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人生因爱而完满
13416500000104

第104章 多一份爱心,多一份温暖(2)

在他又一次扑到我怀里的时候,我一把抱住了他,随口问他一声:“你阿爸呢?”

他有些茫然地转头望着尼玛,尼玛对我说:“这孩子的爸妈四年前就去世了,修公路时翻了车。这几年是我一直带着他。”

我有些惊讶,很直白地说:“这么可怜的孩子啊,我还以为是你的孙子呢……”

“不,他不是我的家人,也不是我的亲戚,是村里开大会交给我带的,现在就是一家人了。”

我疑惑起来,继续问:“你们这里领养一个小孩子,还要开大会啊?”

尼玛笑着说:“是啊,一个小孩子,这么小就没了父母,以后的生活问题就是很严肃的,而大家都很想领养他,所以大家得开会决定让他跟着谁。”

“他没有亲戚了吗?亲戚应该带他才是啊!”

“大家都很同情他、喜欢他,都想领养他,包括他的亲戚。但他的亲戚家中都很穷,家中子女也多,怕养不好他,而我这几年因为这个小客栈挣了点钱,所以大家就将他让给我了。”

“难道他愿意不跟亲戚而跟你吗?”

“有什么不愿意的呢?大家都一样这么爱他,大家都为着他好,跟谁不也一样亲吗?”

我猛然无语,因为这里的人情温暖已经让我有了一种身在梦幻的迷惑、惊诧与错愕。我终于明白这样一个可怜的孤儿,为什么还会那么欢欣地投身于每一个人的怀抱,因为他从来没有感觉自己是孤独的,他仿佛并没有失去亲人,失去滋润他成长的爱。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来自这古老而偏僻的小村落里弥散着的、那朴实的藏民心中充盈着的——爱,以及那种将爱当成一种义务的责任。这种爱与责任,在这湛蓝的天空之下,雪白的大地之上凝结成了一股神圣的精神——一种世界上最为博大最为纯洁的爱的精神。

一杯温开水

赵彬

我到菜市场买菜,每次都固定在一个摊位,摊主是位中年妇女,我认识她,她却不认识我。

有一天,她和一位顾客在争执。我赶过去,原来是那位顾客认为她卖的猪肉不新鲜,要求退货。

我拿过来闻了一下,有一点点异味。我说:“这肉卖给我吧。”我拿出钱,交给那位顾客,顾客欢天喜地地走了。

她对我很感谢,说:“你这人真好。”

我说:“其实啊,还是因为你好。”

她有些诧异。

我说:“你原先在一家工厂的人事科工作。”她说:“对呀,我是在那个工厂待过,后来工厂倒闭了,我就租了这个菜摊卖菜。”

我说:“五年前,我到你们工厂应聘面试,那天早上我不知吃了什么,胃疼难忍。你是人事科的办事员,见我脸色苍白,过来问我哪里不舒服。你知道我的胃病后,赶紧给我倒了一杯温开水,并说你也有胃病,痛起来时,只要喝点温开水就能缓解。我照你的话做了,果然,胃痛减轻了。我去面试的时候,你还关照我,让我跟老总说明一下,我现在身体不舒服。”

我说完这一切,她一脸茫然。显然,她早已记不起来了。

但我却清清楚楚地记得,她当年对我的关照。虽然我没有应聘成功,但对于她,我一直心怀感激。

一篮子金黄的感恩

古保祥

曾经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和父亲都在为生计发愁。

在犹豫了一段时间后,我和父亲决定做客运生意,我们贷了款,买了一辆半旧的中巴车。

每天,我们都往来于郑州与焦作之间。因为我们的车况不好、路途也不熟悉,所以生意很是惨淡,每每到手的客人总是被别的车抢走。但我们从不误钟点,也不讹诈客人,因此,很多人都还愿意坐我们的车。

六月,正是麦收的季节,路两旁铺满了金黄色的麦穗,那些黄,是充满希望的黄,是带着激情的黄。父亲一路小心慢行,因为路上有许多农民在收获他们的希望,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而无视别人的血汗。

