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学会和领导相处
13412300000018

第18章 .和领导保持好适当的距离(1)

下属面对的领导一般不只是一个人。如何使自己与多个领导的关系都能处理得恰到好处呢?把握好与领导之间的距离很重要。与领导相处,交往接触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太近也不可太远。否则,对工作和正常相处都不利。

别和领导走得太近

有句古话叫做:“伴君如伴虎。”在职场同样如此,下属离领导太近,说定什么时候就会把领导得罪了,有时是因为你不经意间发现了领导的隐私。如果跟领导保持一定的距离,就会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

最不愿意被人看到的是隐私,领导更是如此。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一旦当着领导的面知道了他的隐私之后,你们的关系也将产生改变。尽管你们谁也不想表现出来,但实际上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你们之间曾有的和谐就会被打破,并很大程度上朝着不利的方向发展。没有哪个领导希冀窥见自己隐私的下属老在眼前晃来晃去的,即使他有所顾忌不解雇你,也会找机会将你踢得远远的。

荀正中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试,终于如愿以偿地进了一家计算机公司。他谦虚好学,手脚勤快,又赶眼色,很快就赢得了主管的好感,主管对他格外关照,经常对他的工作进行指导。荀正中为了表示感激,经常主动跑腿帮主管办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由于两人住在同一个方位,下班后主管常让荀正中搭便车,渐渐地,两人的关系就超出了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即使在公司里,荀正中在主管面前也没有一点拘束感。

有一次加班,完工后领导让荀正中跟同事们先走,他还有一点儿工作要处理。荀正中在公司附近的快餐店吃过晚饭,忽然想起主管还没有吃晚饭,就买了一份饭给主管送去。主管的房门虚掩着,他没敲门就闯了进去,结果看见主管的怀里坐着自己的女同事。两人先是一阵慌乱,然后又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荀正中的脸倒是红了,他把饭一放,赶紧溜了出去。荀正中不明白,女同事跟自己一起离开公司的,怎么又回来了?荀正中更不明白,平时主管挺正派的,已经结婚的人,怎么又跟下属勾搭上了?

后来荀正中发现这些问题对自己都无关紧要,紧要的是他在面对主管和女同事时的尴尬。尽管他们都装出什么事都没发生的样子,可是荀正中发现,女同事刻意躲着他,主管对他客客气气的,下班后也不邀请他搭便车了。荀正中思来想去,为了表明自己的态度,他给主管发了一封电子邮件:“我是一个开明的人,也是一个宽容的人,我不会做傻事的。”

此后,荀正中跟主管的关系还是没有什么改善。有一天,公司里忽然传出主管跟那个女同事关系暧昧的消息,荀正中感觉到主管对他的态度明显恶化了。其实,荀正中并没有透露这件事,是主管跟女同事幽会时被别的部门的人发现并传播的。但主管却认为是荀正中所为。荀正中开始还想找主管解释,但是想到事情会越描越黑,就只好任凭事态发展了。

不久,公司在一个偏远的地区成立办事处,荀正中被调到了那个谁也不愿去的地方。刚开始,荀正中不想去,他到公司人力资源部质问,得到的答复是:年轻人需要到基层接受锻炼;公司认为你是一个开明和宽容的人,不会对这次调动持有不同意见。荀正中没想到自己向主管表明态度的措辞,竟成了公司“发配”他的理由。

每个公司在更换总经理之后,往往会进行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原有的管理人员有的保不住位子,同时有的下属会在竞聘中脱颖而出,走上管理岗位。这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你跟原先的领导走得太近,就会在调整中受到影响。不管你的领导是晋升了,还是调离了,你新的领导都会对你有所顾忌,因为你是以前领导的人,再继续重用你,你很有可能还经常跟以前的领导通气,对新领导来说,这是你最不忠诚的表现,你的这种行为也是领导最忌讳的。如果新领导跟以前的领导有矛盾,那你最好考虑主动走人,领导绝对不会把“敌人”安插在自己身边,更不会重用“敌人”。如果你的领导是非正常调离,作为跟他走得最近的人,即使你没有问题,也有嫌疑,新领导是不会重用一个不清不白的人的。

有的下属认为,我会对新领导表示忠诚的,会赢得新领导的信任。但新领导往往不这么想。因为你身上有鲜明的前领导的印记,显得不可信。你往往还没对新领导表示忠诚,就被新领导一脚踢开了。跟领导走得太近,一旦领导易人,就会让人对你产生以上种种不利的联想,这些联想无形之中就成了把柄,这些把柄无须找借口表达出来,就决定了你遭“株连”的命运。如果你跟领导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就不会受到领导更替的影响。

