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国人一定要知道的文化常识
13428300000069

第69章 民族礼仪(1)

筷子禁忌

中国是筷子的故乡,中华民族有些关于使用筷子的禁忌:

一忌发声。其做法是把筷子的一端含在嘴里,用嘴来回去嘬,并不时的发出奇怪的声响。这种行为被视为是一种下贱的做法。因为在吃饭时用嘴嘬筷子的本身就是一种无礼的行为,再加上配以声音,更是令人生厌,这种做法都会被认为是缺少家教。

二忌用筷子敲碗。因为过去只有乞丐要饭才这样做,边敲边嘴里的哀告行人施舍。这种行为被看作是,极其下贱的事情。

三忌用筷子在盘碗里乱扒拉。这种做法就餐时旁若无人,手拿筷子来回在菜盘里扒拉寻找食物,这种行为是典型的缺乏修养的表现,且目中无人,令人反感。

四忌“泪箸遗珠”,是指用筷子往自己盘子里夹菜时,手不利落,将菜汤流、落到其它菜里或桌子上。这种做法被认为是严重失礼,是不可取的。

五忌“当众上香”,是指为了方便省事,把筷子插在饭中直接递给对方。这种做法被人视为大不敬,因为传统为死人上香时才这样做,把一碗有筷子插进去的饭交给人是决不被接受的。

六忌筷子颠倒使用,看起来好像是饥不择食,以至于都不顾脸面了。这种做法是非常被人看不起的。

如此看来,中国人使用筷子也是大有学问的,这也正说明了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处处有讲究。

13。回族的礼仪和禁忌

回族重视待客礼节。在回族村寨,当别人请你做客时,要答应他,不能随便谢绝。进餐时,上席长者先动筷子,其他人才能进食。席间,不说污言秽语,不挑剔食物,不要向碗里吹气,也不要用筷子在碗里乱搅动,要小口进食。饮水时,不接连吞咽,不能对着杯盏喘气饮吮,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送客时,全家人都会一一与客人道别、祝福,对远客、贵客还要送出村庄或城镇。

此外,进回族清真寺忌抽烟。禁止在人前袒胸露臂;忌讳在背后诽谤和议论他人短处。忌食猪肉以及犬齿且猎食其他动物的猛兽,忌食自死动物,忌食动物的血液。语言上,对食用的畜禽忌说“肥”,而说“壮”;忌说“杀”,而说“宰”;忌说“肉”,而说“菜”,如“牛菜”“羊菜”;相互间不用禁忌物来比喻;禁止饮酒。

回族民居内部的布局分配体现“以西为贵”,西房通常为老年人居住,西墙是老年人在家礼拜时面对的地方。当年老人做礼拜的时候,切忌旁人从正在礼拜的老人前面走过。

回族把人的去世称做“归真”,实行土葬、速葬、薄葬。众亲不穿孝衣,不戴孝帽、黑纱,不哭丧,不鸣鞭炮。

回族人的饮食

回族是一个全民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饮食以清真为特色。

回族清真膳食主要以牛肉、羊肉、鸡肉、鸭肉、时鲜瓜果蔬菜及其他副食品为主,其烹调的各种菜以淡、烫、鲜香沙壮、醇厚回甜、富于营养为滇味特色。

回族饮料较讲究,凡是不流的水、不洁净的水均不饮用。忌讳在人饮水源旁洗澡、洗衣服、倒污水。回族也喜饮茶和用茶待客,西北地区回族的盖碗茶很有名。宁夏回族还饮用八宝茶,罐罐茶也很有特色。

俄罗斯民族习俗

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塔城、阿勒泰和乌鲁木齐等地,住着俄罗斯人民。他们就是用面包和盐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这是俄罗斯民族的一种传统礼节。俄罗斯族是一个讲究礼节的民族,他们认为向远方客人献上面包和盐,是一种最高礼节和待遇,表示出对客人的礼貌。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有关。

俄罗斯族人的饮食习惯主要是以面包为主,爱吃各种奶食品、馅饼和馕。副食品除了肉和蔬菜外,他们还喜欢吃腌酸菜。而且他们盛东西很少用碗,一般都用盘子,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刀或叉子、勺子。可以看出,面包和盐是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所以,要用面包和盐来表示对客人的欢迎。

维吾尔族人的礼仪和禁忌

维吾尔族人待人讲究礼貌。在遇到尊长或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按在前胸中央,然后身体前倾,连声问好。

维吾尔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讲究。如果来客,要请客人坐在上席,由女主人摆上馕、各种糕点、冰糖等,夏天还要摆上一些瓜果,先给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饭做好后再端上来,如果用抓饭待客,饭前要提一壶水,请客人洗手,洗后只能用手帕或布擦干,忌讳顺手甩水,认为那样不礼貌。吃饭时长者坐在上席,客人不可随便拨弄盘中食物,不可随便到锅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时注意不让饭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来放在自己跟前的“饭单”上。共盘吃抓饭时,不将已抓起的饭粒再放进盘中。吃完饭后,由长者领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离席。

