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方与圆——左右逢源的处世之道
13391000000017

第17章 大事小事诸事细(4)

20世纪70年代后期,我国教育事业开始拨乱反正,全国首次恢复高考。这则消息迅速传遍国内外,它标志着一个古老的民族重新认识到重视民族素质建设的重要性。恰恰是在这样一个事件中,精明的老许觉得这是一个挣钱的好机会,于是兴冲冲地回家,对老伴说起了这事。可是因为他的家里并没有适合报考的青年,老许的年龄又过了“岗”,他的老伴便为此不解,说:“大学招生跟我们有什么相干?”老许却喜形于色,说:“怎么会没有关系?关系大得很!”老许脑子里开始拨起了算盘珠子,勾勒出了一幅创富的蓝图。

老许脑子里的算式是这样开列的:首次高招人数不会太多,但按全国招收40万学生计算,就是一项大生意,大得足以办起一个厂,一人一枚校徽,全国就要40万个,在校的教职工也有l0多万。校徽、红校徽加起来就是50万个,一个卖两毛五,就有十二万五的进项。12万元,在那个年头,对于一个家庭,可以说是一个令人晕眩的数字;蓝图虽大,还要靠一步步落实。老许也是说干就干,于是他揣了点盘缠就出了门,从金乡到杭州,接着又去上海、北京,一路上风尘仆仆,总是头一天省吃俭用住最便宜的旅店,第二天精神抖擞地到高校招生办公室索要简章,还用照相机拍了各校的校牌。

不久,儿子也设计出了校徽图案,剩下的事便是发邮件。女儿负责写信封,老伴负责粘信封、贴邮票,最忙的时候老岳父也被请来帮忙。整整三麻袋的信件一个通宵就全写好封好了,次日一大早就送进了邮电所。这一切都是在保密状态下进行,做完了事就等消息。

虽然事情并不像老许想的那样简单,但他的收获也不少。据说当时杭州一所名牌高校的办公室主任正为几千枚新生的校徽发愁,恰巧就看到了信函,打开时看到的正是他求之不得的校徽设计图。设计美观,设计稿上的校牌字体也无误,价格更是便宜,他没有理由拒绝,于是欣然回函,搞定了此事。全国招生的大喜日子,也是老许家大有进项的时光,老许后来出门到杭州、上海、北京争取订单时,在大街上看到学生佩戴的校徽有不少都是出自他和儿子之手。

老许从新闻报纸中“嗅”出生意,开始了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他的徽章生意越做越大,胆子越做越大,但凡国内各种会议、各种活动、各种赛事或各种纪念日,都成了老许征订或推销徽章的时机。而今他的徽章业务开展到了美国陆海空三军,开展到了联合国。

对那些成功的商人来说,他们从不好高骛远,挑肥拣“大”,而是不遗余力地把“做成大事,干好小事”。即使后来生意稳步走上正轨,即使已经有了长足发展、有了足够后劲,他们也会像创业初期那样不弃陋鄙,不计物小。

几乎在很小的时候,商人方德华身上就表现出一些经商的才能。年方5岁时,他就对买卖东西表现出出奇的热情,对于他来说,世上最好玩的游戏不是摆弄玩具火车,也不是捉迷藏,而是“做买卖”:他经常把自己所有的“家当”都标上价码,向邻居家的孩子出售,有些东西的价格不好确定,他就凭想像来定价格。比如他6岁时弄到了一块奇石,竟然标价1万元。他的小姐姐当了真,问他一块石头怎会值这么多,方德华很认真地回答:“小东西也能卖大价钱,因为别人都没有。”

上中学后,从作业本、乒乓球到自行车,方德华对什么小商品都倒腾。其“客户对象”不仅有自己的同学,甚至还有自己的老师。到了专科学校后,他的生意更是不得了,他公开在校园里摆小摊卖书,卖文具,卖邮票,为同学联系家教,成了一名“生意精”。

1994年,方德华在宿舍里不小心撞翻了热水瓶,瓶胆碎了。看着漂亮的热水瓶外壳,他突然间发现了商机:学生宿舍里撞翻热水瓶的事太常见了,男女宿舍里磕磕碰碰的事都少不了。由于校内校外没有一家商店专卖瓶胆,要卖就卖整个的热水瓶,这样一来,同学们的热水瓶爆破了,只好去买新的,而把好端端的瓶壳搁置起来。如果能弄来瓶胆卖给打翻热水瓶的同学们,这个省钱的办法肯定会受欢迎。方德华说干就干,他到附近一家商店订购了50个热水瓶胆带进校园,上完课就在食堂门口摆摊,晚上也在宿舍里等“客户”上门,当天就把50个瓶胆卖光了。

