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责任第一——优秀员工必备的行为准则
13389100000018

第18章 自动自发地负起责任(1)

许多公司都努力把自己的员工培养成对待工作自动自发的人。工作自动自发的员工,会勇于负责,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不会像机器一样,别人吩咐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们往往会发挥创意,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不能自动自发工作的员工,则墨守成规,害怕犯错误,凡事只求忠诚于公司的规则。当你尝试着“把信送给加西亚”的时候,你的工作态度也会因此而改变。这样一种敬业、主动、负责的工作态度和精神让你的思想更开阔,工作变得更崇高。

1.行动的速度决定工作成就的大小

立即动手是一个员工在公司中能够得以表现突出的必备素质。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很快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

《英国十大首富成功秘诀》曾这样分析当代英国顶尖成功人士,该书指出:“如果将他们的成功归因于深思熟虑的能力和高瞻远瞩的思想,那就失之片面了。他们真正的才能在于他们审时度势然后付诸行动的速度。这才是他们最了不起的,这才是使他们出类拔萃、居于实业界最高职位的原因。什么事一旦决定马上就付诸实施是他们的共同本质,‘现在就干,马上行动’是他们的口头禅。”在思考与决定之后就应该勇敢地去做。立即动手是一个员工在公司中能够得以表现突出的必备素质。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抓住转瞬即逝的机会,也只有立即动手的人才能够很快地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而将自己的想法付诸行动才能够将想象的结果变为真正的现实。

在工作中,作为员工肯定会面临很多艰难任务或者难题。面对这些难题,一个人的心里肯定会闪出很多想法:害怕失败,害怕经验不足。特别是作为新手,这样的想法将会更加普遍。但是,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必须抛弃一切恐惧和疑虑,立即动手去做。除了结果没有任何其他的东西可以带来真正的影响。立即动手正是去获得结果的第一步。

在改革开放初期,海南有一个很有名的公司,那就是海口饮料厂。它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它本来是一个濒临破产的公司,最后却成为海南当地的明星公司。

在王光兴就任海口饮料厂厂长之后,这个公司面临的是这样一个状况:产品滞销,资金呆死,生产基本停顿。面对这样的状况,他给厂内的产品质检和研发部以及市场部的员工们下了一个命令:在15天之内改进主产品的原料结构,使之更加符合当代人的口味,并做出全国的市场分析详细报告。

15天!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任务。面对这样的任务,员工们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改造救活这个公司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算了吧,肯定会失败的;第二个是,立即动起手来,开始分析原因研究配方,开始调查市场,开始计划,并将这一切落到实处变成现实。很显然,海口饮料厂的员工们选择的是后者。

靠着这种卷起袖子干活的精神,他们在15天之后做到了王光兴所要求的一切。也正是靠着这样的精神,这个公司在不到3年的时间内,由一个积压了800多吨产品的公司变成了一个年盈利108万元的当地明星公司,公司资产比在他们开始行动起来做调查、研究之时增加了4倍。

后来员工们回忆说,如果当时他们的犹豫真的超过了行动起来的决心的话,那么他们的公司永远不可能拥有后来的成功。面对困境和艰难的任务,如果不卷起袖子干活,这种困难就将会渐渐磨灭人的决心和意志,最后的结果就会是人的惰性最终获胜,从而使得任何美好的计划都功亏一篑。

面对无数的计划和任务,如何取得第一主动权将是工作是否成功、是否能获得同事与上级主管的敬意与赏识的最重要的一环。过多地抱怨、害怕,不如将这样的时间用在积极的行动上。

着名美国时间效率专家兰肯曾经这样评价:“面对任何任务,没有不可能完成的,没有特别可怕的,你需要的仅仅是开始做起来,这才是你最应该关注的。因为它将使你获得先机与继续行动的动力,而这样的‘仅仅做起来’也最终将带领你走向成功。”而另一位现代商业社会中的成功人士,英国迪阿吉奥饮料集团公司的创始人尤拉·霍尔这样对他的传记作者说:“在我开始创业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有什么事情让我害怕去做,我首先想的是如何赶快开始,赶快将自己的想法变为实际的行动,这样我最终将获得我想要的一切。”

在现代社会中,如何获得先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当一个公司、一个员工群体面对着挑战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如何不去无谓地浪费最初的宝贵时间,这就是最需要的!

所以,不用再犹豫,立即行动!

