杵磨成针”的过程。只有那些使优势更优的努力才是有价值的。
深入挖掘自我潜能也是在这种雄心中实现的。这种发现也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完成,也只有具备百折不挠的精神才能完成。
《米老鼠》的作者沃尔特·迪斯尼是美国最负盛名的人物之一。他20多岁时,还是个无名的穷小子,可是到了30多岁,已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全世界的人们都热爱《米老鼠》卡通片,在阿拉斯加的影迷甚至组织了雪屋米老鼠会。
沃尔特·迪斯尼,一个艺术创作家,借着卡通带给世界欢乐,他也成了巨富,而他的灵感和兴趣乃是起源于生活中一只不起眼的小老鼠。
少年时沃尔特·迪斯尼就雄心勃勃,想成为一名艺术家。起初他到报社应征,该报主编审查过他的作品以后,认为缺少新思想而不予录用,这使他万分失望和颓丧。
后来,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替教堂作画的工作。可是,报酬非常低,使他无力租用画室,他只好借用一个车库做临时办公地。这样的生活十分艰苦,但他后来认为这间充满汽油味的车库,对他的影响至少价值一百万美金。
因为,有一天他在车库工作的时候,忽然看见一只老鼠在地板上跳跃,他赶紧回到家里,带了一些面包屑给它吃,渐渐地,彼此混熟了。
有时候,那只老鼠竟敢大胆地爬上他工作的画板,并有节奏地跳跃着,这为他后来的创意提供了绝佳的素材。不久,沃尔特·迪斯尼被介绍到好莱坞,制作一部以动物为主角的卡通片。很不幸,他失败了,不但因此穷得身无分文,并且再度失业。
正在他潦倒不堪的时候,突然记起了车库里那只爬到画板上跳跃的老鼠。他立刻画出了那只老鼠的轮廓,《米老鼠》卡通片就这么平凡地诞生了。谁能想到在车库里的那只老鼠,后来竟成为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影片原型。沃尔特·迪斯尼也因此成就了自己一生的大事业。
俗话说: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总是充满了各种考验,受挫和失败是难免的。
很多人就是在这种考验中败下阵来。并不是说所有的失败都孕育着成功,成功只是留给那些不懈努力到最后的人。
没有困难,不必制造困难;遇到困难,不要回避困难。去积极面对,你才有机会成功,才能作出大事业。
二、自信自有冲天力
自信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只要有一点点信心就可能产生神奇的效果。我们也经常听人说:“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
萧伯纳说:“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凡为神圣。”人生中的坚韧、进取、勇敢、耐心、雄心等一切美德,都来源于自信心。有人说过:“自信是成功之祖。自信会增强人的才能,使精力更加旺盛,同时也能使生命中许多美德得到发扬。”
哈佛大学的一位教授主持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实验对象是三群学生与三群老鼠。
他对第一群学生说:“你们很幸运,你们将和天才小白鼠同在一起。这些小白鼠相当聪明,它们会到达迷宫的终点,并且吃许多干酪,所以要多买一些喂它们。”
他告诉第二群学生说:“你们的小白鼠只是普通的小白鼠,不太聪明。它们最后还是会到达迷宫的终点的,并且吃一些干酪,但是不要对它们期望太高,它们的能力与智力都很普通。”
他告诉第三群学生说:“这些小白鼠是真正的笨蛋。如果它们能找到迷宫的终点,那真是意外。它们的表现或许很差,我想你们甚至不必买干酪,只要在迷宫终点画上干酪就行了。”
以后六个星期,学生们都在精心地从事实验。“天才小白鼠”就像天才人物一样地行事,它们在短时间内很快就到达了迷宫的终点。你期望从一群“普通小白鼠”那里得到什么结果呢?是的,它们也会到达终点,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写下任何速度记录。至于那些“愚蠢的小白鼠”,不用说,它们中只有一只最后找到了迷宫的终点,但那可以说是一个明显的意外。
有趣的事情是,根本没有所谓的“天才小白鼠”和“愚蠢小白鼠”之分,它们都是同一窝小白鼠中的普通小白鼠。这些小白鼠的成绩之所以不同,是参加实验的学生态度不同而产生的直接结果。简而言之,学生们因为听说小白鼠的“智商”不同而采取了不同的态度,而不同的态度导致了不同的结果。学生们并不懂得小白鼠的语言,但是小白鼠懂得态度,因为态度就是语言。
人生的法则就是信念的法则。“运气”这个词的前面应该再加上一个词,就是“勇气”。相信运气可支配个人命运的人,总是在等待着什么奇迹的出现。这种人只要在床上稍稍躺一下,就会梦见中了大奖或者是挖到金矿;而那些不这样想的人,就会依据个人心态的趋向为他自己的未来去不断努力。
