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杨力讲低碳养生
13489500000005

第5章 低碳饮食,吃对了才健康(1)

在第一章某些事例中,我们几次看到低碳生活的践行者们都提到了“吃素”这个词。是不是要想实行低碳生活,在饮食方面就必须要吃素,或者多吃素?我们也早就听说吃素对身体健康有好处,是不是只吃素或多吃素,就算是低碳饮食,就可以实现饮食养生的目的?其实,并非这么简单。

(第一节)什么是真的低碳饮食

李女士是某外企一名高级白领,也许是受国外各类时尚文化影响较深的缘故,李女士很早就开始了一种尽量避开大米、面粉、糖类等碳水化合物类食物摄入,改吃海鲜、瘦肉和清淡果蔬的生活方式。她说这是国外比较流行的一种饮食方式,叫做“低碳饮食”。当初李女士加入这种生活方式是以控制体重保持身材为目的的,她一日三餐以牛奶、蔬菜、鱼和少量肉类为主,但不沾米饭、面条、面包、蛋糕和甜食等高碳水化合物,业余时间还经常去健身房进行慢跑和形体锻炼。经过一年多的坚持,李女士的身材的确比以前苗条了很多。她认为这种生活方式既保持了身材也保证了每天的饮食,值得推崇。通过与密友分享经验心得,她周围的许多人也逐渐开始了这种饮食生活方式。

张先生受朋友影响开始信奉佛教,成为了一名忠实的佛教徒,坚持天天吃素。在他的圈子里有很多像他这样的人,大家平时都吃素食。一开始,张先生感觉很不习惯,甚至某段时间里还出现过身体不适的症状,但坚持一段时间后,这种生活方式让他感觉身体很“轻松”。以前查出的高血脂、脂肪肝等疾病也逐渐离他而去。家人最开始不理解他,觉得好好的饮食不去享受,用吃素的方式是在折磨自己。后来,他们也渐渐认同了这种行为。现在,张先生对自己的素食生活有了一种新的称呼,叫做“低碳饮食”。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他的行列,他们也获得了一个新的称谓——低碳先锋。

李女士和张先生都说自己的饮食方式是“低碳饮食”,到底哪一种才是真的呢?

不一样的两种减“碳”饮食方式

其实李女士和张先生说的都没错,低碳饮食其实有两种。

李女士所说的“低碳饮食”最早由美国医学专家阿特金斯医生在1972年提出。这种低碳饮食要求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入较低的谷物类碳水化合物,例如李女士从不吃大米、面粉以及由它们制成的食物,而要增加蛋白质、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摄入量,也就是多吃鱼类、瘦肉、蔬菜、牛奶等食物,据说这样可以有效达到减肥的效果,还能减少疾病。这种“低碳”饮食方式曾一度在不少城市白领间流行。

张先生所说的“低碳饮食”就是当下很多“低碳先锋”们倡导的,在日常饮食中只吃素不吃肉,认为这样既环保又健康。

主食中的“碳”不可减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低碳饮食”。

第一,只是自己身体少了“碳”。

这种“低碳饮食”中的“碳”,指的是“碳水化合物”的“碳”,而不是“二氧化碳”的“碳”。因此,它的“低碳”指的是降低谷物类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也就是说少吃大米、面食等主食。

第二,环境未必“低碳”。

如果要实行这种低碳饮食方式,就要少吃主食,多吃副食。而副食又比主食更容易被身体消化吸收,也就更容易让人感到饥饿。这和老百姓常说的“米饭馒头最扛饿”是一个道理。这样就容易导致人吃更多的副食来解饿,更多的副食就代表更多的鱼类、肉类和奶制品等,而这类食物的增加就会使其在生产、加工、运输、消费等过程中耗费更多的能源,排出更多的碳。可见,这种低碳饮食也许对身体来说是低碳,但对环境保护则并非如此。

