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祁连医录
13581900000022

第22章 经络肢体病证(1)

头痛(偏头痛)

赵××,男,46岁,新城子西湾农民。

初诊:1998年10月15日。患者左侧偏头痛已有5年,每至人冬严寒时大发。近日病势加剧,痛自左额角向后脑转移,上至左头顶,若以手按压或得温暖,稍能缓解。舌苔薄白,脉弦。

辨证:经气虚寒,不耐寒邪。

治法:温养肝肾,辛散寒邪。

处方:自拟方。

柴胡10g 白芍10g 当归10g 熟地12g

吴萸3g 细辛6g 藁本6g 白蒺藜10g

元胡15g 白芷10g 川芎15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1998年10月18日。服上药3剂后,头痛消失,为巩固疗效,嘱其继服5剂。

随访至今,每遇感冒时稍有头痛,余无他症。

按:头痛每冬发作,已经5年,可知非单纯性外感,然每至严寒疼痛加剧,故可知与寒邪有关。其痛自左侧向后移至后脑,向上移至头顶,而额部为厥阴,少阴两经循行之处,故云“厥少经气虚寒”。方用吴萸、自蒺藜、细辛、藁本、川芎、白芷辛温散风寒;熟地、当归等甘温以养肝肾;柴胡入肝胆,为引经之药;白芍敛肝,肝为刚脏,恐辛散太过,故加白芍以敛之。合诸药而成辛温升散补养之剂,服之而愈。

头痛(风阳上扰头痛)

马××,女,63岁,永昌县西环路退休工人。

初诊:1998年5月28日。患者一月前不明原因头痛、头晕、目眩,前两天昏倒一次,约10分钟醒后头痛未止,头晕眼花,左眼更甚,视物不清,夜眠不安,面色萎黄,唇紫,神疲目干涩。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数。

辨证:风阳上扰,心神不安。

治法:清泄风阳,安神通络。

处方:自拟方。

桑叶10g 菊花10g 蔓荆子10g 白蒺藜10g

赤芍15g 黄芩6g 川芎10g 夜交藤15g

珍珠母30g菖蒲6g 薄荷6g 羚羊角3g(冲服)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8年5月31日。服上药3剂后,头痛头晕减轻,颈项微拘强,少汗,食欲欠佳。再以原方加入葛根15g、石决明15g、焦楂15g,继服5剂。

三诊:1998年6月5日。患者头痛头晕已减,颈项略觉拘急,食欲转佳,睡眠尚可,精神好转,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数。嘱其上方再进5剂,病告痊愈。

按:患者主诉头痛、头晕、眼花,左目更甚,两目干涩,精神疲乏,夜不安寐,饮食减少,二便正常。望其面色萎黄,唇紫,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弦带数,断为风阳上扰,心神不安之证。用清泄风阳,安神通络之法,证法合拍,收效亦捷。

头痛(神经性头痛)

张××,男,50岁,红山窑乡马家坪农民。

初诊:1986年5月2日。患者自述头痛反复发作已达六年之久,近数月来发作加剧,伴心烦欲吐,两目胀痛,用手击拍头顶方可缓解。现症为午间头痛最甚,急躁忧虑,情绪不佳,容易发怒,头发脱落,睡眠多梦。曾在某医院多次诊治,经检查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服用多种药物效果不显,故此寻余诊治。舌质青紫,舌苔灰白,脉弦细。

辨证:肝郁气滞,瘀阻脉络,上犯清空。

治法:疏肝解郁,化瘀通络,行气止痛。

处方:疏肝化瘀汤加味。

柴胡10g 川芎30g 桃仁10g 红花6g

香附子10g 防风10g 羌活6g 白芷10g

蔓荆子10g 龙胆草6g 菊花10g 白蒺藜10g

生龙牡各15g

水煎服,每日1剂。

复诊:1986年5月5日。服上药3剂后,其症大减,方中再加半夏12g、黄芩15g、苍术12g以加强和解少阳,健脾理中之力。嘱服10剂,诸症皆除,病告痊愈,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病者患神经性头痛已达6年之久,“久痛必瘀”治则当以活血化瘀为主,循前人“肝为血海”之理,故治血先治肝,肝气条达,气血和平,心为血养,脉道疏通,瘀血得化,症亦得除。