2.勇于付诸行动

不要用可怕的结果吓唬自己或是吓唬别人,首先要卷起袖子去干活。只有这样才知道结果是否真的很可怕,经验表明,95%以上的可怕猜测会因为卷起袖子干活而自然消失。

迈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就下定决心,用行动而不是用害怕和猜疑去面对事实。如果行动受到犹豫迟疑的阻碍,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任务也不会圆满地完成。

海尔CEO张瑞敏有一次问管理层人员:“怎样才能让石头在水面上浮起来?”有人答:“把石头挖空。”有人答:“给石头绑上木块。”……对这些回答,张瑞敏摇了摇头。有一个人回答:“用很快的速度掷出去——-打水漂可以让石头浮起来。”张瑞敏深表赞同地点点头。张瑞敏想通过这个提问让海尔的管理层明白:排除犹豫、快速行动是公司致胜的关键。

面对工作任务时,有的人会在计划好之后立即开始行动,以行动来检验最后的结果。然而也有另外一些人,却对此犹犹豫豫,在他们的脑海中会毫无根据地出现各种各样的结果。于是他们便开始考虑着退却,开始想着用编造的结果来敷衍上司。这样的人组成的团队将是一个没有积极性、无法创新的团队,因为他们害怕的就是开始新的工作,他们无法面对未知的因素。一个成功的公司就是建立在成功的员工团体之上的。永远记住一点,在面对任务、工作时,每个员工的实际行动才是公司成功的起点。

罗宾·艾伦,哥伦比亚保险公司——-加拿大最大的保险公司的董事长和总经理,但在她刚进入这家公司的时候,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职员而已。她工作起来非常地积极勤奋。当然这一切都被上司看在眼里。渐渐地,她获得了一个新员工所能够获得的中级职位。一天,公司的市场发展部经理找到她并与她谈了一次。原来,公司看到了她在工作中的勤奋和努力,希望她能去负责安大略省的保险业务!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然而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和挑战!因为之前,她从来没有以一个省份的保险负责人的身份工作过,而现在这项工作又意味着整个公司在安大略省的长远发展。这样重大的责任,让她犹豫了。“我能够做好这项工作吗?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这样的念头不时出现在她的脑海里。然而真正让她转化思想的是她的一位舞蹈老师安德韦,安德韦对她说:“你真的想去做吗?如果是的话,在开始之前请不要畏惧任何东西,不敢开始的人永远只能得到平庸。”做一个无畏的人,这就是她真正决定动手去做时的最简单的想法。她克服了自己之前存在的胆怯,坚定了把新任务做好的决心。她在新事业上投入了最大的精力,最终上帝没有辜负勇敢而努力的人。

在面对自己的梦想,面对自己的工作任务时,也许会有很多人劝阻你,你也可能会面对很多的问题与疑虑,但是,你首先要勇敢地放弃种种毫无意义的害怕与怀疑。迈出第一步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迈出第一步之前就下定决心,用行动而不是用害怕和猜疑去面对事实。如果行动受到犹豫迟疑的阻碍,哪怕是一丁点的小任务也不会圆满地完成。当公司员工以这样的工作状态出现时,他将不会有任何建树。

现代公司间的竞争实际上就是员工的勇气和胆识的竞争。要造就一个真正优秀的公司必须拥有真正优秀的员工,这一点毋庸置疑。世界500强排名第66位的美国百货公司的员工手册里的第一句话就是,“战胜恐惧,勇敢前行!”在这里,员工们都被训练成为充满自信、勇敢去做的人。在这家公司里,大家信奉这样一条原则:在真正行动之前,不要自己吓倒自己。正是这样的信条,使得这样一家无论在资金还是销售网络上都无法与沃尔玛等巨头相比的零售公司,能够在竞争异常激烈的零售行业立足至今。一个由众多勇于开创的员工组成的公司将是在未来兴起的公司。

3.失败害怕敢于行动的人

在公司中,谁是勇敢尝试的员工,谁就能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也就能给自己以最高的价值体现。相反,那些越是害怕失败、越是犹豫的人,却越容易遭遇到真正的惨败。

绝大多数时候,那些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或者以为结果会很糟糕的事情,在你真正动手去做以后,其结果往往却是正面积极的。也就是说当你不再害怕、不再犹豫之后,失败也就开始害怕了你,而成功却会开始青睐你——-失败害怕敢于尝试的人!

