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在北大听到的24堂修心课
13387000000038

第38章 平衡——幸福比幸运更重要(1)

走运与倒霉,表现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世人无不想走运,而决不想倒霉。其实,这两件事是有密切联系的,互相依存的,互为因果的。说极端了,简直是一而二二而一者也。走运有大小之别,倒霉也有大小之别,而二者往往是相通的。走的运越大的,则倒的霉也越惨,二者之间成正比。中国有一句俗话说:“爬得越高,摔得越重。”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这种关系。

——季羡林

上帝不会厚此薄彼

即使是天才,生下来的第一声啼哭也不会是一首好诗。

——鲁迅

《牛津格言》中说:“如果我们仅仅想获得幸福,那很容易实现。但我们希望比别人更幸福,就会感到很难实现,因为我们对于别人的幸福的想象总是超过实际情形。”事实的确如此。生活中,有很多人总是在哀叹自己“生之多艰”,羡慕甚至嫉妒别人顺利得没有天理。看着别人有钱,嫉妒;看着别人有权,诅咒;看着别人有闲,郁闷;看着别人晋升,委屈。还有些人羡慕影、视、歌、运动明星,看到他们整天被包围在鲜花和掌声里,就愤愤不平,认为世界上就数自己最不幸。

其实,人生失意无南北,名人也有名人的烦恼。

西方有一个著名歌星,30岁不到就成了世界歌坛上的领军人物,享誉全球。据说,她的家庭也很美满,有一位事业有成的丈夫,两个乖巧伶俐的孩子,因此,很多人把她的名字当成了“幸运”的代名词。

有一次,她去邻国开演唱会,受到该国歌迷极为热烈的欢迎。演出结束,她和丈夫、儿子刚刚走出剧场,就被守候多时的粉丝和小报记者们团团围住。大家七嘴八舌,轮番上阵,有人恭维她大学没毕业就走红歌坛,粉丝无数;有人恭维她已被世界著名杂志评为全球最具魅力的女性;也有的人恭维她不仅有个腰缠万贯的丈夫,还有个活泼可爱的儿子……

女歌星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没说。直到大家把话说完,她才缓缓地说:“谢谢大家对我和我的家人的赞美,但是,你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方面,还有另外一个方面没有看到,那就是你们夸奖的我那个活泼可爱的儿子,其实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而且,他还有一个姐姐,由于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常年都要被关在装有铁窗的房间里。”

人们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似乎是很难接受这样的事实。女歌星又心平气和地对大家说:“这没什么。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我们的生活中不乏类似的例子,笔者曾经的老板“王哥”就是其一。几年前,一次午休,一个入职没多久的女同事酸溜溜地说,如果自己的男朋友能赶上“王哥”十分之一,自己也就满足了。看看人家“王哥”,年轻有为,潇洒多金,做人成功,交游广阔,咱真是没法儿比……一位姓荣的老员工听了不屑地说:“你羡慕他?他还羡慕你呢!以后再跟老王聊天,你就跟他聊孩子,他准蔫!几年前,他老婆难产,小孩没了,大人也差点没命,再也没法儿要小孩儿了……”

中国有句俗语,叫做“人比人,气死人。”但正如刘翔不会去和泰森比拳击的道理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傲人甚至傲世的一面,为什么一定要拿自己不太理想的一面和别人的强项较劲呢?上帝是公平的,他不会厚此薄彼,如果他没有给你倾国倾城的美貌,他一定会在其他地方补偿你,比如智慧。只是他的补偿往往很隐蔽,要你自己去用心体会、发掘。所以,不要总是羡慕别人开跑车,冯巩说的好,“跑车能弥补得了跑人吗”?

很多人羡慕成功人士,尤其是那些曾经和自己曾经一起寒酸过的人。如果有人说,美国阿拉斯加州有个人发现了一个史上最大金矿,把整个阿拉斯加都买下来了,你也许只是一笑置之,不以为然,因为那离我们太遥远。但若是你的一个老同学、老邻居、老朋友——你们俩昨天还一起去菜市场买过菜,一块儿跟菜贩子砍过价——而今天,他却突然“发”起来了,“人模狗样”“招摇过市”,你立刻就会适应不了,愤愤不平:他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就“发”起来了?