第三,不利于身体健康。

经研究证明,阿特金斯医生提出的这种低碳饮食方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一定减肥和预防糖尿病的作用。但是,这种饮食方式容易导致便秘,以及因酮体过量引起的口臭,如果长期采用,还有可能导致心脏疾病的产生。另外,只吃副食品更容易使人感到饥饿,很多人往往会增加食量,可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同样能在人体内转化为脂肪,也就是说,蔬菜水果瘦肉吃多了照样发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这种“低碳饮食”既不低碳也不够安全健康。

动物饲养增加环境中的碳

只吃素食不吃肉食的饮食方式是低碳的,因为低碳生活一向倡导少吃肉食,多吃素食,原因如下:

1.少吃肉等于少饲养动物。

人类如果多吃肉,就需要饲养更多的动物。动物和人类一样,都会直接排出二氧化碳,更多的动物就意味着更多的二氧化碳。

2.少饲养动物等于减少了饲养过程中排出的碳。

饲养更多的动物就要建造更多的场舍,需要工厂生产更多的建筑材料;饲养更多的动物就要喂更多的水和饲料,饲料有很多也是工厂加工生产的;场舍的管理运作直接就要消耗更多的电、煤,气等能源。这些都意味着更多的能源消耗,更多的碳排放。

3.少饲养动物意味着减少动物的直接污染。

据统计,全球农场牲畜每天至少制造130亿吨的废弃物,污染土壤与河川,加剧全球暖化的趋势。

4.少吃肉可以减少肉类相关环节的碳排放。

人在吃到肉之前还有很多环节,比如屠宰、初加工、包装、运输、销售、再加工、再销售、消费、垃圾处理等等,这些环节都会涉及到更多能源的消耗,也就会导致更多温室气体的排放。

5.少吃肉可以节约其它能源

据统计,全球至少三分之一的粮食用于饲养牲畜,获取一公斤牛肉要消耗十公斤饲料与十万公升的水。

研究表明,一个人如果每天吃肉,每年造成的排碳量是吃素者的两倍。可见,素食主义者绝对是低碳的,但是纯粹的素食是否健康呢?我们接下来会分析。

低碳饮食不是要当苦行僧

虽然“低碳生活,素食为先”,但是并不代表我们都应该像虔诚的佛教徒一样“苦行”,每天只吃素不吃肉,一方面不切实际,另一方面对我们的身体健康也不利。

很多人认为吃素对健康有益,可以长寿,其实这是一个误区。科学研究证实:长期吃素容易产生营养缺乏,不利于健康。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长期食素容易使人体缺乏必需的氨基酸、赖氨酸,而这些多来自荤食。

第二,长期食素容易引起其它微量元素缺乏。饮食中80%的钙来自奶类,80%的铁来自肉和蛋类,素食中锌、铁、钙均少,且其中较多的植酸和草酸、纤维素还会妨碍这些元素的吸收。

第三,长期食素,脂肪缺乏,影响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会引起夜盲、骨质疏松、贫血、神经退化等,很不利于身体健康。

第四,从口味上说,光吃素食,天长日久,会觉得索然寡味,以致食欲减退。

因此,纯粹的素食是不科学的,虽然对环境低碳做了贡献,但对自身健康并不利。如果人类的普遍健康由于这种“低碳饮食”而受到损害,那么我们便无法再去开展其它方面的低碳活动,即使营造出了低碳环境也无福消受。而且,我们身体上的不健康也会影响到下一代,他们的将来同样无法得到保证。

低碳饮食,既要环保也要健康

我们所倡导的低碳饮食,既要环保,也要健康,如果上升到养生层面,还要能促进健康、防治疾病。如何才能做到这些呢,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把握好“多吃”与“少吃”的平衡。

低碳饮食要求我们在饮食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地排出的二氧化碳要少,这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一些食物要少吃,比如前面我们说的肉食。由于人每天的食物摄取量基本固定在一个范围内,既然某些食物少吃了,相应地其它食物就会相对多吃一些,比如肉少吃了,谷物类主食和其它副食就要相应地增加。如果以前某些食物摄取得过多或过少,影响了健康,也同样需要相应的减少或者增多,总之,要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状态,这样才能健康。