走路让长者先走,说话让长者先说,坐下时让长者坐上首。禁止在长辈面前说不敬、粗鲁和揶揄的语言。老人骑马出门,年轻人要为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并且还要卸鞍、饮马、喂马。

维吾尔族禁食猪肉,禁食血,禁食自死动物、猛兽、猛禽及狗肉、驴肉、骡子肉、骆驼肉。抽大麻烟(毒品)、赌钱、酗酒、斗殴、说谎、偷摸等,都被视为丑恶行为,受到别人指责。

朝鲜族的礼仪和禁忌

朝鲜族人非常尊重老人,将8月15日定为“老人节”。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忌讳外人称朝鲜族为“鲜族”。

哈萨克族人的礼仪和禁忌

哈萨克蔟人热情好客,他们会拿出家里最好的食品招待来访和投宿的客人,甚至还会宰黄头白身的羊款待。进餐时,主人先把羊头用盘盛着献到客人面前,以示尊敬。

客人走进牲圈时,不能数牲畜的数目,不能跨过牲畜的绳子;不能骑马进入羊群;不能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不能跨过餐具;年轻人不能在长辈面前吸烟喝酒;交谈和吃饭时,不要擤鼻涕、挖鼻孔、吐痰、剪指甲、打哈欠;不能在别人面前夸赞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他们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灾难;不能在人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哈萨克族人不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血。

藏族的礼仪和禁忌

献哈达是藏族人最普遍的礼节,无论婚丧节庆、拜会尊长、朝拜佛像、送娶迎亲等,都有献哈达礼仪,以表示纯洁、诚心、忠诚的敬意。献哈达很讲究礼节程序,首先要用双手捧起哈达,对受礼者吟诗颂辞,然后恭敬地将哈达捧送给受礼者,被授人则应恭敬地弯腰低头接受。

敬青稞酒、酥油茶是藏族的一种礼俗。敬酒以满杯为敬,客人双手接过主人的酒,用无名指蘸酒,再用拇指和无名指弹三次,表示敬天、敬地、敬客人,然后一饮而尽,这样主人家会很高兴。敬酥油茶是藏家的日常礼节,主人双手把茶捧献于客人面前,客人则双手谢手再接了饮用。饮用后,主人会很快添上,除非客人以手盖碗表示不能再饮为止。

在日常生活中,家中有危重病人或家庭不顺,户外插青枝的叶或石头上放红线、用石压刺枝,以示谢绝客人;家中佛坛不允许别人乱摸,也不得用手指问;主人及客人在火塘上方就坐,不准随便跨越火塘;忌在长辈面前讲粗话;忌在家中讲不吉利的话;忌用不吉利的语言骂牲畜。

藏族人绝对禁吃驴、马肉和狗肉,有些地区也不吃鱼肉;吃饭时要食不满口,咬不出声,喝不出响;禁止在别人后背吐唾沫,拍手掌;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经轮不得逆转;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彝族的礼仪和禁忌

逢年过节,或贵客登门,彝族主人要请客人验看牲畜,以示主人的诚意和对客人的尊敬。彝家待客“有酒便是宴”,对菜肴则不甚在意。主人斟酒,客人必须双手接饮,哪怕只是用嘴舔一下,主人也会露出满意的微笑。他们饮酒时,常见把酒倒进大碗里,你喝一口递给我,我饮一口传给他,大家依次轮流喝着这碗酒。于是,这种喝酒方式称为“转转酒”。

过年过节时,彝族的女人在酒坛里插入用细竹子做成的吸杆,做成“杆杆酒”放在家门口。路人经过时,她们会热情地劝你吸饮,因此有“甜不过彝家杆杆酒,好不过彝家人的心”的说过。

彝族人忌讳客人在家里吹口哨和大声喧哗;忌讳用脚踏火塘,从火塘上面跨过,移动火墉上的三脚架;不能提及马肉、驴肉和骡肉;男子忌讳摸他的蓄发。

蒙古族的礼仪和禁忌

在蒙古族,见面要互致问候,即便是陌生人也要问好。平辈、熟人相见,一般问:“赛拜努(你好)”;若是遇见长者或初次见面的人,则要问:“他赛拜努。”(您好)。

到蒙古族人家里做客必须敬重主人。进入蒙古包后,要盘腿围着炉灶坐在地毡上,但炉西面是主人的居处,主人不上坐时不得随便坐。主人敬上的奶茶,客人通常是要喝的,不喝有失礼貌;主人请吃奶制品,客人不要拒绝,否则会伤主人的心。如不便多吃,吃一点也行。

