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佛眼观生死
13457400000015

第15章 众生平等(1)

悟思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如今的世界,科技越来越发达,我们对自然资源的索取越来越多,已经远远超出了我们的生存需求,危及了被食者的物种生存。不要赶尽杀绝,不要暴殄天物,更不要无端残害生命,佛曰:众生平等,众生皆是佛。佛说众生平等,就是为了培养众生的感恩和仁慈之心,这是学佛的根本,其实也是做人的根本。佛教认为,智慧是众生有区别的原因之一,但是因智慧的原因所产生的不平等,佛教是不作计较的,如果众生彼此能真诚相待,那么在心灵上他们就是平等的。

实际上,吃不吃素和信不信佛没有很直接的关系,汉传佛教坚持吃素是汉传佛教的传统习惯。原始佛教并不要求人们必须食素,但是传入中国后,与我国传统的仁爱文化相结合,而产生了更为怜生的慈悲文化。中国佛教为了启迪众生同体大悲之心,杀生戒律、鼓励素食。如今,我们提倡更为健康的素食,但是也不否认,内心拥有佛教真正的戒律和因果,有着一颗真正向善的心,才是更为重要的。“目中有人福报多!口中有德助缘多!心中有佛欢喜多!”但是,当人们开始将贪婪的口继续伸向那些可爱的青蛙、水鱼、小鸟的时候,最后剩下的就只有吃我们自己的生命。想起很多年前,在乡下的池塘、稻田、山岭,随处可见的鱼儿、泥鳅、小鱼、小鸟,现在,它们几乎绝迹了,只有在饲养场,还能见到它们的影子,一大群地被养着,专门供人食用。曾经看到过许多幅触目惊心的图像,看到人们开心地吃,小鱼却在伤心地流泪,谁说动物没有知觉,谁肯定没有果报的存在?!在这场生存战中,谁担保人类会是永远的胜利者,有谁想过要为我们的后代子女多积点福德?!历史学家汤因比说:“人,大地母亲的孩子,不会在谋害母亲的罪行中幸免于难。”想一想印第安人的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最后一条河泛毒;最后一条鱼被捕;你们才发觉,钱财不能吃。

正因为如此,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在今天就愈加显得重要,怜爱众生就是怜爱人类自己。

众生平等,让我们珍惜所有的友情,珍惜我们的生命,珍惜我们的世界,珍惜我们的未来……

佛教平等观

在佛陀的弟子当中,有不少人本来是外道门徒,后来经过佛法的熏陶,转而皈投佛陀座下,成为佛弟子。例如婆私咤、婆罗婆二人便是婆罗门出身的青年,当初他们跟随佛陀出家,引起其他婆罗门的责难,骂詈他们道:“婆罗门是至高无上的种族,是从创造宇宙之神的梵天嘴巴中生出来的,是梵天的继承人,而你们竟然与卑贱阶级的人民在一起,甚至礼拜这种人为师,简直是自贬身价!”

佛陀听了,对弟子们说:“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这样说罢了。他们说婆罗门是由梵天的嘴巴生出来的,那么婆罗门的女性就不由母胎生子吗?不管哪一个阶级的人,都有做善事和做恶事的人,任何阶级的百姓,只要能够谨言慎行,身口意三业清净,舍弃一切执迷,努力开展自己的智慧,自利利人,这样的人便有资格被称为至高无上的人。”

正是佛陀这种众生平等的思想,引起了各阶级人民的共识,纷纷加入僧团,打破了印度四种姓的不平等制度,因此,佛陀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社会改革家。

——见《中阿含经》

杀生的定义

迄目前为止,医疗界呼吁人体器官的捐赠和移赠,比如眼角膜、肾脏以及其他脏器的捐赠,是将没有使用能力的人体,局部令其复活,这是值得鼓励的事。如果在生前捐赠,当然已经获得捐赠人的同意,纵然在死后移植,也必须预先取得死亡者生前的首肯,否则亡者对于遗体尚有一分贪恋和执著,便会引起他的嗔恨及怨怒,甚至影响他的转生善道或往生净土的去向。