冷铁明虽然在公司里才工作了3年,却被同事们称为“老下属”。冷铁明一进公司就在人事部工作,3年换了两任老总,三任部门经理,管理人员也进行了几次大换血,她却在岗位上岿然不动。好友向她询问有什么秘诀,她坦然地说:“我跟领导总是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从不跟某一个领导过分亲近。没有人说我是哪一个领导的人。我只对工作负责,而不是对某一个领导负责。”

在公司里,下属跟领导过分亲近,就会被认为是领导的人,被同事看作领导的心腹和安插在他们之中的间谍,自然会引起同事的反感;跟领导走得太近,就可能得到领导的关照,自然会引起同事的嫉妒,就会导致跟同事之间的关系紧张,从而失去同事的支持和帮助。

周伟在公司里有个绰号叫“克格勃”,当然,同事都在背后这样称呼他。因为他跟主管走得很近,关系很亲密。主管也经常给他关照,同事们都以为这是他向主管打小报告得到的回报。一天,周伟家里发生了一件紧急的事,需要他出面处理。他手头上的企划案还没有完成,而那天又是最后的期限。他只好找同事帮忙,帮他把企划案的后半部分完成。同事一本正经地对他说:“你跟主管那么好,让主管宽限一天,要不就让主管帮你完成。”他又去找别的同事帮忙,没想到同事众口一词拒绝了他,都是同样的借口。

下属与领导之间的距离太远容易被领导忽视,太近又会招惹麻烦,不远不近自然是最适当的。为此,你应该把握以下几点:与领导单独相处的时间不要过长;去领导的办公室汇报工作,或者请示问题,要速战速决。时间过长,就会让人觉得两人的关系很亲密;在公共场合,无论交谈还是娱乐,跟领导待在一起的时间更不要过长,那样最容易引起别人的关注和猜疑;如果你跟领导上下班走同一条线路,要减少一起上下班的次数。如果领导请你搭他的便车,你要委婉地拒绝。

别模仿你的领导

在职场中,有些下属由于心仪领导的形象,或者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不但穿得像领导,而且还模仿领导的言行举止,在公司里表现得像个领导,甚至有的比领导还领导,结果引起了领导的不悦,被领导抓住了把柄,一个借口就扫地出门。

在公司里,有的领导表情很严肃,处处表现得高高在上,自然表明了跟下属不同的身份;有的领导平易近人没一点领导的架子。前一种领导,很容易让人感觉到领导跟下属之间的界限;后一种领导,就容易让下属做出错误判断,认为领导是战友,而忘记了领导是领导的角色。其实,无论领导表面上多么随和,多么平易近人,但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领导就是领导,他是公司里那个跟下属不一样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蓦然醒悟,并总结出领导跟下属的诸多不同来。

在公司里,领导与下属之间是有鲜明界限的,即使有的领导因为平易近人的工作作风模糊了这种界限,但这种界限仍然是确实存在的。如果你觉察不到,就容易成为这种界限的牺牲品。

诚然,有些下属在模仿领导的时候,并没有想到可能会引起领导的不悦,反而以为会得到领导的赏识。这些下属是领导的崇拜者,他们模仿领导,就像追星族模仿偶像,他们穿和领导一样的衣服,学习领导的言行举止,渴望有一天自己也坐到领导的位子上。有些下属则纯粹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理,表面上表现得像个领导,似乎就是领导了,一言一行都在向同事炫耀:看,我是当领导的材料,总有一天我会做领导的。甚至在陌生人面前,也摆出一副领导的派头,潇洒一把过过瘾。殊不知,这样一来,你做的就是一件职场中不可能的事,即消除领导跟下属之间的界限。你的行为不但徒劳无功,还会引起领导的反感。没有哪个领导希望他的下属来混淆他在公司里独特的地位,甚至抢他的风头。心胸狭窄的领导,可能很快做出反应,给你点颜色瞧瞧。心胸宽广的领导,可能开始对你不屑一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中的不满就会越积累越多,当你的放肆引发他心中的怨气爆炸的时候,也就是你在公司里的表演结束的时候。

巴迪公司总经理助理范春天总是不自觉地模仿总经理的穿着打扮。总经理时常保持着背头的发型,他也梳一个背头的发型,刚开始头发不听使唤,他就用摩丝固定住;总经理平时在公司喜欢穿一身灰色的皮尔·卡丹西装,他也整天穿一身灰色的皮尔·卡丹西装;总经理手腕上戴的是一块瑞士名表,那表价格不菲,范春天舍不得买,就戴了一块样式差不多的金表。不但如此,范春天还极力模仿总经理的言谈举止,讲话的声调,连签字的姿势都模仿的唯妙唯肖,简直就是活生生的另一个总经理了。

