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字经新读
13426700000014

第14章 典籍学习篇(2)

为实现政治理想,他带着众多弟子周游列国,到处宣传“仁政”、“王道”的主张。六十多岁时,孟子回到邹国,和弟子们一起写成了《孟子》一书。这部书反映了孟子的基本思想,文字流畅,论理精辟,在我国思想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孟子思想中的精华,对促进民族进步具有杰出的贡献。他的“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对后来进步的思想家影响很大,他提倡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之气”,被具有民族气节的志士仁人发扬光大,成为构成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孟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其地位仅次于“至圣”的孔子,被世人称为“亚圣”。孔子和孟子思想一起被后世称为“孔孟之道”。

【延伸阅读】

先做人后做事

曾经有人采访比尔盖次成功的秘决,比尔盖次说:“因为又有更多的成功人士在为我工作。”

陈安之的超级成功学也有提到:先为成功的人工作,再与成功的人合作,最后是让成功的人为你工作。

一个人,如果他的品行操守都不能让人满意,那么,哪有那么多的机会和事情交给他或让他碰到呢?因此,先做人后做事才是步入成功人生的正确态度,为此,你应做到以下几点:

1.不甘心

二十一世纪,最大的危机是没有危机感,最大的陷阱是满足。人要学会用望远镜看世界,而不是用近视眼看世界。顺境时要想着为自己找个退路,逆境时要懂为自己找出路。

2.学习力强

学历代表过去,学习力掌握将来.懂得从任何的细节,所有的人身上学习和感悟,并且要懂得举一反三。主要的是,学习,其实是学与习两个字。学一次,做一百次,才能真正掌握。学,做,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只有达到教的程度,才算真正吃透。而且在更多时候,学习是一种态度。只有谦卑的人,才真正学到东西。大海之所以成为大海,是因为它比所有的河流都低。

3.行动力强

只有行动才会有结果。行动不一样,结果才不一样。知道不去做,等于不知道,做了没有结果,等于没有做。不犯错误,一定会错,因为不犯错误的人一定没有尝试。错了不要紧,一定要善于总结,然后再做,一直到正确的结果出来为止。

4.要懂付出

要想杰出一定得先付出。斤斤计较的人,一生只得两斤。没有点奉献精神,是不可能创业的。要先用行动让别人知道,你有超过所得的价值,别人才会开更高的价。

5.有强烈的沟通意识

沟通无极限,这更是一种态度,而非一种技巧。一个好的团队当然要有共同的愿景,非一日可以得来。需要无时不在的沟通,从目标到细节,甚至到家庭等等,都在沟通的内容之列。

6.诚恳大方

每人都有不同的立场,不可能要求利益都一致。关键是大家都要开诚布公地谈清楚,不要委曲求全。相信诚信才是合作的最好基石。

7.有最基本的道德观

曾经有一个记者在家写稿时,他的四岁儿子吵着要他陪。记者很烦,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他儿子说:“你先将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就陪你玩。”过了不到五分钟,儿子又来拖他的手说:“爸爸我拼好了,陪我玩!”

记者很生气:“小孩子要玩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说谎话就不好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拼好世界地图!”儿子非常委屈:“可是我真的拼好了呀!”

记者一看,果然如此:不会吧?家里出现了神童?他非常好奇地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儿子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完整了。

所以做事先做人。做人做好了,他的世界也就是好的。

【原文】

4.4作《中庸》,子思①笔。中不偏,庸不易。

作《大学》,乃曾子②。自修齐,至平治。

【译文】

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作《大学》这本书的是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注释】

①子思:名孔伋,孔子的孙子,孟子的老师。传说《中庸》是他所作。

②曾子:名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学生。相传《大学》是他所作。

【评解】

《中庸》是由孔伋所著,孔伋既是孔子的孙子,有是孔子思想的继承者。因此,该书反映的是正统的儒家思想。

《中庸》是关于人生哲学的一本书,它对中国人的人生观影响很大,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上一直推崇的“中庸之道”便是因为此书的教化。中庸之道要求我们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使自己的生活健康快乐。

《大学》相传是曾子所作,曾子是空门“七十二贤人”中的佼佼者,更是孔子思想的嫡传者。

《大学》共有十章,阐述了一个人从格物致知开始,直至治国平天下,超凡入圣的八步功夫,是儒门修心修身的方法论。

【国学小百科】

中庸

中庸是指待人接物恰到好处,适可而止。

孔子在《论语》篇中提出一个迄今为止备受推崇的最高哲学智慧论点,“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民鲜久矣。”其意指中庸作为一种人性道德,可以说已经达到了顶点,无以复加,人们缺乏这种中庸的德行已经很久了。

简单分析一下中庸的内涵,就是对任何事物在综合评判后取两个极端的中间,不偏不倚,阴阳正和。左和右都不可取,超出和不足都是缺憾。当年毛泽东就大赞中庸,他说“中庸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的解释一番。”马道宗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对中庸的解释为:“中,是做事之准,恰到好处,庸,是做事之狠,坚定不移。中,是智者,庸,是强者,中庸是智者加强者的哲学。”