就在这时,后面一辆大客车赶了上来,冲我们直摁喇叭,催我们赶快走,我们尽量向路边靠靠,大客车就风驰电掣般擦着我们的车身冲了过去。

我们不紧不慢地在公路上行驶,突然我看见前面有人在拼命地挥手,一个妇女正抱着一个浑身是血的孩子,拦截过往的车辆,我们立即意识到可能发生了车祸。我们最忌讳的就是车祸,遇到这种事,开车的人一般都是躲开。我示意父亲从旁边开过去,但父亲没有犹豫,他紧急刹车,然后很快地跳下车,跑到妇女面前。

原来,刚才那辆疯狂行驶的大客车,在超车时,带倒了正在路边玩耍的孩子。孩子的情况十分危急。父亲二话没说就让那个妇女上了车,并就近送进了县人民医院。

一个星期以后的一个下午,我们如往常一样行驶在路上,路边仍是满地的金黄,一些农民仍在抢收。

一个妇人正在向我们招手,她的手里是一篮子金黄的麦穗,我们停下时,她把一篮子的麦穗郑重地交给了父亲,对我们说:“这些天我一直在等你们,谢谢你们救了我的孩子,我家没有别的值钱的东西,我就装了一篮子长得最饱满的麦穗送给你们,愿你们每天都满车满员,顺顺当当。”

父亲接过那篮子麦穗,眼睛潮潮的,他把麦穗交给了我,嘱咐我收好。我知道,这不只是一篮子饱满的麦穗,更是一篮子满满的祝福,一篮子真心的回报。

很多时候,我们无意中种下一枚善意的种子,往往会收获一篮子金黄的感恩。

最人性的关怀

江浸月

她在给学生们上课,突然发现校长和一名刑警已站在了门口,她心里不由得慌乱,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果不其然,她的当刑警队长的丈夫在执行公务时出事了。

赶到医院时,丈夫像植物人一样酣睡着,眼泪和呼喊也不能让他醒来。

一夜无眠的守候,她守来希望的第一缕曙光,丈夫终于醒过来了,而且神志清醒,黑夜瞬间从她心里淡了出去,她拥着丈夫喜极而泣。

然而,令她始料不及的是,忧虑才下眉头,不安又上心头。因为她听到了来看望丈夫的公安领导和丈夫的谈话,领导说罪犯最疼爱他的女儿,下一步准备用“亲情做诱饵”,攻破罪犯的心理防线,让他自己现身,速战速决。罪犯的女儿叫解莉,关键要做好她的思想工作。

解——莉,她在心里尖叫起来,那个丁香一样结着惆怅和忧伤的女孩子,才十三岁,就在她的班里。她脑海里马上浮现出这样的场景:一个泪水涟涟、面容憔悴的女孩,被警察带领着,面对着深不可测的大山,用颤抖的声音泣血般的呼喊:爸爸,你在哪儿?快出来吧。面对女儿撕心裂肺的哭喊,罪犯脆弱的心灵不堪一击,轻易地现了身,神武的警察猛虎一般扑了过去,当着女儿的面把是罪犯的父亲带走,接着风中传来女儿更凄惨的哭喊……

她知道自己没有能力去制止“亲情诱捕”计划的实施,但她却可以从中“干扰”。她匆匆地赶回学校,悄悄地告诉女孩将要发生的事情,让女孩自己做出决定,她还暗示女孩,如果不愿面对,就选择逃避,可以住到医院里,让病痛当作挡箭牌。

没过几天,罪犯终于被抓获,一个罪恶的灵魂消亡了,尘埃落定,人们把掌声给了那些追捕罪犯的英雄。没有人知道,她曾使一个渴望温情的脆弱心灵免于破碎,把她当作英雄的,只有那个女孩。多年后,女孩在给她的信中写道:很多个午夜梦回的夜晚,当我和挚爱的父亲相遇,当我可以坦然面对父亲的目光和爱抚时,都让早上醒来的我含泪地想起,您曾给予我的那些最亲切的关怀和爱护。在孤苦无依的日子,在漂泊无助的岁月,能使我沉静地忍受痛苦和劫难而不至于沉沦,使我固执地相信,这世上有生生不息的爱和绵绵不尽的温暖,缘于您身上熠熠闪耀的人性光辉……

