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脉决定命脉全集
13457300000026

第26章 人际圈里,察言观色(4)

最终拿定主意的田婴命属下打造十副耳环,只是其中一副要求做得特别精巧美丽。田婴将这十副耳环献给齐王,齐王又分赏给十位宠妃。待第二天上朝,田婴发现齐王的爱妃之中,有一位戴着那副特别美丽的耳环。

于是田婴果断判断,这位就是齐王最宠爱的妃子。果然,不久之后新继任的那位王后,就是田婴所断定而推荐的那位王妃。

从古至今,因成功阅读人心而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孙膑没有读懂庞涓,最终遭受断膝之害;韩非因为没有读懂李斯,最后惨死监狱等,这些都道出了阅读人心的重要性。

做人必须学会阅读人心,否则难免面临各种难以跨越的障碍。人生不是一首舒缓的小夜曲,它也包含尔虞我诈,有时甚至暗藏危机,我们自己要心地坦然、光明磊落,但还必须学会阅读人心,以冷静的目光读社会、读人,这才能活得如鱼得水。

所谓“人心叵测”。人心何以难测?主要因为人的思想是无形的,它看不见,摸不着,而且飘忽不定,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因此想摸透人心实在不易。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你若想事业有成,不懂得阅读人心,会是很难的。

春秋时期,费无忌是个奸诈无比的小人,他想谋害伍奢父子,于是处处挑拨,终使楚平王把伍奢抓了起来。费无忌对楚平王说:“伍奢的两个儿子伍尚和伍子胥都很有能耐,如果不杀掉,以后他们定会为父报仇,恐将成为楚国的祸害。我们现在可以利用他们的父亲,将他们骗来然后一同杀掉”

于是,楚平王对伍奢说:“你要是能把你的两个儿子叫来,我就放了你,否则就立刻处死你。”伍奢想到要用自己儿子的性命来交换自己的性命,就拒绝了,楚平王不死心,便又派人贴出布告:伍尚、伍子胥如果自首,就放了伍奢。如果不来,现在就杀死他。

伍尚看了布告后要去,伍子胥阻拦说:“楚王召我们去,意图并非用我们来换取父亲的性命,而是怕杀死父亲后,我们前来报复,给他留下后患,所以现在才拿父亲做人质,想要骗我们去自首。一旦我们出现,就会立刻擒拿我们,然后把我们三人一同处死,这对父亲又有什么帮助呢?如此一来,我们三人共同丧命,杀父大仇就不能报了。不如现在就逃奔他国,借别国的兵力来还父亲一个公道。只是这样一道被杀,没有任何意义。”

伍尚听了回答说:“我知道去了也未必能保全父亲的性命,只是多加一条冤魂而已,可是如果我为了求活命而不去,一旦日后不能替父亲雪耻,终会叫天下人讥笑。”他接着说,“你自己逃奔他国吧,你有能力一定报杀父之仇,我将去投身就死。”

伍尚自首后,果然同父亲一起被楚平王杀害,伍子胥历尽千难万险逃到吴国,后来他尽力辅助吴王,带领吴兵攻破了楚国,最终报了杀父、杀兄之仇。

人的一生都在寻找——寻找事业,寻找爱情,寻找友谊。在寻找的过程中,自然就会与各种各样的人交往。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不能识别他人、阅读他人,则很容易受到小人的欺骗和羁绊,阻挡我们各方面的发展。今天可能他还是你的朋友,而明天,一旦你们成为竞争对手,对他的生存构成威胁的时候,他就可能摒弃朋友的情谊来攻击你。此时,唯有懂得阅读他人,才能真正察觉别人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辨伪存真,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败。”

“知彼”难,但是只有吃透对手,对对手的意图了然于胸,才能牢牢把握各方面的主动权。哪怕自己不如对方,只要能把握对方的心理意图,最后也不至于大败,这就是所谓的“惹不起,躲得起”。而所谓“当局者迷”,“知彼”难,“知己”就更难,任何人都很难对自己有客观的了解并做出恰当的评价。一个人如果能做到既客观地评价自我,又全面地了解对手,那么他就很难再被一些假象所迷惑了。

阅读人心同样如此,要想阅读他人,在事业大道上一帆风顺,唯有对自己和他人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根据自身的条件和所处形势做出科学的判断。一个有见识的人,即使在安全的地方,对生活中发生的不同寻常的变化,都会居安思危,事先阅读出别人的真实居心,而采取防范之策。

平时的生活中,有成就的人和平常人,差别往往就在咫尺之间。但就是在那些很微小的地方,一般人往往一无所见,有成就的人就会发现重要的东西。事实上,往往就在小事上,就在我们对一个人举手投足的细节上,可以看出事物变化的真实情况。