【相关链接】

曾子杀猪

曾子深受孔子的教导,不但学问高,而且为人非常诚实,从不欺骗别人,甚至是对于自己的孩子也是说到做到。

有一天,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叫着要和母亲一块儿去。于是母亲骗他说:“乖孩子,待在家里等娘,娘赶集回来给你杀猪吃。”孩子信以为真,一边欢天喜地地跑回家,一边喊着:“有肉吃了,有肉吃了。”

孩子一整天都待在家里等妈妈回来,村子里的小伙伴来找他玩,他都拒绝了。他靠在墙根下一边晒太阳一边想像着猪肉的味道,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傍晚,孩子远远地看见了妈妈回来了,他一边三步作两步的跑上前去迎接,一边喊着:“娘,娘快杀猪,快杀猪,我都快要馋死了。”

曾子的妻子说:“一头猪顶咱家两三个月的口粮呢,怎么能随随便便杀猪呢?”

孩子哇的一声就哭了。

曾子闻声而来,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以后,二话没说。转身就回到屋子里。过一会儿,他举着菜刀出来了,曾子的妻子吓坏了,因为曾子一向对孩子非常严厉,以为他要教训孩子,连忙把孩子搂在怀里。哪知曾子却径直奔向猪圈。

妻子不解地问:“你举着菜刀跑到猪圈里干啥?”

曾子毫不思索地回答:“杀猪”。

妻子听了扑哧一声笑了:“不过年不过节杀什么猪呢?”

曾子严肃地说:“你不是答应过孩子要杀猪给他吃的,既然答应了就应该做到。”

妻子说:“我只不过是骗骗孩子,和小孩子说话何必当真呢?”

曾子说:“对孩子就更应该说到做到了,不然,这不是明摆着让孩子学着家长撒谎吗?大人都说话不算话,以后有什么资格教育孩子呢?”

妻子听后惭愧地低下了头,夫妻俩真的杀了猪给孩子吃,并且宴请了乡亲们,告诉乡亲们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

虽然曾子的做法遭到一些人的嘲笑,但是他却教育出了诚实守信的孩子。曾子杀猪的故事一直流传至今,他的人品一直为后代人所尊敬。

【延伸阅读】

现代交际中的中庸之道

1.不记前嫌心地宽

有句话叫做“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可见人们记住的只是自己的仇人。人与人之间为何会有摩擦而结下过节呢?原因很简单,由于对方的表现和我们的期望不符,所以会为两人之间的关系留下阴影。举个例子,你是不是发现,小孩子对你的态度很不好?当然,我们并不能指望小孩子永远都很乖,如果你对小孩儿偶尔不乖的行为能以平常心来看待,或仍旧以爱的教育来对待他们,这样,在小孩子的心里才不会有恨的感觉,虽然,这并不表示你喜欢他们这样子的表现,不过,给他们多一些包容,就像我们在冬天得了感冒一样,除了忍耐之外,还能怎么办呢?你总不能怪自己为什么会得感冒吧!

如果你是那种会记仇的人,对于某些人的行为,即便令你不满,你也不说出口,只把它们牢牢地放在心里,久而久之,你心中的仇恨愈积愈多,一辈子都跟着你走。

时间久了,你才会逐渐发现,自己才是心中仇恨的最大受害者,被你恨得半死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没有感觉呢!所以,你所受到的伤害是双重的:一开始你对对方的不满及失望,让你不愉快,这是第一层伤害;其次,你把这些不愉快放在心里,让自己在身心上都受到折磨,这是第二层伤害。很多人的个性是宁可死掉,也不会去原谅别人,仇恨世代相传,很多时候,他们只记得恨的人是谁,至于为何而恨,可能因为时间太久而早已淡忘了。

2.处世之道不可过

老好人一直是许多中国人做人的目标,所以,《菜根谭》中说:“不责人小过,不发人阴私,不念人旧恶!三者可以养德,亦可以远害”。意思是说不计较别人的小过失,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记恨与别人间的过隙!可以培养品行,避免祸害。所以老好人的人缘好,平时朋友爱帮忙。做老好人要求人心宽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记住有这样的情况,事不关己时做好人易,而与己相关时则不易。

处世之中,不可过火,也不可过冷,这就是君子处世的中庸之道。中庸之道何以受到人们的推崇?这是由于它反映了一种合情合理的精神,它能“致中和”,达到中正和平,“使无事不达于和谐的境界”。

历史经验证明,实施中庸之道,避免过激和片面性,有助于人际关系的改善和问题的正确处理。

不过,要真正实施中庸之道,也并非轻而易举之事。

讲中庸之道的人,在处理一般人际关系中,应该要讲厚道,注意与人为善,以诚、以宽、以礼待人。要具有不计较个人得失恩怨的广阔胸怀,能够团结各种不同意见,甚至是反对自己的人,共同把事情办好。

讲中庸之道的人,决不偏听偏信,在处理问题时,总要注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然后经过分析总结,去粗存精,变成自己的观点。

3.要保全对方的面子

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当某件事用这种方法去处理不妥时,不妨改变一下策略,也许能收到异曲同工之效。

