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道歉的力量
13475400000010

第10章 道歉的真工夫(3)

3、道歉的语言适可而止

在学习沟通技巧的时候,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教导:“说话在于精练,而非繁杂”。

真正口才好的人,并不见得非要说很话。有时简单的几句话就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意思,打中对方需求,这才是真正的高手。

作为口才的一部分,道歉自然也是如此。虽然要靠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诚意,可话一定要尽量精练,说得多了便会让人觉得碎碎念招人烦。

阿富的腿有些残疾,为此常常觉得自卑。同事阿强在一次公司聚会上喝得多了些,竟然嘲笑起阿富走路的姿势,这令阿富相当气愤。

第二天酒醒之后,阿强意识到了自己头天的失言,于是找到了阿富说道:“阿富,昨天是我不对,酒后失态,真的很抱歉。”

如果阿强到此为止,事情便可以安然解决。可他却接着说道:“虽然别人都说酒后吐真言,可你应该知道,我这个人对残障人士一向没任何偏见和歧视。昨天真的是我喝醉了,想让大家轻松一下,所以开个小玩笑。说真的,我舅舅的邻居的四表弟腿脚就不怎么方便,不过我从来没说过他,我们的关系特别好。残疾也没什么,该说的话照样能说,该做的事也照样能做,没什么大不了的……”

话还没说完,早已气得火冒三丈的阿富已然转身离去。弄得阿强还感到颇为委屈:自己好心好意给阿富道歉,竟然连话都不让他说完就走了。

正所谓祸从口出,说得多了,当然会有失言的时候。道歉本就是一种挽救的手段,接受道歉之人对对方原本心有不快,如果道歉不仅没有起到挽救的效果,反而让对方心情越发郁闷,道歉便失去了本来的意义。

此外,道歉的话说得再多,也无非是为了矛盾的焦点去谈。例如阿强的道歉,说来说去都是针对嘲笑阿富残障之事做解释。因为这件事情阿富本来便不愿听,而他却翻来覆去地说,这在对方听来不恰恰如同不断地戳自己伤疤一般令人难以接受么。这种越描越黑的事还是少做为好。

无论是道歉还是一般的交往,要避免误会的发生,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要做到这一点,说话时最好能做到这么几点:

说话清晰明了,不要省略太多;

有位将领将猪作为自己部队的吉祥物,每次出征都要带几头猪。一次,除征途中他临时有事到其它地方去,回到部队时,猪因为生病都死了。将军十分恼怒,便责问养猪的人为什么不再补充几头猪。养猪的人战战兢兢地回答道:“实在对不起,我不知道是再买几头还是等您回来。”

将军一听,勃然大怒,将养猪人就地正法。原来,在他看来,养猪人的意思是把自己比喻为了猪。如果他在道歉的时候能够说清楚,是“等将军回来再作决定”,那也不至于命丧黄泉了。

还有人道歉时这么说:“这件事是我不好,如果我不是忘了把东西交给他,他就不会错过跟她见面的时间,她也就能明白我们的意思,这样事情就不会变成这样……”看起来似乎还能令人大概明白,可听起来就有些稀里胡涂了。

不要省略太多,让对方能够清楚你想表达的意思,是道歉成功的基础条件。

抓住重点,适可而止;

道歉本来就不需要长篇大论,只消说明白自己的歉意、希望获得对方谅解的意图,必要的时候加上一点点解释和解决的方法既可。抓住这些重点,其它的一概不用多说。否则正如阿强的道歉,越说得多,对方越是反感。

观察对方反应,伺机而动。

道歉的长短其实并无严格规定,在简洁明了,重点突出的基础之上,时间稍长一些其实也并无大碍,关键在于对对方心理的揣摩。如果见你来道歉,对方表现出十分高兴或者理解和宽容的样子,那么多说一些道歉之外的话题,不仅可以消除误会,更可加深感情,便祸为福。相反,如果你发现对方对于你所说的话无动于衷,那么你就应该暗自揣摩,是自己的诚意不够,还是在道歉的时候说错了什么。又或者是不是对方现在手上工作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理会自己的道歉。如果是这样的话,立刻停止道歉,待私下有空再约出来好好聊聊也不失为一招妙法。

实战练习、如何解决口误。

道歉的时候,由于情绪的激动或紧张,道歉者有时会发生口误,从而产生误会。这时,学会及时弥补语言上的失误,则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矛盾的加深。

通常来说,消除口误的常见方法有这么几种:

1、嫁祸他人法。

当你不小心说出了对方不愿听到的话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些不当的言辞嫁祸给他人。例如:“刚才那些话纯粹是别人的捏造,其实我一直都觉得……”虽然有时会显得稍有牵强,不过总比什么都不作,让对方继续误会下去要好。

当然,被你嫁祸的人最好是不确定的指代或者虚构的个体,否则在这边道歉完毕之后,你很有可能会陷入到下一个道歉漩涡当中。

2、不断完善法。

如果通过对对方的观察,你发掘他在你说完某些话之后态度明显不快,则很显然是你说话上有失误,这时,你可以利用这种方法去进行补充:“刚才说的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以,更重要的还是……”通过补充,让对方意识到,刚才所说的并不完全,你后面的内容才是重点,而这一重点,如果恰恰是对方认同的观点,那么口误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抹消掉。

3、将错就错法。

如果你突然发觉自己说错了话,而且临时补充又来不及,不妨采用将错就错法。例如下面的一种情况:

A:“这件事的确是我出现了失误,不过说实话,我觉得你也有问题。”话音刚落,A便发觉自己说错话了,因为对方脸上已经写出了这样的回答:“明明是你不对,居然还敢说我也有问题。”于是A君急中生智,将错就错地说道:“你的最大问题,就是到现在才提醒了我问题的重要性。”把一个不算问题的问题抛了出来,B君当然不会觉得受到质疑。误会的加深就此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