幸福已经满满的

郭霞

中专毕业后我当了一名护士,和大多数人一样,我的生活平凡而平淡。我不太留意这个忙碌的世界,这个世界也以它的现实漠视着我。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我曾经不太留意的这个世界对我有着越来越多的诱惑。于是平静被打破了,总想得到更多。

我不是彻底的物质主义者,但我愿意享受生活。我希望可以过上一种足以称之为“幸福”的生活,却不能为“幸福”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上小学时有一篇课文《幸福是什么》,我想现在没有人愿意相信小学课本的东西,包括我。

去年夏天一个极普通的下午,我百无聊赖地在街上走着。街上人多车多,一辆摩托车撞到了一个农村小女孩。小女孩跟着她的父亲,那父亲苍老而贫寒。车主是城里所谓的“痞子”,撞了人后扬长而去。看着街头相依的父女俩我默默叹息,走上去看了小女孩的伤口,说算了,我带她上医院包扎一下。老农感激地带着女儿跟我上医院。路上他说没法子,乡下人穷,进城来卖点水果,没想到遇上这样的事。对我,他谢了又谢。我帮小女孩包扎好,说不碍事,过几天就好了。老农从口袋里掏出一卷零钞,战战兢兢不知要付多少医药费,我说不用了。父女俩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件小事我很快就忘了,我策划着一种又一种的生活方式,然而一次又一次地碰了钉子,我在一个夜班时悲哀地想,幸福离我是越来越远了。那一个夜班我心乱如麻。清晨七点,我伏在窗口看外面忙碌的世界,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在哪里。

有人叫我:“医生,医生!”我回头,叫我的不是病人或家属,但似曾见过。想起来了,不久前我帮助的农村父女。

小女孩拉拉她父亲的衣角:“是那天的阿姨。”老农放下负着的大口袋,口袋很沉,他这么大岁数还背得动,还得背,我竟有些感慨,在这灯红酒绿的城市之外,他们简单而沉重地活着。老农笑着说他女儿头上的伤全好了,多亏好心的我,这次进城,他们是专程来谢谢我的。说着把沉沉的大口袋解开,天哪,里面是满满一口袋桃子!又红又大,多得让我吃惊。老农说那是他们全家细细挑的,乡下人没什么好送,就送些桃子表表谢意吧!我惊讶得说不出话来。真的,那一刻我竟有点眼睛湿润的感觉,为父女俩简单而质朴的谢意。我请他们坐下,突然想起现在才七点,哪儿有这么早的车?对我的询问老农说,他们早上五点就出门了,走了两个小时才到这。我说怎么不晚点好乘车来呢?老农憨然地笑了,说乡下人不比城里人,走惯了……

送走父女俩,我看着那足有三十多斤重的桃子,想到他们一家人走了二十几公里的路把桃子送给我,想到他们简单而纯朴的心愿:希望小女儿上城里的高中,希望成绩好的小女儿像我一样,有好的工作和生活……

我从不知道我是如此的幸福——年轻,能干,有学问,有一份好工作,有一颗好心。看着那满满一口袋鲜艳的桃子,我知道我拥有满满的幸福。那幸福就像这又大又红的桃子,一个一个地真实可触,是那么满满的、满满的。

我想我可以为幸福下一个定义了——珍惜你所拥有的每一样东西,你会发现,幸福简单得让人无法置信。

破鳝鱼片的姑娘

蒋平

几年前,我与表叔开了一家鱼店,生意挺火。

大师傅炒得一手好鳝鱼,店里每日鳝鱼片的需求量很大,从采购到洗、切、煮一条龙,三名师傅忙不过来。我在店门前贴了一个小广告,想招聘两名新员工。也许是给的福利待遇不错,前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

一天傍晚,我与表叔正准备打烊,进来一个小姑娘,年纪约十五六岁。进门打量了半天,不说一句话。一见她那样子,我心里就猜出了个八九分:“是来应聘的吧,我这里需要的不是你这样的人手,对不起啊。”

小姑娘脸上闪过一丝失望的神色,但似乎有些不甘心:“如果我在这里做小工,不要你们的工资呢?收不收下我?”

