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和领导相处
13412300000012

第12章 .懂得维护领导的形象(3)

“看好自家门,管好自家事”这是下属的一项基本职责,重大问题、原则问题需要集体讨论,具体工作应该放手大胆,独当一面,真正起到助手的作用。要有整体预案、分段目标和评价标准,按照计划有序地推进工作。要放开手脚,千方百计,及时处理工作过程中发生的问题,对于疑难问题要敢于处置、敢于负责。要敢于碰硬、不怕得罪人、不怕失选票,该指出的指出,该批评的批评,即使处置不当,批评不当,正职还能出面,还有余地。如果精神萎靡,办事拖拉,强调客观,推卸责任,遇到矛盾绕道走,棘手事情推给领导,这样的下属是不足道也是不足取的。

3.要多提建议

下属是领导的参谋和助手,多提建议、善提建议,提高质量的建议是下属的基本要求之一。一个坚强有力、富有生气的领导集体,全靠班子每一个成员积极工作,积极进言。群策群力,广纳良言,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才能使各项工作充满生机和活力。下属应该努力工作,勤奋学习,深入思考,自觉做到工作、学习、思考三位一体,多提建议,多尽责任。

作为森林王国的统治者,老虎几乎饱尝了管理工作中所能遇到的全部艰辛和痛苦。它终于承认,原来老虎也有软弱的一面。它多么渴望,可以像其他动物一样,能够享受到朋友相处的快乐;像其他动物一样,能够在犯错误时得到哥们儿的提醒和忠告。它问猴子:“你是我的朋友吗?”猴子满脸堆笑着回答:“当然,我永远是您最忠实的朋友。”“既然如此,”老虎说,“为什么我每次犯错误时,都得不到你的忠告呢?”猴子想了想,小心翼翼地说:“作为您的属下,我可能对您有一种盲目崇拜,所以看不到您的错误。也许您应该去问一问狐狸。”老虎又去问狐狸,狐狸眼珠转了一转,讨好地说:“猴子说得对,您那么伟大,有谁能够看出您的错误呢?”可怜的老虎,从此那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就一直伴随着它!

和老虎一样,许多领导也时常会感到一种“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因此,领导需要下属多提建议,还要善提建议。要深思熟虑,力争所提建议有质量有深度;要正确定位,提出的是建议而不是决定,更不是布置工作;要抛弃杂念,不能看领导脸色行事,想听的话要说,不想听的话该说的也要说,判断事物的标准只有一条:对工作是否有利。

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解难

当领导与下属发生摩擦时,你应该大胆地站出来为领导解难。诚然,领导与下属身份不同,但却不一定有隔阂。一旦你与领导的关系发展到朋友时,你也可能因此而得到领导的特别关怀与支持。是否可以预言,你的晋升之日已经为期不远了。

某公司部门经理于震天由于办事不力,受到公司总经理的指责,并扣发了他们部门所有职员的奖金。这样一来,大家很有怨气,认为于经理办事失当,造成的责任却由大家来承担,所以一时间怨气冲天,于经理处境非常尴尬。这时秘书刘正明站出来对大家说:“其实于经理在受到批评的时候还为大家据理力争,要求总经理只处分他自己而不要扣大家的奖金。”听到这些,大家对于经理的气消了一半儿,小刘接着说:“于经理从总经理那里回来时很难过,表示下个月一定想办法补回奖金,把大家的损失通过别的方法弥补回来。其实这次失误除于经理的责任外,我们大家也有责任。请大家体谅于经理的处境,齐心协力,把公司业务搞好。”小刘的调解工作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按说这并不是秘书职权之内的事,但小刘的做法却使于经理如释重负,心情豁然开朗。接着又推出了自己的方案,进一步激发了大家的热情,很快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小刘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是不小的,于经理当然另眼相看。可见,善于为领导排忧解难,对于更好地工作的确是有利的。

在公司工作中,有时候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玫瑰园事件明明是领导处理不当,可在追究责任时,却指责下属没有做好工作。这时就应该有个妥善的方式去处理。而一个责任感强的员工应当在领导最需要的关键时刻,大胆站出来为领导分忧解难,帮他尽快解决问题。

在防汛抗洪中,当长江出现缺口的时候,大家都会毫不犹豫地用身体堵上去,因为在关键时刻,谁也不会看着危险不管。同样,公司的经营和运转也像堤坝一样随时都会出现许多意外的事件,给公司和领导带来棘手的问题,有些迫在眉睫,必须马上解决,这时候你就要在知道自身能力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帮领导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或困境。

下属不要以为不是自己的事,还有领导呢,我干吗出头,做吃力不讨好的事?也不要以为自己现在还处于公司最底层就逃避责任,就不敢去做,犹豫徘徊。这是身为员工的悲哀,是员工们的耻辱,更是企业的不幸。