2.没有绝对,只有适度。

低碳饮食不要求哪些食物绝对不能吃,即使是那些对身体相对有害的食物,只是强调哪些可以多吃一些,哪些要少吃一些。对于有利于身体健康的食物,也只是可以适量多吃,而不能吃得过多。其实任何事物都一样,物极必反,关键是要适度。即使“低碳”说的也只是“低”,没有说“无”碳。那么如何才能适度呢,还要根据不同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等具体情况来定,顺应自然规律的要求就好。

3.用简单易行的方法吃出健康。

低碳生活倡导低消耗、低污染、低开支、低成本。如果想吃出健康,吃什么,怎样吃是关键。对于我们普通老百姓来说,最好是能在身边的农贸市场、超市方便买到,且又价廉物美的食物,而烹制的方法也要简单易行,并且烹制时能源消耗低。这样才符合低碳饮食的要求。

总之,低碳饮食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不吃肉”、“少吃肉”,或“少浪费粮食”那么简单,我们要联系到饮食过程中的方方面面,并且要找到环保与健康的结合点,这样才算是真正的低碳饮食。

l杨力答疑

问:少吃主食的低碳饮食方式虽然不太低碳,但毕竟还是能减肥。如何才能继续用这种方式减肥而又不损害健康呢?

答:利用这种方式减肥需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长期使用这种方式,否则有可能引发一些疾病,如容易出现头晕目眩、脱发、皮肤干燥等症状。

第二,体重减到一定程度后就要适可而止,保持下去。这就需要逐步增加人体的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直到体重固定为止。否则体重会一直下降,对身体健康很不利。

第三,节食者在必要时将营养丰富的食物配合维生素和营养补充剂一起吃,这样才能达到营养平衡的效果,不能一味节食。

问:我长期吃素已经很久了,寺庙里的僧人们也是天天吃素。有没有办法能让我们这样的人群继续吃素而又身体健康呢?

答:如果非要素食。食物应该多选择大豆类及坚果类食物,不但可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同时还可以更多地摄入有利于健康的ω-3系脂肪酸。这样会在某种程度上弥补长期吃素的不良影响。

(第二节) 低碳养生,五谷为先

中国以五谷杂粮为主食的饮食结构已经持续了几千年。《黄帝内经》中明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中国人的体质早已经适应了这种饮食结构。我们的主食就应该是谷物类碳水化合物,如果完全不沾主食是绝对不行的,这是一种饮食不均衡的表现。如果每天以蔬菜水果为主食,基本不吃谷物类食物,时间一长,容易出现营养不良导致的各种症状,如乏力、消瘦、水肿、贫血等。

常吃五谷杂粮还能使身材苗条。许多五谷杂粮含有泛酸,它是脂肪代谢的主要成分;五谷杂粮中含有的维生素B群可帮助人体释放热能;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和肠壁蠕动,减少脂肪的堆积,加速体内废物排出,达到瘦身的效果。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也是一个粮食消耗大国。在人口规模继续扩大、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等严峻形势下,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精制粮食毕竟是从普通粮食中精选出来的,即以多选少。如果适当减少精制粮食的消耗,适量多食用一些杂粮粗粮,也就相当于在节省粮食。这样既健康了身体,又为地球的低碳行动增加了一份力量。

五谷杂粮营养丰富

“五谷”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中,“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黄帝内经》中所称的五谷具体指“粳米、小豆、麦、大豆、黄黍”。之后,随着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五谷的概念在不断地演变着。现在的我们所说的“五谷杂粮”,其实就是指各类粮食作物的总称。

