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13428300000025

第25章 成语、俗语(13)

露水需在大气较稳定,风小,天空晴朗少云,地面热量散失快的天气条件下才能形成。如果夜间天空有云,地面就像盖上一条棉被,热量碰到云层后,一部分折回大地,另一部分则被云层吸收,被云层吸收的这部分热量,以后又会慢慢地放射到地面,使地面的气温不容易下降,露水就难出现;如果夜间风比较大,风使上下空气交流,增加地面空气的温度,又使水汽扩散,露水也很难形成。

露水对农作物很有好处,露水像雨一样,能滋润土壤,起到帮助植物生长的作用。

夏天的雷阵雨

夏季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天气,本来烈日炎炎,转眼间却狂风大作、雷雨交加,这就是雷阵雨天气。雷阵雨天气轻则可以飞沙走石,重则拔树倒屋。

雷阵雨的发生需要有强对流的雷雨云系。夏季,由于气温高,蒸发量大,含有大量水汽的热空气就不断上升。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会逐渐下降(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6℃),空气也就渐渐变冷。这时,空气中的一部分水汽凝结成小水滴,天空就会起云。随着含有大量水汽的热空气的不断增加,云就越堆越大越高,这样的云,气象上叫积雨云,其云底离地面约1000米。

云中水滴合并增大,直到上升热气流托不住了,就从云中直掉下来。下层的热气流被雨淋后,骤然变冷,不再上冲,转而向地面扑下来。此时,空中的电荷开始放电,并伴随着轰隆隆的雷声。雷阵雨就发生了。

寒潮

冬季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受到寒潮的侵袭。冰雪封冻的北极地区和高纬度寒冷地区,是北半球寒潮的发源地。在冬季,北极地区很少得到的辐射,便逐渐消耗夏季积存的热量,这样导致温度逐渐下降,高纬度地区就成了冰雪世界。冰雪又把太阳辐射的热量反射回去,极地便更加寒冷,冷空气就越积越多。

随着冷空气的逐渐增多,气压大大高于南方。遇到适当的条件,冷空气就大举南下,形成寒潮。影响我国的寒潮主要来自于西伯里亚,从西北来的寒潮途径西伯里亚的时候,冷空气得到加强,就形成冬季我国的大风和雨雪天气。

雾的形成

在一些深秋的早晨,我们会在起床后发现外面白蒙蒙的一片,几步之外就看不清东西,我们就会说,下雾了。

其实,雾是由数不清的小水滴形成的,就像云一样。雾的形成需要3个条件:空气中大量的尘埃等凝结核,充足的水汽,空气变冷。秋冬季节,在比较湿润的地区,由于昼夜温差比较大,白天受太阳照射,水气大量蒸发,到了晚上,气温下降,空气变冷,水分子就不断凝结在空气中悬浮的一些小颗粒上,变成了无数的小水珠,就形成了雾。而海面上的雾多半是由于暖湿空气吹过冰冷的海面形成的。这种浓度高、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大雾现象,多生成于寒冷区域。

我国春夏季节,东海、黄海区域的海雾多属于这一种。雾对交通的影响很大,飞机遇上大雾就难以起飞或降落,而且长期的阴冷多雾气候也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霜的形成

打开日历,每年的10月下旬,总是有“霜降”这个节气。我们看见过降雨、降雪,那么,“霜降”是怎么回事呢·在冬天比较寒冷的日子里,有时候微风不动,星月皎洁,清晨起来,推开窗子向外看,屋面上、草地里却是雪白一片,如果你能仔细观察,可以在砖头下面也发现雪白的霜。

地球上白天由于受到太阳光的照射,气温比较高,大地表面的水分在不断蒸发,这样就使得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总是有一定的水汽。深秋、冬季和初春的夜晚,天气非常寒冷,特别是没有云和风的夜晚,寒冷的空气积贮在地面附近,当它和冷到0℃以下一定程度的物体接触时,其中一部分水汽就会附在物体上凝结成冰晶,这就是霜。由于霜是地面附近的水汽凝结而成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它就不管是什么地方,只要凝结条件具备了,就会凝结起来。所以有时我们自砖头底下也能找到它的踪迹。

既然霜不是从天而降的,那么“霜降”的名字也该改改了。但是这个节气的名称若干年流传下来的,已经习惯了,只要我们懂得了其中的道理,也就不用改变了。

彩虹的形成

在炎热的夏日,有时候,雨后天晴我们能看见一条七色的彩虹高挂空中,十分美丽。

彩虹究竟是怎么形成的呢·大家知道,太阳光是白色的,但通过光的折射作用,太阳光被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当阵雨过后,空中还漂浮着许多的小水珠,太阳光通过每一颗小水珠时,都会在小水珠内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作用,由于太阳光所含的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不同的光就被分散了,被分散的不同光在经过折射和反射,就形成了我们看到的彩虹。

由此可以看出出现彩虹的条件,一是天空要有较多的小水珠,二是要有强烈的太阳光。所以在天气干燥的冬天很难出现彩虹。

云彩的成因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歌声中我们经常听到对蓝天、白云的赞美,那么云彩是怎么形成的呢·