“我一直都在寻找那些拥有无限能力,并相信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人。”亨利·福特说过。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会把握住最有利的机会,并带领人们获得成就。勇敢的人也会遭遇失败,勇敢的人也并非时时顺利,但是敢于行动的人最终将成功。因为做得越多,成功的机会也就越多,失败也就越远。

莫里·威尔斯,曾被人认为是最不可能进入美国超级职业棒球队竞赛联合会的棒球明星。然而在1962年,威尔斯打破了联合会伟大前辈的偷垒记录,被授予了联合会最有价值球员的称号。一个似乎是要永远呆在小竞赛联合会中,注定只能在职业生涯中平平庸庸的球员变成了一位超级明星。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在任何梦想与任务面前,都勇敢地尝试、坚持,在一年一年、一次一次的遭遇失败之后继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当机会来临时,当有机会飞过的时候,勇敢坚持尝试的人已经准备好了,并抓住了它。

“幸运就是机会遇到了准备。”而准备的前提是你首先成为一个敢于尝试的人。

在公司中,谁是勇敢尝试的员工,谁就能为公司创造巨大价值,也就能给自己以最高的价值体现。相反,那些越是害怕失败、越是犹豫的人,却越容易遭遇到真正的惨败。因为勇敢尝试的员工会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不断总结自己,从而获得越来越多的经验和机会。而懦弱退却的员工却总是越失败越害怕,最终完全丧失勇气。一点一点的不断成功可以鼓起人们更大的勇气与自信,而这一点一点的不断成功只有勇敢尝试的人可以得到。

4.猜测是懦夫的行为

面对任何事情与任务,注意对自己这样说:树立你的信心,参加到勇敢自信者的行列,把猜测留给懦弱无能的人!

用不同的分法可以将人们分为不同的人。用行动与否,我们可以将世界上的人分为勇者与懦夫两种人。勇者敢于自信、敢于行动,敢于挑战,面对任务与事业精神奋发、积极行动,因而总是能够抢占事业的先机;而懦夫则永远是唯唯诺诺,犹犹豫豫,面对要做的事业前怕狼后怕虎、总是猜想会出现最糟糕的结果,从而拖延时间,坐失良机。

很显然的是,这个世界的成功与胜利属于前者。一个由自信、勇敢的员工组成的公司才会是市场上的真正赢家,而那些由懦弱、犹豫的员工组成的公司,其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成为赢家的胜利品。

事实上,据研究表明,这个世界上有三分之二的人信心不足!瑞士国际调查研究中心曾经做过这样一个调查问卷,研究人员在世界上80多个国家发放了大量的调查问卷,其调查对象涉及多个社会阶层,其中有一道相当重要的问题是:你认为自己最困难的私人问题是什么?在8万多名应答者中,75%的人在答卷上选择“信心不足”。

据世界卫生组织介绍,世界上有大约三分之二的人营养不良。物质上的营养不良将会使人身体无法正常发育,而信心不足,则是一种心理上的营养不良,这种营养不良结果同样很严重:它将使一个人的巨大潜能无法正常发挥,从而使人永远只能处于成功的边缘。在面对任务、工作的时候,很多人选择犹豫害怕的态度,同样与信心缺乏有着重要的联系。

如此重要的信心到底是什么?信心不是天生具有的,而是志向、是经验、是日积月累的点滴成功哺育而成的,任何人,只要自己愿意,都可以拥有信心,从而拥有成功。千百年来,面对无数挑战,人们对人自身的信心从来就抱有很高的期望。

《圣经》是西方人的重要精神食粮,而这部伟大的经典里对人性的总结分析也一直引起众多的关注。关于信心,《圣经》说:“如果你有一颗芥菜籽的信心,你即会对此山说,由此处移往彼处,而它真的就会迁移。因而没有一件事绝对是不可能的。”

19世纪的思想家爱默生对于信心也有自己的独到看法:“相信自己‘能’,便会攻无不克。”而另一个伟大人物拿破仑则公开宣讲:“在我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美国前总统里根一次对《成功》杂志传记作者这样说:“创业者若抱着无比的信心,就可以缔造一个美好的将来。”

信心的力量是无比强大的,那是真正勇敢者的游戏。遗憾的是世界上却有如此多的人受到自卑的困扰。一个信心不足的员工有可能成为一个公司成功的隐患,因为公司的成功也许就在于某一个项目的积极推进。而一个信心不足的员工在面对这样的项目时,他做的肯定就只能是在犹豫害怕之间失去良机。只要改变自己的心态,将自卑变为发愤的动力,每一个员工都能够走向成功与卓越。

但是无论什么样的转化,信心的培养都是需要训练的,没有任何人能够无师自通。巴金是中国最有成就的杰出作家之一,但是他自己也说,在公开演讲方面始终缺乏信心,因为他缺乏这方面的训练。你的目标是做一个优秀的公司员工,为公司和自身的事业成功做出自己的努力,那么你同样需要进行信心方面的专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