依赖运气的人常常满腹牢骚,只是一味地期待着机遇的来临。而那些有主见、自信的人都知道,唯有信念方能左右命运,因此他们只相信自己的信念。
在别人看来不可能的事,自信的人却能在潜意识中认为“可能”,并从中激发出相应的力量来。所以有时即使表面看来不可能做到的事,自信的人也能够做到。
成功意味着许多美好、积极的事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生命的最终目标。人人都希望成功,但最实用的成功经验就是“坚定不移的信心”。有了坚定不移的信心,就可以把有限生命的脆弱性与无限生命中精神的坚强性糅合在一起,从而产生一种内在的无比巨大的力量,这样我们就可以坚定地走下去,一直达到自己理想的目的地。有了自信心,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有了自信心,才能在最佳心态下去从事前人没有从事过的事业。
三、退缩就是你的错
人要活下去本来就是面临许多考验的,退缩是要不得的。既然走上人生这条路,就注定我们要锐意追求不回头。
一个有“雄心”的人就是一根弹簧,越是有压力的时候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能力。
年少时,我们在家庭和学校的温室中,心安理得地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长大后,跨进了社会的大门,我们才明白,原来庇护我们的避风港没有了,迎接我们的将是惊涛骇浪。这时,我们更应该懂得这才是我们人生真正面临考验的开始。
面对严峻的挑战,有的人退缩了,他们这样安慰自己:“退一步海阔天空”,这是懈怠的迹象和苗头。我们应该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雄心和壮志,坚决不向困难妥协,直到克服一切困难,走向成功。
这就像一个人挑担子,在挑50公斤的时候,若感觉不舒服,就减掉10公斤,会感觉舒服。如果继续这样,我想最后恐怕连10公斤都挑不起来。但是如果在50公斤的基础上再加上10公斤,虽然感觉很累,但是咬咬牙,挺一挺就会过去,慢慢地我们就能挑起100公斤,甚至比100公斤更重的担子。人生就是在不断地挑战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所以说如果我们想做一个有雄心的成功者,我们就必须不懈地努力,咬紧牙关对自己狠一点。
人生最大的享受在于创造伟大的业绩。曾国藩所奉行的“打掉牙,和血吞,有苦从不说出,徐图自强”的立世准则,就是告诉我们成功者必须对自己狠一点。
日本着名的经营大师松下幸之助提倡向麻雀学习不停追求的精神。他在他的自传体丛书中说:仔细观察一下鸟类的生存,会受到很大的教益,比如生活在庭院的麻雀,它们真是争分夺秒地飞飞跳跳,不停地寻觅食物。它们始终处于无任何思考余地、只能拼命地无休止地为生存而努力的活动之中。如果不这样,它们就无法生存,稍有偷懒就会因缺乏营养而死亡。
回过头看看我们人类,是否已付出了这种程度的努力呢?摆在我们面前的生活本来就是很严峻的。如不了解到这一点,而轻易地说出“我们没有信心干好啊”之类的话,这种姿态其实是不负责任的。
退缩的念头,会在一个人表现不佳的时候探出头来。退缩的典型精神标语除了上面那一句,还有“不要没事找事”,“不要惹是生非,兴风作浪”,“不要不自量力”等。退缩会磨蚀一个人的潜力,大大降低其能力与表现。
由退缩而导致的不良后果实在不少。首先,退缩会使一个人形成怯懦、消极的心理。刚开始只怕一件事,接下来就是怕第二件、第三件,一直到成为不可自抑的习惯性反应。一旦演变为一种习惯定式,那么个人发挥的空间将越来越狭隘,成功的机会也就越来越渺茫。这样就会使人轻视自己,逐渐失去对生命的热爱,向前看去只觉得前途无“亮”,但其实这只是自己的退缩思想在作怪。
其次,退缩是一种恐惧心理,具有传染性。当一个人因为某方面的事而退缩,同时也会影响到他全部的生活。生活好像一架机器,退缩仿佛是机器的某个零件松动了,在一件事上退缩,暂时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讲,一个零件松垮,就可能引起其他部件出问题,整个机器将会运转不良甚至报废。所以要小心旋紧每一颗螺丝钉!绝不退缩,勇于追求。
最后,退缩会使自我失去平稳。不同的事情,却无法以相同的信心和态度来面对时,非常容易导致自我的失衡,以致无法在事后重新肯定自己。
一再的退缩,会使你感到:一切徒劳无功,不再有爱,人生乏味,而生命力也逐渐枯竭。谁愿意看到这样的结果?恐怕没有人愿意,唯一可行的就是绝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