形成云彩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潮湿空气上升造成的。暖湿气流在上升的过程中,因为外界气压随高度降低,而它的体积逐渐膨胀,膨胀必然要消耗能量,消耗能量导致的结果就是降温。

上升空气的气温降低了,它里面所含水汽的压力就会减少,就会有一部分水汽以空气中的尘埃为核形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体积非常小,但浓度很大,因为它下降的速度很小,所以被上升的气流托着,形成浮云。

我们已经知道,云彩是由于潮湿空气上升造成的,那么怎样才会发生潮湿空气的上升运动呢·

首先是热力作用,夏天,太阳光辐射强烈,近地面的空气被急剧加热,热而轻的空气很容易发生上升运动。

其次是冷暖空气交锋,暖空气在冷空气上面上升也会形成云层。

最后是因为地形的作用,平流的湿空气遇到山脉、丘陵的阻挡,就会被迫上升而形成云。

黄梅天

我国江南地区,每到六七月间,也就是梅子成熟的季节,会出现阴雨连绵,通常要好多天才会停止下雨,这时候的雨称为“梅雨”;这时期的温度高,湿度大,物器容易霉烂,又称“霉雨”。

梅雨是怎样形成的呢·

每年从春季开始,暖湿空气势力增强,从海上进入大陆以后,与北方南下的冷空气相遇,由于从海洋上来的暖湿空气含水汽很大,冷暖交锋,形成长长的雨带。

如果冷空气势力比较强,雨带则向南移动;如果暖空气比较强,雨带则向北移动。但是,在梅子快要黄时的这段时期,冷暖空气的势力相当,你追我赶,两种空气就在江南地区展开了“拉锯战”,因此就形成了长期阴雨绵绵的天气,也就是江南地区的梅雨天气。

天气与天空的“高矮”的关系

在晴朗的日子里,往往视野开阔,天空万里无云,或者湛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天空显得深邃、高远。而在阴天时天空常常是灰蒙蒙的,阴暗低沉,天很低,压得人几乎透不过气来。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在晴天一般云很少,又很薄,天空中没有云的遮挡,太阳光能透过云层照射下来,因而天空澄净透明,看得更远,所以显得天空很高。而在阴天时,天空中的云又厚又密,太阳光被遮挡透不下来。再者,云层又比较低,视力所及的就更加有限,加上光线幽暗,人们就会觉得天很矮。实际上,并不是天有高低,而是云有厚薄又有高低,让人们觉得天有高低。

蓝色的天空

晴朗的天空,经常是蔚蓝色的,特别是一场大雨之后,更是碧空如洗,湛蓝无比。

天空是蓝色的,不是因为大气是蓝色的,大气本身是无色的,也不是因为大气中含有蓝色物质。天空的蓝色是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悬浮在大气中的微小粒子对太阳光散射的结果。由于介质的不均匀性,使得光偏离原来传播方向而向侧方散射开来的现象,称为介质对光的散射。阳光进入大气时,波长较长的色光,如红、黄、橙色光,透射力大,不容易被散射,能透过大气射向地面;而波长短的紫、蓝、青色光,碰到大气分子、冰晶、水滴等时,就很容易发生散射现象。被散射了的紫、蓝、青色光布满天空,就使天空呈现出一片蔚蓝了。

终年不化的高山积雪

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的喜马拉雅山,山上白雪皑皑,银装素裹,十分壮观。其实世界上还有也和许多高山和喜马拉雅山一样,积雪终年不化。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原来,在地球上,从地面每上升100米气温就下降0.6℃,山越高气温就越低。到了一定的高度,气温就降至零摄氏度以下,这个界限就称为雪线。超过雪线山上的冰雪就终年不化了。但夏天强烈的阳光会使一些冰雪消融,到夜间温度下降,水和雪就冻在一起。而且不久又会有雪花落在冰峰上,日积月累,冰雪融了又冻,永远不会消失。雪线以上的冰雪的不断融冻,最终形成了冰川冰。晶莹的高山冰雪就像一面大镜子,有很强的反射力,绝大部分的阳光和热量都被他反射掉了。所以冰川冰的温度始终很低,这就是为什么高山上的冰雪会终年不化的原因了。

东边日出西边雨

炎热的夏季会发生这样的景象,在同一个城市一边是阳光高照,一边却是大雨倾盆。我国古代早就把这种景象写入诗中,“东边日出西边雨”就是其中的一句。

在大自然中,为什么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这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观呢·原来,这是由于降水量水平分布的不连续性造成的。尤其是在夏季更为突出。夏季降水水平分布的这种差异,主要与产生降水的云本身特点及当地的地形、地貌等因素有关。在夏季,降雨多为对流雨,产生降水的云多半为雷雨云,这是一种垂直发展十分旺盛,而水平范围发展较小的云。由于这种云体积较小,在它移动和产生降水时,只能形成一片狭小的雨区。这就比较容易造成雨区内外雨量分布的显著差异。所以,就会出现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奇妙景观。