凯玛特是美国的第一大零售商,但是到了1999年,这家公司就开始走下坡路了。有一个关于凯玛特的故事也流传开了。在1990年的凯玛特总结会上,一位高级经理认为自己犯了一个错误,他向坐在身边的领导请示应该怎样改正过来。这位领导不知道怎样回答,便向上级汇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你看该如何处理呢?”而领导的领导又转过身来,向他的领导请示。这样一个小小的问题,到最后竟然一直推到了董事长那里。后来那个董事长回忆当时的情况苦笑着说:“真是太可笑了,竟然没有人能主动负责,而宁愿把问题一直推到最高领导那里去。”2002年1月22日,曾是美国第一零售商的凯玛特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总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问题的困扰。它们的出现,就像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般自然。所以,领导们迫切需要能勇于负责,为领导排忧解难的下属。

作为企业的一名员工,你想要让领导重用你,你就必须想办法使他信任你。而要想让领导信任你,就必须勇于负责,敢于站出来为领导排忧解难,做到面对任何问题都能冷静地处理,妥善地解决。这样才能给领导留下深刻的印象。

战国时期,一次秦国攻打赵国,把赵国的都城邯郸围困起来。在这危急关头,赵王决定派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代替自己到楚国去,请求楚国出兵抗秦,并和楚国签订联合抗秦的盟约。

到了楚国,平原君献上礼物,和楚王商谈出兵抗秦的事。可是谈了一天,楚王还是犹豫不决,没有答应。这时,站在台下的毛遂手按剑柄,快步登上会谈的大殿。毛遂对平原君说:“两国联合抗秦的事,道理是十分清楚的。为什么从日出谈到日落,还没有个结果呢?”

楚王听了毛遂的话很不高兴,就喝令他退下去。毛遂不但不害怕,反而勇敢地走近楚王,大声说:“你们楚国是个大国,理应称霸天下,可是在秦军面前,你们竟胆小如鼠。想从前,秦军的兵马曾攻占你们的都城,并且烧掉了你们的祖坟。这奇耻大辱,连我们赵国人都感到羞耻,难道大王您忘了吗?再说,楚国和赵国联合抗秦,也不只是为了赵国。我们赵国灭亡了,你们楚国还能长久吗?”

毛遂这一番话义正词严,使楚王点头称是,于是就签订了联合抗秦的盟约,并出兵解救了赵国。平原君回到赵国后,把毛遂尊为宾客,并且重用了他。

企业的发展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领导的才能也不可能十全十美,一个勇于负责的员工应当在领导需要的时刻挺身而出,该出手时就出手,为领导分担风险,这样你必将赢得其他同事的尊敬,更能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器重。

某部委下达了一个关于质量检查的通知后,要求各省、地区的有关部门届时提供必要的材料,准备汇报,并安排必要的下厂检查。某市轻工局收到这份通知后,照例是先经过局办公室主任的手,再送交有关局长处理。这位局办公室主任看到此事比较急,当日便把通知送往主管的某局长办公室。当时,这位局长正在接电话,看见主任进来后,只是用眼睛示意一下,让他放在桌上即可。于是,主任照办了。然而,就在检查小组即将到来的前一天,部里来电话告知到达日期,请安排住宿时,这位主管局长才记起此事。他气冲冲地把办公室主任叫来,一顿呵斥,批评他耽误了事。在这种情况下,这位主任深知自己并没有耽误事,真正耽误事情的正是这位主管局长自己,可他并没有反驳,而是老老实实地接受批评。事过之后,他又立即到局长办公室里找出那份通知,连夜加班加点、打电话、催数字,很快地把所需要的材料准备齐整。这样,局长也愈发看重这位忍辱负重的好主任了。

主任明明知道这件事不是他的责任,却挺身而出毅然大胆站出来承担这个罪名,背这个“黑锅”。关键在于这位主任知道,必要的时候要敢于为领导背黑锅。这样,尽管眼下自己会受到一点损失,挨几句批评,但到头来,自己仍然会有相当大的好处,事实上证明他的做法和想法是正确的。因此,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也是为自己铺了一条后路。

处理好与多位领导之间的分歧

解放战争初期,毛泽东率总部机关转战陕北,有一天,敌兵尾随而来,情况十分危急。当时,任弼时同志为了主席和中央机关的安全,力主东进过黄河。但毛泽东同志为了牵制敌人,鼓舞全军斗志,坚持不过黄河,而且要求立即迎着敌人追来的方向西进。两个人都很固执,情绪也非常激动。这时,周恩来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他建议,先向北,然后再向西。毛泽东和任弼时都接受了这个意见。

周恩来堪称是一位杰出的“大参谋”,一生中经历了无数次这样的场合,每次都处理得十分机敏,十分圆满。他的成功之处就是极善于在不同的意见中找到各方都能接受的共同点,然后在新的基础上寻求新变化、新途径。

妥善地处理好与多位领导之间的分歧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问题。我们所面对的领导不只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企业,每个领导的话都要听,每个领导的指示都应当执行。如果领导之间的意见一致时,落实起来一般没有问题。但是,由于领导们所处的地位不同,性格脾气不同,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相互之间意见不一致,甚至相互有矛盾的情况并不少见,在这种情况下,下属就应该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