在校三年,方德华可没闲着,他扩大了瓶胆推销范围,到大商店按期大量订购瓶胆,跑遍了全杭州大中专院校,每所学校都找在校生做瓶胆销售代理。此外他还成立了一个家教中心,贴出海报作宣传,以宿舍为办公地点,向校外请家教的人推荐家教老师,为同学们找挣外快的工作。1996年方德华毕业时,他的存款已超过5万元,并且有了丰富的商业经验,这样别的同学毕业时都在为自己的出路操心,方德华却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利用自己的资本从商下海,成了一名有作为的商人。

海洋之所以成为海洋,是因为它具有“纳百川”的气度,家财万贯也是从“每一枚硬币”开始的。没有这种由小到大的积累,也就谈不上得到更大的财富。

智慧屋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金钱的积累也是从“每一个硬币”开始的,一个成功致富的人决不会因为钱小而弃之,他们知道任何一种成功都是从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没有这种心态就不可能得到更大的财富。

差之毫厘,缪以千里

——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对于一个想要成功的人来说,工作中不论大小事情都应用心去做,特别是那些小事上,更能体现我们用心的态度,如果没有认真做好每一件事的心态,所有的理想也只能停留在最初的起点。

有一次,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汽车展览,在这展销会展览中,人们蜂拥而来参观,在展览会上人们可以选购各种汽车,从最普通到豪华的各式轿车可以买到。

在汽车展览期间,一位来自山西的富翁,他站在一款时髦的宝马面前,对站在面前的推销员说:“我想买下这部价值百万元的轿车。”我们都可以想象,这对推销员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可是,那位推销员只是直直地看着这位顾客,以为他是疯子,没有理睬,他认为这位富翁是在浪费他的宝贵时间,所以,脸上冷冰冰的,一副爱理不理的模样。

这位富翁看看这位推销员,又瞅了瞅他那没有笑容的脸,然后走开了。他继续参观,到了下一个展位前,这次他受到了一个年轻的推销员的热情招待。这位推销员脸上挂满了欢迎的微笑,那微笑就跟太阳一般灿烂。由于这位推销员可贵的微笑,使这位富翁有宾至如归的感觉,所以他又一次说:“我想买部价值百万的轿车。”“没问题!”这位推销员说,他的脸上挂着微笑,“我非常乐意为您介绍我们的系列轿车。”

所以,这位富翁同推销员兴奋地谈了起来,并签了一张十万元的支票作为定金,并且他又对这位推销员说:“我喜欢那些认真对待工作的人,你现在已经用实际行动向我推销了你自己,在这次展览会上,你是唯一让我感到我是受欢迎的人。明天我会带一张百万元的支票回来。”

第二位推销员没有用外表判断顾客,始终如一地用热情打动了每一位普通顾客,最后那位顾客决定买下原本没想买的车,还感动得热泪盈眶,非常谢谢他。表现出一个员工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

可以说,所有的工作,都是由一件件大情小事构成的,但不能因此而对工作中的小事就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其实,卓越的人,他们与我们一样,都做着同样的事情,惟一的区别就是,他们从不认为他们所做的事是简单的小事。

你每天所做的可能就是接听电话、整理报表、绘制图纸之类的小事。你是否对此感到厌倦、毫无意义而提不起精神?你是否因此而敷衍应付,心里有了懈怠?这不能成为你的理由,请记住:对工作要专一,工作中无小事。要想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就必须付出你全身心的努力。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曾经有一位小职员叫阿基勃特,他出差住旅馆的时候,总是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书信及收据上也不例外,签了名,就一定写上那几个字。

他因此被同事叫做“每桶4美元”,而他的真名倒没有人叫了。公司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这件事后说:“竟有职员如此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要见见他。”于是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

当洛克菲勒卸任后,阿基勃特成了第二任董事长。

在签名的时候署上“每桶4美元的标准石油”,这算不算小事?不管是不是小事,但阿基勃特做了,并坚持把这件小事做到了极致。”那些嘲笑他的人中,肯定有不少人的才华和能力在他之上,可是最后,只有他成了董事长。

另外,还有一些人因为事小而不愿去做,或抱有一种轻视的态度。

有这么一个故事,据说,在开学第一天,苏格拉底对他的学生们说:“今天只做一件事,每个人尽量把胳膊往前甩,然后再往后甩。”说着,他做了一个示范。

“从今天起,每天做300下,大家能做到吗?”学生们都笑了,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可是一年之后,苏格拉底再问的时候,全班却只有一个学生坚持下来。这个人就是后来的哲学家柏拉图。

“这么简单的事,谁做不到?”这正是许多人的心态。但是,成功不是偶然的,有些看起来很偶然的成功,实际上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正是对一些小事情的处理方式,已经昭示了成功的必然。

无论是“每桶4美元”还是“胳膊往前甩”,它们都要求人们必须具备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一种坚持到底的信念,一种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一种自动自发的责任心。

智慧屋

或许人们在工作中的工作内容和性质可能不尽相同,但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的心态都应该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