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圣贤经典——信
13461700000030

第30章 不宝金玉,而以忠信为宝:信是经商之魂(4)

虽然如此,包玉刚并没有放弃。有一家石油公司老板虽然拒绝了包玉刚,但他向包玉刚建议:“你可以去美国ESSO石油公司试一试。”包玉刚立刻找到美国ESSO石油公司,见到了老板戴维·纽顿。戴维·纽顿起先也不相信包玉刚和他的船队,包玉刚说:“我的小型油轮可以租给你们,我向你保证,绝对不让贵公司冒险,我们会保证安全。如果误期或者沉船,我愿向贵公司赔偿一切。我们可以签订协议。”戴维·纽顿同意了。

包玉刚把四艘小油轮租给了ESSO石油公司,这样虽然增加了成本,损失了不少利益,但分散了风险,保证了客户利益的安全。并且包玉刚亲自指挥,终于按时完成了运输任务。戴维·纽顿异常高兴,在纽约举行酒会答谢包玉刚,赞扬他的信用。这次为美国ESSO石油公司运油成功,使包玉刚的环球航运集团打开了世界油轮业务的出路,他的环球航行集团从此跻身于国际航运界。凭借着诚信,包玉刚成功了。

自古成大事者,必先讲诚信,必不拘泥于小利。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商人,就要不怕吃亏,要拥有长远的眼光和宽广的胸怀,只有这样才能成为商场上的常胜将军。

5.巧诈不如拙诚:与其恶性竞争不如合作双赢

智而用私,不如愚而用公。故曰:巧伪不如拙诚。——汉·刘向《说苑·丛谈》

译文:

聪明的人如果把智慧都用在为自己谋求私利上,还不如愚笨的人把全部精力用在大家的事业上,即使个人能力有限,也能积水成渊。所以说:巧妙的虚伪不如守拙的真诚。

国学链接:刘向其人

刘向(约前77—前6年)原名更生,字子政,沛县(今属江苏)人。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说苑》是刘向任领校秘书时,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籍,按类编辑的先秦至西汉的一些历史故事和传说,并夹有作者的议论,借题发挥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

诸子之言:

“巧诈”,是指心怀不轨,有目的地故意表现出的一种迷惑人的假象,是自以为是的奸诈之举。与人交往不是只打一次交道就各奔东西,巧诈的鬼把戏一旦被人戳穿,就会失去他人的信赖,不但无法获利,反而赔了夫人又折兵。所以,为人处事施巧诈之术看上去聪明,事实上只会把事情弄巧成拙。

“拙诚”即心中没有恶念,做事诚心诚意。俗话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看似“愚直拙笨”的人,最终却能够获得他人的信任。

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颜之推在《颜氏家训·名实》中也有关于“巧伪不如拙诚”的论述,他说:“人之虚实真伪在乎心,无不见乎迹,但察之未熟耳。一为察之所鉴,巧伪不如拙诚,承之以羞大矣。”无论是我们的思想还是行为,都应该坚守诚信,摒弃虚伪和奸诈。

延伸思辨: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

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朋友千个少,冤家一个多。”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所以,在面对竞争者时,与其利用狡诈的手段,处心积虑地争个鱼死网破,两败俱伤,倒不如互帮互助,精诚合作,获得双赢。

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但商场毕竟不是战场。在战场上,双方处于完全对立的状态,如果不消灭对方就会被对方所消灭。而商场却不一定如此,有时,合作要比竞争更有效,因为这样可以优势互补,通过联合的力量获得更多单打独斗所无法得到的利益。另外,除非对手是个软角色,否则在竞争的过程当中,必然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和成本。所以,在商场中我们应该多树友、少树敌。

精彩典故:

胡雪岩不抢同行的“盘中餐”

在商场上,商人时常会因为利益的斗争跟同行之间发生摩擦,一些商人想方设法排挤打压同行,摆出一副“有你就没有我”的架势。而著名徽商胡雪岩则始终奉行着这样一个处世哲学:“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仇人多堵墙。”

他在与人交往时表现出高超的交际智慧,他总是处处为对方着想,胸襟宽阔,豁达大度,从不计个人的小怨。当胡雪岩遇到十分棘手的竞争对手时,他总是尽量“只拉弓,不放箭”。比如在面对曾经抢过他军火生意的龚氏父子、刁钻霸道的苏州永兴盛钱庄等竞争对手时,他都坚持同一条原则:给对方留个台阶,给自己留条后路,不要赶尽杀绝。

不抢同行的“盘中餐”是胡雪岩在商场上赢得对手尊重的法宝。胡雪岩认为,不抢同行并不是回避市场竞争,而是要避免过度竞争和恶性竞争。过度竞争只会让自己无意中跟同行结下怨气,就算当时没发生什么,但也不保证什么时候不出乱子,这就无疑给自己埋下了一颗炸弹,隐患无穷。同时如果结怨太多,那么当自己出现经营危机时,不但没有可求助的对象,而且对头还会趁机报复。

在胡雪岩钱庄刚建立时,胡雪岩为了打消老东家信和钱庄的顾虑,他特地声明,自己的钱庄不会挤兑信和钱庄的生意,而是另开门路,这让信和钱庄吃了个定心丸,于是信和钱庄马上转变态度,对胡雪岩表示真心实意地支持,愿意与其合作。胡雪岩的商德立刻在同行之间得到了肯定和认可,使得他在商界如鱼得水,影响力也日益增长。