我们与人相处,从陌生到熟悉,往往会经过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描述阶段,通过初步接触,了解对方的外貌特征、兴趣爱好以及文化程度、社会地位、工作情况等。第二个阶段是预测阶段,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阅读对象的思想感情、思维特征、性格特点、为人处世态度等。这个阶段很重要,不但能准确描述一个人,而且能阅读、预测出一个人的行为。最后一个阶段是解释阶段,这个阶段是在前两个阶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对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性格成因、行为的动机及心理基础等进行阅读。第三个阶段正是最关键的阶段,阅读一个人,必须正确掌握观察的深度,尤其是对陌生人更不可盲目下结论,只有通过多方面的认真考察,才能获得准确的了解。

人的整体不是一个点,也不是一个面,而是包括情感、需要、性格、想法等许多方面。每个部分都构成一个面,通过这些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本质属性。但也并不是所有的面都和此人的本质属性相一致的,如果把人的个别面当成大多数的面,把部分当成整体就会难以看清一个人的本质,最终会给自己带来损失。

只有通过对这三个阶段的融会贯通,才能准确地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从而推断其未来和动向。人的思想境界、性格作风、学识水平、专业能力等各方面经常会受环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需要我们从全方位的角度阅读人心,如此才不容易看走眼。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事情,特别是一些比较大的或非常重要的事情,仅仅依靠自己的力量,往往是很难成功的。察言,便是“闻一知十”,观色,便是“见面明意”。如果能真正地做到了这一点,我们就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通过察言观色,读懂他人的内心世界,辨恶存善,可以让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如鱼得水。

如何判断对方是否说谎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是诚实的,对于那些喜欢撒谎并且虚伪的人,我们一般会选择敬而远之,甚至干脆当场揭穿他。尽管如此,却没有一个人能说自己从来没有说过谎,只不过,有的谎言是善良的,我们称之为“善意的谎言”;而有的谎言则是恶毒的,它足以毁灭本来真诚的情感。

善意的谎言可以利于他人:比如家属对癌症病人说病情并不不重,这样可以让病人减轻心理压力;比如作为丈夫买了礼物送给自己的母亲,却说是自己老婆送的,这样有益于婆媳关系的改善或是促进。恶意的谎言却是损人利己的:比如有些人花言巧语去诈骗别人的钱财,瞒天过海欺骗别人等,这些都对别人的利益造成了损害。对于善意的谎言,我们即便看透了,也不必当面揭穿,就保留着这份善意好了;对于恶意的谎言,我们则必须要提高警惕,因为它随时都可能让你跌进说谎者精心设置的陷阱里。

要确定一个人的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首先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对方的谎言分辨出来。判断他人是不是在说谎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第三方反馈验证,比如实地调查对方的话,某些时候甚至还可以使用测谎仪,但这些都需要耗费我们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有没有一种方法可以快速确定对方是不是在说谎呢?

这种方法当然是有的!有的人甚至可以用0.01秒的时间就能确定对方是不是在说谎,而他采用的测谎方法,竟然是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

“零点零一秒就能判断对方是否在说谎”这句话来源于美国一部描述心理学的热播剧Lie To Me,翻译成中文即是《别对我撒谎》,剧中的主人公卡尔莱曼博士利用脸部动作编码系统(Facial Action Coding System)分析被观察者的肢体语言和细微表情,进而向他们的客户(包括FBI等美国执法机构或联邦机构)提供被观测者是否撒谎等分析报告。他从不需要测谎仪,只靠眼睛观察人们在说话或做事时的表情和动作,即使轻微到只是努下嘴唇,他也能得出准确的结论。

普通人在每十分钟的谈话中会说三个谎话,卡尔莱特曼博士可通过分析一个人的脸、身体、声音和话语来察觉真相。他是世界领先的侦探专家,一个研究面部表情和随机肢体语言来探索你是否撒谎以及为何撒谎的科学家。当一个人不经意地耸肩,搓手,或者扬起下嘴唇,莱特曼就知道他们在撒谎。通过对脸部表情的分析,他可以读懂一个人的感情——从隐藏在心底的憎恶,到性的冲动,再到嫉妒。

但是假如你认为卡尔莱特曼博士的这个本领很容易就能掌握——只要记住一些规则就行,那你就大错特错了。因为莱特曼博士在剧中已经告诉我们,人们在说谎尤其是说一些重大的谎言时,都会尽量地试图掩饰自己的情感流露,有时那些泄露对方谎言的表情只会出现0.01秒。用0.01秒的时间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撒谎,除了卡尔莱特曼博士,普通人还有谁能做到呢?