总经理召开会议前有一个习惯,就是先把领导杯里的绿茶喝完才开始讲话。有一次,总经理出差在外,范春天受领导的委托召开由各部门经理参加的会议。人员都到齐了,范春天坚持将领导杯里的绿茶喝完,才宣布开会。这引起了部门经理的不满。有的人就告到了总经理那里,总经理笑了笑,心底却感到不悦。因为范春天表现得太像总经理了,有一次,一个客户来访,错把范春天当成了总经理。这件事传到了总经理耳朵里,没过几天,范春天就被炒了鱿鱼。范春天被通知到人力资源部谈话,得知自己被解聘了,问理由是什么。

人力资源部总监笑了笑说:“我们招聘的不是总经理,是总经理助理。”范春天若有所悟,但他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工作又没出现什么失误,也没给公司造成什么损失,怎么就突然把自己解聘了?他又去找总经理。总经理和颜悦色地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基于以下考虑:你是个出色的人才,现在完全有能力开公司、自己做领导了。公司不想继续拦着你,耽误了你的前程。”

有些人天生性格外向,喜好炫耀,不但表现得与身边的同事不同,而且表现得比领导更像个领导。领导不在的时候,他表现得像个领导;领导在的时候,他也忍不住抢领导的风头。这样的下属就像屎壳郎拴在鞭梢上,只知腾云驾雾,不知死在眼前。

有个人应聘到了一家公司,给领导开小车。整天在领导身边转来转去,他感到无比的威风,渐渐就以“二把手”自居了。在普通下属面前他颐指气使,连部门经理也不放在眼里,爱理不理的。最后他成了孤家寡人,公司下属都反感他,有的下属还诅咒他出车祸。他不但没有收敛,而且渐渐发展到在领导面前,表现得比领导还像个领导。走路的步伐比领导还沉稳,让领导站在车门前等他;下车后摆出的架势比领导的派头还要大。有一次领导带领几个部门经理去跟一个客户洽谈,在酒店迎接的人错把他当成了领导,让站在一边的领导好不尴尬。事后,几个部门经理特意跟领导“美言”了几句,他就被辞退了。

领导是这样跟他谈话的:“我这公司庙小,养不了大和尚,决定暂时不需要小车司机了,你还是另谋高就吧。”

在公司里,下属随着工作的变动,地位也会随着发生一些微妙的变化。但是,无论怎样变化,你都要牢记:你跟领导之间是有鲜明界限的,你不能表现得跟领导一个样。不要穿得比领导名贵,打扮得比领导夺目,同领导在一起的时候,自然就夺去了领导的风采,吸引了别人对领导的注意力。这可不是领导希望看到的。有的领导可能不喜欢装扮自己,但你也不要以为这样的领导就不会在乎下属的穿着打扮。他不注重自己的仪表,并不等于承认自己甘愿被下属的风采盖住。离开了公司,离开了领导,即使你在天桥上走猫步,也与领导无关了,因为你的风采已经对领导构不成任何威胁了。

所以,工作中一定注意自己的穿着打扮,万万不可表现得比领导还要好。同领导在一起,一定要突出领导的地位。

同领导出席公务活动,或者陪领导一起休闲,一定要注意突出领导的地位。你一定要表现出低领导一等的姿态来,手勤,腿勤,态度谦逊,让人一眼就看出他是你的领导。当你面对的是一个相貌丑陋、甚至是没有一点领导气质的领导量更要小心应对。如果别人错把你当成领导,你应该及时表明你不是领导,然后赶快向对方介绍你的领导。这样就会及时化解尴尬,又不失领导的尊严。所以,在与领导相处的时候,你除了恰当地表现你的身份,更重要的是表现你自己的执行能力,来取悦你的领导。

领导并非知心朋友

不知你发现没有?有些人遇到烦恼和挫折,会找知己者倾诉一番。把知心朋友当成自己的精神寄托,他们一般也会得到对方的帮助。基于此,有些下属潜意识里会把领导当作知心朋友,并希望与领导之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和互相帮助的关系。当他们真正这样去做时,却很容易让领导抓住把柄,影响其在职场中的发展。

5年前,一篇在网上广泛流传的文章称,领导最关心的是公司的利益,也就是他自己的利益,这是他的根本利益。下属也关心公司的利益,因为只有公司发展了,下属的利益才会得到保障,并有上升的可能。下属最关心是自己能从公司的利益里获得多少,是否合理。领导是以下属为公司创造效益的多少来衡量下属的,而下属是以能从公司获得多少来衡量领导的,所以,一旦达不到双赢,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和谐就会被打破。

在企业里,领导与下属之间不适合发展友谊,更不适合做知心朋友。领导和下属仅限于一种工作关系。领导给下属提供工作机会,下属给公司创造效益。就是这么简单。在计划经济时代,下属进企业参加工作后,似乎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给企业了。不但工作上有什么事好捅到领导那里,连家庭琐事也找领导倾诉。如果下属再把与工作无关的事情捅到领导那里,领导一般懒得管,并容易引起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