头痛(血管性头痛)

高××,女,42岁,南坝乡农民。

初诊:1986年5月6日。患者二年前在田间劳动时,突然右侧头痛如炸,痛连耳系,甚则上攻巅顶乃至弥漫整个头部,短则20分钟消失,长则数天不解,精神负担越大,疼痛愈甚。即到金川公司医院就诊,作脑电图等检查,诊断为“脑血管性头痛”。西医治疗月余,疼痛减轻,停药后症状同前,经他人介绍,特寻余诊治。患者形体消瘦,痛苦病容,面红,目赤畏光,双侧太阳穴部血管怒张,血压正常,舌质红,脉弦。

辨证:肝阳上亢,瘀阻经脉。

治法:清肝泻火,祛瘀通络止痛。

处方:羚羊钩藤蜈蚣汤加味。

羚羊角粉4g 钩藤15g 蜈蚣3条 僵蚕10g

全蝎6g 白蒺藜12g 珍珠母30g 白芍18g

白芷10g 菊花12g 生石膏30g 黄芩12g

川芎15g 红花6g

水煎服,每日1剂。

服10剂而愈,未见复发。

按: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所在。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故凡六淫之邪外袭,上犯巅顶,邪气稽留,阻抑清阳,或内伤诸疾,导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均可发生头痛。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中医以清肝泻火,解痉通络止痛治疗,效果满意。方中羚羊角有平肝熄风止痛之功效,能镇静调节中枢神经;蜈蚣、全蝎、僵蚕三昧虫类药有通络止痛,解除血管痉挛的良效;钩藤有扩张血管或降压作用,所以对血管痉挛性头痛等均有疗效。

头痛(瘀血性头痛)

马××,男,34岁,金川东农民。

初诊:1997年3月19日。患者在住院当天驾驶小三轮车,不慎在县城东街十字处与一辆卡车相撞,当即头部受伤,头顶部撕裂流血较多,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全身多处软组织损伤,急来我院以“脑外伤”为诊断住院治疗。经过对症、抗炎、支持治疗,症状逐渐缓解,一周后头部伤口基本愈合,病情稳定,精神尚可,即出院。一月后自感头痛如刺,逐日加重,尤以夜间较甚。故来院寻余诊治。舌质紫暗,舌尖有瘀点,苔薄白,脉沉涩。

辨证:血瘀气滞,瘀阻脉络。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味。

生地10g 赤芍15g 当归12g 川芎15g

桃仁10g 红花6g 柴胡6g 枳壳10g

桔梗5g 川牛膝10g 丹参30g 蜈蚣2条

三七6g 元胡15g 甘草5g

水煎服,每日1剂。

二诊:1997年3月24日。服上药5剂后,头痛减轻,嘱其继服原方。

三诊:1997年4月10日。服上方15剂后,头部刺痛基本消失,睡眠及饮食尚可。以原方赤芍改为白芍,以柔肝养血,并加珍珠母30g、生龙牡各20g、全蝎6g,以平肝潜阳熄风。又嘱服10剂,症状消失。

随访半年,病无复发。

按:瘀血性头痛,是一种顽固性头痛,临床上以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眼眶发青或头额角脉纹显露,舌质紫暗或舌边有瘀点,脉细涩为主要特征。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血液来源于水谷之精微,在气的统帅下,循经而行,内注五脏六腑,外养四肢百骸。若由于气虚、气滞、血寒,使血行不畅而凝滞,或因外伤及其他原因造成内出血,离经之停留于体内某一局部,不能及时消散与排出,或因热入营血,血热互结等原因而形成瘀血。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若瘀血阻塞经络,气血不能通利,“不通则痛”,此为瘀血头痛的原因。

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抓住瘀血的临床特征,辨证准确,施治得法,常以活血化瘀,理气通络止痛之法为主,再根据具体病情配合他法治疗此类疾患,获得良效。

血府逐瘀汤是清代名医王清任为胸中血瘀而设。笔者移用于治疗外伤性头痛,随症加减,疗效显著。

风痹(风湿性关节炎)