海上无风也有浪

正所谓“无风不起浪”,海洋中的波浪一般是由风力所引起的。但还有一句话叫做“海上无风三尺浪”,说的就是没有风也会起浪,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知道,当海上刮风时,海面会产生风浪。风停了以后,海浪并不会立即消失,由于惯性作用,它还要继续波动。当传播到无风的海区后,那个海区也会产生波浪。这种在风停止、减弱或转向以后所遗留下来的波浪,与从远处传来的波浪统称为涌浪,也称为长浪。

这种涌浪在空气阻力和海水内部磨擦作用下,浪尖被磨圆了,小海浪逐渐消失,形成了一些又长又圆、又规则的长浪。

涌浪一般具有巨大的能量,当它传到浅水区域时由于受海底地形影响,就发生变形。波浪底部因受海底摩擦停滞不前,而波浪顶部却以原来的速度前进,这样就使又长又圆的长浪变得又高又急,最后发生波峰倒卷和波浪破碎的现象。

海水不容易结冰

隆冬季节,“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大河都冰封了,浩瀚的大海一般不会结冰,冬天照样是波涛汹涌。

普通的清水到0℃一定会结冰,而含有杂质的水难结冰,也就是说凝固点低于0℃。海水含盐度很高,大约在34.5‰左右,这种盐度下的海水的冰点大约在-2℃。即使达到-2℃,由于表面海水的密度和下层海水的密度不一,造成海水对流强烈,也大大妨碍了海冰的形成。此外,海洋受洋流、波浪、风暴和潮汐的影响很大,在温度不太低的情况下,或者在达到冰点的情况,冰晶也很难形成。即使形成了冰晶,也不易冻结在一起,甚至冻结在一起的冰晶也易被拆散,这就是海水不容易结冰的原因。

但到温度更低的时候,一部份纯水从海水中凝结出来成为冰,因而海冰是淡的。

下雪天的雷声

夏天下雨的时候常常会伴有隆隆的雷声,这是因为暖湿气流的急剧向上抬升产生了积雨云,触发了雷雨天气的形成。

冬天,当天空阴云密布,气温很低时,高空云中的气温在0℃以下时,云中的水汽就凝结成雪花飘落下来。就是下雪了。

一般,冬天下雪不会打雷。但是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种天气的发生条件的话,就会发生下雪打雷的稀罕事了。

例如1970年3月12日晚上,我国长江中下游就出现了下雪天打雷现象。当时近地面层的冷空气从华北南下到长江中下游地区,傍晚以后,该地区的气温下降到0℃左右,具备了下雪的条件。当时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强盛的暖湿气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汇合,暖空气沿着低层冷空气猛烈爬升,于是在将要下雪的层状云中发生了强烈的对流现象,形成了积雨云,所以产生了一面下雪,一面打雷的天气现象。

人工降雨

我们知道,随着世界人口的增加和农业高度的发展,人类对淡水的需求量急骤上升,许多地区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危机,因此,人工降雨就成为增加淡水的一种有效途径。

降雨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大量的凝聚核,过饱和的水蒸气和温度的下降。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少以及凝结核的数量、云内的温度所决定。一般来说,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增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通常的人工降雨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在云雾厚度比较大的中低云系中播散催化剂(碘化银),增加云中的凝结核数量并降低云中的温度,这样有利水汽粒子的凝结增大并产生对流。当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承受不住水汽粒子的飘浮时,便产生了降雨。

风调雨顺

我国是著名的季风气候国家之一,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春秋季分别属于从冬季风至夏季风与从夏季风至冬季风的过渡季节。通常的年景,5月,夏季风前哨到达至南岭山脉,6月中旬至7月中旬迂回至长江中下游地区,7月底窜至华北、东北平原。假如夏季风根据这种规律,一步步地由南向北移动,不徘徊,也不跳跃,这就是所谓的“风调”了。

雨带的活动与季风前哨是息息相关的,夏季风前哨到达哪里,哪里就开始出现雨季了。在农业上,华南、长江中下游、华北、东北、等地区农田里的作物正是需要雨水的时候,雨水就源源而来,滋润了作物的生长;农作物不太需要雨水的时候,季风的活动就已过去了,雨水减少,阳光增多,这就是“雨顺”。

如果季风前哨在一个地区停留太久,或者一跃而过,就风不调雨不顺了。这样,常常会出现洪涝灾害或者干旱天气。

高处不胜寒

炎热的夏季,人们都非常喜欢到山上避暑。这是因为在夏季室内的气温有时高达三十八九度,但是如果到了海拔两千米以上的山顶,气温就会下降的和春秋天差不多。所以,人们就选择黄山、庐山等既高又景色秀美的地方建造避暑馆所,工人们休养之用。

据估计,地面高度每上升1000米,气温就下降6.5℃。照这样推算,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就应当比我国东南沿海的气温低将近60℃。所以,夏天登山队员登山时,还要穿着厚厚的登山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