其实大可不必,他之所以“发”起来,就有他“发”起来的道理,而且你也有“发”起来的可能。更何况,他“发”起来并不代表他就比你幸福。

A和B是大学同窗,一别十年,再次重逢时,A已经成了私企老板,B却是普通工人一个。看着老同学的跑车,B酸溜溜地说:“你老兄混得好啊,如今是要什么有什么……”

A笑着摇摇头说:“老弟,我说我过得并不舒服,你可能不信吧?”

B当然不信:“你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吧?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花园别墅,开得是奔驰小跑,周围都是漂亮小姐和高科技人才,到哪里都是前呼后拥,你还说自己不舒服?”

A笑着说:“那好吧,你就和我在一起呆上几天试试吧!”

B欣然同意,但三天过去后,他却主动提出要回家。A再三挽留,B真诚地说:“本以为你过的是皇帝一般的日子,没想到还不如我。”

原来,这三天,A和B形影不离。三天72个小时,两人有20小时是在飞机上度过的,余下的时间,A还要处理公司的各种事务,夜里12点钟还在陪客户吃饭,唱卡拉OK,到了第二天凌晨,又一个电话把人叫醒,继续轮回。所以,过惯了每天八小时的B受不了了,他觉得A虽然成功,但生活质量还不如他。至少他有自己的时间来支配,至少他有充足的休息时间。

当然,这只是一个理论上的例子,成功自有成功的好处,而且成功人士并不一定要比普通人活得累。但它至少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每个成功人士风光的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辛酸和苦涩,都有你不愿付出的某种代价。诗人卡之琳说:“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不必羡慕他们,他们或许更应该羡慕你。你可以选择成为更有境界的他们,但时刻要记得保持内心的平衡。如此,无论成败进退,你都不会为外物所累、所伤。

走出虚荣的死胡同

伟大的人是不会滥用他们的优点的,他们看出他们超过别人的地方,并且意识到这一点,然而绝不会因此就不谦虚。他们的过人之处越多,他们越能认识到他们的不足。

——傅膺(著名化学家,曾任北大教授)

虚荣,顾名思义是指虚假的、表面的荣耀。心理学上认为,虚荣心是一种被扭曲了的自尊心,是自尊心的过分表现。

虚荣心强的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与人攀比。客观地讲,比也有比的好处:比可以催人奋进,激励斗志。俗话说,“独木难成材”,那些单独生长的树木,由于有着充分的生存空间,因而往往生出很多横丫斜节,成不了良材。那些长得高、大、直的良材,往往都出自成片的丛林。原因就在于丛林中的树为了得到充分的阳光,都必须攀比,都必须一心一意地向上发展。由树木想到我们人类,攀比的心理同样不可或缺,否则我们就会像丛林里的灌木那样,越长不高,就越得不到阳光,甚至渐渐失去生存空间。

不过,凡事都有限度。一个人不满足于现状,不甘落后,在特定情况下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不假,但哲人说:“人活着累,一小半源于生存,一大半源于攀比。”纷纷扰扰的大千世界,有人攀比外表,有人攀比金钱,有人攀比地位,甚至有人攀比配偶和孩子……但比来比去,攀比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无尽的烦恼和痛苦。所以,我们应该把握住攀比的尺度,否则走进了攀比的死胡同,可就很难掉头了。

应该说,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点爱慕虚荣,即使是我们一度认为天真纯洁的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虚荣,让我们看看下面这个发人深省的小故事吧:

2007年年底,山东《新商报》、《长河晨刊》等多家媒体披露,家住山东德州某社区的7岁小男孩肖辉(化名),在某小学上一年级,虚荣心极强。肖辉的母亲告诉记者:“我每次送孩子上学,刚到学校大门口外面的小拐角时,他就不让我进去了,生怕同学老师看见我。后来他二姑一来我们家,他就粘住他二姑,一会儿给洗苹果,一会儿又给扒香蕉,还把自己的玩具拿给他二姑玩。看得出,他是在千方百计讨好他二姑,因为他希望他二姑能够开车送他上学。”

“后来,他二姑就开车送了他一次。谁知那次以后,他就再也不许我和他爸爸接送了,还跟同学们介绍说送他的‘姑姑’是自己的‘妈妈’,以前来送自己的‘妈妈’,不过是家里雇来的‘保姆’!”

“说起来,这也不怪孩子,他的同学家里七成都有私家车。我们实在是太穷了。”最后,肖辉的母亲颇有些自惭形秽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