例1:鲁××,男,18岁,学生。

初诊:1986年10月11日。患者全身关节游走性疼痛已半月余,以四肢、肘、膝关节为主,局部轻度肿胀,天气变化则加剧。伴有胃纳差,精神疲乏,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化验结果:抗“O”>500,类风湿因子阴性。

辨证:风寒湿邪阻络。

治法:祛风散寒,化湿通络。

处方:防风汤加减。

防风10g 当归10g 茯苓10g 秦艽10g

葛根12g 桂枝10g 赤芍10g 海风藤15g

桑枝20g 鸡血藤15g 羌活10g 焦山楂12g

苍术10g 生姜3片 大枣5枚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86年10月16日。上药服完,诸症明显减轻,胃纳转佳,以原方再进6剂。

三诊:1986年10月23日。上药服完,关节肿痛大减,仍守原方加入黄芪15g以扶正气。

又服10余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复查抗“0”360单位,病获痊愈。

例2:王××,女,30岁,工人。

初诊:1989年8月8日初诊。患者产后半月用冷水洗物,不日又感受风寒,出现恶寒发热,头重身痛,手指关节肿胀不红,肩、肘、膝、踝关节疼痛尤甚,举臂步履困难,卧床三日不起,其痛上下走注不定,身有微汗,二便正常,食欲稍减,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濡无力。

辨证:气血虚弱,风寒湿邪侵袭肌表,经络气血运行不畅。

治法:祛风通络,除湿宣痹。

处方:拈痹汤加减。

当归12g 全蝎6g(冲) 土鳖虫10g 僵蚕10g

蜈蚣2条(冲)片姜黄10g 秦艽15g 苍术15g

黄柏10g 防风10g 乌蛇15g 鸡血藤15g

海风藤15g 忍冬藤15g 苡米15g 木瓜12g

甘草6g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4剂。

二诊:1989年8月12日。服上药后,症状大减,继服6剂,诸症基本消失,但仍有微汗,方改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味。

处方:

黄芪30g 桂枝10g 白芍12g 当归10g

鸡血藤15g 僵蚕10g 威灵仙10g 白术10g

防风10g 川断12g 茯苓10g 木瓜12g

砂仁5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6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服完上药,诸症悉平,病获痊愈。

按:风湿性关节炎属祖国医学“痹证”范畴。《素问·痹论篇》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当人体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外卫不固时,风寒湿邪则乘虚而入,使肢体关节脉络不通,气血运行受阻,“不通则痛”,故辨证应分主次,用药需有侧重。本案则为风多于寒湿,以肢体关节游走性疼痛,关节屈伸不利为特征。

寒痹(风湿性关节炎)

例1:张××,女,37岁,城关镇干部。

初诊:1989年10月9日。患者自诉腰及双下肢发凉,怕风,疼痛,遇冷加剧,活动不自如,伸屈时疼痛加剧。查体:抬腿、盘腿、屈膝试验阳性,肌肉紧张,化验结果显示:抗“O”1300单位,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沉35毫米/小时;X线拍片:无骨质改变及异常发现。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舌苔白,脉沉弦而紧。

辨证:寒湿内阻,脉络气血不畅。

治法:温经散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处方:乌头桂枝汤加味。

川乌10g 桂枝10g 白芍15g 麻黄8g

苍术10g 防风10g 独活10g 木瓜12g

鸡血藤15g 红花6g 狗脊10g 土鳖虫6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89年10月15日。服药后,疼痛明显减轻,下肢转温,怕冷好转,肌肉、关节活动较前灵活,以原方再进15剂,诸症基本消失。复查抗“O”降至400单位,血沉12毫米/小时,为巩固疗效,嘱服成药独活寄生丸,每次1丸,日服3次。

服之月余,病告痊愈。随访两年,未见复发。

例2:赵××,男,43岁,中庄子村农民。

初诊:1992年11月21日。患者于一周前着凉后,左肩、腕关节痛,不发热,遇暖则减轻,得冷则痛剧,血沉30毫米/小时,抗“O”1200单位,虽经按摩及针灸多次,均未获效。时值冬季,伴随天气渐冷而病情增剧。观其舌淡苔薄白,脉象沉紧。