现在的五谷杂粮具体包括:小麦、大麦、稻米、燕麦、高粱、荞麦、小米、黄豆、红豆、绿豆、黑豆、豌豆、扁豆、蚕豆、番薯、土豆、芋头、山药、芝麻、花生、瓜子、松子等。

五谷杂粮是最天然的健康食品,富含多种营养素,对人体的养生益处很多,主要表现在:

1.均衡营养

每一种五谷杂粮都有自己特有的营养功效,常吃各类五谷杂粮可以保证主食多样化,而且能够使人体营养均衡。五谷杂粮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B群、膳食纤维、无机盐、脂肪、糖类等多种营养素,可以给人体提供多种不同的营养。

2.美容养颜

五谷杂粮中的维生素A可以保持皮肤和黏膜的健康;维生素B2能预防青春痘;维生素E则能预防衰老和皮肤干;五谷杂粮中的脂肪油、挥发油、亚麻酸油等物质可以滋润皮肤;所含的氨基酸、胱氨酸可以使头发乌黑亮丽。

3.预防疾病

五谷杂粮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减少堆积在体内的胆固醇,促进新陈代谢;所含的维生素C可以缓解疲劳症状、预防流感、下肢酸痛等疾病;五谷杂粮中的膳食纤维可以有效地减缓糖类的吸收、降低血压、促进胰岛素产生,对糖尿病患者有很大的帮助;五谷杂粮中所含的铁元素能预防胃溃疡与食欲不振。

4.排除毒素

五谷杂粮中所含的膳食纤维可以促进食物残渣及毒素在肠道内运行,达到排毒的效果;所含的维生素E能够加快血液循环,加速排毒作用;所含的铁和镁也能够加速体内废物的排除。

5.健脑益智

五谷杂粮中所含的蛋白质能够增强或抑制大脑皮层兴奋,提高脑部代谢活力;所含的谷氨酸可以改善脑部机制,治疗痴呆等;赖氨酸能活化大脑,防止记忆力减退;五谷杂粮中含有丰富的磷脂,对脑部神经的发育及活动有良好的作用。

6.防癌抗癌

五谷杂粮中含有的蛋白质、氨基酸和维生素B群,具有抗癌作用,常吃可以预防肿瘤病变;所含的维生素A有助于人体内的细胞分裂,预防癌细胞的形成;所含的膳食纤维可缩短废物在肠道中停留的时间,减少致癌物质和肠道黏膜接触的机会,从而防止便秘和结肠癌的产生。

减少细粮加工,降低碳排放

细粮,一般是指加工后的成品粮,主要指面粉与大米等粮食。粗粮则是指大米和面粉以外的各类粮食,主要有谷物类、杂豆类、块茎类食粮。

如今人们生活好了,人们基本上都吃大米、白面,而很少吃粗粮。在细粮中,大米已经由一般的标准米改为特一级、特二级米等;面粉也有特等粉、一等粉、二等粉等分类。

既然经过加工后的成品粮才叫做细粮,那么吃越多的细粮,就意味着更多的粮食加工成本。如果再吃更多的精制粮食,就意味着在普通细粮基的础上再多几道加工,就又多了一些成本。这些多出来的成本就意味着更多的资源消耗,更多二氧化碳的排放。

相反,粗粮加工成本相对较低,适当增加粗粮的消费,就会相应减少细粮的消费比例。这就相当于在无形中节省了能源消耗,降低了碳排放。

现在大多数人都已经知道,吃粮要粗细搭配着来,这样才更营养、更健康。那么,粗细搭配要注意些什么呢?

1.粗粮和细粮搭配的比例要合适

一个成年人每日粮食的摄入量以400克左右为宜,最少不能低于300克。大米、小米、绿豆、玉米、白面、燕麦等都应该成为经常食用的食物。

饮食中以6分粗粮、4分细粮最为适宜。如果将粗细粮一起食用,比如做成八宝粥、二米饭、豆沙包等,可使细粮中所缺乏的必需氨基酸正好被粗粮中多余的必需氨基酸补充,补充结果使得量和比例接近人体需要的量及比例,从而提高食物的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