但是,卡尔莱特曼博士面对的说谎者,都是一些极难对付的角色,比如大名鼎鼎的政治家、训练有素的特工等。我们普通人恐怕是没有那么多的机会可以接触到经过特殊训练的人。我们所面对的都大多都是像我们自己一样的普通人。

所以,我们还是可以去掌握一些如何判断说谎的规则的,用来应付日常交际中的谎言应该可以绰绰有余,只要仔细观察,并且善于总结分析,就不难从谈话对象的言谈举止里窥见他的内心世界。

莱特曼博士在每一集都会亮出各种精彩的识破谎言的技巧,不少剧迷们对这些技巧进行了总结,虽然总结之后的技巧只是一些皮毛,但用来戳穿我们身边那些无伤大雅的小谎言应该足够受用了。

1.从对方的表情来识别谎言

眉毛上挑并挤在一起表示恐惧;眉毛上扬、下颚张开表示惊讶;眉毛朝下紧皱、上眼睑扬起、眼周绷紧,表示将要实施暴力行为。

真正的吃惊表情转瞬即逝,超过一秒钟便是假装的。

当人陷入悲伤的时候,额头、眼角都应该有纹路产生。做过拉皮手术的人,因为脸部肌肉麻痹,这种情况另当别论。

假笑时眼角不会产生皱纹。

当面部表情两边不对称的时候,极有可能他们的表情是装出来的。

抿嘴表示对自己的话没有信心。

明知故问的时候,眉毛会微微上扬。

如果对方对你的质问显露出不屑,说明你的问题触到了对方的痛处。

害怕、愤怒和性兴奋都会使人的瞳孔放大。

说话时两边嘴角下拉、眼睛向下看,表示尴尬。

鼻孔外翻、嘴唇紧闭是生气的表现。

2.谎言常常在肢体动作上有所表现

摩挲双手是一种自我安慰的姿态。当你对自己所说的话感到心虚时,摩挲双手可以让自己安心。

单边耸肩表示对自己所说的话不自信。

人们说谎时常会不由自主地摸脖子,这是典型的机械反应。

男人的鼻子里有海绵组织,当他想隐瞒什么,鼻子就会开始痒,此时就会下意识地摸鼻子。

双手抱胸同时后退,是一种下意识的退缩,表明说谎者感到心虚。

人们通常认为,说谎时人们才会避开与对方的眼神交流。事实却恰好相反。人们在说真话时,会因为回忆转移视线,如果他一直盯着你的眼睛回答问题,就是在说谎,因为他需要观察,看你是否相信他的谎言。

手指向一边,眼睛却看向另外一边:当你绞尽脑汁捏造事实的时候,肢体却完全跟不上。

人在撒谎时会下意识地弓起身子。

人真正发怒的时候,生气的言语和行为应该是同步的。

人们说到赞成某事时伴有摇头动作,表示他心里其实不这么想。

向前伸出下巴是生气的表现。

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上的逃跑反应,血液从四肢回流到腿部(做好逃跑准备),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

揉眼睛是不情愿的意思,即使一个天生的盲人,在被要求做他不想做的事情时也会下意识地揉眼睛。

手放在眉骨附近表示羞愧。

虚情假意不会有眨眼。

与对方交谈时将篮球放在胸前,在彼此之间竖起一道屏障,是焦虑的表现。

3.从声音和说话方式上判断是否在说谎

人在说谎时,很难把谎言倒叙出来。他们会预先按顺序编好谎言,但从不会倒着顺一遍。

说话缓慢轻柔:表明这个人的内心极度悲伤和焦虑。

词语重复、声调升高都是说谎的表现。

“你去过她家吗?”“不,我没有去过她家。”对问题的生硬重复是典型的说谎。

语速快表示当事人很焦虑。

说话时语速加快,意味着他的情绪加重了。

在谎言突然说出时。很多人以为撒谎要花更多时间来反应,但如果谎言已提前准备好,就会迫不及待说出来。

回答与提问之间的时间差被称为反应潜伏期,反应潜伏期长,说明回答者对真相有所隐瞒。

以上就是LieTo Me的剧迷们总结的“卡尔莱特曼博士识谎秘诀”,相信这些总结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效识别对方是不是在说谎。

在确定了对方是不是说谎后,下一步就是判断我们所面对的谎言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这相对来说就比较容易了。判断清楚善恶之后,可以采取不同的应对手法。

善意的谎言我们要理解,要珍惜。因为善意的谎言不仅无碍于诚信,还可能会从某一方面极大地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对增强我们的人际关系有着莫大的帮助。恶意的谎言则是悬在我们头顶的利剑,随时有可能对我们自身造成伤害。对恶意说谎的人,当然,除了敬而远之外,最干脆的办法是把说谎者从我们的人脉网络中清除出去,免除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