保全对方的面子是十分重要的———许多人顺着自己的感情,罔顾他人的自尊,结果闹得不可收拾。这种教训谁都有过。当你责骂属下或孩子的时候,别忘了看看有没有旁人在场,然后退一步替当事人想想,多说几句体谅的话,效果会更大。

例如,要解雇一个人,无论他的工作能力如何,公司都很难过。依照往例,是这么通知本人的:“某某先生,本公司的旺季已经过了,你的工作也告一段落,当初我们就说好的,这种工作是短期的,所以……”

对方一听到这句话,犹如晴天霹雳,仿佛已被公司一脚踢出大门外似的,只觉得公司一点儿人情味也没有。而如采取下列方法效果就不同了:“某某先生,佩服您的工作态度,您出色的成绩,使本公司深以为荣。你有这样的实力,我相信您不论到哪儿工作,一定都没问题。本公司今后若有借重您的地方,请您不要忘记了本公司的深情厚谊。”这样,对方就不会有被抛弃的感觉。

这样,事情既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又使对方能够接受,还为公司留下了退路,为公司以后的发展创下了好的口碑,无形之中是对公司的一种宣传。

【原文】

4.5《孝经》①通,四书熟。如六经,始可读。

【译文】

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把四书读熟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注释】

①《孝经》:儒家的经典之一,论述封建孝道,宣传宗法思想。

【评解】

《孝经》是儒门十三部经典里面的第一部,共有十八章。古人求学,一定是先读《孝经》,后读四书。《孝经》是曾子问孝,孔子回答,曾子退而与弟子们研究讨论,再由弟子们整理而成的。

《孝经》十八章,只讲了一个问题,什么叫做孝。全书将社会上各阶层人士,从国家元首到平民百姓分为五大类,就各类人的本位,提出实施孝亲的方法和原则,所以是自古以来学者要读的第一书。

古人求学,先读《孝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先学会做人,因为孝道是做人的基础,之后再度六经才能领会书中的真谛,而不被表面的东西所左右。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家讳

家讳,是家族内部遵守的避父祖名的作法。凡父祖名某某,都必须在言行、作文章时避开以此为名的事物。它其实是国讳的一种延伸,同国讳一样是封建等级、伦理观念的体现。又称私讳。

如淮南王刘安父名长,他主持编写的《淮南子?齐俗训》中引《老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时,改为“高下相倾,短修相形”。

唐朝号称“诗鬼”的李贺,就因为他父亲名叫晋肃,“进”与“晋”音同而犯家讳,便不能参加进士考试,纵然他才华横溢,也终无用武之地,终生不得志,27岁便郁郁寡欢而死。韩愈因此愤而作《讳辩》,质问道:“父亲叫晋肃,儿子就不能考进士;那如果父亲叫仁,儿子岂不是不能作人了吗?”但他的这篇文章,却遭到了士大夫们的攻击诋毁。

家讳并不全是避父亲的讳,也包含避母亲的讳,唐代大诗人杜甫被称为诗圣,一生共写了近三千首诗,各种题材十分广泛,但据说因其母亲名叫海棠,所以他虽寓居海棠颇负盛名的四川多年,却从未写过海棠诗。

子辈需要避长辈的讳,奴仆也要避开所有主子的讳。北齐的熊安,一次去见和士开、徐之才。徐父名熊,和父名安,他因为自己的名字和他们犯讲讳,于是将自己的姓,名的第一个字都改了,自称为觫觫生。为了讨好主子,也不怕自己触霉头了。

《红楼梦》中这样例子很多。林之孝的女儿原名红玉,因为犯了宝玉的讳,只好改为小红。薜蟠的老婆叫夏金桂,更是厉害。她在家时,不许人口中带出“金桂”两字来,凡人有不留心,误道一字者,他便定要苦打重罚才罢。一日她与香菱说话,香菱不小心忘了忌讳,金桂的丫环便说:“你可要死!你怎么叫起姑娘的名字来?”

凡避讳者,都须找一个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司马迁的父亲讳谈,《史记》中因此无一“谈”字,连赵谈都改成了赵同,废弃了编着书字应求完备的宗旨。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因为讳“申序”,向来不为别人作序,如果必须作这类文字,则改为“叙”,后觉不妥,又改为“引”。这种办法虽然勉强可行,但已经明显地妨碍了文字的准确性。如避讳“长”字及同“长”相同的音,琴的长短还可勉强称为“修短”,而肾肠则不能改为“肾修”了。因此那时的人们在避讳问题上真是费尽了心思。

家讳也是受法律保护的。《唐律》中规定:凡是官职名称或府号犯了父祖的讳,不得“冒荣居之”,例如父祖中有叫安的,不得在长安县任职;父祖名中有“常”的,不得任太常寺中的官职。如果本人不提出更改而接受了官职,一经查出后削去官职,并判一年的刑罚,无怪乎古时的人对讳咿恐避之不及呢。但比起国讳,家讳中寄寓着对长辈们的亲敬、崇仰与怀念之情,带有更多的自发生。

【相关链接】

曾子避席

“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