自然死亡的人,通常于十二小时之内,神识未离,尚有部分知觉。从医学上判断已经死亡的人,从佛学的观点看,未必就已真正死亡;但如果立下遗言,捐赠器官,为了挽救另一人或数人的生命,这是舍身救人的菩萨行,因此,若生前确立有遗愿,移植人体器官当不成问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维持环境卫生的原因,必须处理蟑螂、苍蝇、蚂蚁、蚊子,乃至于老鼠等问题,这在佛世已有成例。当比丘们的浴室、浴池由于多日未用,满生小虫,负责清理的比丘,不知如何处理,佛说:“除尽污水,清洁浴室。”比丘说:“会伤虫!”佛说:“不为伤虫,是为清理浴室。”于是比丘释然。这个例子是说为了维护人类生活环境的卫生,予以清理打扫,目的不为杀伤虫类,因此,不算杀死。当然,不得用药物喷射杀虫,只能以打扫、清理、消毒的方式来防治或退治虫蚁的进入和繁殖。如果环境经常保持整齐、清洁和消毒完善的状态,纵然有虫蚁,也不会太多。

如果在耕种时,难免会伤及虫蚁,但为了我们自身的活命,不用说耕种,就是日常行走及其他劳务,也会无意杀死虫蚁。所以,只有经常多念阿弥陀佛,愿愚痴而无知的众生,于死亡之后,转生善道或超生净土,不算犯杀生戒。当然,能够小心防止,减少杀伤虫蚁的机会,是慈悲的表现。如果明知杀生而心无悔意,便是没有慈悲心。

至于毒蛇、猛兽,以及毒虫之类,是它们过去世的业力使然,它们伤人,不出于预谋,虽有恶行,没有恶心,所以,并不算造杀业,应受到人类的同情和保护。以今天人类的社会而言,不仅可以防止受其伤害,也可以划出特定的空间范围,令其生存,或做到限制它们的繁殖,不令其成为人类的灾害。此所谓宜用防治法,不宜用歼灭法,不仅培养了人类的仁慈心,也对大自然的生态尽了维护的责任。

一般初学佛的人,对众生的定义不明,而且现在更有人说,植物也有生命,植物也有感情,若说不杀生,应该既不杀动物,也不杀植物。其实生命有它的层次,植物是无情众生,动物是有情众生。所谓众生,可分作三级,高级的为人类,具有三个条件:一、有活的细胞;二、有神经的反应;三、有思想及记忆。低级的为植物,只有活的细胞,没有神经和记忆,虽有生死的反应,没有苦乐的感觉,更没有思想及记忆,所以叫做无情。中级的是动物,只有少数如狗、猴子、马、象等高等动物有若干的记忆力,但没有思想力。至于下等动物除了神经的本能反应,没有记忆和思想,然其既有神经就有痛苦,就会怕死。所以虫蚁都会自然地知道逃避死亡的危险,植物则不然。因此,杀生的界定,就是能够知生怕死的动物而不及于植物。

佛戒比丘不可砍伐草木,是因低级的鬼神,依草附木,以草木为庇护,为了慈悲鬼神,不使鬼神生镇,故不去破坏其居处,并非为了草木不可杀的理由。

微生物如细菌,从生物学上看,它是介于植物与动物之间的生物,既没有神经更没有记忆和思想,不属于有情众生,可以说是活动的植物,所以,杀菌不是杀生。

关于水中的微生物,除了细菌之外,尚有比较高等的生物,它们虽也没有神经,但已可以算在动物之列,因此,佛世的比丘,用水需要通过滤水囊的过滤,把比较大的微小众生滤出,比较小的就不管了。这是基于慈悲的观点,不忍目见生物而不救度。如果肉眼不能见,或虽见而不能分辨是有情或无情众生,那就理会不到了。

佛教主张不杀生,主旨在于众生平等的慈悲精神,一切众生都有生存的权利和自由,我们自己怕受伤害、畏惧死亡,众生无不皆然。众生的类别虽有高低不同,但众生的生命绝没有贵贱、尊卑之分,如果人人发扬这种平等、慈悲的精神,我们的世界一定是和谐、和平、互助、互敬、互爱、融洽无间,将没有一人会受到故意的伤害。虽然佛经中说,杀生有果报,杀人偿命,吃它半斤,还它八两,这是说明了因果不爽的事实。但是我们不必把不杀生的着眼点摆在害怕受报的观点上,果报是有的,但也并非绝对不可以改变的;养成慈悲心,才是不杀生的重点,也是佛菩萨化世的精神。

——圣严法师:《学佛群疑》

杀生乃恶业

众生怕被刑,亦皆怕死亡,若推己及人,不杀不教杀。

──《佛陀语录·下篇·业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