辨证:外邪侵袭,寒湿阻络。

治法:祛风散寒,通络止痛。

处方:蠲痹汤加味。

羌活12g 防风10g 桂枝10g 白芍12g

当归10g 片姜黄10g 威灵仙10g 生黄芪20g

附子10g 炙甘草6g 生姜3片 大枣3枚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3剂。另用奇正消痛贴膏外贴于关节疼痛处。

二诊:1992年11月24日。服上药后,诸症明显好转,再进6剂而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痹”者,闭也。闭而不通,不通则痛。《素问·痹论篇》曰:“寒气胜者为痛痹。”其临床表现以关节疼痛较甚,痛处不移,得热痛减,遇寒加重为特征。此证偏于上部关节,方用羌活为君,偏于下部关节者,以独活为君,辅以祛风除湿,活血通络之品,共奏温经散寒,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功效。

湿痹(风湿性关节炎)

例1:勾××,男,38岁,农民。

初诊:1987年12月8日。患者因居住新房,过于潮湿,半年后右腿疼痛,膝关节肿痛尤甚,无发热、心悸等症,但怕冷,冷则关节疼痛增重,近月余经针灸、中西药治疗均未获效,故此前来寻余诊治。查心肺(一),右膝关节略肿,动则痛甚,屈伸不利,后屈则痛增,自感沉重,麻木,活动不便。舌苔白腻,脉沉濡。

辨证:寒湿内阻,流注经络。

治法:祛湿散寒,通络止痛。

处方:薏苡仁汤加味。

薏仁30g 苍术15g 白芍15g 当归10g

麻黄6g 桂枝8g 独活10g 防己10g

茯苓12g 木瓜12g 海风藤15g 忍冬藤15g

伸筋草15g 蚕砂10g 甘草6g 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

二诊:1987年12月14日。服药后,关节肿痛消退,肢体屈伸较前灵活,沉重、麻木感减轻,舌苔已化,脉象同前,再以原方减去忍冬藤、伸筋草,加川草乌各6g(先煎)、萆薢15g,继服10剂。

三诊:1987年12月24日。服完上药,除右膝关节稍有不适感外无其他症状。舌脉转为正常,如此顽证,以上方6剂量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重9g,早晚各服1丸为之善后。

例2:周××,女,47岁,农民。

初诊:1996年10月9日。患者于5年前,自觉下肢无力酸楚,久坐即感麻木,后逐渐加重,起立行动均感困难,现只能勉强以足跟着地行走。屡经中西医治疗未见好转,在兰医二院诊断为风湿性关节炎伴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平素饮食尚少,二便正常。舌质淡苔薄,脉细滑。

辨证:气血两虚,脾湿下注,寒凝不通。

治法:调补气血,健脾燥湿,祛寒通络。

处方:防己黄芪汤加减。

炙黄芪24g 当归10g 白芍10g 桂枝10g

炒白术10g 防己10g 薏仁12g 木瓜12g

茯苓10g 寄生24g 紫河车10g 怀牛膝10g

甘草6g 生姜3片

水煎服,每日1剂,嘱服6剂。兼服健步虎潜丸,每次10粒,1日3次。

二诊:1996年10月15日。服上药后,两腿自觉有力,痛麻减轻,初见功效。仍遵前法治之。以原方加入党参15g、鸡血藤30g、蜈蚣2条(冲),继服6剂。

三诊:1996年10月22日。上药服完,已能缓步行走,痛麻感明显好转,虑其病程较长,内伤积损甚重,以原方意配制末药一料,缓缓图治。

处方:

炙黄芪120g 当归80g 白芍60g 桂枝40g

炒白术50g 防己40g 茯苓40g 木瓜60g

薏仁60g 寄生60g 怀牛膝40g 紫河车30g

虎骨胶30g 龟板胶30g 鹿角胶30g 附片30g

地龙30g 乌蛇50g 狗脊40g 海桐皮40g

骨碎补50g 五加皮40g 川断40g 杜仲40g

人参50g 鸡血藤80g 建曲30g 炙甘草20g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重9g,每次1丸,日服3次,温开水冲服。