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古代青少年成才史话
13433600000002

第2章 勤奋治学篇

古语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可见,勤奋是通往成功的必经道路与必要环节,没有勤奋治学的品质,再高的智商和天资也是没有用的。回顾历史不难发现,自古以来,历史长河中虽然人才辈出,但那些成才的名人背后,无不有着撼人心魄的奋斗的经历,以下我们就挑选了几个比较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成才小故事,以期说明勤奋努力对成才、成功的巨大作用。

(一)孔子与屈原的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3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4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天,他的妈妈说:“昨天我教你的字记住了吗?” 孔丘说:“都记住了。”妈妈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妈妈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孔丘说:“我已经练了很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把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身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

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弟弟超人天资的背后,更多的则是他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另外一个故事的主人公屈原是我国战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才高八斗、德才兼备,而且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他多篇流芳千古的文学创作和作品中,都不难发现其爱国主义情感的身影,那么这样一个文学伟人是如何成就的呢?原来屈原是一位古今驰名的以勤奋好学著称的人。

在长江三峡的巫峡和西陵峡之间,有一座名叫秭归的县城,那里就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故乡。屈原从小聪明好学,每天放学做完功课,就吟诵古人留下的优美诗篇。可有段时间放学后,屈原总是很晚才回家。姐姐觉得很奇怪,决定弄清楚原因。一天放学,屈原出了校门就朝后山坡走去,一直走到一个小山洞口。姐姐悄悄地跟在屈原的后面,见屈原走进了山洞,便在洞口静静地等着。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屈原出来,姐姐这下着急了:弟弟在洞里该不会出什么事吧?姐姐一边想着一边就壮着胆子摸进了山洞。姐姐小心翼翼地走到洞的深处,只见高高的洞顶有一个脸盆大小的圆孔,一束光直射下来,照在一块青石板上,屈原正坐在上面,手拿竹简,低声吟咏,脚下泉水淙淙。姐姐站在那里,被洞里的景色和弟弟吟咏的诗歌迷住了,直到夜幕降临,她才回过神来叫了声“弟弟”。屈原听见姐姐喊他,便笑着说:“姐姐,我在读我们楚国的民歌,美极了!可老师不让我在学校里读。这里的环境和诗歌一样美,读着心里很舒畅!”姐姐说:“你得向家里说一声啊!现在不早了,回去吧!”

说罢,姐弟俩高高兴兴地走出了山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把这个山洞取名为“读书洞”,以期用此来颂扬屈原勤奋好学的优良品质,并督促人们向他学习。

(二)悬梁刺股与闻鸡起舞

悬梁刺股这个成语由两个故事组成。“悬梁”的故事见于《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东汉的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他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遂下决心认真钻研。他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时间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来一根绳子绑在头发上,另一头牢牢地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就会把头皮扯痛了, 他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刺股”的故事见于《战国策》卷三《秦一》。战国时期,有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苏秦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就会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过来,再坚持读书。后人将这两个故事合成“悬梁刺股”一句成语,用以激励人发奋读书学习。

“闻鸡起舞”这个成语讲的是晋代的祖逖,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司官,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同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天半夜,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三)陆羽与司马光的故事

我国唐朝著名学者陆羽是个孤儿,从小被智积禅师抚养长大。陆羽虽身在庙中,却不愿终日诵经念佛,而是喜欢吟读诗书。陆羽执意下山求学,遭到了禅师的反对。禅师为了给陆羽出难题,同时也是为了更好地教育他,便叫他学习冲茶。在钻研茶艺的过程中,陆羽碰到了一位好心的老婆婆,不仅学会了复杂的冲茶的技巧,更学会了不少读书和做人的道理。当陆羽最终将一杯热气腾腾的苦丁茶端到禅师面前时,禅师终于答应了他下山读书的要求。后来,陆羽撰写了广为流传的《茶经》,将祖国的茶艺文化发扬光大!

陆羽的《茶经》,是唐代和唐以前有关茶叶的科学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是陆羽躬身实践、笃行不倦、取得茶叶生产和制作的第一手资料,又博览群书,广采博收茶家采制经验的结晶。《茶经》问世后,即为历代人所钟爱,盛赞他为茶业的发展所做的贡献。

陆羽除在《茶经》中全面叙述茶区分布和对茶叶品质高下给予评价外,亦有许多名茶首先为他所发现。如浙江长兴(今长兴县)的顾渚紫笋茶,经陆羽品评后列为上品,后列为贡茶;义兴郡(今江苏宜兴)的阳羡茶,则是陆羽直接推举入贡的。《义兴县重修茶舍记》载:“御史大夫李牺范实典是邦,山俗有献佳茗者,会客尝之,野人陆羽以为芬香甘辣,冠于他境,可以荐于上。栖筠从之,始进万两,此其滥觞也。”以上材料足以证明陆羽的卓越成就,联系他幼年勤奋努力的经历,也可以发现“勤奋是通往成功的一把宝贵的钥匙”这个道理。

另外一个故事是关于司马光的。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从小读书刻苦勤奋,他觉得自己记忆力不行,背课文记生字总是没有别人快,就暗自说:“让我下苦功,来增强记忆力吧!”于是,他试着多念多背,别人背两遍三遍,他就要背五遍六遍。

这样一来,时间就不够用了,放学后他也挤出时间来读书。特别是晚上,玩耍一阵后,他便读起书来,常常读得很晚。到第二天,还要早早地起来,进行晨读。由于晚上睡得迟,他常常睡过头,耽误了早晨读书。

“用什么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他想让母亲来喊醒自己。但母亲心疼他,不想让他读书读得这么苦。

有一天,司马光看见后院有一段圆木头,灵机一动,心里想:“有办法了!”