我仔细地打量她,生得眉清目秀,就是个头矮小、体质偏瘦,显然不是做工的料。“你是来长见识的吗?”我知道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就采取零薪水的方式去长见识,但我这家小小的鱼店,能有多少见识可言?于是我问:“看你长得挺标致的,可以去站柜台啊,但做这种小工很累,你身体可能也吃不消。”小姑娘摇摇头说:“我还在念书,不能站柜台的。再说,就是做小工,也只能每天晚上来做一个钟头。所以,我不能要你们的工资。”

我疑惑了:“不要工资的勤工俭学,还要占用你的学习时间,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吧?”我这一问,她的眼圈红了,我马上说:“是不是家里遇上难处了?”小姑娘说:“难处是有,不过不会让您为难的。我只要……只要你们每天能到我妈那儿买鳝鱼就可以了……因为我妈……她是残疾人……”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

第二天一大早,在小姑娘的指引下,我找到了她的母亲。这是一位破鳝鱼片的大婶,“我妈以前的生意是这儿最好的,去年出了车祸,左手失去了三根指头,破鳝鱼片的速度变慢了,现在卖出去的鱼还不到以前的一半。”小姑娘解释说,“除了卖鳝鱼,妈妈没有别的赚钱路子。卖不出鳝鱼,一家人就没有经济来源,我就得辍学……”

就在那一瞬间,我做出一个决定:今后店里的所有的鳝鱼一律从这里进货。这样一来,店里还得增加破鳝鱼的成本。虽然小姑娘每天主动来帮着破鳝鱼,但速度还是跟不上。高峰的时候,还得请“外援”。这时候小姑娘就很着急,有两回还划伤了手指,但每次没等伤好,她就在店里忙来忙去。

日子一晃过了两年,小姑娘也为我破了两年鳝鱼。破鱼的速度由慢到快,到后来,基本上不用请“外援”了。两年后,小姑娘成了大学生,开学那天,我和表叔商定,将她两年来应得的工钱封了一个大礼包给她。小姑娘先是一愣,说什么也不肯收下。后来,收是收了,但前提是作为预支的工资,每年的寒暑两假,她还会来店里帮着破鳝鱼。

有一件事,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其实小姑娘破鳝鱼的速度并不是很快,只不过在她划伤手指的那些日子里,鱼店里的几名员工,都学会了破鳝鱼,大家知道她的家境不好,都想帮她。

当空难发生时

管小敏

我正在飞机尾部的盥洗室,突然感到猛烈的摇晃。我被甩到了门上,脑子里闪出一个念头:死神来临了!

我拼命打开门冲出来。乘务员已经系好安全带,招手示意我坐下。“我想我们遭到雷击了。”邻座的女孩说。她来自得克萨斯东部的小镇,这是她有生以来第二次乘飞机。

她旁边是一位年轻的商人,登机后一直专心工作。此时,他的脸上写满恐慌,笔记本电脑被慌乱地搁到一旁。“一定出了问题!”他不停唠叨。

扩音器中传来驾驶员的声音,惊慌中隐约听到“第二发动机……紧急降落……”接着传来乘务员的声音,提醒我们遇到紧急情况的操作程序。

飞机在雷雨云中穿梭翻转躲避闪电。我简直要晕过去了,但当瞥到邻座女孩的脸时,不知怎地一下子来了精神。我费力够过去抓着她的手,一遍一遍安慰她:“我们会渡过难关的。回到家时,这个故事够你对别人炫耀的!”

这时,我的另一只手被一只戴着戒指的手紧紧攥住了,是过道那边一位迷人的年轻女士,她一定是看到了我的慌乱和恐惧。

她轻声说,“现在这点问题真的不严重。”我好喜欢她不紧不慢的南方口音,她身上散发出的香水味,还有她充满热情紧紧攥着我的手的感觉。“你还好吗?”她不停地问我。

那折磨人的20分钟里,自始至终没有一个人惊慌失措,没有一个人大喊大叫,我能听到四处传来的轻柔的相互宽慰的话语。

结局是完满的,我们平安地降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