献哈达也是蒙古族的一项高贵礼节。献哈达时,献者躬身双手托着递给对方,受者亦应躬身双手接过或躬身让献者将哈达挂在脖子上,并表示谢意。

蒙古族人骑马、驾车接近蒙古包时忌重骑快行,以免惊动畜群;若门前有火堆或挂有红布条等记号,表示这家有病人或产妇,忌外人进入;客人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是供佛的方位;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办丧事时忌红色和白色,办喜事时忌黑色和黄色;忌在火盆上烘烤脚、鞋、袜和裤子等;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也不能在寺院附近打猎。

傣族的礼仪和禁忌

傣族人不但热情好客,而且很尊敬老人,晚辈从长辈前面经过,要弯腰细步;寨子里办红白事,都要给老人送菜。

傣族人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坐门槛,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移火塘上的三脚架,不能用脚踏火;不能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

苗族人的礼仪和禁忌

苗族十分注重礼仪。客人来访,必杀鸡宰鸭盛情款待,若是远道来的贵客,苗族人习惯先请客人饮牛角酒。吃鸡时,鸡头要敬给客人中的长者,鸡腿要赐给年纪最小的客人。有的地方还有分鸡心的习俗,即由家里年纪最大的主人用筷子把鸡心或鸭心拈给客人,但客人不能自己吃掉,必须把鸡心平分给在座的老人。如客人酒量小,不喜欢吃肥肉,可以说明情况,主人不勉强,但不吃饱喝足,则被视为看不起主人。

在生活习俗中,有些苗族地区,忌随时洗刷饮甑、饭包、饭盆,只能在吃新米时洗,以示去旧米迎新米。随时洗刷会洗去家财,饭不够吃。在山上饮生水忌直接饮用,须先打草标,以示杀死病鬼。忌动他人放于路边的衣物,以免传染麻疯病。忌孩子在家中乱耍小弓箭,恐射中祖先。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

客人不要称主人“苗子”,他们喜自称“蒙”;禁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壮族人礼仪和禁忌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男的要称“公公”,女的称“奶奶”或“老太太”;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翘必须敬给老人;餐桌上,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拈过的菜,晚辈不得先吃。

壮族的住房有竹楼和平房两种,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有的地方青年女人忌食牛肉和狗肉;壮族妇女生小孩期间,会在门上悬挂柚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谢绝外人进入,特别是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娶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佛教礼仪

在称谓上,寺院内的最高领导为住持,俗称“方丈”,方丈之下是职事,俗人可称为“师父”或尊称教徒的法名。

佛教有受戒、·顶礼、做功、佛诞法会、水陆法会等仪式活动,每种活动都有固定的程序和规范。

基督教礼仪

基督教教徒根据《圣经》来规范相关的礼仪。

基督教徒之间称为“教友”、“兄弟姐妹”或“同道”,也可按职称称呼,如某某主教、某神父等以示尊重。基督教的节日主要有圣诞节、复活节、受难节、圣灵降临节、圣母领报节等,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有些隆重的节日如圣诞节已演变成世界性的重大节日。

基督教有洗礼、坚振、告解、圣体、神品、终缚等宗教仪式。

伊斯兰教礼仪

伊斯兰教职在我国称作“阿訇”,是对伊斯兰教学者、宗教家和老师的尊称,伊斯兰教徒称“穆斯林”,“顺从者”之意。穆斯林从事礼拜的地方称“清真寺”,对在清真寺里求学的学生则称“满拉”或“海里发”。穆斯林之间见面,都要互致祝安词“真主的安宁在你身上”,还使用很多赞词。

伊斯兰教是一种简单明了的宗教,任何人只要念诵清真言和遵守念功、礼功、斋功、课功、朝功等五功就可以成为穆斯林,完成过朝觐功课的穆斯林,还可获得“哈吉”的荣誉称号。伊斯兰教重大的节日有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日。

公共场合礼仪

公共场合最能体现一个人的素质和风度,下面列一下有关公共场合应该注意的礼仪。

公共场合情人间最好不表现得过分亲昵,这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是很不雅观的。

养成把垃圾扔进垃圾箱的习惯。

大街上行走时要请最尊重的人走在马路内侧;女士不要左顾右盼,摇头晃脑,要使自己的仪态端庄大方;男士不要摇来晃去,要彬彬有礼,注意风度。

在洗手间也要注意公共卫生从我做起,而且遇到熟人不要过分寒暄。

坐公交车的时候注意有序上车,文明用语常挂嘴边避免不必要的磨擦;发现车厢内有老弱病残者应主动让座;不要在车厢内吸烟、乱扔垃圾;雨天乘车最好带上伞带,不要将湿伞放坐位上。

坐出租车时跟司机确认好目的地,注意保持车内整洁。

乘坐飞机时记得遵守飞机上一切规章制度,不要大声喧哗。

鸣放礼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