胡雪岩始终坚持以德化怨、化敌为友,用宽广的胸襟来化解同行之间难免要发生的利益冲突,使得他驰骋商场如鱼得水,游刃有余。

当代镜鉴:要诚信双赢,不要巧诈零和

在商场上,成功的商人往往是那些能够在人与我、义与利之间保持适度平衡的人,而那些与同行之间关系紧张的商人则自己给自己设置阻碍,裹足不前。他们在利益分配上自觉不自觉地站在了与同行对立的角度上,他们认为“蛋糕”只有这么大,你多分了一点,我必然就要少分一点,因此与竞争对手锱铢必较。

其实,这种观点的前提是“零和”。所谓零和,是博弈论里的一个概念,意思是双方博弈,一方得益必然意味着另一方吃亏,一方得益多少,另一方就吃亏多少。之所以称为“零和”,是因为将胜负双方的“得”与“失”相加,总数为零。在零和博弈中,双方是没有合作机会的。“零和”原理认为,世界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财富、资源、机遇都是有限的,一些人财富的增加必然意味着对其他人的掠夺。

好的利益分配方式应当是通过财富总额的增长来增加双方的收入,也就是说通过做大“蛋糕”来提高双方分配时的所得,这样远比“零和”轻松得多,也愉快得多。所以,我们应该用“双赢”观念来取代“零和”观念,“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通过诚信合作,来实现互利、互惠的结局。

有这样一则寓言:

一头狮子和一只狼同时发现一只小鹿,于是商量好共同追捕那只小鹿。它们合作良好,当野狼把小鹿扑倒,狮子便上前一口把小鹿咬死。但这时狮子起了贪心,不想和狼平分这只小鹿,于是想把狼也咬死,可是狼拼命抵抗,后来狼虽然被狮子咬死,但狮子也身受重伤,无法享受美味。

试想一下,如果狮子不如此贪心,而是与野狼共享那只小鹿,岂不就皆大欢喜了吗?

闻名世界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深谙此道,做生意时他总是能够考虑到别人的利益,他不但没有因此而吃亏,反而成就了自己的事业。

有一次,在竞标太平洋铁路公司的车厢合约过程中,卡耐基与布尔曼钢铁公司成为竞争对手,双方为了这笔生意,都使出浑身解数,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双方耗尽了精力。

后来,两人在纽约一家大饭店不期而遇,卡耐基立刻上前打招呼说:

“布尔曼先生,你不觉得我们这样是在自相残杀吗?”

“那该怎么办呢?”布尔曼问道。

于是,卡耐基提出一套对双方都有利的方案,合资成立一家新公司来承接这笔生意。布尔曼虽然赞同,但仍有许多顾忌,他问道:“这家新公司应怎样命名呢?”

卡耐基毫不犹豫地说:

“就命名为布尔曼豪华车厢公司好了,阁下以为如何呢?”

布尔曼一听,睁大眼睛,不敢相信卡耐基竟然这么大方,因此不再坚持。

从此,这两人不再是竞争对手,而是最信任的事业伙伴,结果开创了美国新的钢铁工业史。

在商场上,许多人可以与同行同甘苦,却未必能够做到共患难,而李嘉诚却做到了这一点,在同行有难时诚恳地拉一把。

由于李嘉诚在塑胶业的实力及声誉,他被推选为香港潮联塑胶制造业商会主席。

在此任上,李嘉诚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至今为香港商界传作佳话。

1973年,石油危机波及香港。香港的塑胶原料全部依赖进口。香港的进口商趁机垄断价格,将价格炒到厂家难以接受的高位。年初的每磅塑胶原料是6角5仙(分)港币,秋后竟暴涨到每磅4—5港元。

不少厂家被迫停产,濒临倒闭。

李嘉诚此时的经营重心已转移到地产上。因此,这场塑胶原料危机,对他影响不大。况且,长江公司本身有充足的原料库存。但李嘉诚毫不犹豫地挂帅救业。在他倡议和牵头下,数百家塑胶厂家入股组建了联合塑胶原料公司。

原先单个塑胶厂家无法直接由国外进口塑胶原料,是因为购货量太小。现在由联合塑胶原料公司出面,需求量比进口商还大,因此可以直接交易。

所购进的原料,按实价(其实并不高,只是被进口商炒高了)分配给股东厂家。在厂家的联盟面前,进口商的垄断不攻自破。笼罩全港塑胶业两年之久的原料危机,一下子烟消云散。

李嘉诚在救业大行动中,还将长江公司的12.43万磅原料,以低于市价一半的价格救援停工待料的会员厂家。直接购入国外出口商的原料后,他又把长江本身的配额20万磅,以原价转让给需量大的厂家。

危难之中,得到李嘉诚帮助的厂家达几百家之多。通过李嘉诚的帮助,香港塑胶业得以转危为安,李嘉诚因此被称为香港塑胶业的“救世主”。

商人有很多,但是真正能够赢得世人尊敬与认可的商人却很少,李嘉诚以他的信和义赢得了所有人的尊敬。

总之,作为商人应该与竞争对手既保持良性竞争,又能够做到同舟共济,互惠互利,只有与竞争对手共同发展,才能人我两利,实现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