司马光把圆木头擦干净,放在床上当枕头。他枕着圆木头睡,一翻身,圆木头就滚动,他也就惊醒了。这样,他就不会睡过头了。

一天,妈妈在床上发现了这根圆木头,正想扔掉,司马光说:“母亲,千万不要扔,这是我的警枕。”

母亲听他一解释,感动地说:“孩子,用功读书是好事,但也不要累坏了身体!”

司马光回答:“母亲放心,孩儿不是小傻瓜,不会累坏身体的。”

由于发奋学习,司马光15岁时已无书可读了。长大后,他当上宋朝大臣,主编了著名的编年史书《资治通鉴》。

(四) 王献之与王冕的故事

十八口大缸的故事讲的是王献之,王献之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七个儿子,他自幼聪明好学,在书法上专工草书、隶书,也善于画画儿。他七八岁时始学书法,师承父亲。有一次,王羲之看献之正聚精会神地练习书法,便悄悄地走到背后,突然伸手去抽献之手中的毛笔,献之握笔很牢,没有被抽掉。父亲很高兴,夸赞道:“此儿后当复有大名。”小献之听后心中沾沾自喜。还有一次,王羲之的一位朋友让献之在扇子上写字,献之挥笔便写,突然笔落扇上,把字污染了,小献之灵机一动,一只小牛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扇面上。再加上众人对献之书法绘画赞不绝口,小献之滋长了骄傲情绪。献之的父母看此情景,若有所思……

一天,小献之问母亲郗氏:“我只要再写上三年就行了吧?”母亲摇摇头。“五年总行了吧?”妈妈又摇摇头。献之急了,冲着妈妈说:“那您说究竟要多长时间?”“你要记住,写完院里的十八缸水,你的字才会有筋有骨、有血有肉,才会站得直、立得稳。”献之一回头,原来父亲站在了他的背后。王献之心中不服,什么都没说,一咬牙又练了五年,把一大堆写好的字给父亲看,希望听到几句表扬的话。谁知,王羲之一张张掀过,一个劲地摇头。掀到一个“大”字,父亲现出了较满意的表情,随手在“大”字下填了一个点,然后把字稿全部退还给了献之。

小献之心中仍然不服,又将全部习字抱给母亲看,并说:“我又练了五年,并且是完全按照父亲的字样练的。您仔细看看,我和父亲的字还有什么不同?”母亲认真地看了三天,最后指着王羲之在“大”字下加的那个点儿,叹了口气说:“吾儿磨尽三缸水,唯有一点似羲之。”

献之听后泄气了,有气无力地说:“难啊!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好结果啊?”母亲见他的骄气已经消尽了,就鼓励他说:“孩子,只要功夫深,就没有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你只要像这几年一样坚持不懈地练下去,就一定会达到目的!” 献之听完后深受触动,又锲而不舍地练下去。功夫不负有心人,献之练字用尽了十八缸水,在书法上突飞猛进。后来,王献之的字也到了力透纸背、炉火纯青的程度,他的字和父亲王羲之的字并列,被人们称为“二王”。

我国著名的画家王冕生活在元朝末年,他出生于浙江诸暨一个山清水秀的山村里。由于家里非常贫穷,王冕读不起书,只好帮人放牛。

村边有个学堂,王冕非常羡慕那些能上学的孩子。每次放牛路过学堂,他都要站在校门口呆呆地张望,舍不得离去。有时,他就把牛放到山脚下吃草,自己悄悄溜进学堂,躲在窗外听老师讲课,随着学生们一块读书。有时候他光顾着听课,没有把牛看好,牛到处乱跑,踩了人家的庄稼,别人免不了向他父亲告状。因而王冕常常受父亲责罚。但是每次挨打之后,王冕还是照样去听课。

由于他刻苦勤奋,抓紧放牛的间隙认真学习,学问渐渐长进了。尤其是他喜欢画画儿,湖光山色都是他写生的素材。父母看到他的心思根本不在放牛上,只好把他送到一座庙里,白天帮师父干些杂活儿,晚上就跟人学习绘画。

经过勤学苦练,王冕终于成为当时著名的诗人和画家。很多人向他求诗求画,官府也召他去做官,可是他不愿意和当官的打交道,便婉言谢绝了。他崇拜爱国爱民的古代名士,所以时常穿上屈原那样的衣服,戴上一顶很高的帽子,坐着牛车,唱着山歌,到野外观赏大自然景色。回到村里时,直引得一群孩子跟着牛车看热闹。他在家乡以卖画为生,特别喜欢画那些具有高风亮节、形象特异的梅花和竹子。他在园子里种了很多梅花和翠竹,并把居室命名为“梅花屋”,自称“梅花屋主”“饭牛翁”等。他仔细观察梅花的生长过程,从发芽吐叶到含苞开放,各种样子的梅花他都了如指掌,因而画起梅花来形象逼真、密而不乱,在当时特别为人们所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